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有哪些機構可以接受慈善捐款
1、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扶助弱勢群體最多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於1994年4月成立。中華慈善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2、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3、中國扶貧基金會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4、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5、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6、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7、中華環保基金會
1993年4月,中華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8、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9、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B. 北京奧運會場館「水立方」的最大一筆個人捐資來自霍英東體育基金會。霍英東先生一生充滿
答案A
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主觀條件,B錯誤;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人生價值,C錯誤;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而雙方不是對立和統一,D錯誤;答案為A。
C. 勞倫斯獎是什麼獎項
勞倫斯是一個世界最優秀運動員的評選活動,被稱為當今國際體壇的「奧斯卡」。盡管它創辦才短短四年時間。
勞倫斯獎由戴姆勒克萊斯勒和里希蒙兩家大公司創辦。評選辦法是先由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資深體育記者提名本年度表現最突出的運動員,然後再由勞倫斯體育學院41名成員投票選出最後的獲獎者。體育學院是由各體育項目中最傑出的並已退役的明星運動員組成,每名成員的背後都有一串輝煌的歷史性成績,這大大提高了勞倫斯獎的份量。前中國乒乓球名將鄧亞萍現在就是體育學院的成員。
每年5月大獎組委會都要在摩納哥蒙特卡洛這一「富人的天堂」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邀請大批文娛、體育和商業界的重量級人物助陣,把頒獎典禮包裝得大氣磅礴。
勞倫斯獎不單純是一個世界最優秀運動員的評選活動,還擁有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該組織有選擇地在世界范圍內設立和開展社會公益項目,除每年給予各個項目四五萬美元的資金支持,還請體育學院的宿將擔任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利用他們的明星效應,激勵走上邪路或處在困境中的青少年改邪歸正和積極進取,幫助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基金會經常引用的一句話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目前基金會在世界五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20個社會公益項目,其中包括他們和國際特奧會合作在中國北京和上海的智障學校開展的公益項目。
勞倫斯還積極地開拓市場,據介紹勞倫斯已准備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克隆」勞倫斯獎的模式,如創立中國勞倫斯獎,該獎一樣有最佳運動員評選、公益基金會和一個類似勞倫斯體育學院的評選機構三大塊組成。 勞倫斯在拉丁語中意識是桂冠,世界體壇勝利的象徵。一年一度的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是唯一全球性的體育頒獎儀式,對世界上最傑出的男女運動員在各個領域所達到的運動成就予以獎勵。頒獎儀式將由世界上最頂尖的40個廣播單位進行實況真播及轉播,吸引來自165個國家,超過3億的觀眾。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由創始和贊助方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和Richemont公司於2000年發起。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和Richemont公司旗下的品牌Mercedes賓士轎車和Cartier是贊助商。
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賽的得主由兩個階段的投票過程選出。首先是由來自世界上75個國家的主要體育媒體記者組成的評選團為每個獎項提名五位個人或者團體作為候選人。選票由獨立的核算單位普華公司計數,然後由勞倫斯世界體育學會選出得主。勞倫斯世界體育學會由世界上富有傳奇色彩的41名男女運動員組成。前奧林匹克徑賽巨星埃得溫-摩西為主席。最近選出的成員是約翰-馬克恩諾(2003年3月)。
由世界體育媒體評選團和勞倫斯世界體育學會選出得主的五個獎項分別為:勞倫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勞倫斯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勞倫斯年度最佳體育隊伍獎,勞倫斯年度最佳新人獎,勞倫斯年度最佳復出運動員獎。由專家小組和勞倫斯世界體育學會選出得主的兩個獎項分別為:勞倫斯年度最佳另類運動員獎和年度勞倫斯最佳殘疾運動員獎。創始贊助方和勞倫斯世界體育學會還頒發另外兩個獎項:勞倫斯終身成就獎和公益體育基金獎,以表彰那些通過體育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每個獎項的得主將獲得一個由Cartier精心製造的勞倫斯雕像。五大洲的人們聚在一起發揚體育的真諦,這被刻在雕像的底座上。雕像高30厘米,重2.5千克。每個雕像含有670克堅固的白銀和650克黃金。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和Richemont公司不僅通過和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聯手來表彰體育成就,而且開創了一項革新的慈善事業,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該基金由創始贊助方資助,德意志銀行作為其私人信託銀行。
D. 我國成功的扶貧公益項目有哪些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種:現金和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會;股票、有價證券、產權契約,在住所住地的中國銀行辦理;各類物資,向基金會去信去電商處。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九年以來,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目前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E. 慈善基金會沒有經過理事會表決的協議有效嗎
十大慈善機構
1、中華慈善總會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回表大會,每屆5年,理事會答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2、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F. 目前都有哪些體育慈善基金會詳細內容。。。
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縮寫CSF。以 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致力於中國競技體育水平和全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為宗旨。
G. 霍英東為什麼被稱為紅色資本家
因為霍英東做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於祖國和平統一的實際工作的資本家,所以他被稱作紅色資本家。
抗美援朝期間,在西方國家對我國實施全面禁運、港英當局武力「緝私」的情況下,他在香港組織了頗具規模的船隊,為祖國運送了大量急需物資,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改革開放伊始他就著手籌劃到內地投資。1979年,他投資興建中山溫泉賓館,成為最早到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之一。
(7)北京體育基金會擴展閱讀:
長期以來,霍英東為祖國的文化、教育、體育事業以及家鄉建設捐獻了大筆金錢。有心人曾於最近為他算了一筆帳,發覺其捐贈總數已逾40億港元。其中的五分之一,是直接捐贈予體育項目。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東基金會」於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會一直以捐獻和非牟利投資形式,策劃了數以百計的項目,尤其是在推動各地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科學與文化藝術、山區扶貧、幹部培訓等方面做了難以勝數的工作。
他在1984年10月,捐贈一億港元設立體育基金至今20多年來,已累計投入4億港元,包括在內地和港澳各地建設20多個現代水平的各種體育運動基地、中心、場館和設施培養體育人才、推動中國流行的羽毛球運動與中國象棋進入國際體壇和設立各種獎金,獎勵在比賽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