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研究生剛到基金公司可以做哪些職位
是這樣的,基本按現在的行情來說進基金公司很難,特別是研究員,一般專研究員都屬是從別的地方挖過來的有經驗的,除非是剛成立的小公司並且你有一定的人脈(你懂的= =),所以建議是先爭取進證券公司當研究員,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可能可以去基金公司當研究員。
如果你一定要去基金行業很可能讓你去做基金會計,就是運營部(基金清算估值),還有市場部也可能,但說實話基金公司確實比較喜歡有工作經驗的人,因為一般基金公司很小,100人以上的一般都管100億以上資產的,所以應屆生能進去都相當不容易。
㈡ 在上海財經大學讀會計,文科有優勢還是理科有優勢
財經類還是理科有優勢,因為數據處理分析方面理科生更加擅長一些。
上海財經大學王牌專業是經濟管理為主,經、管、法、理、文、史、哲等多學科,文理科都有,不過經濟管理專業是偏向文科的。
分數線每年都是浮動的,根據考生人數來制定,報考的人多,分數線就高,報考的人少,分數線就低。
文科分數線低是因為文綜的答題給分低於理科,因為理科問題是嚴禁的具有唯一性,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對就是對,錯了就是錯了,20分的題答對了就給20分,所有分數固定,而文科不同,一道20分的簡答題即使你答對了,也很難獲得滿分,多少會扣個三五分。
㈢ 在上海財經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本人系一名14級上海財經大學的本科學生,很開心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關於財大的校園環境,財大地處魔都,對於來自北方小鎮的我來說,風雲變幻的魔都充滿了都市魅力。財大又被稱為小破財,這其中多少帶著點對於母校的調侃意味,但的確,財大不大,我們「親切地」叫它小破財,沒錯,從國定校門進來,走過學生靜靜自習的一教二教,來到寬敞悠閑的教育技術中心草坪,路過經辦電競賽事的體育場館,女生們居住的太後樓,公主樓,女僕樓,人潮洶涌新食堂,圖書館,游泳館,全程下來或許用不上你一個小時的時間,但就是這樣的路我走了一年又一年。
圖書館旁邊的樹,也在靜靜生長,像財大學子為了夢想努力奮斗的樣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㈣ 朱為群的獎勵,榮譽
1995年 獲上海市「育來才獎」
1996年 《稅收學教源程》(與胡怡建合作)獲第三屆全國稅收類優秀教材獎二等獎
1998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1999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教學獎勵基金三等獎
2000年 獲上海市教育基金會乾隆教學獎三等獎
2002年 獲上海市教育基金會申銀萬國獎教金優等獎
2002年 消費課稅的經濟分析》獲上海財經大學第8屆中振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
2002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第二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榮譽稱號
2002年 獲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曙光學者稱號
2002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3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年度嘉獎
2004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年度嘉獎
2004年 《消費課稅的經濟分析》獲全國第四屆優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
2006年 獲上海財經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㈤ 上海財經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錄取分
上海財經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錄取分在江滬浙地區是620分,在其他地區是650分。
上海財經大學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項目,是由上海財經大學依託本校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學術背景和專業優勢,與國外大學同類優秀專業合作而開設的國際化本科教育項目。
本項目本著培養高素質和高學術水平的財經類國際化人才的辦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使其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並且擁有勝任世界范圍內的專業競爭能力,體現「不出國門的留學」之特點。
據初步統計,本項目歷年畢業生就業率一般在98%左右,每年有2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出國或在國內高校繼續深造,而選擇就業的同學去向大多為國際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國際著名咨詢公司、著名跨國公司,以及大型國有企業等。
其就業率和就業質量較我校其他非中外合作專業有一定的優勢,也充分表明了我校中外合作本科教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5)上海財經大學基金會擴展閱讀:
一、上海財經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管為主,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二、教育層次
1、本科段教育,也分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統考)和自主招生(如:中國農業大學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學中心合作舉辦傳播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統考和自主招生各佔50人)。
2、碩士段教育,參加高校組織的自主招生考試,學生修完全部課程符合畢業條件後,可獲外方高校的碩士學位證書;教育部中留服對學位證書可做學歷學位認證;中方高校的結業證書(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合作舉辦的MBA學位項目)。
還有一種中外合作辦學碩士項目是雙學位,頒發外方高校碩士學位證書,同時還可以申請國內高校的碩士學位證書,同時教育部中留服還可以做學歷學位認證(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國國家企業管理教育基金會合作舉辦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3、博士段教育,博士段教育從層次目前只有一種,畢業後頒發外方高校的博士學位證,教育部中留服會做學歷學位認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財經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外合作辦學
㈥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簡介
十幾年來,基金會大力支持本市決策咨詢研究工作,資助了許多研究項目,並資助開展了上海市決策咨詢研究成果獎評獎工作。同時,基金會也組織研究團隊,完成了自行設立或從其他單位承接的一系列研究項目。
近年來,基金會繼續為實現其宗旨而積極探索。基金會每月舉辦一次「上海發展沙龍」,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的熱點或敏感問題作演講,並與參會者進形互動討論;每年舉辦兩到三次高層次的研討會,邀請多位海內外專家與政、商、學界人士共聚一堂,就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形勢進行討論和交流;舉辦「中國經濟未來」系列小型研討會,針對中國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基金會還通過資助的方式,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合作舉辦了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基金會將各種研討活動中的精彩內容,不定期地編撰出版內部資料《研討實錄》和《研究簡報》,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對發展問題的研究和討論成果。
自2008年開始,基金會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設立了「上海發展研究獎學金」項目,每年資助本市高校的十餘位博士或碩士研究生,為決策咨詢研究隊伍培養後備力量。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現由汪道涵先生、庄曉天先生任名譽理事長,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沙麟先生任理事長,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王榮華先生任副理事長。其業務主管單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
㈦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
覃正,男,湖南石門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院長,Sydney University 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完成博士後研究。1996年至2005年西安交通大學任教,期間1996年破格副教授,1999年破格教授,2000年晉升博士生導師。2005年至今就職上海財經大學。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05年度花旗集團金融信息科技教育基金項目優秀獎教金、2006年度上海財經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06寶鋼優秀教師獎等。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管理模式、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等。曾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及橫向課題多項,發表論文80餘篇,著作5部,國家專利二項。2011年,當選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
副院長
韓冬梅,女, 1961 年出生。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教授,吉林大學數量經濟學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商學部訪問學者。主要從事非線性預測、決策模型研究及決策支持系統實施、金融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省部級課題三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曾主持多項大型政府、企業信息系統研發任務。
