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寧起家歷史
1990年月26日,蘇寧電器集團開始創業;1993年和八大國營商場對壘的空調大戰,使蘇寧在商戰中脫穎而出,演繹了引人深思的「蘇寧現象」;1994年,蘇寧以年銷售5.6億,榮登全國空調銷售第一;1996年,蘇寧電器集團總部喬遷南京亞商圈湖南路丁家橋2號,建成全國最大的專業空調商場。
1996年,揚州蘇寧掛牌,蘇寧全國第一家連鎖店成立;1997年,蘇寧電器集團投資3000萬元征地36畝興建蘇寧售後中心和物流中心;1998年,蘇寧榮獲江蘇省唯一的著名服務商標;1999年,中國電器網上線;1999年,蘇寧電器大廈成功開盤,蘇寧進軍海外市場和綜合電器流通領域。
2000年,蘇寧電器集團成立十周年,蘇寧實施二次創業戰略,推進全國電器連鎖經營。2001年6月,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核准成立。
蘇寧易購是建立在蘇寧雲商長期以來積累的豐富的零售經驗和采購、物流、售後服務等綜合性平台上的,同時由行業內領先的合作夥伴IBM合作開發的新型網站平台。
2014年4月1日,最後一家主流電商蘇寧易購宣布設置免運費門檻,針對消費滿48元以上的訂單、自提訂單、針對移動客戶端產生的訂單,蘇寧將給予全場免運費的政策。
❷ 李寧到底是哪裡人啊——
李寧
籍貫: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地區來賓縣南泗鄉(現來賓市興賓區南泗鄉)
2008年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主火炬手
性別:男
民族:壯族
身高:1米64
出生日期:1963年3月10日
星座:雙魚座
國籍:中國
出生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妻子:陳永妍
父親:李世波,來賓市南泗鄉人
母親:覃振梅,柳州市融水縣人
家中排行老二,有一兄一妹
教練:梁文傑、張健、馬適
教育:北京大學法學院1998級學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0級EMBA。英國拉夫堡大學榮譽技術博士及香港理工大學榮譽人文學博士。
運動項目:體操
運動經歷:8歲開始練習體操,1971年進入 廣西壯族自治區體操隊,1980年被選入國家體操集訓隊。
最好成績:1982年第6屆世界盃體操賽上,在男子全部7個個人項目中,獲全能、自由體操、單杠、跳馬、鞍馬和吊環6項冠軍,餘下的雙杠項目也獲得了第三名,成為世界體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驚嘆好成績的運動員。由於這個成績只有獲得全部7項個人金牌或包括全能之內的6項個人金牌再加個人單項的銀牌等兩種情況才能打破這個記錄,故李寧當年這個結果不但空前,幾乎也是絕後了,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因此被譽為「體操王子」。
運動成績
(部分)
1971年 全國少年體操錦標賽自由體操冠軍,雙杠第四名;
1977年 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自由體操亞軍;
1980年 全國體操分區賽(成都賽區)鞍馬冠軍;
1980年 全國體操錦標賽個人全能季軍,自由體操亞軍,吊環季軍;
1981年 全國體操分區賽(昆明賽區)個人全能、鞍馬、吊環、雙杠、單杠冠軍;
1981年 第1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自由體操、鞍馬、吊環冠軍,團體季軍,全能第五名;
1981年 中美體操對抗賽全能、吊環、跳馬冠軍;
1981年 第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團體季軍;
1982年 第6屆世界盃體操錦標賽上,獲全能、自由體操、單杠、跳馬、鞍馬、吊環6項冠軍,雙杠季軍,成為世界體操史上首位取得如此好成績的運動員;
1982年 第9屆亞運會體操團體、全能、鞍馬、吊環冠軍、雙杠亞軍;
1982年 全國體操錦標賽個人全能、鞍馬、跳馬冠軍,吊環亞軍;
1983年 第22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冠軍、跳馬亞軍和自由體操、吊環季軍;
1983年 第五屆全國運動會個人全能、鞍馬冠軍,吊環、跳馬、雙杠、單杠亞軍,自由體操季軍;
1984年 第23屆奧運會自由體操、吊環和鞍馬三枚金牌、跳馬銀牌和全能銅牌,男子團體銀牌;
1984年 美國杯體操賽自由體操、鞍馬、吊環、跳馬冠軍;
1984年 北京體操邀請賽個人全能、自由體操、鞍馬冠軍,團體冠軍;
1984年 中部日本杯體操賽自由體操、鞍馬冠軍,吊環、跳馬亞軍;
1984年 東京杯體操邀請賽自由體操、吊環、跳馬冠軍;
1985年 第23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吊環冠軍,鞍馬、團體亞軍,自由體操季軍;
1985年 德國DTB體操大獎賽自由體操、鞍馬、吊環冠軍,個人全能、跳馬亞軍;
1985年 紀念甘德爾杯體操賽個人全能冠軍;
1986年 第7屆世界盃體操錦標賽全能、鞍馬、自由體操冠軍,吊環季軍;
1986年 第10屆亞運會體操團體、個人全能、自由體操、吊環冠軍,鞍馬、單杠亞軍;
1986年 德國DTB體操大獎賽個人全能、自由體操、吊環冠軍,跳馬亞軍,鞍馬季軍;
1986年 羅馬體操大獎賽個人全能、自由體操、吊環、跳馬、雙杠、單杠六項冠軍;
1987年 全國體操錦標賽個人全能冠軍,自由體操亞軍;
1987年 第23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團體亞軍,吊環亞軍;
1987年 第14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個人全能、吊環、團體亞軍,自由體操、跳馬、雙杠季軍;
1987年 第六屆全國運動會吊環冠軍,個人全能、自由體操亞軍,跳馬、雙杠季軍 ;
1988年 第24屆奧運會團體第四名,自由體操第五名;
1988年 美國杯體操賽自由體操、吊環冠軍;
1988年 第一屆博覽會杯體操賽團體冠軍。
所獲榮譽
(部分)
他的獨創動作「吊環後懸垂前擺上接直角支撐」、「吊環支撐後翻經後懸垂前擺上成支撐」、「鞍馬正交叉轉體90度經單環起倒立落下成騎撐」、「雙杠大回環轉體180度成倒立」,分別被國際體聯命名為「吊環李寧擺上」,「吊環李寧正吊」,「鞍馬李寧交叉」和「「雙杠李寧大回環」
1980年 獲運動健將稱號;
