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股上市公司的基本標准
港交易所可以分為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兩個市場有不同的上市要求。
主板上市的要求
主要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贏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1)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溢利是指利潤總額)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
(2)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3)最低公眾持股量為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4)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5)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00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3名股東持有;
(6)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7)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1)港交所對基金公司的規定擴展閱讀:
國外要求
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的上市要求可以分為如下3類。
要求一:
(1)股東權益達1500萬美元;
(2)近一個財政年度或者近3年中的兩年中擁有100萬美元的稅前收入;
(3)110萬的公眾持股量;
(4)公眾持股的價值達800萬美元;
(5)每股買價至少為5美元;
(6)至少有400個持100股以上的股東;
(7)3個做市商(做市商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證券經營法人作為特許交易商,不斷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雙向報價並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
(8)須滿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二:
(1)股東權益達3000萬美元;
(2)110萬股公眾持股;
(3)公眾持股的市場價值達1800萬美元;
(4)每股買價至少為5美元;
(5)至少有400個持100股以上的股東;
(6)3個做市商;
(7)兩年的營運歷史;
(8)須滿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三:
(1)市場總值為7500萬美元;或者資產總額、收益總額分別達到7500萬美元;
(2)110萬的公眾持股量;
(3)公眾持股的市場價值至少達到2000萬美元;
(4)每股買價至少5美元;
(5)至少有400個持100股以上的股東;
(6)4個做市商;
(7)須滿足公司治理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市要求
2. 港交所20多年最重大改革是什麼
香港市場迎來20多年以來最重大改革。香港交易所(00388.HK,下稱「港交所」)12月15日宣布,正式拓寬現行上市制度,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主板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此次改革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讓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更有全球競爭力。市場人士表示,允許「同股不同權」可以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對香港市場百利無害。
而創業板上市的審批權力也發生了變化。審批創業板上市申請的權力將由上市科交給上市委員會,收回審批權的時間為2018年就上市委員會決策制度進行咨詢有結果後。
除了創業板的門檻有所提高,主板的上市門檻也有提高。港交所規定,將主板上市申請人在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價值由2億增至5億元,並將主板公司在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5000萬增至1.25億港元。
如何做好投資者保護
在2014年,香港熱議「同股不同權」時,很多市場人士質疑,與美國市場不同,香港並沒有「集體訴訟」制度,一旦實現「同股不同權」,很多小股東的利益可能會被控股股東所侵害,因此在當時,「同股不同權」在市場上反對聲音很高。
對此,李小加稱,在新的規則中,現有規則對於如何保護小股東的利益不受控股股東侵害所涉及的投資的保護措施,絲毫沒有因為引入「不同投票權」架構而改變或者減少,上市規則中新增的章節只是改變了以前只允許通過資本投入來獲取控股地位的規定,現在允許「新經濟」公司通過合同(即公司章程)形式來獲取控股股東地位,為了應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風險,新的章節還將對這一權利設定更具針對性的特殊投資者保護措施。
明年一季度,港交所計劃推進上市規則的細則咨詢,計劃制訂出全面、完善的細則規定,實施最有利於香港市場發展,最能保持香港國際競爭力的方案,尤其是一定要設定好相應的投資者保護措施。
高盛股票資本部中國區主管王亞軍稱,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同股不同權」不會帶來大比例的虛假公司,目前香港的市場淘汰率大約在5%至10%,不管什麼樣的市場都會有不好的公司,但「新經濟」公司不一定就會比傳統企業更高。實際上,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是依託於實體經濟的,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只是模式比較新穎,所以出現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王亞軍稱,這一波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與2000年的有本質的區別,2000年時,互聯網公司都是純互聯網的公司,但發展到現在,很多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本質的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公司解決的還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互聯網只是一個平台,這些公司透過互聯網,來改變用戶的體驗和效率,同時也改變企業運營效率,所以這不存在泡沫的問題,因為人類背後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
