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全球環境基金會

全球環境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1-04 22:06:28

Ⅰ 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是一個單位嗎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會議上的人類環境舉行。這是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會議的全球研究。出席會議的國家113,共1300餘名代表。除政府代表團,以及非政府科學家和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了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發展對策。在會議前,秘書長,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丈夫莫里斯·斯特朗委託58個國家,152科學和知識的個性形成了龐大的委員會,由劉若英都般螄博士任專家咨詢小組大會的負責人起草一份非正式報告 - 「只有一個地球」。建議本次會議響遍世界環境的口號:只有一個地球!經過12天更換後的討論會議,並宣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的形成,被稱為「人類環境宣言」 ),並有109項建議,以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全體人民的利益,人類生存環境,共同為子孫後代的利益工作的。

「宣言人類環境」,提出了七種常見的原則和共同的願景26,引導和鼓勵人們保護世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 「宣言人類環境,」規定的權利和人類生存環境的義務;呼籲「為這一代和將來的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已經成為人類的一項緊迫的目標」; 「這個目標將是相同的和平與世界的兩個基本目標建立聯合和協調的方式來實現充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所有的人都和未來的利益的努力。「建議將是會議的這一天定為開放日」世界環境日「大會。登錄到到網聯合國大會1972年10月27日會議上通過的聯合國會議上的人類環境的建議,每年的「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規定,使世界各地的人們紀念它。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應開展各種活動,這一天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環境和對環境有害的人類活動,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許多國家,組織和群眾在「世界環境日」,開展各種活動,以促進這一天,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同時世界環境狀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的年度報告,並採取實際步驟,協調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世界環境日,世界的象徵,是發展階段一個更好的環境,標志著世界各國政府積極的貢獻,使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它准確地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意識和對環境問題的態度。 1973年1月,聯合國大會會議符合人類生存環境的解析度,建立一個聯合國環境計劃署(UNEP),建立了環境署理事會(GCEP)和全球環境基金的。環境署是一個常設機構,負責處理聯合國日常事務對環境和環保活動作為促進和協調聯合國內外環保的國際中心。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每年舉行6月5日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發放和表彰「全球500強」是「環境年報的狀態」,並制定世界的主題每年環境日。這些主題發展,基本上反映躋身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今年,很有針對性

Ⅱ 全球環境基金的重點領域

全球環境基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領域:

Ⅲ 全球環境基金的氣候變化(減緩與適應)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將氣候變化定義為:「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
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GHGs)排放,並因此造成氣候變化,這是一個關鍵的全球性問題,需要採取大規模行動。這些行動包括通過投資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包括變化性)。氣候變化的早期影響已經出現,而且科學家認為進一步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發展中國家最貧困的人民將不合比例地承擔氣候變化造成的許多最嚴重的負面影響。
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目標
在氣候變化方面,全球環境基金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為實現《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最終目標做出貢獻,即「[……]將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這一水平應當在足以使生態系統能夠自然地適應氣候變化、確保糧食生產免受威脅並使經濟發展能夠可持續地進行的時間范圍內實現。」(來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文,第2條)。
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項目包括:
l 減緩氣候變化:在如下領域減少或避免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可持續交通;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的管理(LULUCF)。
l 適應氣候變化:旨在通過在發展政策、規劃、計劃、項目和行動中促進迅捷和長期的適應措施,使發展中國傢具備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資金機制,全球環境基金每年為以下領域的項目配備並支付數億美元: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的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的可持續管理。全球環境基金同時管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兩個聚焦適應性的獨立基金——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和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二者專門用於為與適應有關的活動調動資金,而且後者也適用於技術轉讓。
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雙贏」項目,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也為當地經濟及其環境條件創造效益。全球環境基金計劃著眼長遠,通過促進市場更加高效地運作,轉變現有碳密集型技術,從而實現發展中國家能源市場轉型。

