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準陽光傳媒的公益慈善
精準陽光一直以熱心公益、回報社會為己任,不遺餘力的對慈善事業進行支持。目內前,精準陽光容是「嫣然天使基金」和「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的戰略合作夥伴。近年來我們運作的慈善活動包括:
◆5.12社區防災公益宣傳
每年 5.12地震紀念日,精準陽光攜手玄奘公益基金會將社區防災宣傳知識普及至每個社區;每年暑假期間,精準陽光為社區小業主量身定製「防災公益夏令營」,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將防災理念和知識推廣至社區內,為我們的業主生活、社會發展盡一份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為社區業主居家安康提供一份力量。
◆嫣然天使社區小額募捐
◆「鄰里舊物交換 樂享低碳生活」
◆不一樣的捐贈,有尊嚴的幫助
◆為深圳患病小朋友募捐
◆「有愛無界」社區防災公益宣傳活動走進京滬兩地社區
⑵ DC國際的領導團隊
平剛
DC國際 總裁 創始建築師
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
戈友公益基金 發起理事
企業家志願救援隊 隊長
EMBA戶外運動聯盟 副理事長
平剛先生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系,之後在上海、新加坡、澳大利亞工作與學習。1998年在新加坡創立DC國際,遵從自我實現與社會實現的理想,2002年開始在中國大陸展開從「未建成」到「建成」的建築實踐活動。
2003年平剛先生與DC國際團隊開始對城市快速擴張過程中農民拆遷問題進行研究,並選擇寧波進行了200萬平方米的拆遷安置房的設計實踐,其中東部新城拆遷安置區(一期)以其優雅的設計、成功平衡及關注社會公平,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並獲得2008年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和《建築實錄Architecture Record》聯合頒發的「Good Design isGood Business」設計大獎。
作為生態及環保主義的倡導者,平剛先生一直以來關注著生態及綠色建築,關注中國「態度的問題」而不是「高度的問題」,提倡合理增量成本下的「可實現」並建設大規模的「綠色基礎」,提倡在重大的事件面前,必須有「在現場」的經驗,告訴世界中國的眼光。目前正在實施的46萬平方米的寧波灣頭社區是大陸第一個拆遷安置房綠色建築。
在優秀的建築師身份之外,平剛先生也是位戶外運動愛好者。2009年起他連續兩年徒步戈壁111公里的「玄奘之路」,帶著這份徒步中的心靈革命與人生感悟,之後開始轉為一名志願者為戈壁灘上和自己走同樣路的隊友們默默服務。2010年4月,他聯手央視科教中心,組成北極探險考察隊,奔赴北冰洋,通過在海冰上生存七天徒步抵達北緯90度的方式,來呼籲全球各界關注氣候變化,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並於北京時間4月16日凌晨2點成功徒步抵達北極點,親歷全球變暖及冰島火山爆發影響下的北極,攝制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平剛先生於2011年獲得了「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創意人才」稱號,其所代表的DC國際建築事務所也因為在社會責任,建築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得到專家委員會的高度評價。2012年,被授予「上海首屆新銳青商」稱號。
崔哲
合夥建築師
C+D設計研究中心主持建築師
崔哲先生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取得建築學學士學位,並積累了豐富的大院工作經驗,2001年從西安到上海學習與工作,取得了同濟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崔哲先生的優勢在於他准確成熟的大局觀和大氣優雅的審美觀,他擅長處理復雜的公共建築體系,並創造出新的建築空間與秩序,強調使用者的參與和共同創造。
2009年崔哲先生籌劃成立了C+D設計研究中心,其成立是對DC國際學術建設的一種力量儲備,它試圖探索學術理論與空間設計的完美融合,填補理論與實踐間的微小細縫,從而致使DC國際團隊的設計力量更富思辨精神,更具設計活力。同時,崔哲先生還致力於轉變大眾對公共和私有空間領域的思維方式和體驗,打破人們對固有建築類型的概念而創造全新的場所定義。他以其豐富的經驗,變換的視角,確保為每個項目提供完善的專業服務,並始終保持設計的激情,其作品獲得了諸多好評。
