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的社會評價
楊玉良說,霍英東抄基金和獎勵的啟動襲作用非常明顯,當時國家基金的平均強度為3—4萬人民幣,霍英東基金平均強度在1.5萬美元左右,其強度優勢很突出。固體力學專家楊衛說,這項基金使得年輕學者,尤其是很多從國外回來的年輕學者能靜下來搞研究,不用再想研究經費的事。這一舉動開了獎勵年輕教師包括研究者之先河。
吳啟迪認為,霍先生的資助對教育工作者的激勵作用很大,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記得第一屆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第一次有這樣的機會,感到很激動,還有一些科學家,像楊振寧也來給頒獎,對教育者這一代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⑵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的組織歷史
1978年,中央政府決定大批派出留學人員出國學習。為配合國家的留學工作,1985年,霍英東先生先是捐款100萬美元,設立出國留學獎學金。1986年4月2日,他對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教委主任李鵬表示,為了振興中華,培育人才,決定提供1億港元,成立霍英東教育基金會,支持國家的教育事業。在基金會成立時,他說,設立的基金會是長期的。要世世代代把這件事堅持下去,為國家的教育和四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吸引優秀留學人員回國服務,並鼓勵年輕有為的國內教師,脫穎而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利用本金的利息,設高校青年教師(35歲以下)科研基金和優秀青年教師獎金。霍先生為基金會的成功運作,付出了大量心力。成立了以他為首的,當時教育部主管領導、國務院港澳辦領導,以及有關人員參加的理事會,還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組成顧問委員會(如陳省身、雷潔瓊、張光斗、丁石孫、謝希德、談家楨等)。從基金和獎勵學科及名額的設定,到基金及獎金的力度,都作了細致的考慮。基本的宗旨是盡可能配合國家教育科技發展的需要。並有利於優秀青年教師的成長。對出國留學人員,凡准備半年內回國的,也可提出申請。截至2004年底,基金會共襄助2149名教師,資助金額1311.023萬美元。18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一些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