Ⅳ 全球環境基金的臭氧層損耗

1970年代,科學界注意到鹵代烴對臭氧層的損耗作用,隨後於1980年代,在南極上空發現臭氧層「空洞」。國際社會意識到抵達地球的紫外線輻射增強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風險。作為應對,各國經協商,於1985年通過了《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並於1987年通過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繼1995年的《可操作性策略》之後,全球環境基金幫助不符合《蒙特利爾議定書》多邊基金資助條件的經濟轉型期國家(CEITs)開展活動,從而使它們以符合《蒙特利爾議定書》為這些國家規定的義務的方式逐步淘汰損耗臭氧層物質(ODS)。
實現《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目標
自成立以來,全球環境基金一直在協助18個經濟轉型期國家按照《蒙特利爾議定書》履行其逐步淘汰損耗臭氧層物質的使用和生產的義務。全球環境基金理事會已經批准了價值1.83億美元的項目,並為這一努力實現了額外的1.87億美元的聯合融資。
由於《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實施,本應穩步上升的全球損耗臭氧層物質總消費量卻下降了90%以上,。到2050年,預計共將阻止約兩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紫外線輻射的輻射量。在經濟轉型國家,全球環境基金做出的貢獻則體現在大幅降低了氯氟碳化合物(含氯氟烴)的消費和生產。然而,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努力來解決其他具有較大臭氧層損耗潛力的物質,特別是甲基溴和氫氯氟碳化合物(HCFCs)。

Ⅳ 什麼是全球環境基金

全球環境基金,簡稱GEF,是由聯合國發起建立的國際環境金融機構。在1989年的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年會上,法國提出建立一種全球性的基金用以鼓勵發展中國家開展對全球有益的環境保護活動。1990年11月,25個國家達成共識建立全球環境基金,由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簡稱UNDP)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簡稱UNEP)共同管理。1991年,全球環境基金開始正式運作,開始運作時基金總額為15億美元,存續期為3年。

在促進地球環境方面,全球環境基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計劃資助者。該基金的宗旨是以提供資金援助和轉讓無害技術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防止氣候變化、保護生物物種、保護水資源、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等保護全球環境的項目。

全球環境基金的機構包括成員國大會、理事會、秘書處、執行機構、科學技術咨詢小組、國家聯絡員。其中成員國大會每4年召開一次,負責審議批准基金的總體政策,並根據理事會提交的報告審議評估基金的運作;理事會在華盛頓特區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或根據需要隨時召開,決定基金規劃的指導方針,理事會對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團體代表的開放政策使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獨樹一幟;秘書處發揮著關鍵作用,對提交批準的項目有否決權;執行機構為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技術咨詢小組是全球環境基金重要的技術咨詢機構,可調動世界各國數百位科學家為執行機構就項目建議書的科學性和適當性提供建議;國家聯絡員幫助確保申請的項目來源於本國的優先領域。

作為一個國際資金機制,全球環境基金主要是以贈款或其他形式的優惠資助,為受援國(包括發展中國家和部分經濟轉軌國家)提供資金支持,以取得全球環境效益,促進受援國有益於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凡在198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人均GNP等於或低於4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都有資格取得全球環境基金的資金用於投資項目和獲得與此有關的全部援助。

全球環境基金的四個重點資助領域: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際水域及臭氧層。相關的解決土地退化問題的活動也可獲得全球環境基金資助。

Ⅵ 全球環境基金

是看了貨幣戰爭吧?
我也在搜資料,這個圈地概念從何而來還要自己去找答案

Ⅶ 全球環境基金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定義是「所有來源的活的生物體中的多樣性,除其他之外,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包括物種內、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簡而言之,它可以被描述為「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 。
保護的重要性
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嚴重威脅。減少和防止生物多樣性的進一步喪失被認為是人類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在「全球產品」管理方面,在世界面臨的所有問題中,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不可逆轉的。
千年生態系統評估確定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退化最重要的直接驅動因素:棲息地變化、氣候變化、外來物種入侵、過度開采和污染。這些要素受到一系列驅變因素的間接影響,其中包括治理、制度和法律框架、科學技術。
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項目能夠控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項目最有可能利用機會實現可持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全球環境基金的投資組合中,約36%為生物多樣性項目,是該機構內最大的投資組合。
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目標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為解決生物多樣性問題提供了全球政策框架。《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第1條將其目標定義為:
「……保護生物多樣性、持續利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實施手段包括遺傳資源的適當取得及有關技術的適當轉讓,但需顧及對這些資源和技術的一切權利,以及提供適當資金。」
根據《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提供的指導,作為該《公約》的資金機制,全球環境基金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履行該《公約》的各項義務,並在生物多樣性領域取得全球環境效益。
生物多樣性重點領域戰略