1983年 當選1982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
1983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及《世界體操》季刊評選為1982年世界最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1983年 當選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4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及《世界體操》季刊評選為1983年世界十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1984年 獲解放軍總政治部一等軍功獎章、共青團中央授予的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和廣西人民政府授予的特等勞動模範稱號;
1984年 被評為「建國35周年體壇35英傑」;
1985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及《世界體操》季刊評選為1984年世界十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
1985年 當選1984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 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1986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及《世界體操》季刊評選為1985年世界十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1986年 當選1985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
1987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及《世界體操》季刊評選為1986年世界最佳男子體操運動員;
1987年 當選1986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
1987年 被接納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成為亞洲區唯一代表;
1988年 當選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1988年 作為中國運動員代表參加第24屆奧運會火炬傳遞,成為第一位參加奧運火炬傳遞活動的中國運動員;
1989年 考取體操國際裁判證書,從1991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世界錦標賽起到2000年英國格拉斯哥世界盃總決賽的十年間,執法歷屆世界體操大賽;
1989年 被評為「建國40周年體壇40英傑」;
1992年 當選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期四年,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際體操聯合會官員;
1994年 被評為「建國45周年體壇45英傑」;
1996年 連任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委員,任期四年;
1999年 被國際體育記者協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 ;
1999年 當選為中國體育報社、中央電視台和山東濰坊亞星集團聯合主辦的評選「新中國體育五十星」;
1999年 當選為中國奧委會、霍英東基金會和中國體育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評選「世紀之星」中國最佳運動員稱號;
2000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收錄國際體操名人堂,成為中國運動員中第一個世界體操名人
2000年 被國際體操聯合會評選為20世紀最有聲望的體操運動員之一;
一共獲得了14個世界冠軍,106枚國內外體操比賽金牌,被很多體操業內人士視作技術最為全面男子體操運動員,曾任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主席的哈迪·芬克先生贊譽他為所見到的最為完美的男子體操選手;
2005年 榮獲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
2005年 被英國拉夫堡大學授予榮譽技術博士;
2006年 當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60年亞洲英雄;
2008年 榮獲中國管理國際研究會頒發的「傑出管理獎」;
2008年 當選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最後一棒火炬手點燃奧運聖火;
2008年 接受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委託,做為中國名人代表前往位於非洲南部的賴索托參與多邊援助;
2008年 榮獲澳大利亞評選的中國的世界創新人物——「金袋鼠獎」;
2008年 被香港理工大學授予榮譽人文學博士;
2009年 當選CCTV2008中國年度經濟人物;
2009年 榮獲中國體育新聞工作者協會評選的「共和國60年體壇30名將」;
2009年 榮獲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五星體育主辦的「光耀60年最具影響力的新中國體育人物」;
2009年 榮登中國慈善排行榜辦公室籌劃,公益時報、鳳凰網同步發布的「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
2009年 做為體育界的代表榮登國慶60周年「體育成就」彩車;
2009年 主持創辦的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榮獲「希望工程20周年特別貢獻獎」;
