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張振遠的人物簡介
張振遠高工一直從事光學纖維及其應用研究,在通訊光纖性能測試及光纖預制棒研究、傳回光纖維製造及應答用、光纖傳象束和工業內窺鏡等方面。
負責研究的醫用光纖頭燈、床燈等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負責研製出超長傳象束填補了國內空白;
承擔國家地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系列光纖傳象束及工業內窺鏡規模化生產技術研究」,技術達國內領先、世界先進水平,並建立了國內唯一能批量系列生產傳象束及內窺鏡的生產基地。研製生產的多規格傳象束及內窺鏡已部分出口美國、澳大利亞等。該項目99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參加者,他正從事國防科工委十五攻關「大信息量玻璃光纖傳像束的研究」項目、總裝備部「像束光纖瞄準鏡」項目、省「十五」攻關 「五十孔雙坩堝拉絲工藝及光纖製品規模化生產技術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節能環保聯合資助基金項目「採集太陽光的光纖照明系統研製」、科技部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項目「側面發光光纖」和「採集太陽光的光纖照明系統的規模化生產技術」等6項科研任務。
『貳』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成果
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主辦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會議。注重實驗室的開放與合作,聘請了國內外知名教授,如:高琨教授、厲鼎毅教授、李天培教授、鄔賀銓院士、韋樂平教授為客座教授。對外公布開放課題24項,接受訪問學者51名(包括來自美國、英國的訪問學者)。與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的著名光纖通信研究機構和企業保持密切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有些企業在實驗室設立了獎學金,贈送儀器設備,保持了良好關系。
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加強科研成果的技術轉讓,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1997年實驗室完成了國內第一套波分復用光纖通信系統,廣州-深圳段「4′ 2.5Gb/s 154 公里雙向無中繼波分復用光纖通信系統工程」。成為在國內最早應用的WDM 系統工程,也是當時國內單纖傳輸容量最大的系統。搶在國際大公司之前,在國內首先進入市場,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大規模採用WDM 技術開啟了先例。
上海實驗區和北京實驗區(聯合清華、北郵),分別完成了863-317主題「九五」重大項目「全光通信實驗網」,在國內第一次構造了全光實驗平台。經過專家鑒定,認為二網「在中國全光通信試驗網領域中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工作,技術具有9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上海實驗區將該成果成功地進行了轉化,並應用於上海科技網的升級改造,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全光自愈城域環網,為全光通信技術及應用開辟了先河。
實驗室建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NSFCNet和中國高速信息示範網CAINONet北京大學節點。有光纖直接通往校外。本實驗室已成為國內光纖通信科研、教學和光網路測試重要基地之一。
實驗室將繼續在自動交換光網路、超長距離大容量光通信、光突發交換技術、新型光電子器件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叄』 北大有幾個張帆教授
張帆 歷史系
北京大學副教授,洪堡學者,2002年獲北京郵電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2年10月至2004 年11月任香港城市大學高級副研究員,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任柏林工業大學洪堡研究員。2006年5月底加入北京大學任職副教授。張帆博士現為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和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員。由於在洪堡研究員期間出色的科研工作,德國洪堡基金會向他及北京大學贈送了價值近2萬歐元的儀器設備-VPI光通信模擬軟體。張帆博士在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高速光纖通信系統、新型光調制格式、電均衡技術、相干光通信系統等方面的研究,並負責光纖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光傳輸實驗平台的建設。張帆博士在高速光纖傳輸、光脈沖非線性相互作用、相干光纖通信系統、電均衡、光學混沌通信等領域做出了多項創新性成果。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包括國際會議邀請報告5篇。論文被SCI資料庫收錄28篇,被SCI資料庫論文引用50餘次。
聯系地址:
區域光纖通信網及新型光纖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2413房間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北京,100871 Tel: 86-10-62761771(O) Email: [email protected]
『肆』 beyond的歷程
很長啊
BEYOND音樂歷程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18:47 新浪娛樂
*** BEYOND音樂歷程***
1983年5月黃家駒及葉世榮在錄音室相遇,發覺大家同受英國Rock&Roll及Gram Rock的影響,音樂取向一致,遂組成BEYOND。後來,BEYOND參加了吉他雜志舉辦的歌唱比賽,演出自己作品得到冠軍,當時的成員是黃家駒,葉世榮和鄔林。這時的BEYOND還尚未成型,他們同時又和好幾個樂隊一起玩,像家駒和家強和前太極的鄧建明,也組成了一個NASA樂隊.此時創
作的歌曲,如大廈等,以英文歌曲為主,曲風走向都是ART ROCK,比較講求技術性,重視音樂上的變化。
BEYOND在得獎後,也是一邊工作一邊玩BAND,偶爾在一些酒吧等地做小演出。12月家駒的弟弟黃家強加入了BEYOND,同年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樂團灌錄了一張名為<香港>的唱片,收錄了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包括他們的得獎歌曲。當時一起進錄音棚的都是地下音樂分子,其中還包括了達明一派的劉以達.本年BEYOND創作的作品,仍是以英文歌曲為主。
1983-84年 期間不斷寫歌寫曲,並期許要存更多的錢,完成共同的心願,那就是舉辦演唱會,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專輯唱片。
1985年 這時BEYOND的成員為家駒,家強,世榮和陳時安,四個人一起創作了不少的歌曲,於是打算開個演唱會,把自己的歌曲和大家分享,不過陳時安要出國,於是BEYOND便積極尋找一個吉他手,世榮認識阿PAUL再先,他當時請在大專讀美術的阿PAUL幫BEYOND做海報,設計方面的工作,阿PAUL本身也參加了其他樂隊,吉他技術高超,於是BEYOND便請阿PAUL代為幫忙,四個人就一起積極籌備演唱會的工作. BEYOND自己出錢出力,租下港島明愛中心,又自己租音響,組裝,賣票,一切親力親為. BEYOND以地下樂團的身份,開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這當然是場賠錢音樂會,但他們對於音樂的執著及熱愛完全展現,而歌迷的熱烈反應也為BEYOND注入一針強心劑!他們的才華也總算被人發現,奠定了下一年發片的契機.當時BEYOND嘗試多種音樂風格,包括藝術搖滾,後朋克新浪潮,重金屬甚至華麗搖滾,也開始嘗試用粵語創作搖滾作品,《永遠等待》,《舊日的足跡》便是當時的作品. BEYOND以前衛樂隊的形象確立在香港地下樂壇的江湖地位.
1986年 出於對音樂的狂熱,BEYOND發表了自資製作錄音亦為他們第一張專輯唱片<再見理想>,混合廣東、英文的電子音樂特色,為香港帶來一股前衛的氣息,BEYOND也向職業歌壇踏出了第一步。樂隊在這年新增一名成員,劉志遠加入BEYOND,為吉他手和鍵盤手.而本年他們也和小島,達明一派合錄了一張盒帶《勁歌金曲 I》,其中收錄了他們的四首歌曲,而他們和小島也在七月份,應台北泛亞音樂節之邀,與新加坡、菲律賓、日本的頂尖歌手同台演出。BEYOND認真而不畏懼的演唱開啟了國際性交流的大門。同時,世榮和阿PAUL與鄧緯謙,馬永基組成一對重金屬樂隊"高速啤機",參加香港嘉士伯音樂會的演出.BEYOND也於本年正式簽下KINN'S,為進軍流行樂壇做准備.
