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參加了一個佛教團體 裡面自稱是慈濟宗 我是佛教徒 怎麼不知道有這個宗派 我想問下各位這是什麼宗派
阿彌陀佛
據末學所知,慈濟宗是台灣證嚴法師新建的宗派
慈濟因證嚴法師的發心,數年來,以回佛教慈善為基礎,答通過慈濟人的努力,使慈濟成為國際性質的慈善機構。並被西方很多國家所認可。
因慈濟是佛教為基礎慈善,具兩重性,為保證慈濟能長發展下去
故新創慈濟宗 以示與其他佛教慈善的區別
阿彌陀佛
② 證嚴上人是哪裡人
證嚴抄法師:1937年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鎮,襲1963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稟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於1966年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著作有:《靜思語》、《八大人覺經》、《人有十二難》、《三十七道品講義》、《父母恩重難報經》、《凈因三要》、《靜思晨語》、《清凈的智慧》、《歡喜自在》、《回歸心靈的故鄉》、《人間菩薩》、《慈濟心燈》、《慈濟叮叮語》、《證嚴法師說故事》、《自在的心靈》、《證嚴法師心蓮等》。
③ 最近參加了一個佛教團體 裡面自稱是慈濟宗 我是佛教徒 怎麼不知道有這個宗派 我想問下各位這是什麼宗派
你參加的這個團體應該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捐錢做善事的,就是一個公益專組織,比較專業而已屬,其創始人是台灣證嚴上人。參加這個公益組織無須信佛,有心做公益的都可以加入。
這個公益組織除了組織公益活動外,因其有佛教背景,還組織佛教性質的讀書會,這個就與佛教有關系了。
這個回答下有一個長答案攻擊慈濟是詐騙集團,附佛外道,這個就挺可笑了,不過也很好理解——
因為,慈濟做慈善做到全世界去了,提倡人人捐錢捐時間獻愛心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苦人,這個太得罪人了。要知道主流佛教徒獻愛心的對象是和尚與寺院,不計其數的人靠這個發了大財。
你放眼看一下周圍的慈善組織、公益組織,有幾個有佛教背景?都知道天主教的公益組織遍布全球,可是佛教公益組織呢?除了這個慈濟你聽過哪一個大型公益組織是有佛教的?
你一個佛教徒號召大家捐錢給窮苦人,而不是捐給自己,你讓國內那些仁波切、寺廟住持到哪發財去?恨也恨死你了。
所以附佛外道呀、詐騙集團呀之類的說法就都出來了,你擋了人家財路,不黑你黑誰?
呵呵。
④ 福鼎佛教慈濟慈善鄭婉如
2006年8月,福鼎市宗教界在福鼎全境遭受「桑美」超強台風慘重襲擊後,積極參與和配合當地政府開展災後的賑災救災工作,特別是佛教界在自身受災嚴重的情況下,提出「先救災、後修廟」的口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賑災救災活動,短短一個月共募得善款200多萬元,並全部用於災民的應急救濟和災後重建工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受災群眾的一致好評。
本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在福鼎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界詮法師、賢志法師的發動下,福鼎市佛教協會在災後即時成立福鼎佛教「桑美」賑災委員會,集合社會各界的善心力量,並於8月20日上午在福鼎市繁華路段的人民劇場前舉行了一場規模宏大、場面熱烈的賑災募捐活動。福鼎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許麗斌、福鼎市民族宗教局局長雷朝瑞,京生大酒店董事長劉永生居士、茂華中學董事長鄭婉如居士等領導和有關負責人在賑災會上號召福鼎佛教界及社會各界,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慈悲精神,攜起手來,積極為災區群眾奉獻愛心,幫助他們共度難關,重建家園。福鼎市各寺院、居士林和法師、居士、十方善信等紛紛捐款捐物,募捐會始終洋溢著真情、溫馨、團結的大愛氛圍,工作人員頂著烈日分發呼籲書,捧著捐款箱揮汗如雨地募捐,其精神堪為寶貴,愛心令人感動,受此感召,許多過路人都慷慨解囊、踴躍捐款,就連小朋友也將買零食物錢投進了捐款箱。據統計,募捐會當日便募得善款100多萬元。
⑤ 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基金會概況
1966年,台灣正努力擺脫農業生產的型態,為吸引外資,在高雄成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曾經在台灣投注大量關懷的國際慈善組織,完成階段性任務後,陸續將資源轉向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地方。當時台灣一千兩百萬人口中,仍有一百三十萬處於政府的貧窮線下,等待援助。
