A. 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宗旨使命是什麼
基金會致力於打造一抄個造夢的互襲助平台,幫助有夢想的人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通過夢想公益基金會的努力和帶動,團結中產階級群體力量發揮不可或缺的社會中流砥柱作用,積極引導青年人促進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讓其勇於創造實現自己的夢想,真正推動中國社會均衡式快速發展。
B. 億力量公益基金會
隴東學院億力量公益基金會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名稱:隴東學院億力量公益基金會,簡稱「億力量」。
第二條
億力量基金建會初期,資金主要來源以會員和志願者拾撿飲料瓶和廢舊書報,以及內部捐款。
第三條
億力量接受校內外組織,機構,或個人捐款.
第三條 億力量屬於公募基金會,是非營利性校內組織,從事公益慈善活動。
第四條 宗旨:倡導「微公益」理念,傳播人人參與的公益文化,搭建公信透明的、可持續發展的校園公益平台;充分發揮公益組織助疾幫困,災害救助的積極作用,為罹患重病,生活困難的在校生,以及各種自然災難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推動校園公益事業專業化和規范化的發展。
第六條 億力量的登記管理機關是隴東學院,接受隴東學院相關職能部門的業務指導。
第七條 億力量的住所:隴東學院
第八條 億力量管理原則:億力量堅持公開透明、陽光管理的原則,按時向捐贈人和校內外人士公開項目及財務運行情況。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九條 業務范圍:
(一) 組織億力量會員和志願者定期進入大學生公寓樓進行塑料瓶,廢舊書報的回收;
(二) 積極開展慈善公益性活動,諸如組織義演,義賣等活動;
(三) 向校內外需救助人群提供捐助,主要面向校內罹患重病需要捐款的學生及教師。
(四) 有限度地獎勵對慈善事業有突出貢獻者,包括組織、機構和個人。
第三章 財務管理
第十條 億力量為公募基金會,億力量的收入來源於:
(一) 會員和志願者拾撿塑料瓶和廢舊書報所得;
(二) 個人,組織,或機構的自願捐贈;
(三) 組織募捐的收入;
(四) 其他合法收入等。
第十一條 億力量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校園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第十二條 億力量組織募捐時,應當向校內外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
第十三條 億力量的財產及其他收入,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十四條 億力量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使用財產。對於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則根據捐贈約定使用;當接受捐贈的物資由於特殊原因無法用於符合最初約定的用途時,億力量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同時要向原捐贈者,組織或機構作出詳細說明。
第十五條 億力量財產主要用於:
(一) 章程規定的公益活動支出;
(二) 必要的工作、籌資成本。
第十六條 億力量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十七條 億力量抽取上一年度總收入的7%用於基金會的運作支出。
第十八條 捐贈人有權向億力量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億力量應當及時如實答復。億力量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億力量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有關部門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十九條 億力量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億力量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億力量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二十條 億力量每年12月初進行為期一周的對本年度業務報告,經費收支決算,以及財產清冊(當年度捐贈者名冊及有關資料)的審定。
第二十一條 億力量進行年檢、換屆、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二十二條 億力量接受校內外各界人士的的監督,及有關組織,機構,或個人的查詢。
第四章 終止
第二十三條 億力量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 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 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 億力量發生分立、合並的;
(四) 其他情形。
第五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四條 本章程的修改,須篤信「人道,博愛,奉獻」之信條,並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章程經億力量理事會2013年5月21日通過,。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理事會。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C. 公益基金的用途有什麼
公益基金的用途:
1、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每個人只捐一元錢的話存與公益基金里的話,那麼200個人的一元錢可以幫助一個輟學的孩子返回學校。我們捐出我們不穿的衣服,不用的書本去幫助那些還在為溫飽問題不能讀書而愁苦的孩子們。
2、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這樣的活動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提高自己品德的素質,通過公益基金來加強大家之間的交流,使我們變得更加團結,使我們更加被社會所接受、所認可。
(3)公益性基金會的籌資理念擴展閱讀:
基金成員組成:
1、支持或資助本基金範圍內慈善公益項目的國內外企事業機構、社會組織、媒體或個人。