Ⅷ 全球環境基金的介紹

全球環境基金(GEF)是一個由183個國家和地區組成的國際合作機構,其宗旨是與國際機構、社會團體及私營部門合作,協力解決環境問題。自1991年以來,全球環境基金已為165個發展中國家的3690個項目提供了125億美元的贈款並撬動了580億美元的聯合融資。23年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用這些資金支持相關項目和規劃實施過程中與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國際水域、土地退化、化學品和廢棄物有關的環境保護活動。通過小額贈款計劃(SGP),全球環境基金已經向民眾社會和社區團體提供了2萬多筆贈款,共計10億美元。全球環境基金作為下列公約的資金機制提供相關服務:《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POPs)《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盡管沒有與《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正式掛鉤,但全球環境基金也為該議定書在經濟轉型國家的實施提供支持。全球環境基金管理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設立的最不發達國家基金(LDCF)和氣候變化特別基金(SCCF)。全球環境基金還管理著《生物多樣性公約》設立的名古屋議定書執行基金(NPIF)。此外,全球環境基金秘書處還擔任適應基金董事會秘書處的工作。

Ⅸ 全球環境基金的可持續森林管理

可持續森林管理/減少來自伐林和林地退化的碳排放(REDD+)
可持續森林管理(SFM)尚無普遍認同的定義。針對不同種類的森林,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通過了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NLBI),這是政府間最廣為認同的可持續森林管理定義。全球環境基金完全支持這一定義,即:「作為一個動態的、發展的概念,可持續森林管理旨在維護和提高不同種類的森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以惠及現在和未來幾代人。」
在全球范圍內,森林比地球的大氣層儲存了更多的碳。自2007年以來,作為重要的碳庫,森林的作用在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中備受關注。減少來自伐林和林地退化的碳排放(REDD)是為了實現儲存在森林中碳的經濟價值,它提供獎勵以鼓勵發展中國家減少森林砍伐和投資於可持續發展的低碳之路。
全球環境基金關於可持續森林管理/減少來自伐林和林地退化的碳排放(SFM/REDD+)的工作
自1991年成立以來,全球環境基金已經資助了300多個項目和計劃,這些項目和計劃重點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森林保護和管理。在此期間,全球環境基金為森林計劃分配的總額度超過16億美元,並從其他來源融資50億美元。借鑒三大涉及森林的國際公約的指導方針(《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全球環境基金資助的項目大致可分為三類:
1. 森林保護(主要是保護區和緩沖區)
2. 森林的可持續利用(森林生產景觀)
3. 可持續森林管理(在更廣泛的景觀中處理森林和樹木)
可持續森林管理重點領域策略

Ⅹ 全球環境基金的全球環境基金的歷史

全球環境基金成立於1991年10月,最初是世界銀行的一項支持全球環境保護和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億美元試點項目。全球環境基金的任務是為彌補將一個具有國家效益的項目轉變為具有全球環境效益的項目過程中產生的「增量」或附加成本提供新的和額外贈款和優惠資助。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銀行是全球環境基金計劃的最初執行機構。
在1994年裡約峰會期間,全球環境基金進行了重組,與世界銀行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常設機構。將全球環境基金改為獨立機構的決定提高了發展中國家參與決策和項目實施的力度。然而,自1994年以來,世界銀行一直是全球環境基金信託基金的託管機構,並為其提供管理服務。
作為重組的一部分,全球環境基金受託成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資金機制。全球環境基金與《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維也納公約》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下的多邊基金互為補充,為俄羅斯聯邦及東歐和中亞的一些國家的項目提供資助,使其逐步淘汰對臭氧層損耗化學物質的使用。
隨後,全球環境基金又被選定為另外三個國際公約的資金機制。它們分別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2001)、《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2003)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2013)。

閱讀全文

與全球環境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