2009年 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任命為中國首位「WFP反飢餓親善大使」,參與中國政府對孟加拉國的糧食援助項目;
2009年 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9年中國最有影響力的40人」之一;
2009年 被《福布斯》中文版評為「十大最受尊敬的中國企業家」之一;
2010年 當選由中國企業家協會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評選的「黃金十年-最具思想力中國企業家」;
2010年 被上海世博局任命為世博會「健康大使」;
2010年 被香港科技大學授予榮譽院士。
點燃聖火
在2008年8月8日晚舉行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在最激動人心的點火環節,不出眾人意料,由「體操王子」李寧以「空中飛人」的方式點燃了設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北京奧運主火炬台,奧運聖火點燃的剎那,全場沸騰歡聲雷動,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被全球媒體聚焦的北京奧運會主火炬台聖火點燃的時刻終於到來。在經過許海峰、高敏、李小雙、占旭剛、張軍、陳中、孫晉芳的手手相傳後,「體操王子」李寧的出現引爆了全場的最高潮,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國北京國家體育場,都集中在了李寧的身上。
李寧高擎著手中被點燃的火炬,徐徐升到空中,並作出跑步姿勢,在國家體育場上空環繞。隨著他的步伐前進,一幅「祥雲」卷軸徐徐展開。並在主火炬塔下點燃奧運聖火,霎時間焰火、歡呼融成了「鳥巢」的最強音。
情況簡介
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退役,並進入了商業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寧牌」服裝及健力寶飲料多次贊助各種體育活動,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天才」、「神童」、「體操界的巨人」、「中國王牌」等美譽是體操界少有的獲得此類榮譽的運動員。
從事體操運動十幾年中,李寧獲得的金牌多達106塊。
1963年,李寧出生於廣西。他7歲開始練習體操,17歲進入國家體操隊,26歲退役。1981年,他獲得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三項冠軍。1982年第六屆世界盃體操賽上,李寧一人獨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被譽為"體操王子"。
1984年,在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中,李寧共獲3金2銀1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他也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1985年,榮獲世界體操錦標賽吊環冠軍。1986年,獲第七屆世界盃體操賽男子個人全能、自由體操、鞍馬三項冠軍……在17年的運動生涯中,李寧共獲得國內外重大體操比賽金牌106枚。1987年,李寧成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亞洲當時的唯一委員。1999年,李寧被世界體育記者協會評選為「二十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他的名字和拳王阿里、球王貝利、飛人喬丹等25位體壇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紀體育之巔。
1989年退役後,李寧加盟廣東健力寶集團,創立了"李寧"體育用品品牌,並以贊助90年亞運會中國代表團為機遇,開始了李寧公司的經營業務,從而開創了中國體育用品品牌經營的先河。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李寧牌"被選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專用領獎裝備,從而結束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穿著國外體育品牌服裝的歷史。經過十年的發展,"李寧"早已成為中國體育用品的第一品牌。現在,李寧領導著自己的公司正向著品牌國際化的目標闊步邁進,目前"李寧"已同海外九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銷商簽訂了代理協議……
本著「源於體育,用於體育」的精神,李寧一直積極地支持著國內外的體育事業。在北京申奧的過程中,李寧公司就是一個熱心的贊助商,申奧成功之後,李寧公司仍將一如既往地去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此外,李寧本人也非常熱心於公益事業。 李寧親自擔任了「中華骨髓庫」大使;是「中華健康快車」慈善基金會理事與大使,幫助貧困落後地區的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親自參與「護鯊行動」,號召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創立了「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會」,致力於運動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及建設中國運動員希望小學;創立「廣西李寧基金會」及「振梅基金會」,致力於廣西地區的教育、體育、救災等公益事業。據《胡潤慈善榜》不完全統計,在2008年、2009年兩年,李寧對公益慈善事業的投入分別達到1.01億元及1.1億元。
李寧運動品牌
創辦人
創辦人概述