在最進步富裕的社會,也有暗角苦難的眾生,何況在那匱乏年代裡的偏僻貧窮「後山」━━花蓮。時值二十九歲的證嚴上人,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結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眾,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從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每日節省五毛錢買菜金,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開啟了救貧、救苦、救急、救難的慈善工作。
上人親自帶領弟子深入社會暗角、關懷貧病,走過無數的風霜雨露━━
「在慈善工作上救濟的方式有長期濟助與急難救助;善款的運用則秉持『誠正信實』;且要一元當作兩元用的去『親手遍布施』。」「慈善是慈濟志業的根基;而慈善工作要達到『直接、重點、務實』,就必須藉助訪視。進行訪視可說是福慧雙修━━走入案家,看到人間疾苦進而伸援,就是造福;看盡人生形貌而有所悟,即是增加智慧。」
━━直至今日慈濟人仍然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的關懷貧病苦難,一日也不曾停歇,為普天下苦難眾生作怙恃。
從最初一年救濟十三位貧困個案,到70年代台風賑災進行數千人份的發放,在一次又一次的賑災、濟貧活動當中,歸納出了「勘災、造冊、發放」的准則,也確立了對受助者長期關懷、定期訪視的作法,也成為慈濟日後對應災變的根本程序,於急難時從容運作。
慈濟的每一項救助活動,從訪查、發放到追蹤,都是由委員們親自進行。在受濟者最迫切需要的當下,施予援手,給予物質上的救助及心靈上的溫慰;在政府及其他團體濟助之後,尋找真正需要救助的漏網之魚;該救助的絕不吝惜,不該花的,則一毛錢也不浪費,使善款能涓滴不漏地到達受濟者手中。在濟貧的同時,也會善用智慧,鼓勵貧戶盡快擺脫貧窮的陰影,自力更生;並且在情況改善後,有能力幫助他人時,也捐款救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以真正達到濟貧、互助的目的。
慈濟的慈善志業由花蓮一地逐步擴展到台灣各地,進而澤被海外。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開國際賑災的序幕,對於受災國家,除了提供糧食、衣被、種、葯品的緊急援助外,還援建房屋、協助開發水源、提供義診;關懷項目盡管有別,「尊重生命」的理念卻是始終如一。
隨著經驗累積,建立的「長期濟助」、「急難濟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大型賑災」等五大基本模式,至今依舊是最主要的慈善工作型態。
※
慈善工作的型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多元化而更形豐富。許多富有者在從事濟貧工作的同時,心底潛藏的悲憫之愛、助人之忱也跟著被啟發出來,使他們的愛心得到落實的力量;參與慈濟的人數與日俱增,所從事的慈善工作也已由早期的物質救助,提升必須輔以深入的精神疏導和關懷。
除了長期關心照顧戶,帶給他們物質和精神的膚慰外;一些隱藏於社會一角的仁愛之家、獄政機關、身心障礙收容機構也受到慈濟人的關懷眷顧。定期的探訪,以活潑生動的手語教唱、親切溫柔的按摩餵食、感人熱淚的現身說法或帶動資源回收,溫暖了他們凄苦的心田,化落寞的暗角為一方清凈的福田。
盡管時代脈動與社會情勢不斷轉變,慈濟志業也走向更多元的風貌,然而慈善基本精神,從教富濟貧到濟貧教富的內涵不曾改變。慈濟重視的不只是救濟、援助的成效,更在乎啟發人性善的良能,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盡一己之力的人,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長」--教富濟貧,是富者因施而樂,學習付出愛心濟助貧困,找到生命的意義;濟貧教富,啟發貧困者富有愛的的心懷,走出生命的幽谷。
「在最黑暗的角落,點一盞燈;在最凄寒的路上,生一堆火。」慈濟的慈善事業,在上人以宗教家的實踐精神帶領下,以佛教精神中「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清凈大愛為基礎,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使佛教的教義,具體落實到人間、社會、生活中,將古代佛教教義中「慈悲喜舍」的精神,透過力行實踐的過程,濟世利他,重新發揚光大。
2003年,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聯合國新聞部非政府組織聯系單位(The Committee on NGO of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的一員。同年,台灣有一群企業家志工為能讓慈濟急難救援,更掌握時效、及時配合供應災區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資需求,他們以慈濟大愛的精神和環保理念,成立「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Aid Association, TIHAA),是一個有系統的後勤行政與研發團隊,以提升賑災工作效能。