例如由他主持設計的人才公寓,歷史性地獲得了第三屆中國建築傳媒獎居住建築特別獎。該設計展現了在特定條件下,住區特質與城市生活之間的關聯性,探討了一種能夠較大程度反映居住的城市特徵的新型住區設計的可能。東錢湖行政中心將政府辦公融於庭院系統,改變了其常規的城市形象而得到了親切、自然的園林式體驗。寧波的梁祝文化園和梁祝雷迪森酒店項目則以精緻的中國式生活與宏大的敘事化場景詮釋了文化與商業之間的共生關系。而已經建成的寧波城庄學校更是呈現了一種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開放與封閉之間的新的書院式教育空間。
揭涌
合夥建築師
中國一級注冊建築師
中國注冊規劃師
揭涌先生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擅長大規模的社區規劃、高檔別墅設計,領導過諸多綜合性、跨領域、不同尺度的設計項目。他認為,市場對住宅的功能性要求已經相對弱化,轉而在住宅文化品味和健康環保舒適度上呈明顯的態勢。因此,在他的設計作品中,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盡展廣闊的藝術視野,追求的是一種現代意識與返璞歸真遙相輝映的設計立意,層次豐富、內容多樣。看似隨性的設計手筆中,缺流露出貼近自然,崇尚高雅的浪漫品味,體現的是一種空間和形式在藝術上的驚奇組合。
其最新代表作銀億新江灣城,大膽藉助法式建築鮮明、高昂、古典、華麗高貴之風雅底蘊與設計理念。概括洗煉的規劃布局,獨到精緻的建築設計,賞心悅目的景觀意象,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法式韻味,同時又不乏熱情豁達而又內斂的人文氣息,於不經意間成為了無數閃光燈下的焦點。
揭涌先生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賦予了他藝術化的建築感覺,而他豐富的項目管理與設計經驗也充分保證了其所負責項目的成功實施。
萬江蛟
合夥建築師
中國一級注冊建築師
萬江蛟先生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系。他從建築實踐的視角,致力於建築與人文環境關系的研究,遵循建築與社會相協調的建築哲學。主張建築以「自然的、協調的」的狀態出現在自然及社會環境中,弱化建築本身的主義和風格,同時強調公共空間與個人行為之間的平衡。他曾主持過很多大型項目的總體規劃和建築設計,尤其是功能復雜和空間多樣的各種綜合體項目。
在其甬江東地塊項目中,集中體現了他的設計思想,重點解讀建築與人文、建築與城市的關系:從社會公正到空間公正,再從空間公正到社會公正,最大可能地實現了建築對城市的空間反哺;層次豐富的公共空間、尺度怡人的步行街道,建築被定義為一種體現積極的社會態度,以及高品質生活方式的發生器;成功塑造了一個「建築與社會相協調」的大型綜合性項目。
而寧南北路地塊項目,涵蓋了超高層寫字樓、辦公建築、購物休閑設施、商業餐飲服務、露天劇場以及住宅。不僅充分表達了社區本身所具有的自我完成的微型城市結構,更試圖展現了如何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實現城市生活的最大化,是一個集聚文化性、藝術性、商業性於一體的優秀作品典範。
董屹
合夥建築師
C+D設計研究中心主持建築師
同濟大學講師 建築學博士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
董屹先生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取得建築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數年來多次在美國和歐洲進行學習與考察的經歷也使他對於設計本身具有更加開放的心態。作為C+D設計研究中心主持建築師,同時也是該中心的命名者,他認為,C+D看似是一種從DC中隨機拆分的字母游戲,但其實是一種反省態度的表達,是對設計實踐所作出的思考回應。
董屹先生的建築實踐立足創新,范圍跨越文教、商業、酒店、辦公、產業建築和室內設計等各領域,其研究方向包括空間公正的建築觀、文化與消費的相互認同、全產業鏈影響下的復合園區設計,傳統城市的文化更新,山水城市的隱喻和當代圖解理論等等。他所設計的慈城中學項目以「社會模型」的概念將傳統氛圍和高效學習環境有機整合,入選第69屆美國NSBA國際教育建築展;成都洛帶藝術糧倉在商業更新中保護了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反駁了快速城市擴展中被模式化的新城市,被邀請參加2011「物我之境」成都雙年展建築成果展;證大西鎮項目的營造將作為千年江南的上海記憶來激發朱家角的城市活力,它在延續原有古鎮肌理的同時創造了復合化的街區;而位於海寧的安正集團總部則開啟了全產業鏈時代產業園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