1990年,李寧有限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創立之初即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合作,透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並不遺餘力贊助各種賽事。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5年,李寧公司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沖刺。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李寧憑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榜單」大獎,贏得廣大消費者普遍贊譽。
產品的專業化屬性,是在體育用品行業中競爭的基礎。李寧公司把產品的研發,看作一個不斷創造紀錄、刷新紀錄的賽程。早在1998年,公司就建立了本土公司第一家服裝與鞋的產品設計開發中心,率先成為自主開發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2004年,李寧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人體運動科學系合作,對李寧公司生產的運動鞋的力學特性進行運動生物力學測試,建立專業運動員的腳型資料庫,對專業運動特徵進行數據搜集和分析,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專業性和舒適度。經過十五年的探索,李寧產品已由單一的運動服裝,發展至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配件等多系列並駕齊驅。不久的將來,李寧牌將致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為全世界的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的體育產品。因為這樣的熱忱,李寧公司擁有了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分銷網路。同時,李寧公司的國際網路也在不斷拓展,目前已進入23個國家和地區。
每一個冠軍團隊的背後,必然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李寧公司也是如此。在實踐與探索中,形成了一套適合自身的戰略規劃模式和管理體系,使公司組織運作順暢無阻,戰略執行果斷快速。目前,李寧公司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以ERP為起點的信息系統,全面整合產品設計、供應鏈、渠道、零售等資源,發展電子商務,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和品牌形象。
「推動中國體育事業,讓運動改變我們的生活」,是李寧公司成立的初衷。李寧公司從不放棄任何努力以實現這一使命。從1990年支持北京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開始,李寧公司對體育事業已投入大量贊助,同時也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
獨特的企業文化,是李寧公司每個部分緊密協作、奮力向前的接力棒,使所有的供應商、經銷商、服務商成為合作夥伴,讓所有的員工合力同心。李寧人相信:人有無限潛能。運動讓人更加自信,敢於表現,不斷發掘潛能、超越自我——有這樣的品牌觀,並始終不渝地付諸實踐:1990年,李寧公司成為第一家贊助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2年,李寧公司為中國奧運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成為第一個贊助奧運會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1993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1998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廣東佛山建成中國第一個運動服裝與鞋的設計開發中心;1999年,李寧公司與SAP公司合作,引進AFS服裝與鞋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ERP的體育用品企業;2004年,李寧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2005年,李寧公司成為NBA官方合作夥伴;2006年,李寧公司成為ATP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發展歷程
1990年,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創立之初即與中國奧委會攜手合作,通過體育用品事業推動中國體育發展,並不遺餘力贊助各項體育賽事。1995年,李寧公司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2004年,李寧公司繼續保持2010年7月後新李寧LOGO
行業領先地位,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沖刺…2010年7月後新李寧LOGO●
1990年-1992年---創立階段
● 1993年-1995年---高速發展階段
● 1996年-1998年---經營調整階段
● 1999年-2001年---二次發展階段
●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階段
● 2004年至今------專業化發展階段
1989年,李寧先生開始籌備李寧的設計方案,同年4月,正式注冊「李寧牌」商標。
1990年5月,李寧公司在廣東三水起步,從事「李寧牌」運動服裝的生產經營
1990年8月,「李寧牌」運動服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聖火傳遞指定服裝、中國國家代表隊參加亞運會領獎服及中外記者的指定服裝,「李寧牌」伴隨亞運聖火傳遍全國。
1991年,李寧公司開始全面經營李寧牌運動服裝、運動鞋。
1992年,李寧牌裝備被選為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指定領獎服裝、領獎鞋,結束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使用外國體育用品的歷史。
1993年,李寧公司遷址北京。
1993年,李寧公司率先在全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