⑥ 佛教怎麼樣發展怎麼樣為社會服務怎麼樣大眾服務
在這里只舉一個例子,其他很多說不過來,你去看看慈濟佛教功德會啊
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1937年出生於台灣,1966年於台灣東部花蓮創立「克難」慈濟功德會;上人一生奉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初期與六位弟子以縫制嬰兒鞋、從事農作等開展慈善工作,並啟發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從買菜錢里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作為幫助孤老貧病者的救助金。四十四年來,全球慈濟會員五百萬人,慈濟志工近兩百萬人,在四十七個國家有慈濟人,援助過的國家達六十七國。
慈濟四大志業、八法印
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項,統稱為「四大志業」;
再投入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小區志工,
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法印」 。
慈善志業國際化
長期貧戶濟助、急難救助、居家關懷。
台灣花蓮靜思精舍是慈濟發祥地,以慈善起家由台灣跨向國際救援
1991年援助孟加拉國水患,揭開慈濟國際賑災的序幕
1991年大陸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澇,慈濟展開賑災行動,至今以來,慈濟志工走過大陸二十七省市自治區,進行各種慈善工作,提供受災民眾民生物資,援建大愛村、敬老院、希望中小學,
提供清寒獎助學金,援建甘肅水窖,移民遷村,骨髓捐贈。
2008年2月,慈濟基金會獲准在大陸地區成立。
1999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實地勘災與決定為重災戶興建組合屋,為延續百年教育,認養51所學校的重建或蓋簡易教室。
2001年美國紐約「九一一事件」,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運動。
2003年以「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之名,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的一員。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發生芮氏規模八強震。慈濟完成了短、中期的緊急救助與安頓關懷,進入災區安心、義診、物資發放及援建工作。
醫療志業普遍化
全台灣有6家慈濟醫院、國際慈濟人醫會組織
1993年成立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至2009年8月30止,志願捐贈者近33萬人,受髓案例超過2000例,供髓總計27國,其中送髓至大陸地區佔835例。
1994年慈濟醫學院創校開學,以「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觀念,開啟國人捐贈大體的風氣,首創全球獨步「模擬手術教學」
1996年「國際慈濟人醫會」成立,全球11個國家、58個義診據點、超過七千名醫護志工,在全球39個國家提供免費醫療援助,形成一個有系統的全球醫療服務網。
育志業完全化
1989年,證嚴上人以高膽遠囑的魄力,慈濟護專創校,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以迄碩士博士班之「完全化教育」。
人文志業深度化
大愛電視台、大愛網路電台、中文外文期刊、經典雜志、靜思人文、出版部。
慈濟廣播的歷史有24年,現今於海內外十六家電台播出。
2005年大愛網路電台正式全球上線,企盼遍布全球的華人得以『手指輕輕一點,全球聽見大愛』。
慈濟人文傳播從文字而聲音而影像,從平面到立體,透過衛星及網際網路傳播,慈濟媒體清流繞全球。
四十六年來,慈濟人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懷,超越
種族、國家、語言、膚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感恩心付出,以大愛行動膚慰苦難,希冀達到人心凈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的理想境界。
⑦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收到的錢怎麼用
佛教慈濟基金會由證嚴法師創辦至今已經走過近半個世紀
為聯合國NGO的一員
1、慈善事業