1987年 BEYOND出了一張《永遠等待》的EP,收錄了八首歌曲.這張EP,成了他們前進流行樂壇的跳板.此時 "樂隊風"正在流行,香港爆發勁BAND浪潮,達明一派,太極,風雲,BEYOND,小島等二十餘支勁旅震撼流行樂壇.BEYOND稱這不是復甦,而是一場音樂革命.BEYOND對於未來寄予厚望,同年,終於發行了首張大碟"阿拉伯跳舞女郎",勇奪流行榜冠軍。之後陸續發表《新天地》(12」SINGLE)、《孤單一吻》(12」SINGLE)。BEYOND正嘗試尋找介於商業和搖滾間的平衡點,不過,這倒讓他們成了非主流中的主流音樂,音樂中加入了多一些的電子音樂,使音樂比較柔和,易於讓人接受.不過銷售成績仍欠理想,BEYOND的命運仍是未知數.
1988年BEYOND發行了第二張大碟"現代舞台",重新收錄了《舊日的足跡》,音樂走向比以前更顯得柔和,有些歌曲走流行路線,BEYOND式的慢版情歌,也於這時出現,如《冷雨夜》,《天真的創傷》,但曲風仍獨樹一幟,諷刺社會的《現代舞台》,是BEYOND開始批判社會現象的開始.阿PAUL和家強首次有了自己的主唱歌曲,不過這張專輯的銷售量也是欠佳,而他們的經紀人也對他們言明如果專輯再不賣,他們就沒有發片的機會了.本年BEYOND發行了一張"舊日足跡"精選,在大專會堂舉辦了一場音樂會,而在音樂會上,劉志遠正式宣布退出BEYOND,成員再次回復到四人.也許是也了了即將不再發片的憂患意識,"秘密警察"更嘗試走向大眾化,重新收錄四人合唱的《再見理想》,而合唱歌曲也成了他們最受歡迎的風格之一.《大地》那有著強烈東方色彩的ROCK,更是深深的唱入了眾人的心中,這首歌成了BEYOND的第一首經典名曲.而《喜歡你》成了極受歡迎的情歌之一.BEYOND與本年終於拿到港台流行樂壇的獎項,他們也得以繼續發片.BEYOND與達明一派,小島樂隊合作錄制香港搖滾史上第一張混音作品集. BEYOND的混音加長版作品共三首,即《過去與今天REMIX》,《孤單一吻REMIX》,《昔日舞曲REMIX》。同年,香港電台六十周年台慶推出紀念雜錦大碟,BEYOND與達明一派,藍戰士,基本, RAIDS,太極, COCOS共七支樂隊合唱《勁BAND特別即興串燒》,這是香港搖滾樂壇唯一一首串燒合唱歌.BEYOND也為達明一派88年大碟"你還愛我嗎"擔任兩首歌的和音,為我留下了BEYOND專輯外的珍貴聲音. 同年,樂隊加盟新藝寶唱片公司,發行《秘密警察》專輯,銷售直達白金數字。 10月,BEYOND前往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了兩場演唱會,成為最早中國內地演唱的香港歌手,由於BEYOND是以唱粵語歌為主,所以一般大陸聽眾並未接受,從原來客滿到終場時走了一半的人,但BEYOND仍成功的辦完了這場演唱會。返港後參加了電影《黑色迷牆》的配樂工作,並為其演唱主題曲.
1989年 推出《四拍四》(12" SINGLE)、《BEYOND IV》,其中《BEYOND IV》迅速達到雙白金。而BEYOND此時的發展更為廣泛,音樂的商業色彩也更顯濃厚.BEYOND也開始成為人們眼中的偶像樂隊,香港導演杜琪峰,也邀請他們參加"吉星哄照"(內地譯《福星高照》)的演出及配音.同年又發行一張大碟《真的見證》,收錄了多首他們為其他歌手創作的歌曲.11月份,BEYOND與寶麗金參加台灣《永遠的朋友》演唱會,第一次演唱國語歌曲.年底於香港新伊館舉辦了《真的見證演唱會》,連演七場,更把他們的聲勢推向高峰.
1990年 BEYOND在此時已成為香港第一的頂尖樂團,同時跨足商業及非主流音樂中.90年的行程亦十分忙碌,他們參加了《開心鬼3--開心鬼救開心鬼》的演出,並為其演唱主題曲《戰勝心魔》和《文武英傑宣言》.他們也應邀未"綠色一代新主張"寫了一首《送給不知怎去保護環境的人(包括我)》,又為電影《天若有情》 演唱了插曲,家駒,阿PAUL,家強各唱一首.而他們也正式向東南亞進軍,發行了首張國語大碟《大地》,由此建立起在台灣的樂壇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文武英傑宣言》的國語版,並未收錄在此張專輯中.BEYOND正一點一滴,朝著國際化邁進,而同年也出了一張《命運派對》的大碟,其中的<俾面派對>是諷刺演藝圈光怪陸離的現象,而在這張專輯中,有不少關懷第三世界的歌曲,如《光輝歲月》,就是家駒為南非的曼德拉致敬所寫的,反對種族歧視,希望世界和平,一直是BEYOND的心願.家駒也因《光輝歲月》成了年度最佳填詞人,BEYOND也成為香港世界宣明會的代言人. 同年BEYOND榮獲叱吒樂壇流行榜中的最佳樂隊組合銀獎。
1991年 BEYOND應世界宣明會之邀到非洲等地去探訪第三世界的窮困人民,並成立了一個第三世界基金.在四月於台灣推出了第二張國語大碟《光輝歲月》,並在台灣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演唱會,這是他們86年演出之後,另一個在台的現場演出.同時他們也晉升為主角人物,電影公司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部《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的勵志電影,而他們也為電影作了多首歌曲.同年,BEYOND為TVB主持一個帶狀綜藝節目《BEYOND放暑假》,在其中訪問歌手及演出短劇等.而第七張大碟《猶豫》使他們被人批評為最商業的一張專輯,世榮也有了一首自己主唱的歌曲. 這首歌,卻成為宣明會的愛心歌曲,至今只要有活動,仍有歌手會演唱這首歌.BEYOND為第三世界請命的歌曲,到此告一段落.九月,他們也正式踏上香港歌手心目中最佳的演唱會聖地"紅勘".在年底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在NHK的節目上出現,簽約為AMUSE經紀人,正式進軍日本樂壇.