韓景倜,男,漢族,陝西西安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副院長、ERP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曾就讀於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獲工學、軍事學碩士和管理學博士學位。曾被評為優秀博士研究生,並榮獲彭康獎學金和優秀博士論文基金資助。曾任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大校軍銜,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主要從事項目管理與效費分析、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危急管理和國防技術經濟管理等研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軍隊技術基礎研究基金資助1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已鑒定科研成果14項,其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11項。培養碩、博士研究生30多名。在研項目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
院長助理
於長銳,男,黑龍江人。2003年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參與過5個國家級、1個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涉及管理信息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等領域。在《管理科學學報》等刊物上共計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15篇,專著1部,參加編寫國家級教材1本。
黨委書記
周峰,1979年-1983年就讀復旦大學歷史系 歷史學學士;1983年-1999年上海財經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思想理論教學部(現人文學院)教師;1999年至今任上海財經大學經濟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書記。
㈧ 各大高等名牌大學基金會的基金用途
這些都是學校為了處理相關一些緊急事件而准備的應急資金,都會要內求達到相應的條件容才可以申請的。
比如校長獎勵基金,一般會獎勵給學習好,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而重大疾病保障基金,當然是讓有重大疾病的同學申請的。
不過申請的條件一般都會比較苛刻的哦,祝你好運~!
㈨ 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屆英才
學術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嚴濟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楊紀琬 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曹沛霖 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庄福齡 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婁爾行 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褚葆一 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曹立瀛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奠基人之一,文學修養深厚,並懂六門外語 魏潤泉 中國國際保險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第一張遠洋保險單的設計者 鄧偉志 社會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中國社會學會顧問 蔡馥生 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原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財經委員會主任兼南方人民銀行總經理 王菊珍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有「世界鎢電極女皇」美譽 李慎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美國研究所所長,曾任周恩來外交秘書 裘元倫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會長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在復旦大學讀研期間曾到上財學習一年 袁恩楨 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 葉萬安 台灣著名經濟學家、財政系統骨幹人物,積極主張祖國統一 賈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崔振龍 審計署審計科研所所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 談敏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張仲禮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華盛頓大學博士,學術代表作《中國紳士研究》 張為國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首位中國理事、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博士 許毅 杜克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何黛鳳 威廉與瑪麗學院學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 梅建平 紐約大學學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白燕 羅徹斯特大學學者、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謝碧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 滕斌聖 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陳世敏 喬治亞大學博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 羅耀 多倫多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 戈維莉 華盛頓大學學者、密歇根大學博士、華盛頓大學講席教授,她的研究論文全部發表於會計研究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包括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等。 施建淮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大阪大學博士 張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 白鋼 復旦大學學者、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全世界掌握古典語言最多的學者 顧鈺民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費方域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朱國璋 台灣大學學者,早期台灣最權威的會計學者,朱家驊之子 劉肖紅 香港大學學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夏大慰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周旺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數學博士 孫滌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中國建設銀行首席戰略顧問 葉品樵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史柳寶 蘭州大學副校長 文化界 姓名 現職/原職 王志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奠基人之一、原中國銀行學會理事長、中國證券市場建設的先行者 周森 中國三峽畫院院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瞿鳳起 中國清代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鐵琴銅劍樓第五代主人 高曉聲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委員會委員 秦瘦鷗 作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秋海棠》、譯著《茶花女》 梅汝愷 作家、翻譯家、中國翻譯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獲波蘭國家文化藝術金質獎章 王艮仲 中國民主建國會顧問、國務院參事、有「浦東王」美譽 沈祖棻 中國現當代最優秀的詞人、詩人、文學家、文論家、著名學者,有「當代李清照」美譽 徐慰曾 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主編、中國韜奮出版獎獲得者 洪貴仁 中印友好的搭橋人之一、印中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副主席 郁重今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西泠五老之一 沈叔羊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學者,沈鈞儒之子 楊蔭瀏 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葉元章 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中華詩詞雜志社顧問 周洪立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 宗寒 求是雜志社編審、經濟部主任 馮士能 解放日報社黨委書記、副總編輯、中國報業協會副會長 張啟承 文匯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 樂勝利 新民晚報社總經理、上海大劇院創始總經理、上海音樂廳總經理、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 