「新經濟」公司對香港市場百利無害
王亞軍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稱,香港市場需要與時俱進,修改一些規則來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在過去幾年,香港的IPO集資額連年達到全球最多,但這個數據的本質,實際上是受益於內地國企改革紛紛赴港上市的,而且國企到H股上市的體量也非常大,幫助了香港市場在IPO的集資總額上連年獲得「全球集資王」的稱號。
與此同時,內地的「新經濟」公司也在孕育發芽。王亞軍稱,這些「新經濟」公司將會給香港市場出一個難題,因為民企可以選擇上市地點,比如去美國,或者去A股,這些民企考慮上市地點的因素主要會是香港市場有什麼條件是具有吸引力的,除了香港離內地比較近,文化比較接近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可以吸引這些民企。
王亞軍稱,以「同股不同權」為例,對於某些大型科技公司,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在融資,但創始人的股權卻不斷地被攤薄,而這些創始人又是核心人物,不能失去控制權,此次「同股不同權」改革針對的就是這類公司,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制度,這些公司都只會考慮美國市場。
有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在2014年,阿里巴巴要赴港上市時,香港曾經因為「同股不同權」引發巨大爭議,當時很多市場人士不願意為了一家公司改變上市規則,但是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要赴港上市,港交所必須為一堆公司改變,否則將失去市場競爭力。
王亞軍稱,從明年開始,香港市場不僅要和海外市場競爭,還要面對內地市場的競爭,隨著A股上市排隊等候時間越來越短,一旦A股的上市等候期變成6個月,那麼香港市場的時間優勢就會變得很微弱,縱使香港市場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專業的從業人員,但能不能抓住這一波「新經濟」公司的上市浪潮,就會面臨很大挑戰。
盡管面臨多重挑戰,但是從市場的反應來看,目前香港市場已經開始變得有吸引力,李小加稱,很多「新經濟」公司對於香港的上市機制改革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近期,港交所已經收到了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有關赴港上市的查詢。有外資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投行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數目,是過去幾年每年平均數的2倍以上,而且有很多「互聯網+」概念的公司。
王亞軍稱,明年會有很多科技類公司到香港上市,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數量可能會很多,因為金融科技股的本質是金融,在香港市場金融類股份是很受認可的。而且,目前很多金融科技股的創始人,都是國內發家的,這些人沒有很強的美股情節,而且從文化和理念上來說,他們更能接受香港市場,這也是明年對於香港新股可以期待的地方。
王亞軍預計,香港市場明年集資額有望達到400億至500億美元,是2009年以來的第二高,而且很多公司都是來自TMT行業。王亞軍稱,希望香港可以抓住機會,制定詳盡的計劃,看清楚未來,業界對於香港市場能否成為孕育科技巨頭的發源地抱有很大期望。
利民就好。
3. 開放式基金在港交所也是公募基金嗎
目前我國的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都屬於公募基金,鑫風口回答
4. 港交所什麼時間起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
4月24日,據香港聯合抄交易所網站消息,為拓寬香港上市制度而新訂的《上市規則》條文將於2018年4月30日生效,有意按新制度申請上市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可於該日起提交正式申請。
根據當日公布的上市規則咨詢總結,聯交所將在《上市規則》中新增三個章節,包括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擁有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及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大中華集國際公司。
此次咨詢共收到283份回應意見,絕大部份持份者支持建議中的新上市制度,96%支持全新的生物科技章節,84%支持全新的不同投票權章節,96%支持全新的第二上市章節。
5. 香港上市的要求和條件是什麼
香港主板上市的要求及條件:
主要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贏利紀錄專的公司籌屬集資金。
(1)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溢利是指利潤總額)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
(2)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3)最低公眾持股量為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4)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5)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00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3名股東持有;
(6)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7)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5)港交所對基金公司的規定擴展閱讀:
上市是股票可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每個證券交易所均制定各自的股票上市要求,股票在上市和開始掛牌交易之前必須符合這些要求。股票上市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公眾持股量、股東數目及至少公布若干年的財務報表等,不同的證券交易所也有個別不同的要求。