1992年 BEYOND將發展重心移往日本,同時結束了與新藝寶長期合作的關系,轉投華納唱片公司。與前幾年相比,前半年他們沉寂了不少,香港樂壇似乎少了BEYOND的蹤跡.成為國際化的樂隊,一直是BEYOND遙遠的夢想.如今夢想有了實現的機會,他們便努力抓住,不過日本對於音樂製作上的嚴格要求,加上語言不通,他們頗為消沉了一陣子,但為了讓香港音樂能在日本樂壇上發出一點光,他們仍是十分努力,於是一張與以往BEYOND音樂不同的大碟"繼續革命"出現了.他們的形象也從親切溫和而轉變為冷酷高調.《長城》更邀請到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製作片頭音樂,整張專輯編曲華麗漂亮,讓人耳目一新.不過由於沉寂了一段時間,使他們的聲勢有點下墜.同年年底,BEYOND在台灣發行了第三張國語大碟"信念",重新簽約滾石為其發行國語唱片.不過BEYOND的國語唱片在台灣一直叫好不叫座。11月家駒參演的電影《籠民》上映。同年,BEYOND在香港新城電台獲得勁爆家族最佳團體組合銀獎,還發行了EP《無盡空虛》及首張日語大碟《超越》。
1993年 BEYOND結束了在台短暫的宣傳期,又赴日本去創作新專輯。5月底,他們回到了香港,帶回《樂與怒》這張大碟.BEYOND對這張專輯非常滿意,在錄音及編曲上也更為自由.《海闊天空》這首充滿了BEYOND十年心路歷程的歌曲,在本年成了本地最佳原創歌曲.在香港和馬來西亞各舉辦了一場大型戶外不插電的演出後,BEYOND在六月底也推出了日語專輯.這年是他們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年底也打算舉辦一場紀念十周年的大型演唱會.可是誰也沒有想到,6月24日, BEYOND在東京富士電視台錄節目時,家駒從舞台上不慎跌落成重傷,昏迷不醒.6月30日下午3點15分家駒永遠離開了大家.這對於BEYOND簡直是一個沉重而悲慘的打擊.家駒一直是樂隊的靈魂,整張專輯詞曲,大部分都是家駒包辦,而他一離開,也為BEYOND的命運帶來重大轉折.對於BEYOND及FANS來說,這一年除了痛苦和悲傷外,更有著害怕和疑慮,BEYOND是否會解散...一時間謠言四起.不過十一月底的創作人音樂會,是他們事後的首次大型演出,他們表演的格外精彩,吉他聲音凄厲而撼人,強烈的POWER排山倒海,如此高能量的演出,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BEYOND正從傷痛中一點點醒來,而香港樂壇,也痛失英才.不過原創音樂卻因此抬頭,一改香港歌手愛翻唱日文歌曲的歪風,香港樂壇似乎覺醒了不少.四人BEYOND,也成為了歷史,成為一段傳奇. 9月底,在台灣推出國粵語專輯《海闊天空》。
1994年 BEYOND結束了與華納的合作關系,簽約滾石為國、粵語專輯在香港、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及大陸的唱片代理。他們又再度返回日本,嘗試三個人去完成四個人的音樂,在他們內心的掙扎和矛盾下,6月,《二樓後座》發行了。這張專輯試圖延續之前的曲風,阿PAUL的唱腔,也開始轉為憤怒吶喊.家強不自覺的,和家駒的唱腔接近。《醒你》這首批評香港民眾盲目崇拜偶像的歌曲,使得他們倍受爭議.這一年,BEYOND不再續約AMUSE,自己做自己的經紀人,而和前經紀人陳健添,也打了場官司.七月在台灣發行國語專輯《PARADISE》,辦了三場歌友會.他們的形象也開始改變,走另類樂團的路線。同年,發行《祝你愉快滾石歌手致家駒紀念專輯》
1995年 BEYOND和JIE LEE開始合作,而且遠赴洛杉磯,溫哥華等地錄制新專輯.6月底發行新專輯"SOUND ".這張專輯,也於九龍尖沙嘴文化中心舉行了一個大型的戶外演出,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籌款,並首創以光纖電纜將演唱會實況傳送到港九三大商場,BEYOND極注重吉他方面的表現,及音樂上的豐富性,而在專輯中加入一首純音樂,也是從此時開始.他們留心電子音樂的發展,三人樂隊的音樂形態就此成型.<教壞細路>這首抨擊TVB的歌曲,也為他們帶和TVB間的嫌隙,香港的節目上,他們的宣傳大減.同年8月,在台灣發行國語《LOVE & LIFE》專輯,創作了四首全新的國語歌曲,而不使用粵語專輯的MELODY,並且與陳升和黃連熠在台北、台中、高雄合作舉辦了三場名為"土洋大戰"的音樂會.不過這張專輯的銷售量不佳,使BEYOND隔兩年半才推出新國語大碟.本年BEYOND也遠赴韓國參加搖滾音樂節,受到當地歌迷的歡迎。
1996年 2月發行粵語13周年紀念EP《BEYOND得精彩》。3月初在紅勘辦了四場演唱會"LIVE & BASIC",不但現場反應空前熱烈,更獲得全港樂評家一致好評。精彩而精湛的演出及彈奏,BEYOND走出了全新的自我。5月發行現場錄音雙專輯《BEYOND LIVE & BASIC》(CD、LD、VCD)。6月赴新加坡、馬來西亞舉辦《BEYOND得精彩》演唱會。在成功的音樂會之後,發行了一張十三年紀念EP,BEYOND的音樂開始逐漸走向電子化,也漸漸走向個人創作.辦完演唱會後,沉寂了一段時間.此時,家強也積極的為其他歌手創作歌曲. BEYOND也不時放出將要走向幕後的風聲,而同年BEYOND將自己多年以來一直使用的BAND房"二樓後座",投資不少改建為錄音室,使他們成為一個有自己錄音室的歌手.他們也著手培訓新人,想為香港樂壇增添新鮮血液.BEYOND也拿到本年度的最佳團體金獎,擺脫了長久以來都是拿銀獎的命運,成了香港民眾票選最愛的樂隊.
1997年 3月發行《BEYOND COLLECTABLE》(LD&VCD),為樂隊歷年音樂錄影帶首度整理。BEYOND經過漫長的時間後,4月終於推出了《請將手放開》大碟.整張大碟充滿了試驗性,BEYOND的音樂也開始溶入迷幻電子音樂.《請將手放開》,《大時代》那種表現香港末世紀心態的歌曲,寫得十分出色.而BEYOND的風格更是大轉變,也為了保護動物基金會及聾人基金會寫了歌曲,不過<回響>被批評有OASIS的味道,《嚇!講乜嘢話》被指模仿ANODIZE的歌曲,不過整張專輯是在二樓後座的錄音室錄成,這是BEYOND的自傲之處.12月,他們又發行了一張大碟《驚喜》,BEYOND充滿電子味道的音樂,仍在這張專輯中呈現.BEYOND試著在唱腔上改變,想給歌迷全新之感,不過樂評人卻覺得BEYOND的音樂逐漸走向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的感覺,而純搖滾音樂也似乎不復以往。《回家》是寫香港人回歸後心態的歌,《霧》,《深》這類印象派歌曲,成了BEYOND的新特色.而世榮用DRUM LOOP創作的《無事無事》,更展現了他們音樂上的另一種新風貌.純音樂上,BEYOND亦交出了精彩作品,而他們也積極的錄制國語專輯.