台灣的慈善經驗,因著大愛牽引出全球四十七個國家、三百四十五個聯絡點,在全球六十九國留下愛的足跡,戰亂的阿富汗、科索沃、盧安達;民生困頓的外蒙、北朝鮮;遭逢地震重創的土耳其、伊朗、薩爾瓦多;飽受風災、水災肆虐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多米尼加,以及南亞海嘯的受災區域,甚至是遭遇颶風的美國,及水患侵襲的玻利維亞,慈濟志工皆不分宗教、種族,大愛始終如一。秉持著「教富濟貧、濟貧教富」的感恩心,悲智雙運。
中國大陸自1991年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災,慈濟基金會秉持「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的原則,在中央及地方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開展慈善工作,慈濟人自籌旅費,不計辛勞,年年以一分如同對親人的疼惜與關愛,從未間斷,已幫助超過二千萬人次。
在江蘇、安徽、甘肅、貴州、福建、廣東等二十七省市自治區,分別進行各種慈善工作,對洪災、雪災及震災地區的民眾發放民生物資,援建新村、敬老院、福利院、希望中小學,提供清寒獎助學金,援建水窖,移民遷村、冬令發放糧衣被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強震,5月14日慈濟志工緊急趕赴災區;5月15日,全球慈濟人同步展開「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募款、募心活動,啟動人人的愛心善行,匯聚善的共振、愛的福緣。慈濟由設立賑災服務點,展開熱食供應、義診服務及心理的關懷等服務工作,並鼓勵受災的鄉親一起投入志工,以服務走出悲慟。看到鄉親由憂愁至展開笑容,彼此鼓舞照顧,令人深感欣慰與安心。慈濟動員醫護團隊投入義診、往診服務鄉親,守護鄉親的生命及健康。
慈濟在川震的重建腳步,將以四年三階段的執行方案,以「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協助災民重建家園。在永久性住房及校園重建規劃的同時,協助災區先行搭設能夠使用三年以上的簡易教室、簡易寺廟,提供一個可以遮風、躲雨、驅寒、避熱之處,讓災民得以暫時先安身及學生的學習環境有個緩沖地,並藉以鼓勵災民走出陰霾,並恢復生機。緊接著慈濟將投入「希望工程」,目前已開工或進行規劃中計十三所學校。
2、醫療志業
證嚴上人一念悲憫,於慈善工作中發現,因病而貧,初始設義診所為貧困者義診,進而創立醫院。在累積十餘年救貧經驗中,深知「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救濟工作只能治標,「防貧止病」才是根本之道。於是,懷抱悲心,再度挑起重擔,發願為缺乏醫療設施的台灣東部民眾籌建醫院,以病人為中心,推向「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願景,提升東部醫療水平。
慈濟以生命平等的理念,不收醫療保證金,讓貧者免費就醫,並且成立「國際慈濟人醫會」(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TIMA),目前在全球十一個國家,設有五十八個據點、超過七千名醫護專業志工,形成一個有組織、有系統的全球醫療服務網。
四川震災中有許多前往義診的慈濟志工,他們都是來自慈濟醫院的醫護人員及國際人醫會成員;人醫會志工,平日以關懷居住地貧苦患者為主,執行包括外科手術在內的全科性義診服務,若國際間發生災難,也配合慈濟賑災行動,啟動醫療救援工作。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在全球三十九個國家義診,服務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為偏遠及醫療資源缺乏者義診,也為海外貧病民眾進行大型跨國義診。
2000年6月,慈濟援建上海東方肝膽醫院病房大樓,2004年9月再度籌款援建福建福鼎市醫院醫療大樓。同時,慈濟與殘疾人協會針對白內障患者給予復明手術,期望慈濟的醫療之愛,讓病苦者獲得更好的服務。慈濟並在寧夏、湖南、河南、浙江、安徽、江蘇、貴州、雲南、廣東等地興建愛幼中心,加強對婦幼同胞的照護。
3、骨髓捐贈
在佛教經典中,將自己的肉身奉獻出來,布施給急需救助的人,稱為最上布施;捐贈骨髓即是最上布施。目前台灣有許多志願捐贈骨髓的民眾,他們的無私布施,讓對岸同胞受惠,成就生命交融的髓緣大愛。
海內外慈濟人響應證嚴上人的號召,為全球的血液疾病患者,爭取生存的權利,於1993年成立「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2002年改制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以臍帶血、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希望為人類醫療帶來新的展望。在慈濟志工全力倡導及熱烈參與下,許多善心民眾加入骨髓捐贈驗血行列。每一對案例都是由慈濟志工一路勸髓、捐髓、陪髓、抽髓、取髓,程程髓緣顯示台灣的愛心密度之高,這些具備大愛胸懷的捐贈者所奉獻的,是清凈無染的大愛,證嚴上人說,這就是「清水之愛」。
