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奉獻的名人事例
1、白芳禮,從1987年開始,白方禮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
2、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楊善洲他好書記楊善洲退休後義務植樹22年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3、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裡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麼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
4、諾貝爾是安全炸葯和無煙火葯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葯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超多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
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5、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② 天津市海河文化發展基金會怎麼樣
簡介:天津市海河文化發展基金會是2009年7月成立的公募基金會,上級主管單位為天津市文化廣播回影視局和答天津市社團局,接受並管理社會捐贈資金;資助文化藝術、文化產業、文化保護、文化遺產、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領域有關公益活動的開展;設立文化獎學金、鼓勵優秀人才、優秀藝術品;設立社團資助金,資助大學生社團文化建設;舉辦天津海河文化發展論壇、網站、整理、出版天津市海河文化發展基金會內部資料。
法定代表人:辛紹蘭
成立時間:2009-07-27
注冊資本:4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津基證字第039號
企業類型:公募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南路與外環線交口東北側天湖園3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