1998年 1月蟬聯香港商業電台最受歡迎組合金獎。2月,BEYOND總算再度發行新國語大碟《這里那裡》,雖然大部分都是採用舊歌曲,但編曲及詮釋上,都全部更新,電子音樂似乎成了BEYOND的主流.他們在台宣傳也比上一張專輯多了一些.《緩慢》冷音調,比其他的歌為之出色不少.在3月14日,BEYOND在台北@LIVE舉行《HERE&THERE》音樂漫遊演唱會。這讓台灣媒體也見識到BEYOND的魅力,後來四五月份在台灣北部舉行了一連串的校園演唱會,場場爆滿,欲罷不能。他們希望能打入台灣市場的心情可見一斑。四月份在香港出了一張精選輯《BEYOND PLAY BACK》,《管我》這首歌改成了粵語版,並請香港各大學的樂隊來參與配唱。7月,美國華納電影邀請BEYOND為其即將上演的電影《致命武器4》演唱主題曲,於是發行了一張《ACTION》的EP,《打不死》那頗為007的前奏,極具爆發力的演唱,十分出色,為全球指定亞洲中文版主題曲,為同時主唱國、粵語全亞洲區域主題曲的首個樂團。 他們亦配合梅爾吉勃遜和李連傑一起宣傳此片。9月份,台灣發行了超越15年首張國語精選輯《BEYOND FILES精選音樂檔案》。而年底,他們推出全新粵語大碟《不見不散》,音樂的編排及演繹都十分出色.長達六分多鍾的《不見不散》,在編曲上十分精彩,背景音樂相當悠遠,營造出相當好的效果.而《犧牲》的前奏笛音,讓人耳目一新.世榮也似乎找到適合自己創作的音樂.
1999年 BEYOND於3月7日在新城電台主導下,舉辦了一場紀念十五周年的《BEYOND 2000》演唱會.不過由於音響不佳,主辦單位的失職,歌迷們頗有指責.而後BEYOND於11月推出《GOOD TIME》專輯並宣布解散.
*** BEYOND光輝歲月***
1983年 獲香港吉它雜志音樂大賽最佳樂隊獎;
1987年 <昔日舞曲>進入電台龍虎榜第8位; 大碟"亞拉伯跳舞女郎"進入專輯榜第5位;
1988年 <舊日的足跡>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24位; <天真的創傷>進入電台排行榜1周,最高排位第24位; <赤紅熱血>進入電台排行榜3周,最高排位第26位; <沖開一切>進入電台排行榜8周,最高排位第1位; 大碟"秘密警察"獲雙白金唱片; <大地>進入電台排行榜10周,最高排位第1位;獲十大非情歌選舉第一名;入選8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入選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喜歡你>進入電台排行榜10周,最高排位第2位;被評為電台播放率最高歌曲之一;
1989年 大碟"BEYOND IV"獲雙白金唱片; <午夜迷牆>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13位; 真的愛你>進入電台排行榜12周,最高排位第1位;入選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逝去日子>進入電台排行榜5周,最高排位第1位; <爆裂都市>進入電台排行榜4周,最高排位第6位; <原諒我今天>進入電台排行榜3周,最高排位第11位; 大碟"真的見證"獲白金唱片; <午夜怨曲>進入電台排行榜3周,最高排位第11位; <歲月無聲>進入電台排行榜6周,最高排位第8位;入選8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無悔這一生>進入電台排行榜5周,最高排位第5位;
1990年 大碟"命運派對"獲白金唱片; <光輝歲月>進入電台排行榜7周,最高排位第1位;入選9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俾面派對>進入電台排行榜7周,最高排位第2位;入選9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戰勝心魔>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12位; <懷念您>進入電台排行榜3周,最高排位第22位; <可知道>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18位; <兩顆心>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19位; <無淚的遺憾>進入電台排行榜2周,最高排位第18位; 大碟"天若有情"獲三白金唱片; 國語大碟"大地"獲白金唱片; <灰色軌跡>進入電台排行榜6周,最高排位第9位; BEYOND獲叱吒樂壇流行榜最佳樂隊組合銀獎; 黃家駒以<光輝歲月>獲最佳填詞獎;
1991年 大碟"猶豫"獲雙白金唱片; 進入電台排行榜第1位;入選91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不再猶豫>進入電台排行榜第1位; BEYOND獲叱吒樂壇流行榜最佳樂隊組合銅獎,第一屆勁爆家族音樂大賞勁爆組合樂隊銀獎
1992年 大碟"繼續革命"獲白金唱片; <長城>進入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無線電視勁歌金榜,香港電台中文歌曲龍虎榜,勁歌台勁歌榜四大榜第一位; BEYOND獲第二屆勁爆家族音樂大賞最佳組合金獎,九二年度叱吒樂壇組合銀獎
1993年 <海闊天空>獲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大獎,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 黃家駒獲十大中文金曲金針榮譽大獎,第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無休止符紀念獎; BEYOND獲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
1994年 BEYOND獲九四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組合銀獎,九四年度勁爆流行音樂勁爆樂隊,九四年度勁爆流行音樂大學生眼中最受歡迎樂隊; <醒你>獲九四年度勁爆流行音樂勁爆搖滾歌曲; "二樓後座"獲第一屆香港唱片設計大賞94傳媒最熱愛封面歌手;
1995年 BEYOND獲九五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組合銀獎;
1996年 BEYOND獲九六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樂隊組合金獎;九六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我最喜愛樂隊組合; <想你>獲九六年度有線至尊榜總選至尊廣東歌,九六年度有線至尊榜總選至尊最愛MTV獎; <活得精彩>獲九六年度有線至尊榜總選至尊國語歌; <活著便精彩>獲九六年度新城勁爆音樂頒獎禮勁爆搖滾歌曲獎;
1997年 BEYOND獲九七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樂隊組合金獎,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我最喜愛樂隊組合,九七年度新城勁爆音樂頒獎禮勁爆搖滾組合; 黃家駒獲叱吒殿堂十大至尊作曲人; <請將手放開>獲九七年度新城勁爆音樂頒獎禮勁爆搖滾歌曲獎;
『伍』 周全的介紹
周全,IDGVC Partners合夥人。周全1993年加入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1995年開始主持IDGVC在中國的投資工作。之前,周全內曾主持參容與多項美國航天局的光纖器件研究。2009年,位列《福布斯》中文版雜志「2009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第9位。周全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籌款委員會主席(無薪志願者)。他領導新創基金會籌款部門。中國科大773(化學物理系)校友。1993年加入IDGVC(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1995年周全開始主持IDGVC在中國的投資工作。現為IDGVC合夥人。在2006年「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排名」中,IDGVC蟬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桂冠,周全同時獲得「2006年中國佳創業投資家」稱號。2008年2月,周全當選中國科大(海外)校友基金會(USTCAF)理事。
『陸』 很糾結交換機和基金會
交換機 跟 基金會???郁悶了。
交換機是一個組成網路的網路設備,我們上網就需要交換機,可以承載多個網路
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交換機(英文: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於電信號轉發的網路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乙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網路節點上話務承載裝置、交換級、控制和信令設備以及其他功能單元的集合體。交換機能把用戶線路、電信電路和(或)其他要互連的功能單元根據單個用戶的請求連接起來。交換機是一個組成網路的網路設備
『柒』 光纖多路傳輸系統
浙江工業大學學報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 Vol.29 No.1 P.60-65
--------------------------------------------------------------------------------
基於PWM的高性價比移動通信光纖多路中繼傳輸系統的設計
毛培法 覃亞麗 朱廣信 吳濤
摘 要:介紹了PWM傳輸系統原理、特點及設計方法。提出了一種基於PWM的新型移動通信光纖多路中繼傳輸系統。該系統可以排除現有模擬光纖中繼傳輸系統中的非線性和雜訊干擾,而要求的傳輸碼率又比一般數字系統低近10倍,成本比相同傳距的模擬光纖中繼器低十多倍。
關鍵詞:移動通信; 光纖傳輸; 脈寬調制; 多路復用
分類號:TN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03(2001)01-0060-06
Design of high quality and low cost optical data link based on PW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MAO Pei-fa(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Op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QIN Ya-li(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Op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ZHU Guang-xin(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Op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WU Tao(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 of Optic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les, features and design methods of PWM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described. A new optical data link based on PW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presented. The PWM system can take off the nonlinearity and interference from noise; its bandwidth overhead decrease by about 10 times as compared with digital system; its cost decreases by over 10 times as compared with analog system at same link distance.