1995年,李寧公司參加天津「中國體育用品博覽會」,訂貨量占總成交額的一半,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
1996年,李寧公司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1997年,李寧公司在佛山建成了李寧體操學校,這是第一家由企業投資建成的體操培訓機構。
1997年,李寧公司在全國建立起自營分銷網路。
1998年初,北京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3月,李寧公司率先在廣東佛山建成中國第一個運動服裝與鞋的設計開發中心。
1998年4月,李寧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現英威達公司)合作,引入CoolmaxR面料。
1998年8月,中國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李寧公司向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東北等地賑災600萬人民幣。
1999年,李寧公司與SAP公司合作,引進AFS服裝與鞋業解決方案,成為中國第一家實施ERP的體育用品企業。
2000年6月,李寧公司成功贊助法國體操協會成功,李寧牌產品成為「法國體操隊唯一比賽及領獎裝備」。
2000年,李寧公司贊助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龍服」、「蝶鞋」被各國記者評為了「最佳領獎裝備」。
2001年,李寧公司與義大利及法國著名設計師簽約,產品設計走上專業化和國際化的道路。
2001年7月,中國跳水隊身著「李寧」跳水服出征世界跳水錦標賽。
2001年10月,李寧公司首家海外品牌形象店於西班牙桑坦德開業。
2001年12月,李寧先生出任「中華骨髓庫」「愛心大使」。
李寧品牌
2001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7.34億元人民幣。李寧品牌2002年,李寧公司
確立全新品牌定位: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2002年,李寧公司與杜邦公司(現英威達公司)建立合作,萊卡面料大量應用在李寧牌服裝中。
2002年9月,李寧公司為西班牙女籃參加第十四屆世界女籃錦標賽提供一體連身比賽服。
2002年底,李寧公司確立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及業務發展戰略。
2002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9.58億元人民幣。
2003年8月,「李寧」第三代形象店在全國范圍內推出。
2003年11月,「李寧杯全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3個省市正式啟動,同時嘉年華活動在全國啟動。
2003年11月,E-POS項目正式啟動,標志著李寧公司開始全面啟動渠道管理信息系統寧公司與中國國家U18男子籃球隊簽約,為中國男籃出征2008奧運會培養人才,李寧公司也開始進入籃球專業領域。
2003年12月,李寧公司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悉尼科技大學商學院合作,聯合開設了首個中外合作體育管理碩士項目,為2008北京奧運培養優秀的體育管理人才。
2003年12月,李寧公司向內蒙古、江西、陝西、雲南、廣西、湖南等地震、洪水災區捐贈物資,價值一千萬人民幣。
2003年,李寧公司營業額達到約12.76億元人民幣。
2004年2月,第一款李寧牌專業足球鞋提供西班牙籃協簽約,與西班牙男子籃球隊、女子籃球隊簽約至2008年。
2004年6月28日,李寧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編號:2331),這是第一家內地體育用品公司在香港上市。
2004年8月,李寧公司第四次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錦綉中華」領獎服和「極光」領獎鞋在雅典交相輝映。
2004年8月,李寧公司與美國Exeter 研發公司Ned Frederick 博士合作,共同致力於李寧運動鞋核心技術的研發。
2004年9月,第一款李寧牌專業籃球鞋Freejumper問世,標志著李寧進入專業籃球產品2004年9月李寧有限公司集團戰略項目完成。
2004年10月,與DRD設計事務所合作,進行李寧運動鞋的設計工作。
2004年10月,李寧公司大超與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賽(簡稱大超聯賽)簽署長達4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大超聯賽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
2004年11月,香港設計研發中心「李寧體育科技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集中負責設計李寧牌服裝產品。
2005年1月,李寧公司與NBA簽約,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夥伴。
2005年4月,李寧公司與網易結成合作夥伴,共同打造全新的「李寧-網易體育頻道」。
2005年4月,李寧公司與世界最大的切割水晶製造商施華洛世奇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2005年7月,李寧公司加入中國國際集團已經邁向國際品牌戰略。
2006年1月,李寧公司與NBA克里夫蘭騎士隊著名後衛達蒙.瓊斯簽約,達蒙.瓊斯將穿著李寧戰靴征戰NBA。李寧品牌成為第一個出現在NBA賽場上的中國體育品牌。
2006年3月,李寧001限量珍藏版上市。這是中國體育品牌第一次發售限量版運動鞋。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聯合會ATP(Association Tennis Professional)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關系。
