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宋慶齡守信用的故事概括
「宋慶齡守信用的故事」一次,媽媽給小慶齡講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戰國時,魯哀公的身邊有一個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說話不算數。因此,魯哀公對他很不滿。一天,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寵臣鄭重也參加這次宴會。孟武伯向來不喜歡鄭重,在宴會上借機出鄭重的洋相,便問道:「鄭先生怎麼長得越來越胖了?」哀公聽到後,便插嘴道:「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長肥呀!」在座的大臣一聽就知道哀公並不是批評鄭重,是在暗中指責孟武伯說話不算數。
媽媽的故事是教育她說話要算數,要謹守諾言。對此小慶齡銘記心間。
一個星期天,宋耀如准備帶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們大都穿好了禮服就要出發了,只有宋慶齡仍在鋼琴前彈奏著那動聽的旋律。
母親喊道:「孩子們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們呢!」
聽到媽媽的喊聲,宋慶齡立即合上琴蓋,跑出房間,拉著媽媽的手就走,剛邁出大門,突然又停住了腳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慶齡停住了腳步,不解地問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慶齡有些著急地說。
「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兒說。
「媽媽,爸爸,我昨天答應小珍,今天她來我家,我教她疊花。」慶齡說。
「我原以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這好辦,以後再教她吧!」父親說完,便拉著慶齡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呀!」慶齡邊說邊把手從父親的大手裏抽回來。
「那也不要緊呀!回來後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釋一下,並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疊花不也可以嗎?」媽媽說。
「不!媽媽,您不是常說要信守諾言,我答應了別人的事,怎麼可以隨意改變呢?」宋慶齡不停地搖著頭說。
「我明白了,我們的羅莎蒙黛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嗎?」媽媽望著慶齡笑了笑,接著說:「好吧,那就讓我們的羅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婦放心不下家中的小慶齡,在客人家吃過中午飯,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進門,宋耀如高聲喊道:「親愛的羅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慶齡回答說:「小珍沒有來,可能是她臨時有什麼急事吧!」
「沒有來,那我的小羅莎蒙黛一個人在家該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對女兒說。
「不,小珍沒有來,家中雖然只有我一個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為我信守了諾言。」宋慶齡辯解道。
聽了小慶齡的話,宋耀如夫婦滿意地點了點頭。
❷ 宋慶齡關愛他人的故事(不要他和保姆的故事)
宋慶齡的一生,特別致力於謀求婦女、兒童的解放、自由和幸福。她有政治家回的遠答見卓識,主張重視和教育好兒童,才能使中華民族日益強盛起來。她為億萬兒童付出了慈母般的愛心。直到88歲逝世時,她那顆偉大的慈母心,還緊緊貼在孩子們的身上。宋慶齡年輕時,像其他普通女人一樣
❸ 關於宋慶齡的故事
宋慶齡15歲,她被父母送到美國留學,宋慶齡是個文靜而愛沉思的女孩子。她學習非常勤奮,尤其是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時,她就更加刻苦地學習。
有一次,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里。」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縮雙眉,耐心地聽者美國同學的發言。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了起來。教室里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
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的沉睡下去。總會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
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交口稱贊:「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中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3)宋慶齡兒童基金會故事擴展閱讀
宋慶齡(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斗,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
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祖國統一以及保衛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殫精竭力,鞠躬盡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也贏得國際友人的贊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的威望。
❹ 成語故事跟宋慶齡基金會是什麼關系
成語故事的拍攝是與宋慶齡基金會聯合出品,整個項目得到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支持。
❺ 宋慶齡介紹和故事
宋 慶 齡( 1893 ~ 1981 )
政 治 家, 社 會 活 動 家。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主 要 領 導 人 之 一。 廣 東 文 昌 (今 屬 海 南) 人。
1893 年 1 月 27 日 生 於 上 海。
1913 年 畢 業 於 美 國 佐 治 亞 州 梅 肯 威 斯 理 女 子 大 學。
1915 年 和 孫 中 山 結 婚。
1925 年 孫 中 山 逝 世 後 繼 續 堅 持 聯 俄、 聯 共、 扶 助 農 工 三 大 政 策。
1927 和 1929 年 被 國 際 反 帝 國 主 義 同 盟 大 會 選 為 名 譽 主 席, 成 為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委 員 會 主 要 領 導 人 之 一。
1931 年 回 國, 從 事 社 會 福 利 工 作, 參 加 抗 日 救 國 活 動, 批 評 國 民 黨 政 府 對 日 妥 協 投 降, 對 內 反 共 壓 迫 人 民 的 政 策。
1932 年 底 組 織 了 「中 國 民 權 保 障 同 盟」, 營 救 爭 取 民 主 權 利 的 革 命 者。
1933 年 當 選 遠 東 反 帝 反 戰 同 盟 中 國 分 會 主 席。 後 聯 合 愛 國 人 士 發 表 《中 國 人 民 對 日 作 戰 基 本 綱 領》, 成 立 中 華 民 族 武 裝 自 衛 委 員 會, 積 極 支 持 全 國 的 抗 日 救 亡 運 動, 中 國 抗 日 戰 爭 爆 發 後 在 香 港 發 起 組 織 「保 衛 中 國 同 盟」, 募 集 醫 葯 物 資 支 援 中 國 人 民 抗 日 斗 爭。
1945 年 9 月 中 國 抗 日 戰 爭 勝 利 後, 她 呼 吁 美 國 人 民 制 止 美 國 政 府 支 持 蔣 介 石 打 內 戰。 又 創 辦 「中 國 福 利 基 金 會」, 從 事 婦 幼 福 利 事 業。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立 後 當 選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副 主 席, 後 歷 任 國 家 副 主 席、 全 國 人 民 代 表 大 會 常 務 委 員 會 副 委 員 長、 全 國 婦 聯 名 譽 主 席 和 中 國 人 民 保 衛 兒 童 全 國 委 員 會 主 席。
1950 在 政 協 第 一 屆 會 議 上 發 言 年 當 選 為 世 界 和 平 理 事 會 理 事,
1951 年 獲 「加 強 國 際 和 平」 斯 大 林 獎 金。
1952 年, 她 當 選 為 亞 洲 和 太 平 洋 區 域 和 平 聯 絡 委 員 會 主 席。
1981 年 5 月 15 日, 加 入 中 國 共 產 黨,
1981 年 5 月16 日, 第 五 屆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會 決 定 授 予 她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名 譽 主 席 稱 號。
1981 年 5 月 29 日 在 北 京 逝 世。
❻ 宋慶齡的故事
宋慶齡的一抄生,特別致力於謀求婦女襲、兒童的解放、自由和幸福。她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主張重視和教育好兒童,才能使中華民族日益強盛起來。她為億萬兒童付出了慈母般的愛心。直到88歲逝世時,她那顆偉大的慈母心,還緊緊貼在孩子們的身上。宋慶齡年輕時,像其他普通女人一樣
❼ 如何來寫關於宋慶齡基金會的由來和夢想的文章
不管關於任何的基金會,
都是有使命的,
也是有夢想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踐行著這份使命,
發揚這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