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蘇丹王國是同一時期的稱呼嗎
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專亞人在蘇丹建立了庫施王屬國。公元6世紀蘇丹進入基督教時期。公元13世紀阿拉伯人征服蘇丹,伊斯蘭教得以迅速傳播,在15世紀出現了芬吉和富爾伊斯蘭王國。公元16世紀被並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勢力范圍。英國於19世紀70年代開始向蘇丹擴張。1881年,蘇丹宗教領袖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領導群眾開展反英斗爭,於1885年建立了馬赫迪(即「救世主」)王國。
② 阿克蘇姆帝國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阿克蘇姆的興起,同古抄代東西方海上交通與貿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16世紀後,古代地中海地區同印度之間通過紅海進行的貿易漸趨繁榮,這一因素促進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崛起。
阿克蘇姆王國
公元初年,阿克蘇姆成為獨立國家,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統一北方後,又向衣索比亞高原中部擴張。4世紀時,在國王埃扎納統治下,阿克蘇姆王國進入極盛時期,埃扎納統一衣索比亞北部,並西渡尼羅河攻滅麥羅埃王國(見庫施王國),還征服南阿拉伯的一些王國。埃扎納自稱「萬王之王」,改奉基督教,將其定為國教,以統一各部落的信仰。他還進行文字改革,創制了一直行用至今的衣索比亞文字。525年,國王加列布出兵征服葉門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對阿拉伯半島南端的控制。由於國勢強盛,阿克蘇姆在古代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東羅馬帝國為了對抗波斯,曾與阿克蘇姆結好。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僅積極支持加列布征服葉門,而且兩次遣使前往阿克蘇姆,要求阿克蘇姆商人盡多收購從中國運到印度的生絲,轉賣給東羅馬帝國,以打擊控制生絲貿易的波斯。
③ 各個帝國的英文
下面列舉的包括在文化和經濟領域有影響的廣義「帝國」,而非局限於狹義帝國。一些歷史學家可能把以下列出的一些帝國用「朝代」的概念代替,因此也可能會出現漢語名與英文有些出入的情況(括弧中為發源地和起始年代,有些帝國起始年代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Achaemenid Empire 阿契美尼德帝國(波斯550 BC —330 BC )
Afsharid Dynasty 阿夫沙爾王朝(波斯1736—1796)
Akkadian Empire 阿卡德帝國(蘇美爾 2300 BC—2200 BC)
Aksumite Empire 阿克蘇姆帝國(衣索比亞 150—940)
Almohad Dynasty 阿爾摩哈德王朝(北非 1121—1269 )
Almoravid Dynasty 穆哈比特王朝(北非1040 —1147)
Angevin Empire 安茹帝國(英格蘭,法蘭西1154—1242)
Armenian Empire 亞美尼亞帝國(亞美尼亞190 BC—428)
Ashanti Empire 阿散蒂帝國(西非1670—1902)
Austrian Empire 奧地利帝國(奧地利1804—1867)
Austro-Hungarian Empire 奧匈帝國(奧地利、匈牙利 1867—1918)
Ayyubid Dynasty 阿尤布王朝(中東 1171—1341)
Aztec Empire 阿茲特克帝國(中美洲 1428—1521)
Babylonian Empire 巴比倫帝國(美索不達米亞 1900 BC—1600 BC)
Belgian Colonial Empire 比利時殖民地帝國(比利時 1901—1962)
Benin Empire 貝南帝國 (奈及利亞 1440—1897)
Bornu Empire 博爾努帝國(奈及利亞1387—1893 )
Empire of Brazil 巴西帝國(巴西1822—1889)
British Empire Britain 大英帝國(英國1603—1997)
British Raj 英屬印度帝國(印度1858—1947)
Bruneian Empire 渤泥帝國(汶萊600—1888 )
First Bulgarian Empire 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巴爾干 680—1018 )
Second Bulgarian Empire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巴爾干1185—1422)