2006年4月,李寧公司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達成協議,共同打造全新的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越南足球協會(VFF)在河內簽約,李寧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為越南國家男、女足球隊以及越南國家U23男子足球隊提供裝備。
2006年4月,李寧公司與國際男子職業網球選手聯合會ATP(Association Tennis Professional)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國官方市場合作夥伴關系。
2006年6月,NBA克里夫蘭騎士隊球員達蒙·瓊斯受李寧公司邀請來華訪問。在為期7天的行程中,達蒙先後訪問了北京、杭州、上海三地,和中國消費者親密接觸。
2006年8月14日,李寧品牌聯手NBA五十大巨星之一奧尼爾先生,雙方合作共同推出「李寧」SHAQ系列專業籃球產品線,共同開拓中國籃球市場。
2006年9月5日,李寧公司推出鞋產品的專業科技平台——「李寧弓」減震科技。「李寧弓」是國內第一個運動鞋的研發科技平台,標志著李寧公司的運動鞋科技眼發能力躋身世界領先行列。
2006年9月12日,李寧品牌與蘇丹國家田徑隊正式簽約。蘇丹國家田徑隊將身著李寧公司為其專門設計的訓練服,比賽服及領獎服征戰2008北京奧運會。
2006年底,李寧公司榮獲「華王金標提名獎」
2007年1月5日,李寧與中央電視台攜手打造體育頻道全新形象
2007年1月12日,李寧與阿根廷國家籃球隊簽約 品牌國際化策略再邁進一步
2007年1月29日,李寧與瑞典奧委會簽約成為奧運代表團指定體育裝備合作夥伴
2007年4月30日,李寧公司與北京體育大學攜手推動支持中國農村體育發展,與鄉村體育教師「一起運動」
2007年6月25日,李寧公司簽約成為西班牙奧委會」官方合作夥伴「攜手征戰北京奧運
2007年9月24日,中國體育品牌首次簽約網壇頂級球員 - 李寧公司攜手柳比西奇馳騁國際網壇
2007年11月15日,李寧收購著名乒乓球品牌「紅雙喜」57.5%股權
2008年3月17日,李寧公司被第一廣告傳媒授予「一級廣告合作商」
2008年5月,李寧基金會及李寧公司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1249萬元
2008年7月31日,李寧有限公司發布公告,7月31日與義大利運動品牌Lotto Sport簽署協議,以不低於10億港元的價格,獲得該品牌在中國為期20年的獨家特許權。
2009年,李寧正式獲得中國國家羽毛球隊贊助權,壓倒了YONEX統治世界羽壇的歷史。
2010年,簽約挪威標槍運動員,標槍世界冠軍,安德烈亞斯-托希爾德森。
2010年7月1日,李寧公司開展品牌重塑,全新的李寧誕生。
❸ 梁思成的家庭狀況
近代著名的建築教育家 梁思成是我國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築學家。是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之長子。1901年4月出生於日本東京,在東京的華僑學校上學。他在父親的教育督促下,自小打下了良好的中國文化基礎。1912年,梁啟超攜全家回到了北京。梁思成考入了"清華學堂",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在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習,獲學士、碩士學位。在轉到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因梁啟超病重而中斷。梁回國不久應張學良邀請到東北大學建築系任教。1931年回到北京,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從此他與中國古代建築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1946年梁思成回到了母校,在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並擔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逝世。解放前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後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也是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著作有《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築史》、《營造法式注釋》、《梁思成文集》(4卷),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中國人要寫自己的建築史 梁思成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研究、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創立者。 我國古代為人類留下了豐富的遺產:著名的長城、雄偉的宮殿、秀美的園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國卻沒有人科學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國外留學期間,當他看到許多中國古代文物,如戰國的銅器、漢代的畫象磚、唐代的石佛在異國博物館出現時,他無限感慨。1928年他與林徽因婚後到歐洲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游歷考察,看到那些建築文物都得到妥善保護而且還有專門機構進行著系統的研究,梁思成夫婦下定決心投入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由中國人自己寫出中國的建築史。1931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參加了中國營造學社,投入對中國建築的考察與研究。當時反映中國古代建築的有兩本書:一本是宋代的《營造法式》;一本是清代的《營造則例》。這兩本書講的大多是官方建築法規。1929年梁啟超得到一本宋代《營造法式》影印後寄到美國。梁思成看到此書,如讀天書一樣,根本看不懂。他感到要想了解中國古代建築還必須從實地考究入手,然後再從大量的測繪資料中得出規律性的東西。