2、支持或資助本基金範圍內慈善公益項目的國內外專業人士、專家、學者及有關團體。
基金募集來源
1 企業的現金捐款;企業的義賣產品捐款; 企業的實物捐贈拍賣捐款。
4 接受社會各類合法形式捐贈;基金投資增值。
捐贈方式:
1、現金捐贈,分一次性捐贈、也分多次定期定向捐贈投入;各參與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捐贈時間和形式。
2、實物捐贈,參與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及受助項目所需,提供實物捐助。如建築企業提供校園建築施工、原材料單位提供建材、傢具商提供校舍桌椅、IT企業提供電教化設備等。
3、義賣捐贈,企業銷售產品所得的部分或者全部用於慈善款項。參與企業(如零售企業或生產企業)拿出部分產品進行義賣,可以將全部銷售所得、產品銷售所得、某段時間銷售所得或利潤部分進行定向捐贈。
4、場地捐贈,企業可以將自有產權或經營使用權的場地設施全部或部分定向捐贈給特定慈善公益項目使用。
D. 基金會公益支出比例的確定是怎樣考慮的
答:《條例》規定,公募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回出,不得低於上一年答總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余額的8%。
規定基金會每年公益支出的比例,是為了促使基金會實現發展公益事業的宗旨,確保對公益事業進行投入。杜絕基金會出現偏離公益軌道,或是停滯不活動的情況。
公募基金會向社會募捐,支出與收入配比有利於衡量捐贈收入的使用效率。經統計,全國性基金會目前的平均支出比例為50%,為達到促進基金會活的目的,把標準定為:每年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總收入的70%。
非公募基金會不接受募捐,一般使用基金的利息,或利用捐贈人定期提供的資金開展活動,因此,以基金額為標准確定公益支出比例。為達到促進基金會開展公益活動和鼓勵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雙重目的,公益支出比例定為:上年基金余額的8%。
E. 如何成立基金會
一、建立一家基金會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 決定基金會的宗旨。每個基金會應該有一個表述存在原因的落在紙面的宗旨。
2、 組建理事會。初始的理事會將通過規劃和籌資幫助工作團隊把基金會背後的想法變成現實。隨著基金會的發展成熟,理事會的性質和組成人員也會改變。
3、 起草章程。章程是理事會的運營規則,應該在基金會的早期發展過程中由理事會通過。
4、 准備注冊需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5、 選擇一個業務主管部門,獲得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根據最新的政策,一些地區不需要再找業務主管單位。
6、 尋找辦公場所,招募合適的工作人員。
7、 填寫法人登記申請書,確定在哪個民政部門登記,向民政部門提交法人登記申請書。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
8、 進行戰略規劃。戰略規劃表述了基金會潛力的願景。戰略規劃應該描述出實現這個潛力所必需經過的步驟,決定要實現這個機會需要什麼樣的工作團隊,確定至少一年內的項目和運作優先事項。
9、 制定預算計劃和資源開發計劃。財務監管和資源開發(如籌資、獲得收入、吸收會員會費)是理事會的最重要職責。實現戰略規劃需要的資源必須在預算和財務計劃中描述清楚。
10、 建立基金會正式文件的存檔體系。登記文件、理事會會議記錄、財務報告和其他正式文件都應該妥善存檔。
11、 建立會計體系。基金會財務的盡職管理需要一套已經確立的可以滿足現狀和未來需求的會計體系。
12、 提交稅收減免資格申請。
二、個人募資行為是可以成立基金會的
1、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基金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是指可以向社會公眾公開發售的一類基金;私募基金則是只能採取非公開方式,面向特定投資者募集發售的基金。
公募基金主要具有如下特徵: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售基金份額和宣傳推廣,基金募集對象不固定;投資金額要求低,適宜中小投資者參與;必須遵守基金法律和法規約束,並接受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
2、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不能進行公開的發售和宣傳推廣,投資資金額要求高,投資者的資格和人數常常受到嚴格的限制。與公募基金必須遵守嚴格的基金法律和法規的約束並要求接受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相比,私募基金在運作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所受到的限制和約束也較少。
3、它既可以投資於衍生金融產品,進行買空賣空交易,也可以進行匯率、商品期貨投機交易等。私募基金的投資風險較高,主要以具有較強分析承受能力的富裕階層為目標客戶。
(5)公益性基金會的籌資理念擴展閱讀:
1、公募基金會,是指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按照2004年2月4日國務院第38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的總則第三條定義,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公募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
2、2004年,中國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中第三條對公募的定義,即面向公眾募捐。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對於公募性組織而言,資源獲得來自於公眾的志願性捐贈,不具有財政機制的強制性和市場機制的交易性,而是公眾的捐贈意願來決定。
3、公募基金會的公信力,概括而言,就是公募基金會公開說明組織所獲各種資源的流向,以及說明各種運作是否有成效、是否符合組織宗旨及其社會承諾,用來證明其為可靠組織。
F. 愛心公益活動怎麼籌集資金
1、可以讓團隊中善於交際的人去向公司申請資金或者外出拉贊助。
2、進行愛心募捐。
3、進行愛心義賣。
G. 社會上一些非公募的公益基金會是怎麼運作以及怎麼籌資的
現在都是由一些基金會和公司在運營吧,其實感覺你要是有錢的話,還不如直接去到一比較苦的地方幫助她們呢,或者資助幾名學生也好。
H. 基金會的宗旨和理念
每個基金會的宗旨都是為人民著想,為需要幫助的人著想!