Keywords:mobile communication; optical transmission; pulse width molation; multiplexer
作者簡介:毛培法(1938-),男,浙江江山人,浙江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從事光纖數字通信、微電子及全光網研究。
作者單位:毛培法(浙江工業大學 光纖通信省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32)
覃亞麗(浙江工業大學 光纖通信省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32)
朱廣信(浙江工業大學 光纖通信省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32)
吳濤(浙江工業大學 光纖通信省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32)
參考文獻:
〔1〕 Wilson B, Ghassemlooy Z. Pulse time molation techniques for analogue optical fibre transmission[A]. IEE Colloquium on Analogue Optic Communications[C]. London: IEE Proc, 1989.1-4.
〔2〕 Ghassemlooy Z, Wilson B, Darwazeh I. Optical fibre transmission of video and audio signals using squarewave frequency molation[J]. IEEE Tran,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1993, 39(1): 33-39.
〔3〕 Wilson B, Ghassemlooy Z, Cheung J C S. Optical pulse interval and width molation for analogue fibre communications[J]. IEE Proc, 1993, 139(6): 376-382.
〔4〕 毛培法,毛訊.基於模糊集合劃分的數字信號檢測[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1996,(3):243-246.
〔5〕 段曉明.光纖脈沖調制多路電視傳輸技術[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1990,17(2):15-20.
〔6〕 Black H S. Molation Theory[M]. New York: Van Nastrand, 1953.
〔7〕 Stuart R D. An Introction to Fourier Analysis[M]. London: Methuen, 1961.
〔8〕 Ghassemlooy Z and Wilson B. Optical PWM data link for high quality video and audio signals[J]. IEEE Tran,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1994, 40(1): 55-63.
收稿日期:2000年6月5日
修稿日期:2000年12月20日
出版日期:2001年3月1日
請看PDF全文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zjgydxxb/zjgy2001/0101/010115.htm
FM-SCM光纖多路電視傳輸系統
--------------------------------------------------------------------------------
FM-SCM光纖多路電視傳輸系統(王志兵) 〔摘要」本文簡要敘述SCM系統的工作原理與特點,系統的載噪比和系統的信噪比,還對FM-SCM 系統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調頻;副載波多路復用;調頻改善度;頻帶利用率 1概述 近來,副載波復用(SCM)視頻光纖傳輸技術在微波、衛星、地面廣播、視頻傳輸系統及CATV分配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由於採用了最先進的光纖寬頻傳輸技術,目前國外的這種傳輸系統已能提供多達110路AM-VSB電視信號和120路FM電視信號的能力,且傳輸損耗小,質量高,造價低廉。SCM 多路視頻傳輸系統,特別適合於CATV超干線、干線及支線分配系統。副載波技術的應用使SCM系統成為透明通道,很容易改變信道的可用帶寬,使其能夠傳輸多種數字或模擬信號,包括現有的數字電視,N-VOD和HDTV等,圖像聲音、數據和通信業務等均可合一系統。 根據視頻信號對副載波的不同調制方式,SCM視頻傳輸系統可分為AM-VSB(殘留邊帶調幅)和 FM兩種方式。其中 FM-SCM系統傳輸性能更優,可以作為高質量傳輸手段,但頻帶利用率較低。 2 SCM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各路基帶的模擬或數字信號S1、S2、…SN分別調制到各個副載波頻率上,副載波頻率的選擇范圍很寬,視頻通道可以從VHF一直到微波頻段,調制後的各副載波經混合網路後去調制高速光源(一般為激光器)。接收端用一組濾波器將各個含有信息的副載波濾出並解調,形成多路信號輸出。 調頻調制器把基帶的視頻或音頻信號調制在各自副載頻上。聲音分配從15MHZ至80MHz,可選4 MHz步長,視頻分配從100MHZ至740MHZ,步長可選40MHZ。 調頻解調器從頻率調制的副載頻中恢復基帶視頻和音頻信號,解調器的射頻輸入頻率是可選擇的,從微處理控制器中選擇任一個頻率。若是單頻道調頻傳輸就可簡化些,把基帶視頻及一個帶聲音信號的80MHz射頻副載波調制到一個70MHz射頻載波上。被預調頻的射頻載波信號再直接強度調制一個激光器,產生一個光信號輸出。單頻道調頻解調器按上述相反過程,恢復原始的視頻和音頻信號。 該系統的視頻增益為1。在光發射機輸入端加入一個標准1Vpp/75Ω的視頻信號,在光接收機輸出端產生一個同樣電平的1Vpp/75Ω輸出信號。 FM方式比AM方式信號質量高,FM系統是用較寬的傳輸帶寬換取較大的S/N,因此FM系統的帶寬利用率低,要求每個頻道為35~40MHz帶寬。FM方式的另一優點是系統對光器件線性度的要求大為降低,不象AM方式那樣苛刻。FM方式又可採用加重技術進一步提高傳輸質量。 由於FM的改善度和預加重的效果,FM方式所需的C/N將會減小,即FM方式在較小的光接收功率條件下,也能達到相同的接收效果。為達到相同的接收效果,考慮到兩種調制方式雜訊帶寬的不同, FM的光接收功率門限比AM方式低得多。 FM預調制後與稅額基帶直接光強度調制相比,雖可達到相近的最佳效果,但FM預調制後明顯減弱對光路線性度的要求。即系統的線性度主要取決於FM的調制一解調器,大大降低對光器件線性度的要求,而視頻基帶直接光強度調制則不然。 3 FM-SCM系統的實施方案 1)傳輸路數不多時,可採用由低到高,按40MHz間隔排列,此方案電路簡單,各通道間一致性差,低端通道相對頻偏過大,線性不易做好,高端通道對電子器件要求高。 2)傳輸路數較多時,採用中頻制。調試一致性好,各通道的性能一致性也好。 總之,FM-SCM方式是模擬傳輸方式中公認為最佳、最經濟,技術又不甚復雜的一種。本系統在廣播電視和監控電視傳輸方面應用廣泛。模擬傳輸不是長遠的主流發展方向,數字必將替代模擬,但在近期還是比較經濟的解決方案。 摘自《光纖與電纜》
http://www.kakabook.net/zhuanye/wltx/gxtx/2005/02/2517271184.html
四、項目詳細內容
1.1.3 NSFCNET總體設計的基本原則NSFCNET總體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1) 先進性本項目的目的是建設一個國家級的高速計算機互連試驗網,並依託這個網路開展下一代高速計算機網路及其典型應用的科學研究。因此,這個高速試驗網應該保持世界先進的技術水平。應該基本做到與世界先進高速網路試驗床,例如:vBNS、NGI等的技術水平相當,研製和建設的高速網路試驗系統及其光纖系統,典型網路應用技術應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例如:支持Ipv6、廣播路由協議、服務質量控制QoS等等。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爭取成為世界先進高速網路試驗網研究組織的成員單位,(2) 開放性計算機網路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應該具有很好的開放性,盡量做到符合國際標准、Internet RFC等工業標准。選擇TCP/IP作為高速網路的協議體系結構。在研製下一代高速網路互連設備和開發典型應用的過程中,積極參與Internet IETF技術組織的相關活動,與國外同行進行廣泛的技術交流,並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確保在技術路線和標准化上與國際接軌。