Buyid Dynasty 白益王朝 (波斯 934—1055)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國(亞歐非 330—1453)
Caliphate of Córdoba 科爾多瓦哈里發國(伊比利亞半島756—1031)
Carthaginian Empire 迦太基帝國(北非 650 BC—146 BC)
Chagatai Khanate 察合台汗國 (河間地帶 1225—1687)
Chalukya Dynasty 遮婁其王朝(印度 543—753)
Chera Dynasty 哲羅王朝(南印度300 BC—300)
Chola Dynasty 朱羅王朝(南印度350 BC —1279)
Danish colonial empire 丹麥殖民帝國(丹麥 1350—1953)
Delhi Sultanate 德里蘇丹國(南亞次大陸1206—1527)
Durrani Empire 杜蘭尼帝國(阿富汗 1747—1823)
Dutch Empire 荷蘭帝國(荷蘭1568—1975)
Egyptian Empire 埃及帝國(埃及1570 BC—1070 BC)
Ethiopian Empire 衣索比亞帝國(衣索比亞1137—1974)
Fatimid Caliphate 法蒂瑪王朝(埃及909—1171)
Second French Empire 法蘭西第二帝國(法國 1852—1870)
French colonial empires 法蘭西殖民帝國(法國 1534—1980)
Frankish Empire 法蘭克帝國(西歐 481—843)
Gallic Empire 高盧帝國(萊茵蘭-普法爾茨260—274)
German Empire 德意志(第二)帝國(德國1871—1918)
Ghana Empire 迦納帝國(茅利塔尼亞790—1240)
Ghaznavid Dynasty 伽色尼王朝(阿富汗963—1187)
Ghurid Dynasty 古爾王朝(阿富汗1148—1215)
Gorkha Kingdom 廓爾喀王國(大尼泊爾地區1600—1850)
Göktürk Khaganate 突厥汗國(內亞細亞552—747)
Golden Horde 金帳汗國(中亞細亞1240—1502)
Gupta Empire 笈多帝國(印度 約320—730)
Empire of Great Fulo 大富洛國(塞內加爾 1490—1776)
Great Moravian Empire 大摩拉維亞帝國(中歐833—900)
Great Seljuq Empire 塞爾柱帝國(中亞1037—1194)
Gurjara-Pratihara 瞿折羅-普拉蒂哈臘王朝(南亞次大陸7世紀中—1136)
Han Dynasty 漢王朝(中國206 BC—220)
Empire of Harsha 戒日帝國(北印度 606—647)
Hephthalite Empire 嚈噠帝國(阿富汗420—567)
Hittite Empire 赫梯帝國(阿納托利亞1460 BC—1180 BC)
Holy Roman Empire 神聖羅馬帝國(中歐962—1806
Hotaki Dynasty 漢達基王朝(阿富汗 1709—1738)
Hoysala Empire 曷薩拉王朝(印度1026—1343)
Hunnic Empire 匈奴帝國(歐亞大陸370—469)
Ilkhanate 伊兒汗國(波斯1256—1335)
Imperial State of Iran 伊朗王國(波斯1925—1979)
Inca Empire印加帝國(安第斯 1438—1533)
Italian Colonial Empire 義大利殖民帝國(義大利1885—1943)
Empire of Japan 日本帝國(1868—1947)
Jin Dynasty 晉王朝(中國 265—420)
Jin Dynasty 金王朝(中國1115—1234)
Kanem Empire 加涅姆帝國(查德700—1387)
Kara-Khanid Khanate 喀喇汗國(中亞840—1212)
Khazar Khaganate 可薩汗國(南高加索700—1000 )
Khmer Empire高棉帝國(柬埔寨802—1431)
Khilji Dynasty 卡爾吉王朝(阿富汗1290—1320)
Khwarezmid Dynasty花剌子模王朝(波斯1077—1221)
Korean Empire 大韓帝國(朝鮮半島1897—1910)
Kushan Empire 貴霜帝國(阿富汗30—345)
Kushite Empire 庫施帝國(努比亞760 BC—656 BC)
Latin Empire 拉丁帝國(色雷斯、小亞細亞1204—1261)
Later Lê dynasty 後黎朝(越南1428—1789)
Liao Dynasty 遼王朝(中國915—1125)
Lodi Sultanate洛迪蘇丹國(阿富汗1451—1526)
Macedonian Empire 馬其頓帝國 (334 BC—323 BC)
Majapahit Empire 滿者伯夷帝國(馬來群島1293—1527)
Mali Empire 馬里帝國(西非1235—1610)
Mamluk Sultanate 馬穆魯克蘇丹國(中東1250—1517)
Maratha Empire 馬拉地帝國(印度1674—1818)
Mauryan Empire 孔雀帝國(古印度321 BC—185 BC) 136