骨髓移植能夠根治幾十種過去認為不治之症的疾病,特別是白血病和其它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由於免疫學中組織配型的嚴格要求,骨髓移植大多由同胞手足提供骨髓,凡是沒有配型相同的手足,就只能從沒有血緣關系的數萬人中去尋找合適的供髓者。近年來,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建立一個數量龐大的骨髓資料庫更為迫切。
1997年4月18日,安徽省劉姓少年因罹患白血病,經由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找到捐髓者,此後兩岸髓緣不斷。本著「尊重生命」,以及「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理念,慈濟骨髓資料庫截至2008年底已逾三十一萬筆資料,已完成一千八百零一例移植配對,移植成功率更超過百分之八十,受髓者遍布全球二十七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大陸地區就達七百四十八例。慈濟骨髓志業推動為大陸血液疾病患者積極開啟生命另一扇窗。
4、教育志業
慈濟繼踏出了慈善和醫療的腳步之後,基於培育醫護人才,和解決台灣東部少女的就業問題,於是在1989年成立慈濟護專,邁向教育志業的第一步,至2000年7月,完成了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之全程、全面、全人的「完全化教育」,並於海內外設立幼兒園、小學、中學,開展社會教育推 廣,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慈濟教育是以「慈悲喜舍」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不僅重視專業教育,更重視啟發人的「良能」。所以在學校里,不只教授學業,還要五育並進,更要強化孩子的生活教育、品德教育,尤其在靜思語教學的推廣下,讓孩子學習付出、學會感恩。例如在慈濟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優秀的學生才能打掃廁所,以相對於將勞動服務視為處罰的想法,堅持「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理念,並培養學生待人熱情與禮貌的態度。
為了讓慈濟的教育理念更加落實,因此在全球推動社會人文教育,希望慈濟人文不僅在學校開枝散葉,更要在每一個有愛的地方開花結果,開設人文推廣課程,設立兒童精進班、青少年成長班等。而在大專院校更組織了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及在各級學校成立了慈濟教師聯誼會,數萬名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切磋教育的真義,更難得的是,有一群大愛媽媽深入台灣七百多所小學,利用晨間自習時間,以「靜思語」的真情大愛陪伴孩子成長。
自1991年華東水災起,慈濟在大陸幫助教育資源缺乏地區所援建的各級學校已達五十三所,並以助學金方式補助河北、河南、江蘇、江西、安徽、湖北、貴州、福建、廣東、上海市等地貧困學生就學。
目前慈濟在全球援建了一百六十二所教育機構,雖各地有不同的教育制度與學程,卻有共同的方向 - 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5、國際賑災
慈濟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開國際賑災的序幕起,迄今援助七十個國家地區。對於受災國家,除了提供糧食、衣被、榖種、葯品的緊急援助外,還援助建房、建校、協助開發水源、提供義診;關懷項目盡管有別,「尊重生命」理念卻是始終如一。
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慈濟全球性的救援行動,足跡橫跨歐、美、亞、非、大洋洲等五大洲,在2003年獲聯合國肯定,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國際非政府組織(NGO)的慈善團體。
愛的力量,可以撫平不安心靈;愛的力量,更能化解世間一切災難。這正是所有慈濟志工不畏艱難、不計辛勞,穿梭於世界各角落,在災變里撫悲傷、在戰火中慰苦痛的信念所在。
除此以外,慈濟還積極推動人文事業、環保事業、小區志工等,是非常值得信賴的佛教慈善團體。
⑧ 慈濟是佛教嗎
是的,「慈濟」是佛教常用詞彙。
⑨ 慈濟屬於佛教嗎
慈濟是上人。證嚴法師依據佛教的教義帶出來的組織。基礎思想屬於佛教的教專義。但是又加入很屬多現代的教義等等。現在慈濟人說自己是佛教的慈濟宗,上人沒有這么說過,但是現在的慈濟成員都這么說,甚至那個宇宙大覺者外形也酷似證嚴上人。只是上人還沒有往生。現在的慈濟人說宇宙大覺者是佛陀。但是如果哪天證嚴上人往生了。很有可能慈濟人說宇宙大覺者是證言。
再來就是慈濟一開始都要三問訊。。。而在投影出來的圖有兩個,一個是佛陀。一個是證嚴上人。但是如果按照傳統佛家來說。上人的照片應該要小於佛陀的。而慈濟卻吧兩個放同等大小。所以從這點看。。。慈濟很有可能是要另搞宗門。。。只是基於佛教思想而已。
⑩ 請問:武漢有佛教慈濟會的分會嗎如何聯系謝謝。
沒有,蘇州、北京、上海、昆明、等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