他首先選擇了北京的故宮--這座集中國建築之大成的傑作。 他到故宮做實地考察,把《營造法式》、清代的《營造則例》中的圖文與故宮建築實際進行對照,從總體到局部,從結構到裝飾進行考察,還請教了當時尚健在的老工匠,並搜集散落在民間的資料。為了全面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需要更廣泛的搜集資料,梁思成他們克服了在資金、交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難,歷時五年,跑了100多個縣。包括應縣木塔、定州大佛、趙州石橋在內的幾百座古代建築。依靠簡陋的工具、採用古老的辦法測繪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1934年通過實地調查與測繪完成了《清式營造則例》。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他把中國清代的建築樣式、結構、裝飾做了科學的分析並用現代建築的圖表示出來,使後人對古建有了科學的認識。 日本人說中國以前不存在唐代木結構建築,要看唐代木結構建築只有到日本奈良。梁思成不以為然。一次他在敦煌的壁畫中看到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形象,後在北京清涼山寺找到大佛光寺的記載,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帶了助手到五台山探尋大佛寺,據判斷這座建築絕不晚於宋代。他們又從大殿的整體到局部,從梁架到門窗進行了仔細的測量,後又發現了經幢上面還刻了名字,推算經幢建於公元857年。根據一般規律是先有廟後有經幢,大殿建造年代還早於公元857年(唐宣宗時期),林徽因又在廟中找到了供養人,在大樑上也找到了有關建造年代的記載。這是我國自己發現的第一座唐代建築。 "七七事變"爆發後梁思成帶著家人取道天津、長沙於1938年1月抵達昆明,在昆明他們建立中國營造學社並在西南地區對中國古建築進行調查。他們研究經費過去主要靠外國的基金會贊助,抗戰後,資金受到了很大影響,梁思成夫婦在貧病交加的困境下堅持調查工作,並整理、刊出了學術論文。 1940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及助手開始編寫《中國古代建築史》,然而他們從重慶的國民政府那裡只能要到很少的經費,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1945年《中國古代建築史》終於在西南後方的一個農村誕生了。這部著作總結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歷史、規律、特點與西方建築進行比較,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其學術水平達到了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梁思成受邀到耶魯大學講學。其間又完成《中國雕塑史》,把中華文化的瑰寶展示在國際學術界面前。為此,美國東亞問題專家,曾任美國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的費正清對此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在我們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難獻身於事業的崇高典範"。"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他的《中國科技發展史》中多處引用梁思成的著作。他是中國古代建築研究的祖師爺。 梁思成作為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中國政府的代表,被邀請擔任聯合國大廈建建築師的顧問,並參與聯合國大廈設計的審查工作。
❹ 天津科技大學是幾本
一本。
天津科技大學坐落在美麗的渤海之濱、海河之畔,是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天津市重點建設的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學校建於1958年,前身為天津輕工業學院,2002年更名為天津科技大學。學校是具有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接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的高等學校,是為軍隊培養後備軍官的簽約高校。2004年面向全國招收3600名本科學生。
現有學生14000餘人,校園佔地面積1300餘畝,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億多元。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近5萬平方米的教學主樓,近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優良環境。設備先進的學生活動中心、塑膠跑道天然草皮的運動場、體育館和網球場等,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課余活動和體育運動場所。學校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公寓,設施齊全,宿舍內設有校園寬頻網介面和電話;學生餐廳,環境優雅,快餐式售貨方式,深受學生歡迎;校內設有郵局、銀行、商店、書報亭、電話亭、洗衣房等設施,為學生生活提供了方便。泰達校區坐落在最具活力、經濟增長最快、就業機會最多、擁有世界500強中許多企業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摩托羅拉公司、雀巢公司、三星集團、頂新集團等世界知名企業近在咫尺,使學生科研、實踐、求職和就業更加便捷。
學校擁有"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4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6個,高等學校在職培養研究生學科2個,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5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及行業技術中心3個,研究所和研發中心26個。