Median Empire 米底帝國(波斯625 BC—549 BC )
First Mexican Empire 墨西哥第一帝國(墨西哥1821—1823)
Second Mexican Empire 墨西哥第二帝國(墨西哥1864—1867)
Ming Dynasty China 明王朝(中國1368—1644)
Mongol Empire 蒙古帝國(蒙古1206—1368)
Mughal Empire 莫卧兒帝國(印度1526—1858)
Nanda Empire 難陀帝國(南亞次大陸450 BC—350 BC)
Neo-Assyrian Empire 新亞述帝國(美索不達米亞934 BC—609 BC)
Neo-Babylonian Empire 新巴比倫帝國(美索不達米亞626 BC—539 BC )
Nguyễn Dynasty 阮朝(越南1802—1945)
Empire of Nicaea 尼西亞帝國(尼西亞1204—1261)
Omani Empire 阿曼帝國(阿曼 1698—1958)
Ottoman Empire 奧斯曼帝國(安納托利亞1299—1922)
Oyo Empire 奧約帝國(奈及利亞西南1400—1905)
Pala Empire 波羅王朝(孟加拉750—1174)
Palmyrene Empire 帕爾米拉帝國(中東260—273)
Pandyan Empire 潘地亞帝國(南印度500 BC—1350)
Parthian Empire 安息帝國(波斯 247 BC—224)
Pontic Empire 本都帝國(本都120 BC—47 BC)
Portuguese Empire葡萄牙帝國(1415—1999)
Ptolemaic Empire 托勒密帝國(埃及305 BC—30 BC)
Qajar Dynasty 愷加王朝(1794—1925)
Qin Dynasty 秦王朝(中國221 BC—206 BC)
Qing Dynasty 清王朝(中國1644—1912)
Rashin Caliphate 四大哈里發(阿拉伯半島632—661)
Rashtrakuta Dynasty 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印度753—982)
Roman Empire 羅馬帝國(27 BC—1453)
Rouran Khaganate 柔然汗國(330—555)
Russian Empire 俄羅斯帝國(1721—1917)
Safavid Dynasty 薩非王朝(波斯1501—1736)
Saffarid Dynasty 薩法爾王朝(波斯861——1003)
Sassanid Dynasty 薩珊王朝(波斯224—651)
Satavahana Dynasty 百乘王朝(印度230 BC—220)
Samanid Dynasty 薩曼王朝(波斯 819—999)
Scandinavian Empire 北海帝國(1016—1035)
Seleucid Empire 塞琉西亞帝國(美索不達米亞,波斯等312 BC—63 BC)
Serbian Empire 塞爾維亞帝國(塞爾維亞1346—1371)
Siam Empire 暹羅帝國(泰國1782—1932)
Sikh Empire 錫克帝國(印度 1733—1849)
Song Dynasty 宋王朝(中國960—1279)
Songhai Empire 桑海帝國(西非 1340—1591)
Spanish Empire 西班牙帝國(伊比利亞1402—1975)
Srivijaya Empire 三佛齊帝國(馬來群島 650—1377)
Sui Dynasty 隋王朝(中國 581—618)
Shunga Empire 巽伽帝國(南亞次大陸185 BC—73 BC)
Swedish Empire 瑞典帝國(瑞典1611—1718)
Tahirid Dynasty 塔希爾王朝(波斯821—873)
Tang Dynasty 唐王朝(中國618—907)
Tay Son Dynasty Vietnam Phú Xuân 1778 1802 24
Third Reich 德意志第三帝國(德國1933—1945)
Tibetan Empire 吐蕃帝國(西藏755—870)
Timurid Empire 帖木兒帝國(中亞1370—1526)
Empire of Trebizond 特拉比松帝國(本都 1204—1461)
Toltec Empire 托爾特克帝國(中美洲496—1122)
Tu'i Tonga Empire 圖依湯加帝國(大洋洲450 —1865)
Turgesh Khaganate 突騎施汗國(中亞 699—766)
Umayyad Caliphate 倭馬亞王朝(中東661—750)
Uyghur Khaganate 回鶻汗國(中亞742—848)
Vijayanagara Empire 毗奢耶那伽羅帝國(南印度1336—1646)
Wari Empire 瓦里帝國(秘魯500—1100)
Western Chalukya Empire 西遮婁其帝國(印度973—1189)
Western Roman Empire 西羅馬帝國(395—476)
Western Xia Dynasty/ Tangut Dynasty 西夏王朝(中國1038—1227)
Yuan Dynasty 元朝(中國、蒙古1271—1368)