(3) 創新性高速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理論研究是目前世界計算機網路研究的熱點。人們對目前Internet上存在著許多問題,都期望在下一代高速網路及其典型應用的研究中得到解決。因此,在我們基本具備研究條件的情況下,創新的機會是非常大的。例如:在目前高速交換及其路由技術研究中,完全有可能產生新的網路互連體系結構,以滿足下一代高速計算機網路的應用需求;在網路安全的研究中,至今仍然沒有提出一種完善的網路安全體系結構,及其有效的理論描述;大型網路的行為細節及其相互關系仍然是人們未知的,更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手段。我們應該抓住目前世界高速計算機網路及其典型應用研究剛剛起步的有力時機,解放思想,勇於創新,爭取我國在世界高速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研究中的一席之地。
(4) 試驗性高速計算機網路試驗床的重要作用是它的示範性。建成的"中國高速計算機互連研究試驗網NSFCNET"將是我國未來高速信息基礎設施的示範基地,也是世界上高速網路及其應用先進技術和產品的演示基地。
1.1.4 NSFCNET的總體設計的學術思路、主要技術途徑NSFCNET的主要學術思路和主要技術途徑是,首先引進世界上先進的高速計算機網路互連設備,利用已有的條件,敷設通達北京地區6個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的城域光纖,迅速建成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試驗床,為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提供較好的基礎條件。同時,開始高速計算機網路及其應用理論的研究、和高速計算機網路典型應用的理論研究。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建成一個可與世界高速計算機網路相接軌的研究環境,在高速計算機互聯網路關鍵技術理論研究和重大應用研究方面有所突破,有效的應用於建成的這個高速計算機網路試驗床。開發出若干個對國民經濟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用演示系統,攻克其中的關鍵理論和技術,充分反映出高速計算機網路對這些應用的支持力度。
高速計算機互連試驗網包括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光纖傳輸網路和高速計算機網路。其中光纖傳輸網路部分採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技術,使得主幹網傳輸速率達到全雙工2.5Gbps以上。經過公開招標,計算機網路選擇目前在業界領先的的高性能交換路由器CISCO公司的GSR12008/ GSR12012為核心路由設備。其中,GSR12008的路由交換能力為10-40Gbps,GSR12012的路由交換能力為15-60Gbps。
高速計算機互連試驗網主幹網擬連接六個主幹結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整個系統由四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次是物理光纖;第二個層次是在物理光纖上構造的光纖傳輸網路;第三個城市是利用光纖傳輸系統和高性能核心路由器組成的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第四個層次是在高速計算機網路上開發的典型應用系統及其網路關鍵技術的研究。
1.1.5 NSFCNET的總體結構為了與國際學術研究接軌,對照NGI和Internet2研究計劃的組成和總體結構,"中國高速互連研究試驗網路NSFCNET"的總體結構分為相互關聯的三個層次,如圖所示。
在NSFCNET的總體結構中,最底層為用傳輸線路和交換設備搭建的網路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其中包括:基於DWDM的光纖基礎傳輸網路和架構在其上的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中間層為服務(Service)層,利用高速網路的基礎環境為網路應用提供組播(Multicast)、服務質量控制(QoS)、IPv6網路編址以及網路管理等網路服務;最上層為應用(Application)層,高速網路的典型應用包括基於數字化視頻技術(包括視頻會議和視頻流)的遠程教育、高性能的科學計算、多媒體海量數據查詢等。
根據NSFCNET的總體設計,NSFCNET研究劃分為三個重大項目,即: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包括網路服務)、高速網路環境下典型示範系統及其關鍵技術。這三個重大項目既相對獨立,又有著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是整個高速互聯網路的基礎通信傳輸平台,為高速互聯網路提供高帶寬保證;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是架構在通信傳輸平台之上的網路服務平台,實現帶寬管理、路由選擇、網路傳輸服務質量控制等功能。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和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之間建立起有效的信息通道,共同完成IP /DWDM高速互連網路的網路自愈保護、鏈路管理、網路管理等任務,為高速互聯網路的重大應用系統提供快速、穩定、安全的網路支撐環境,從而實現非高速網路環境下所難以實現的重大網路應用。第三個重大項目包括若干個目前具有較好基礎的重大網路應用:實時交互遠程多媒體教學和學術研討系統;用於遠程教育的高速互聯網路互動式VOD點播試驗系統;高速互聯網數字地球試驗系統;高速互聯網科學資料庫應用系統。
NSFCNET按照上述的三個重大項目組織項目研究,分別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2 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採用了由國內自主研製開發的DWDM設備、摻鉺光纖放大器、10Gbps高速光發射和接收端機等設備,為中國高速互連研究試驗網組建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性能的、實用化的高速寬頻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光纖傳輸系統。組建的傳輸系統連接清華大學、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六個節點,以24芯光纜連接形成實用化的本地網,在拓撲上形成以清華大學為匯接點的兩個二纖雙向光纖環型網。
其中,由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清華大學四節點構成的環網1採用單路光纖傳輸技術,單向傳輸速率為2.5Gbps;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三點構成二纖雙向環網2採用DWDM傳輸技術,單波長信道速率為10Gbps和2.5Gbps,並具備16個波長復用傳輸(波長間隔為100GHz)、光通道分插復用和通道段光子層的自愈保護等功能。對於環網2,在實驗室用增加G.652光纖長度的方法模擬廣域網的運行環境,網路的總傳輸容量達到200Gbps(16×10Gbps(東向)+16×2.5Gbps(西向)),模擬網路的傳輸距離為400公里。組建的光傳輸系統完全兼容IP網路的無連接運行方式,為研究未來光傳輸網路運行模式以及相關技術提供了良好的試驗環境。
密集波分多路復用光纖傳輸系統完成以下主要研究內容。
1.2.1 研製鈮酸鋰調制器多波長光發射端機光發射機的穩定度直接關繫到傳輸系統及網路的性能。在深入研究偏振擾動對發射端機調制信號強度雜訊影響的基礎上,除了對光發射源採取溫度、輸出功率控制外,本項研究採用了鈮酸鋰光強調制器的偏置點自動控制技術、保偏耦合技術,實驗結果證明可以大大提高光發射端機的穩定性。利用研製的16×10Gbps鈮酸鋰調制器多波長光發射端機,成功實現了16×10Gbps 400km G.652光纖傳輸系統10小時無誤碼連續工作。