學校設有18個學院和系(部),它們是: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包裝與印刷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法政學院、國際學院、應用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系、外語系、成人教育學院、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網路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體育教學部。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富有教學經驗和科研能力的專家教授,在三個學科具有正教授任職資格評審權。現有教職員工1400餘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69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員400餘名。其中包括雙聘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引進和培養並重的原則,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初步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
學校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生命線,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專業和課程建設為重點,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強化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質量管理,建立了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2001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是天津市第一所通過此項評估的高等院校,並取得了良好成績。學校學術氛圍濃厚,在本科教育中實行導師制、雙學位制和主輔修制。對於學習優秀的學生,根據學習成績和志願以及學校條件,在新生入學一年後可以調整專業。對於特別優秀的學生,在畢業時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九五"以來,學校有計劃地進行了專業結構調整和專業改造,逐步完成了從原來單一的、面向輕工行業的單科性普通高等學校,向立足天津、服務全國的多科性教育體系的轉變,為培養"基礎厚、專業精、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重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建設,建立健全了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提高了教學管理現代化水平。近年來,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3項。
學校重視科研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基金項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各類科研基金項目等。近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14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50餘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000餘篇。
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科研開發實力以及齊全的學習生活設施、優雅的校園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學子選擇天津科大,學校生源質量逐年提高。在2003年的本科招生中,我校在全國30個省市錄取一志願率均為100%。隨著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本科生一次就業率在市屬高校中始終處於前列,並獲得到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區就業和落戶的"綠卡",成為天津市獲得此資格的少數高校之一。國內知名企業參與測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優秀畢業生-"金卡"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瑞典、芬蘭、韓國等40多個國家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聯系。國際合作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在國際商務管理、國際企業管理、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專業,開展了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多層次國際合作教育。與日本有關方面合作,成立了"天津日中大學院",聯合培養碩博連讀研究生;與美國庫克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已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可在國內授予美國學士學位。學校先後接受了1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來校學習和訪問,每年都選派優秀的本科生到國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