Zand Dynasty 贊德王朝(波斯1750—1794)
Zulu Empire 祖魯帝國(南非1818—1897)
④ 非洲歷史上出現過什麼著名的大帝國嗎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它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現在的衣索比亞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紀前後在那裡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第四世紀時曾達到高度繁榮,國內的商品交換已發展到使用金、銀、銅幣的程度,那時創造的文字現在基本還在使用,高達60英尺的阿克蘇姆大石碑和拉利貝拉岩石教堂是聞名世界的非洲歷史奇跡之一。
遠古時代就居住在馬格裡布的柏伯爾人,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從事農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設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銅器製作。柏伯爾人公元前就建立過茅利塔尼亞和努米底亞兩個王國,遺留下大批岩畫藝術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從狩獵採集野生植物發展到馴養動物和培植農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種農作物都起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⑤ 阿克蘇姆王國的歷史概況
阿克蘇姆的興起,同古代東西方海上交通與貿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前16世紀後,古代地中海地區同印度之間通過紅海進行的貿易漸趨繁榮,這一因素促進了阿克蘇姆王國的崛起。公元初年,阿克蘇姆成為獨立國家,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統一北方後,又向衣索比亞高原中部擴張。4世紀時,在國王埃扎納統治下,阿克蘇姆王國進入極盛時期,埃扎納統一衣索比亞北部,並西渡尼羅河攻滅麥羅埃王國(見庫施王國),還征服南阿拉伯的一些王國。埃扎納自稱「萬王之王」,改奉基督教,將其定為國教,以統一各部落的信仰。他還進行文字改革,創制了一直行用至今的衣索比亞文字。525年,國王加列布出兵征服葉門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對阿拉伯半島南端的控制。由於國勢強盛,阿克蘇姆在古代國際政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東羅馬帝國為了對抗波斯,曾與阿克蘇姆結好。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不僅積極支持加列布征服葉門,而且兩次遣使前往阿克蘇姆,要求阿克蘇姆商人盡多收購從中國運到印度的生絲,轉賣給東羅馬帝國,以打擊控制生絲貿易的波斯。
570年,波斯佔領葉門,並奪占阿克蘇姆的部分海岸屬地和通商城市。阿克蘇姆被趕出阿拉伯地區。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後,阿克蘇姆與海外聯系全被隔絕,國家趨於衰落,並導致最後滅亡。
政治經濟與文化 阿克蘇姆的王權比較發達,埃扎納之後的國王均稱為「萬王之王」,阿克蘇姆本土及其附庸王國都向阿克蘇姆王納貢。國王擁有強大的軍隊,加列布東征葉門時,曾動員數萬大軍和 200多艘船隻。此外,國家還制定有法令。
⑥ 古代非洲出沒出現過強大 的封建帝國嗎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它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現在的衣索比亞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紀前後在那裡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第四世紀時曾達到高度繁榮,國內的商品交換已發展到使用金、銀、銅幣的程度,那時創造的文字現在基本還在使用,高達60英尺的阿克蘇姆大石碑和拉利貝拉岩石教堂是聞名世界的非洲歷史奇跡之一。