鈕也仿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社長 崔燮鈞 上海證券報總經理 黨政界 姓名 現職/原職 朱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 王茂林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湖南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 胡康生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馬純古 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委副書記 許滌新 國家工商管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塞 國家統計局局長、中國統計學會會長、中國國情研究會會長 殷介炎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高尚全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 孫志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博士 王一平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國務院參事 孫小系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 陳秉權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鄭家亨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顧問 邵宗明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常務副會長 許憲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博士 甘祠森 監察部部長助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秘書長 鄭京平 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鮮祖德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博士 張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博士 趙素萍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胡延照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逢雨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盧聲道 青海省委副書記、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錄生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周太彤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孫菊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金雲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 朴憲永 朝鮮副首相兼外交部長 徐柏園 台灣「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 張建邦 台灣「交通部」部長 張文伯 台灣「司法部」常務副部長 王漱芳 陸軍中將 工商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尉文淵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博士 王炯 中國中信集團總經理 李祥瑞 交通銀行重建和恢復的首任董事長、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理事長 田惠宇 招商銀行行長 庄曉天 浦東發展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市副市長 張心洽 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台灣首位開發銀行家,曾國藩之曾外孫 彭湖 銀行家,斯坦福大學碩士,長女彭佩雲(國務委員),長婿王漢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裴靜之 浦東發展銀行行長 曹江林 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 王琴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 顧越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副總經理 趙福俊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周慶祖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經濟師 孫璀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總會計師 吳志尚 寶鋼集團總經濟師 張新生 百聯集團創始董事長 呂永傑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周有道 上海國際集團創始董事長、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徐建國 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根林 上海汽車集團副總經理 曹耳東 上海浦東發展集團董事長 朱匡宇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之侄 王運丹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寧黎明 上海銀行董事長 鄭雄偉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 徐剛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經理 白文華 上海地產集團總裁 龔浩成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 馮國榮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益民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海通證券監事長、東方證券董事長 徐浩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陳有安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金霞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涌金集團董事長 劉波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文揮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建平 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桂水發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祺珩 德勤中國副主席、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胡少先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湯雲為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美國會計學會傑出訪問學者、博士 周忠惠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會計學博士 李德淵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 陳萍 安邦保險集團總經理 張興 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曉虹 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力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持平 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偉良 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良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曹亮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總經理 婁剛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大學期間,婁剛分秒必爭,以優秀成績完成國際金融、計算機軟體、ACCA(自學)三個專業的學習,並出色地擔任學校藝術團團長、學生會部長。畢業後的第一個十年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婁剛一直保持著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的狀態,十年之後成長為國際頂尖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婁剛謙遜地表示:「我屬於比較努力的,我的師兄師姐又比我還努力呢。」並稱贊一些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不光能吃苦,他們的人生觀、工作態度、學習能力還有謙遜的程度,都很讓人贊賞。」 陳慶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最年輕的私人銀行家 貝多廣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博士 關達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 俞建國 光明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最佳管理合夥人律師 費虎辰 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統計學博士 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王榮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博士
㈩ 上海財經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怎樣就業情況
財大的畢業生除了會計學院的一般都不太受專業束縛,只要有了財大的畢業證,四大、銀行、證券、基金機會都比較大,尤其是男生。
所以喜歡這類職業的就來吧,專業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