理念是公益慈善事業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企業關注公益事業,意味著企業邁向了新的層面;
個人投入公益事業,意味著從小我升華到了大我
I. 夢想公益基金會的所倡導的理念是什麼
1.幫助自助之人
慈善不是簡單的仗義疏財,更不是對弱者的憐憫和施捨。慈善應版該是幫助有權向上、向善之心的人群擺脫環境約束而提供的啟蒙和助力。秉承這一觀念,本基金在選擇投入項目的時候會特別注重受助者是否已盡其所能,或受資助項目是否有利於特別惠及有向上向善之心的個體。
2.慈善需要全方位引入商業化管理
在慈善行為的各個環節中,合理地應用專業化的商業、金融管理模式將有利於提高慈善行為本身的效率。這包括對投入項目的甄選、評估、投入過程的監控、投入項目的跟蹤管理;也包括基金本身管理的透明化,籌款模式的多元化和善款管理的風險控制等。
3.倡導非犧牲的公益原則
慈善事業整體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有賴於健康的、快樂的參與者。我們提倡無壓力的公益服務,無論是捐贈者和志願者,都能夠以不改變自己的基本生活方式為前提而做出貢獻。我們努力創造一系列可持續的服務模式,以降低公益服務的參與成本
J. 如何成立慈善基金會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申辦材料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基金會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並提交擬設機構的名稱、住所和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 辦理程序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分支(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基金會在境外依法登記成立的證明和基金會章程; (三)擬設代表機構負責人身份證明及簡歷; (四)住所證明;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從事符合中國公益事業性質的公益活動。境外基金會對其在中國內地代表機構的民事行為,依照中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和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按照章程規定終止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由於其他原因終止的。 基金會撤銷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注銷登記。 基金會注銷的,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基金會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以及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由登記管理機關向社會公告。 辦理依據 《基金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00號,2004年3月8日) -------------------------------------------------------------------------------- 1) 先找一個掛靠單位, 全國性的基金會的掛靠單位要副部級以上, 省(市)的基金會的掛靠單位要副廳級以上, 2) 全國性的基金會要央行批准!省(市)的基金會地方人民銀行批准! -------------------------------------------------------------------------------- ,捐贈收入的規模逐漸擴大,表現為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地捐贈或設置基金會資助教育。 -------------------------------------------------------------------------------- 根據性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的權利。按照國務院2004年6月1日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企業慈善基金會成立的條件如下:·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有固定的住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慈善基金會的申請,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即浙江民政廳)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章程草案; 3、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4、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5、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慈善基金會的實施與好處 如果企業設立了慈善基金會,可以自行向社會捐款、捐物等。但由於企業慈善基金會的性質,所以沒有權利向社會進行籌款籌物;企業進行大規模慈善投資,比如建立希望學校、希望公園、幫助殘疾人中心等,需經過浙江省民政廳的申報手續,然後經過土地管理局的審批。 既然慈善基金會是一個完全公益性的部門,那麼是什麼「好處」讓企業如此熱衷於慈善事業呢? 根據西方經濟學,公民和企業可以選擇兩種不同的途徑履行納稅人的職責: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為稅交納給政府;或者作為社會捐款捐獻給慈善事業。兩者沒有先後,更沒有差別。這樣一來,個人和企業與其將稅務繳納給政府,由他們決定這筆費用的公共支出,還不如將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回饋,直接用於公益或福利事業。由此得出「慈善好處」之一:企業個人不通過政府途徑=免稅。 當然,慈善基金一直被西方企業津津樂道的好處不光只是「免稅」,還有被西方企業家稱為品牌的「軟性廣告」。在國外,每一個企業家都有一個觀念:企業品牌不僅是企業財產,更是社會公共財產,從更大的范圍上說,品牌甚至會成為一個城市、省份、國家、或者一個時代的象徵。所以很多國外企業家十分樂意投入慈善基金,塑造「公益品牌」,使企業的「特色品牌」體現公益價值,提升親和力,吸引消費者。再者對於企業內部,慈善基金會通過員工之間義務募捐,創造活動經費,幫助困難職工,增加全體員工的合作性,互動性,有利於創造「和諧、愉快」的企業道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