1.2.2 建成大容量、長距離DWDM光傳輸系統建成的DWDM光傳輸系統傳輸容量為200Gbps,實驗室模擬傳輸距離為400公里。單信道速率達10Gbps以上的光信號在G.652光纖傳輸時,光纖色散和非線性會導致光脈沖畸變,使系統傳輸性能惡化。因此,在單信道速率達10Gbps以上的傳輸系統中光纖色散和非線性效應成為限制系統傳輸距離的主要因素,必須綜合考慮光纖色散和光纖非線性效應對系統性能的影響,進行色散管理。本傳輸網路中採用色散補償光纖(DCF)和自行研製的啁啾光纖光柵兩種技術進行色散管理。
1.2.2.1 利用DCF進行光纖色散管理在深入研究色散補償光纖(DCF)在系統中的配置、光纖的非線性效應、級聯EDFA的ASE雜訊積累以及EDFA的增益飽和等因素對系統傳輸性能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在傳輸網路中採用預補償、後補償、欠補償的色散管理技術;偏振復用技術;光纖鏈路段的優化配置以及EDFA的增益鉗制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網路的傳輸性能。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三點構成二纖雙向環網中成功實現了總容量為200Gb/s(16×10Gb/s(東向)+16×2.5Gb/s(西向))、距離為400公里(G.652光纖)、各個波長信道的傳輸功率代價均小於2dB(誤碼率=10-10)的網路傳輸。
1.2.2.2 利用啁啾光纖光柵進行色散補償啁啾光纖光柵色散補償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無非線性竄擾、色散補償量大等優點。本項目在深入研究啁啾光纖光柵色散補償技術的基礎上,克服了光柵製作中的諸多技術難點,成功實現了4個波長信道400公里G.652光纖的色散補償,補償後各個波長信道的傳輸功率代價均小於2dB(誤碼率=10-10)。
1.2.3 攻克光層網路自愈保護關鍵技術難題在光子層實現網路的自愈保護是IP/DWDM技術中的關鍵,是新一代光傳送網路(OTN)中必備的一項重要網路功能。通常,網路的自愈保護方式包括復用段保護和通道段保護兩種。復用段保護具有簡單、容易實現的特點,是目前光子層保護中主要採用的方式,但是復用段保護在自愈保護的靈活性、支持不同業務類型以及不同的服務質量等方面遠不如通道段保護。而通道段保護的主要難點是結構復雜、實現較難,但卻能夠滿足未來網路的需求。考慮到本網路是為未來網路技術研究的試驗平台,在本項目研究中提出並開發了一種基於二纖雙向環網的波長通道段保護(BWLSR/2)的光子層自愈保護技術。
其基本方法是在環的東向和西向採用不同的波長,當需要保護時斷纖兩端的節點將需要保護的信號倒換到相反的方向,實現光信道的自愈保護。光網路層的自愈保護盤負責監視光信道的狀態和波長信道的倒換。本保護系統可以在10ms以內檢測到光信號的丟失,當確定需要保護時,對相應節點進行信道倒換,完成對業務的自動保護。進入保護狀態以後,自愈保護盤會每隔一定時間就進行一次檢測,自動測試斷纖是否已經修復,當發現斷纖已經修復後將自動恢復使用正常的傳輸線路。整個過程用時控制在50ms以內,達到了光網路最高級別保護時間的要求。
在波長的分配上本保護系統進行了改進。傳統的方法是將波長按順序分為兩組,分別在兩個方向傳輸,這樣正常時光纖中只有前一半波長或後一半波長,信道間隔仍為100GHz(以本系統16波100G間隔為例)。本實驗中將波長分為奇數和偶數兩組,正常時光纖中為奇數波長或偶數波長,這樣信道間隔從100G增加到200G,大大改善了系統性能,並有利於系統向更高速率發展,實驗數據也有效地說明了這一點。配合最新的interleaver器件還可以在不用增加保護用器件的情況下增加波長數,具有波長模塊性。因此,這種方式在舊系統升級或建設新系統時為以後升級留有餘地等方面有著很高的靈活性和實用價值。
在信號的檢測機制上考慮並利用了EDFA的自發輻射,有效提高了故障判斷的可靠性,並達到了較快的檢測速度。其保護和恢復過程都不需要網管系統的支持,不需要在監控信道中傳遞APS信息。這樣,本系統可以載入在任何供應商提供的二纖雙向環網設備上,使其具備光子層的自愈保護能力。本系統的CPU系統具有與多種數據介面設備進行通信的能力,在軟體中加入通信函數就可以在網管系統中對保護單元進行監控和管理,使此保護單元成為系統的組成部分。同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擺脫自愈保護子系統對網管系統的依賴性,即使網管工作站或網元管理盤死機,保護系統都可以正常工作,從而盡可能高地提高了傳輸系統的生存能力。而目前國內外的系統採用的多是網管系統管理的保護方式,一旦網管系統或OSC信道出了問題,自愈保護也就無法繼續正常工作,系統生存能力受到極大的威脅。
在自愈保護軟體的設計上,整個軟體採用了管理者/代理(M/A)的管理模式,負責監視保護倒換光開關的狀態,以便對網路進行可視化監控。光開關的狀態信息通過盤控器上報給網元管理盤(EMU),後台網管通過輪循EMU得到光開關狀態信息。自愈軟體是在UNIX操作系統上開發的,界面上的圖像採用了兼容WINDOWS下的格式,自愈軟體能夠完成實時地網路自愈功能(50毫秒以內)。
本系統所採用的光子層的自愈保護技術具有Э啃願摺⑺俁瓤臁⑹褂昧榛罘獎恪⒓嬡菪院謾⒖衫┱鼓芰η俊⑸?婺芰η康忍氐悖?撬?嘶分凶酆閑閱芙蝦玫囊恢腫雜?;し椒āD殼?該技術的使用在國內外的其它商用或試驗網路中均未見報道。
1.2.4 實現全光波長轉換在DWDM光傳輸系統上構建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需要解決IP路由器光輸出轉換為DWDM系統標准波長的光波長轉換技術問題。光波長轉換器是IP路由器接入DWDM系統的必備單元,採用"光-電-光"(O-E-O)實現光波長轉換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技術,被大多數的商用網使用。而全光波長轉換技術則是一種正在研究的技術,代表著該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本傳輸網路中採用了這兩種技術實現光波長轉換。研製了10Gbps和2.5Gbps的"光-電-光"(O-E-O)光波長轉換實用化設備;利用半導體光放大器非線性效應實現了10Gbps的全光波長轉換,並在抑制半導體光放大器碼型效應、提高信噪比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
1.2.5 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光纖傳輸系統的創新點本項研究在以下幾方面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
(1) 研製成功1.6×10Gbps鈮酸鋰調制器多波長光發射端機,波長復用能力達到16波、100GHz間隔。
(2) 建成傳輸容量為200Gbps、傳輸距離為400公里的DWDM光傳輸系統,傳輸性能達到功率代價小於2dB@BER=10-10。
(3) 開發一種基於二纖雙向環網的波長通道保護(BWLSR/2)的光子層自愈保護技術,系統的自愈恢復時間在50毫秒以內。
(4) 研製了10Gbps和2.5Gbps的"光-電-光"(O-E-O)光波長轉換實用化設備;利用半導體光放大器非線性效應實現了10Gbps的全光波長轉換。
1.3 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的研究目標是:自主設計並建設我國第一個下一代計算機互聯網路示範平台,推動我國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和基礎理論的研究,為開展高速互聯網路重大應用研究和中國加入國際下一代互聯網路研究提供最為關鍵的支撐環境。
項目的研究內容涉及網路基礎設施和網路服務兩個組成部分。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建成了基於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光纖傳輸系統的下一代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最高傳輸速率達到10Gbps;建成了高速網路互連交換平台DRAGONTAP,實現了與國際下一代互聯網路的互連,並與國內其他學術性網路實現了互連。在網路服務方面,開展了組播multicast、服務質量控制QoS、IPv6、開放式網路管理等試驗研究,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高速互聯網路理論體系以及下一代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相關基礎理論的研究。
