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額理財個人基金公司有哪些
有人人貸理財,國資聚勝,信投寶,借貸寶,宜信等等公司都可以。
B. 做證券還是小型基金公司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簡稱基金公司,在我國,能夠發行基金份額的只有基金公內司,所以不存在容又是證券公司又是基金公司的情況。%D%A但基金公司往往是由證券公司做為股東發起成立,如華夏基金就是中信證券的子公司,大部分基金也都有券商背景,所以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的。
C. 各個基金公司的基金最低的定投金額分別是多少
1、金鷹基金公司
1)金鷹中小盤,最低贖回額為100份;
2)金回鷹優選,最低贖回額答為500份;
3)金鷹紅利,最低贖回額為500份
2、華夏基金公司,旗下所有開放式基金的最低贖回額均為1000份
3、嘉實基金公司
1)嘉實300,無最低贖回限制;
2)旗下其它所有開放式基金的最低贖回額均為1000份
D. 全國有多少家基金公司分別是哪幾家的實力比較強一點謝謝
應該有58家.分別是:
寶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東方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金元比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巨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諾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申萬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新世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信達澳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友邦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銀國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個人認為實力最強的華夏、南方、博時三家基金公司
E. 基金的購買份額最小是多少
購買基金是抄以金額計算,贖襲回基金是以份額計算。具體看基金的招募說明書規定,一般基金單筆購買的申購業務是每次1000元起,定投業務具體看你辦業務的銷售機構規定,如每月200-300元起。主要看你再次購買的方式。
F. 基金如何購買,哪個公司的基金風險最小
其次,如果你是以個人身份開戶,要帶上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和印鑒,如果是以專企業或公司的身份屬開戶,則要帶上公司的營業執照副本、法人證明書、法人授權委託書、經辦人身份證和印鑒等。最後,你必須預留一個接受贖回款項的銀行存款賬戶。 1.你可以帶身份證到銀行櫃台直接買。 2.也可以到銀行開通網銀,回家上網買。 3.也可以上基金公司的網站上網上購買。 4.可以到證券公司開戶買。這個不好說,基金大體分三種,根據類型分為高收益高風險型(股票型).比股票型稍穩健的(混合型).還有收益少,風險小的(債券型.貨幣型).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G. 我想開個私募基金公司,請問法律上規定的最小規模是多少,有限制嗎
沒有抄太大限制,有個幾百上千萬就襲可以了。你只要能賣出去,能做的好,基本沒有人管你。但是別做成了非法募集資金就可以了。
做大規模之後,最好是能弄個牌照,就正規多了。
當然市場上也有一些微型私募。可能十幾萬就可以了,不過成不了規模的話,走的就是灰色地帶了。避不了陽光私募。被管的話,就比較倒霉了!
H. 一個小的基金公司是怎麼成立的
在銀行做擔保的情況下到證監會申請上市發牌。
I. 基金公司的基金規模在多少以上比較好
買規模大的基金來好,還是小的源好,需要一個參考值才能知道答案,根據海外經驗與目前的國內實際,50億元上下規模適中的基金較好,理由如下:
超大基金靈活性差,規模太大運作難度較大,倉位難以進行及時調整。一般來說,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中如果有大基金,通常其調倉都是在小基金調倉之後進行,靈活性明顯不如小基金。
此外,大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較差,因為大基金通常只能在流通性好的大盤股進行配置,從歷史經驗看,超越大盤獲得超額收益的難度相對要較規模適中的基金大。
但是,太小的基金也不行,規模太小後,某些個股可能就會出現過度配置的現象,業績波動性加大。更具風險的是,清盤陰雲卻籠罩在小基金的上空。5000萬元的資產凈值一直被視為是開放式基金的「生存底線」。所以一般低於10億以下的規模需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