遠古時代就居住在馬格裡布的柏伯爾人,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從事農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設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銅器製作。柏伯爾人公元前就建立過茅利塔尼亞和努米底亞兩個王國,遺留下大批岩畫藝術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從狩獵採集野生植物發展到馴養動物和培植農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種農作物都起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農業的發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產品,歷史遺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畫是西非人先放牧後田園生活的寫照。西非在公元前幾千年就出現了精製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紀左右進入鐵器時代後,先後出現過迦納、馬里、桑海等強盛的古代帝國。
在中南部非洲,到處可以看到鐵器時代的遺跡,還可見到古時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遺址。建有數千幢房屋的恩加魯卡古城遺址、建於公元500年左右的大辛巴威石頭建築物遺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標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後出現過一些有名的國家,諸如擁有發達農業、采礦業和對外貿易的莫諾莫塔帕王國、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剛果王國、雕刻藝術品達到相當水平的庫巴王國、社會分工很發達的布干達國等。
瀕臨印度洋的非洲東海岸,自古以來就進行著繁盛的貿易,早在紀元前就進行鐵和鹽的交易。15世紀上半葉,非洲東海岸已發展到能派使者遠渡重洋到中國訪問。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學者所描繪的那樣只是"獅子出沒的地方",而是在遠古時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陸。非洲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⑦ 非洲有哪些文明古國除了埃及衣索比亞
阿克蘇姆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東北非洲的奴隸制國家,首都為阿克蘇姆城(今屬衣索比亞的提格雷省)
古貝南王國是非洲黑人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始建於10世紀,曾經興盛一時,存在時間長達800年
迦納帝國,或稱迦納王國,非洲一古代黑人王國,中心約在尼日河中上游地區。是西元300年前後古迦納王國在塞內加爾河至尼日河上游之間建立。
馬里帝國(Mali Empire),又名曼丁戈帝國(Manding Empire)或曼迪聯邦(Manden Kurufa),是西非中世紀時的一個強大伊斯蘭教帝國
諾克文明這一文明的名稱來自於奈及利亞一個與之同名的地區——許多諾克文明的手工製品首先在這里出土。這個文明在公元前第一個千年裡十分繁榮,
庫施王國(約前950年~公元350年),非洲東部古代王國,又名麥羅埃王國。約公元前950年擺脫埃及統治獨立。即今日的衣索比亞。
桑海帝國(Empire of Songhai),西非一古國,15世紀至16世紀最盛,為薩赫勒地區最後一個黑人土著大帝國。
祖魯族是非洲的一個民族 ,約1千1百萬人口,主要居住於南非的誇祖魯-納托爾省
古城名迦太基(QRT HDST,該詞源於腓尼基語,意為「新的城市」,英Carthage)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西亞),與羅馬隔海相望。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Punic Wars)中均被羅馬打敗而滅亡。
壓軸答
land of punt 文明
航行的土地投機的神廟和最著名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在十八王朝(公元前1479 - 1458)。 這個救援顯示山香、動物、船隻和投機和古埃及人民。 然而,從這些和其他引用的細節,目前還不清楚,這個神秘的魚米之鄉在哪裡。 一些人認為這是在非洲,有些人認為它可以在阿拉伯半島,和其他人說可能是雙方的紅海。
北非:埃及、突尼西亞
東非: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
西非:迦納、馬里、桑海等古代帝國
中非:剛果、恩東加
南非:大辛巴威
⑧ 18歲翟梓萌在2009年上百度知道提問為什麼非洲庫施王國被亞述帝國滅後不再消滅古埃及第26王朝
因為不想得罪祖宗。。
⑨ 為何有人說阿克蘇姆帝國才是真正的大秦國
說阿克蘇姆帝國是真正的大秦帝國,這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胡扯。大秦帝國是大秦帝國,阿克蘇姆帝國是阿克蘇姆帝國。這兩種國家是沒有沖突,沒有對立的。
阿克蘇姆就是阿克蘇姆不要混淆視聽,它代表不了秦,秦也代表不了它。哪怕秦帝國只存二世,我們都不應該混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