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於中國陶瓷的美文
今天的月亮格外圓,秋日的風涼煞煞的吹拂著枯落的揚柳,漫天的星辰發出閃爍的光芒,我喜歡這樣月圓之夜的美麗。從我母親家裡出來的時候,老人家忽然告訴我,今天有瓷器展覽,我興致悠然,就信步到了那久違的廣場旁邊,已經千歲的龍泉古塔依然聳立在潺潺的荊河橋畔,閃亮的街燈照著那萬千姿態的瓷器,穿梭的人流讓這一片天地顯得格外的明亮和溫磬。精明的買賣人在有策略的討價還價,聰明的外地人在原則的緊守價格的界限,買賣聲音顯得是那樣的平和而有節奏,瓷器的市場沒有那種聲音高亢的喧鬧。
在一個攤位里我從眾多的瓷器裡面看到一個很景緻的扁瓶,下面幾乎成為一種方形的橢圓,一個很小很扁的瓶口成喇叭形往外翻卷著,瓶的兩面刻繪了江南的的山水,顯得蔥郁而秀麗,瓶子給人一種藝術的美感,燒作的精緻而細膩,用手撫摩有種舒適的感覺,凸凹的感覺給人一種立體的視覺感受,以前的時候我從未見過這樣形狀的藝術品,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彷彿是我從前的相識,感覺它有一種靈性存在,我愛不釋手的看看有看,摸了有摸,於是萌生了想賣下它的願望,經過和南方老闆的幾番討價,最後以自己感覺很公道的價格拍板,於是我付了錢,拿起了屬於我的瓷器准備去下一個攤位,我又珍愛的來回看了這個扁瓶幾眼,忽然發現在比較隱蔽的地方有幾點瘤子,淡淡的痕跡,不經意一般看不出來的,於是剛才的美好感覺大打折扣,好象感覺受騙的樣子。其實再美麗的東西都存在著瑕疵,只是它的美麗絢爛迷惑了人的眼睛,所以最初的時刻發現的首先是美麗,當你真正擁有它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了解它、看透它,那時一切的缺點和不足才會暴露,人不也是這樣的嗎?人無完人,弱小的缺點其實我們應該接納,只是有的時候如果從根本上看錯的話,譬如那粗糙的瓷器當作了古物或者精品,把自己的眼睛迷糊的一塌糊塗,那時才應該真正的悔恨。於是我對於這微小弱點的瓷器有重新充滿了好感,恢復了最初的美感,可是已經不是最初的那種似曾相識感覺了,因為畢竟有了污點。
在我瀏覽的亮夜的瓷器裡面,千姿百態,各具形狀,有圓圓的瓷瓶、長條狀的塔瓷、大肚的瓷壇、液嘴的瓷砂壺…….形態各異,瓷的上面刻繪著這樣那樣的精美圖畫,有山水,也有是人物,山水的風光旖旎,人物的栩栩如生,我看到描繪的少女捧月圖、常娥奔月圖、清閑品茶圖、梅花瑞雪圖、香山楓葉圖……千圖萬綉的精美作品,都在這平常的瓷器中顯現出來,讓這泥土的瓷器突顯的品位非凡,讓藝術留駐在它們的身體,我看的很陶醉,但是我知道這每一個漂亮的瓷器都隱藏著瑕疵,只是我的快速瀏覽無法發現的這樣及時,是美麗掩蓋了它們的不足。真正的精品萬里不挑一,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眼力無法找尋。慧眼和耐心又在哪裡呢?其實在我們的心中。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窮盡精美,即使上等的精品,其實也有瑕疵,只有寬容了一切才顯得那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