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任建國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任建國

發布時間:2021-01-03 16:02:07

⑴ 2019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6年保險消費者信任度最低的購買渠道是互聯網金融公司
3月15日,保監會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與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聯合發布了《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1.2,比中值50高出42.4%,相比2015年69.2的水平有所提高。
從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五大一級指標來看,和2015年相比,保險環境信心、消費信任偏好、行業運行狀況這三大指標都有所上升。而消費者保險業信任度則比2015年下降了0.2,保險消費意願下降了1.8。對此,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建國表示,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比去年有所提升,反映出消費者的信心有所增強。一方面體現在保險業整個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體現在人民群眾的保險意識有很大的提高。不過,盡管保險公司今年來對理賠服務高度重視,但是在銷售服務方面,誠信銷售評價微降,說明營銷服務方面還有待加強。
2016年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級指標得分及與2015年對比。
報告顯示,消費者對購買渠道信任度從高到低的排名分別是:保險公司、銀行、保險中介、互聯網金融公司,這個信任度排名與2015年一致。其中,71%的受訪者表示最信任保險公司,而保險中介、互聯網金融公司渠道的排名比較靠後。有受訪者反映,保險中介存在代理人解答不專業、服務不主動、人員不穩定的弊端;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渠道,消費者表示產品宣傳存在華而不實的情況、產品咨詢解答反應慢、理賠的便捷性不高,對於這兩個銷售渠道,消費者期待能夠在專業性、精準性方面提高質量。另外,有部分受訪者也表示,銀保渠道也存在銷售專業性不夠、售後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針對該渠道,消費者期待在銷售規范性、人員專業性方面有所加強。
2016年保險消費者最信任購買渠道佔比情況及與2015年對比(%)。
2016年,保險消費意願為68.6,與2015年相比穩中有升,保險消費黏性進一步增強,保險服務質量得到充分認可。2016年,行業運行狀況得分為78.7,較2015年有所上升,去年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372.8萬億元,同比增長38.1%,客觀上印證了保險消費者對行業信心提升、對行業發展預期更加樂觀的心態。
報告顯示,保險消費者仍存在三點需求和期待。一是多數消費者優先配置保障型產品,其中重疾保險滲透率較高,期待開發更多惠民保險產品。建議設計更加偏向大眾、保費低廉的保險產品,進行普遍推廣;還建議針對特殊人群,如:老人、警察等,開發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
二是保險服務質量提升,消費者期待更多人文、貼心的服務設計理念。即售前服務需要更有針對性,有量身定製的保險方案;售後服務需要更有連續性,業務員不要頻繁更換,避免出現無人負責的真空地帶;理賠服務需要更高便捷性,理賠手續還需進一步簡化。
三是保險信心穩步提高,行業需要擴大正面宣傳教育,正向引導消費者。一方面,行業應當加強保險理念宣傳,提高宣傳頻率和范圍,進一步提高保險的普及度和大眾認可度;另一方面,一個健康運行的市場離不開理性的消費者,行業還需著力消費者教育,營造良好的發展基礎。
保監會消保局局長呂宙表示,保監會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例如,監管部門展開了針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亮劍行動,不僅追究相關責任者的責任,也追究高管責任,去年亮劍行動組織71個檢查組,約出動300多位監管人員,共對75家機構、98人作出處罰,罰款超過1300多萬。同時,督促保險公司落實主體責任,通過服務評價要求保險公司改進服務。特別是對保險公司投訴比較靠後的公司向社會公布,並開展談話。

⑵ 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哪種渠道最不受信任

2016年保險消費者信任度最低的購買渠道是互聯網金融公司。
3月15日,保監會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與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聯合發布了《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1.2,比中值50高出42.4%,相比2015年69.2的水平有所提高。
從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五大一級指標來看,和2015年相比,保險環境信心、消費信任偏好、行業運行狀況這三大指標都有所上升。而消費者保險業信任度則比2015年下降了0.2,保險消費意願下降了1.8。對此,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任建國表示,2016年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比去年有所提升,反映出消費者的信心有所增強。一方面體現在保險業整個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體現在人民群眾的保險意識有很大的提高。不過,盡管保險公司今年來對理賠服務高度重視,但是在銷售服務方面,誠信銷售評價微降,說明營銷服務方面還有待加強。

2016年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級指標得分及與2015年對比。
報告顯示,消費者對購買渠道信任度從高到低的排名分別是:保險公司、銀行、保險中介、互聯網金融公司,這個信任度排名與2015年一致。其中,71%的受訪者表示最信任保險公司,而保險中介、互聯網金融公司渠道的排名比較靠後。有受訪者反映,保險中介存在代理人解答不專業、服務不主動、人員不穩定的弊端;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渠道,消費者表示產品宣傳存在華而不實的情況、產品咨詢解答反應慢、理賠的便捷性不高,對於這兩個銷售渠道,消費者期待能夠在專業性、精準性方面提高質量。 另外,有部分受訪者也表示,銀保渠道也存在銷售專業性不夠、售後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針對該渠道,消費者期待在銷售規范性、人員專業性方面有所加強。

2016年保險消費者最信任購買渠道佔比情況及與2015年對比(%)。
2016年,保險消費意願為68.6,與2015年相比穩中有升,保險消費黏性進一步增強,保險服務質量得到充分認可。2016年,行業運行狀況得分為78.7,較2015年有所上升,去年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372.8萬億元,同比增長38.1%,客觀上印證了保險消費者對行業信心提升、對行業發展預期更加樂觀的心態。
報告顯示,保險消費者仍存在三點需求和期待。一是多數消費者優先配置保障型產品,其中重疾保險滲透率較高,期待開發更多惠民保險產品。建議設計更加偏向大眾、保費低廉的保險產品,進行普遍推廣;還建議針對特殊人群,如:老人、警察等,開發有針對性的保險產品。
二是保險服務質量提升,消費者期待更多人文、貼心的服務設計理念。即售前服務需要更有針對性,有量身定製的保險方案;售後服務需要更有連續性,業務員不要頻繁更換,避免出現無人負責的真空地帶;理賠服務需要更高便捷性,理賠手續還需進一步簡化。
三是保險信心穩步提高,行業需要擴大正面宣傳教育,正向引導消費者。一方面,行業應當加強保險理念宣傳,提高宣傳頻率和范圍,進一步提高保險的普及度和大眾認可度;另一方面,一個健康運行的市場離不開理性的消費者,行業還需著力消費者教育,營造良好的發展基礎。
保監會消保局局長呂宙表示,保監會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例如,監管部門展開了針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亮劍行動,不僅追究相關責任者的責任,也追究高管責任,去年亮劍行動組織71個檢查組,約出動300多位監管人員,共對75家機構、98人作出處罰,罰款超過1300多萬。 同時,督促保險公司落實主體責任,通過服務評價要求保險公司改進服務。特別是對保險公司投訴比較靠後的公司向社會公布,並開展談話。

閱讀全文

與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任建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