"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項目完成以下主要研究內容。
1.3.1 建成高速計算機互連網路NSFCNET在網路基礎設施方面,採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路由器組網技術,利用高速DWDM光纖傳輸系統,建設高速計算機互連試驗網路平台。
1.3.1.1 建成基於高速DWDM光纖傳輸系統的主幹網在北京地區,利用高速DWDM光纖傳輸系統,建成了一個由六個結點組成的高速計算機互連研究試驗網NSFCNET主幹網。該主幹網採用以清華大學為中心的兩環拓撲結構。
(1) 組網方案和設備選型在清華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郵電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環路結構中,採用IP/光纖技術,介面採用IP/SDH技術。設計網路傳輸帶寬為OC-48/STM-16,即2.5Gbps。每個節點設置一台高性能路由器GSR12008,負責主幹線路的路由選擇並為各個節點的高速區域網提供接入能力,與各個節點的高速區域網的介面為2-3個千兆位乙太網介面。
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科院的環路結構中,採用IP/SDH/DWDM技術,主幹傳輸速率部分達2.5Gbps,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間傳輸速率為10Gbps。北大、中科院兩個節點各設置一台高性能路由器GSR12016,由於清華大學是單一故障點,又是兩個環路的連接點,選擇了系統配置相對較高的高性能路由器GSR12016,以增加清華大學節點的可靠性和高效性。這些路由器負責主幹線路的路由選擇,並為各個節點的高速區域網提供接入能力,與各個節點的高速區域網的介面為2-3個千兆位乙太網介面。
目前,可以獲得的支持OC-48速率的高速網路介面技術主要包括POS(Packet over SDH)技術和DPT(Dynamic Packet
『捌』 武漢理工大學光纖感測技術研究中心的中心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光纖感測技術研究中心擁有一批先進的研發儀器設備510台套,價值2700萬元,並建有三條工試生產線。中心現有固定研究人員55人,客座研究人員12人(含院士1名,美國、香港各1人)。固定研究人員中有教授8人(含博導4人),副教授16人。擁有一支具有多學科交叉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特點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
1997年,武漢理工大學光纖感測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在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高技術,國家產學研聯合工程和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等國家重點項目的支持下,已形成六大類30餘種高新技術成果產品,並先後獲得十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及國家專利,其產品技術水平達到或接近國際相近水平。
1997年,國家批准「中心」為全國唯一的光纖感測技術重點工業性試驗基地,總投資2800萬元,以光纖液位、溫度、閥位等三種產品建立工業性試驗線,開展工業性試驗,並形成年產10000台套的工試生產能力。該項目於2001年5月通過了國家驗收鑒定,鑒定專家委員會認為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0年12月國家計委又下達了由「理工光科」承擔的「光纖感測器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總投資1億元。該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開始投產。經過學校的長期建設,現已具備很強的科研開發實力和研發基礎,研究隊伍整體素質高,實驗條件良好,研究方向明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004年12月,光纖感測技術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掛牌,由武漢理工大學光纖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和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共同組成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纖中心」承擔了國家「863」2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基地與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各1項、國家技術創新與新產品3項以及省部重大重點攻關等項目30餘項,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十餘項,已申請和授權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
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光纖感測技術研究及系列光纖感測器開發研究。包括光纖感測新型敏感材料的研究,光纖感測系統新型專用光電子器件開發,易燃易爆、強磁場干擾場所的光纖感測器開發,大型結構工程長期安全監測與健康診斷的光纖光柵感測器及其感測系統開發,光纖光柵新型感溫火災報警系統開發,光纖智能材料與結構及其應用研究,光纖陀螺感測器的工程應用研究,微型光電子系統(MOEMS)與準分子激光微加工技術研究及其微型光纖感測器的開發。新組建的湖北省光纖感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於促進武漢理工大學的科學研究成果產業化,培養高層次人才,建立科技創新平台和推動湖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理工大學光纖感測技術研究中心(光纖感測技術國家工業性實驗室基地)享有固定研究人員40人( 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高工12人),客座研究人員12人(包括院士1名和4位外籍學者);光纖中心從事科學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近20人,碩士研究生80餘人。
『玖』 個廣告基金會廣告
等我有錢了,什麼寬頻,光纖,哪個貴上哪個,安兩條,一條玩CS,一條聊QQ(就這點出息)
等我有錢了,什麼站隊人多養哪個,養兩個,一個打競賽,一個麻將。
等我有錢了,誰也別TMD作弊,在全國招批人,發明哪有作弊的,查出IP地址,直接叫人往把他抓出來剁了,剁兩刀,一刀剁手,一刀剁DD。
等我有錢了,什麼機器好我配什麼機器,光內存就2G,1G插主板上,1*插音箱上。
等我有錢了,什麼伺服器好我租什麼,什麼**,STATSME,能裝的插件全裝上,還租倆,一個玩,地下外掛,一個聊天。
等我有錢了,往網吧想開幾台機器開幾台,開一排,一台玩,其他的處所空著,地下城外掛下載,寬綽,地下城與勇士waigua。
等我有錢了,什麼滑鼠好我買什麼,還買200個,一個自己用,其他的在網吧扔著玩。
等我有錢了,請網吧所有玩CS的吃快餐,什麼好吃什麼,每人還兩份,一份吃,一份攙玩MU的。
等我有錢了,把什麼SK買下來,全換成中國國籍,還買倆,一個男隊,一個女隊。
等我有錢了,把北大買下來,全TMD給我玩CS,凡是往26伺服器30分鍾殺不到200人的全別畢業。
等我有錢了,找TMD電腦高手,把伺服器全做成買AWP就掉99滴血的,再加一條,然後主動往腳底下扔個雷。
等我有錢了,找一群黑客,把凡是供給過CS作弊器的網站全黑了,就留倆功效,一個是持續黑自己,一個是黑上他網站的。
等我有錢了,找200人做MTV,什麼場景大做什麼,地下外掛,還做倆,一個搞笑的,一個掙錢的,把什麼MITRIX,指環王全比沒。
等我有錢了,給我站隊的人全配手機,全上全球通,人家打競賽用耳賣,咱用手機。一人還配倆,一台打競賽,一台聽MP3。
等我有錢了,能辦多大比賽辦多大,來個幾萬人最好,獎金1000萬美圓,專挑世界盃足球賽的時候打,讓什麼小貝之類的不轉業就餓逝世。還辦倆,一個世界盃時候打,海闊天空dnf外掛,一個奧運會時候打。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