上市即首次公開募股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
參考資料:網路-上市要求
6. 請教:香港聯交所對關聯交易的規定
聯交所抄上市規則規定,關聯交易是指上市發行人與關聯人士之間的任何交易。上交所上市規則規定,關聯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與上市公司關聯人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者義務的事項。上交所的定義與財政部會計准則一致。上海證券交易所5月1日實施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施指引》(以下簡稱「上交所關聯交易實施指引」)也採用了財政部會計准則的規定。
綜上,關聯交易的定義一般通過「關聯人」和「交易」的界定來進行定義。但從立法技巧上看,聯交所是將關聯人士和交易簡單結合,再通過其他條款的解釋,引入「關聯人士」和「交易」,體現了英美法系立法特點。而上交所基本是直接引用財政部的定義,規定了「交易」的內涵,能夠保持披露和審計的一致性。但需要說明的是,上交所和財政部會計准則對關聯人的界定是不同的。
對於提升關聯交易立法層次問題,考慮到關聯交易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如澳大利亞在《公司法》中都對關聯方、關聯交易、控制公司及其負責人在關聯交易中的法律責任進行界定,因此,建議我國《公司法》對關聯交易進行相關規定,使關聯交易的上市監管有法可依。
7. 什麼是港股基金怎麼投資港股基金
一、有消息稱,昨日港股市場火爆,資金紛紛借道港股通南下搶籌。截至14時10分,港股通今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已經全部用完,為開通以來首次,凈買入117.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如此看來,坊間傳言的大規模內地資金雄赳赳氣昂昂,搶灘港股市場,直搗港股通所言非虛。
不妨先回顧一下,自去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閘以來,港股通熱度一直不如滬港通,每日額度從未用完過。而在今年,境內資金走出去力度加大,港股在內地政策面的支持下迎來了春天。從證監會放行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渠道直接投資港股,到保監會松綁險資可投香港創業板,資金南下布局香港市場的步伐不斷加快。此外,A股今年連續大漲後,港股估值偏低凸顯吸引力,引得資金南下躍躍欲試。
由此可見,港股的節操正在被A股改變,這種感覺將會在未來感受更加明顯。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找小市值、夠性感、有業績、真實成長性的深港通標的,將是今年最大的機會。
海富通中國海外股票的基金經理楊銘表示:今年最大的投資機會將在港股中小盤!長期以來,港股已經呈現邊緣化,港股小市值個股被罕見低估。去年四季度滬港通放開後,滬市反應敏感走出強勁漲幅,而香港股市依然原地踏步。但從歷史看,香港恆生指數與上證指數的走勢在大周期上幾乎完全一致,目前如此高的偏離程度只會加大未來的補漲概率。
那麼這樣一個判斷基本可以成立,如果香港市場有更多資金注入,那些在創業板被熱捧、代表新經濟概念的上市公司已經在風口等待起飛。
作為一隻重點發掘港股中小市值個股的公募基金產品,海富通中國海外股票(519601)已經先期關注到港股中諸如手游、互聯網教育等優質公司。由於3年前A股市場停發新股,促使很多優秀的內地科技企業紛紛赴海外上市,這些公司有不少都是新興產業細分行業中的絕對龍頭,具有盤小高成長特性,但種種原因導致目前這些個股估值僅是A股創業板的零頭,相對A股創業板目前高達百倍的估值,這些小市值個股估值優勢無比明顯,一旦有資金關注,上升空間巨大。
2015年3月27日,證監會[微博]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根據指引,公募基金無需藉助滬港通和QDII通道直接投資港股,而中國保監會也近日發布《中國保監會關於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適當拓寬保險資金的境外投資范圍,擴大境外債券投資范圍,放開香港創業板股票投資。
4月3日到4月7日港交所休市,3日以來,與港股相關的ETP產品普遍出現溢價,ETF溢價率也超過10%,而分級整體溢價率超過20%。
二、港股ETP總覽
港股ETP主要有ETF、LOF、以及分級,截止到2015-4-7日,當前港股相關性比較大的ETP產品總規模為41億,最大的為易方達的恆生H股ETF,總規模為15.6億。
港股ETP總覽
代碼 基金簡稱 最低申購金額 折溢價率 總規模(萬) 申購效率 交易效率
159920 華夏恆生ETF 100萬 23.53% 35558.93 T日實時可用 T+0
510900 易方達恆生H股ETF 100萬 15.11% 156274.60 T+2日可用 T+0
513600 南方恆生ETF(滬港通) 100萬 21.17% 9013.05 T+1日可用 T+0
513660 華夏滬港通恆生ETF 100萬 7.89% 56266.00 T+1日可用 T+0
160125 南方中國中小盤 1000元 20.77% 4229.49 T+3日可用 T+0
160717 嘉實恆生中國企業 500元 23.55% 7248.86 T+3日可用 T+0
150176 銀華恆生H股B 1000元 47.65%(整體20.55%) 83646.25 T+2日可用 T+1,4月16日後母基金T+0
150170 匯添富恆生指數B 1000元 52.75%(整體20.68%) 60489.94 T+2日可用 T+1,4月16日後母基金T+0
總和 412727.12
三、QDII額度與申購比例配售
在4月3日前,港股通ETF和QDII-ETF由於香港市場4月3日到7日休市,因此公告紛紛暫停申購,公告暫停申購日期為4月3日和4月7日,而4月8日後會紛紛恢復申購,但是考慮到QDII額度和港股通額度,未來香港ETP申購可能採取比例配售機制,而比例配售可能意味著整體溢價可能不同於普通ETP產品,以分級來講,普通分級溢價會面臨套利直至整體溢價率消失,而港股ETP和分級溢價率有可能維持。
四、港股ETP參與方式
1、二級市場買入
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二級市場直接買入的優勢是效率高,對於這類跨境ETF和LOF實行T+0日內回轉交易制度,當天買入可以當天賣出,而對於相應的兩只分級B,實行T+1制度,但是在4月16日,兩只分級基金母基金將上市,上市後母基金同樣實行T+0。
第二是參與門檻低,最小成交單位為1手,而單位凈值為1的ETP二級市場最低買賣金額為100元。
但是二級市場買入的劣勢是溢價率高,比如成交最為活躍的易方達恆生H股ETF,其預估溢價率達到15.11%,而次活躍的華夏恆生ETF溢價率則高達23.53%。
如果投資者的風險暴露日期需求小於2,則二級市場較好,投資者可以日內操作,或者T+1賣。而如果長期持有可以考慮一級市場申購
2、一級市場申購
一級市場申購,當前由於相關4月3日到4月7日休市,4月8日才恢復申購,因此7日仍然無法一級市場申購,但是南方恆生ETF(513600)仍然可以開放申購和贖回,一級市場申購的優勢是成本低,考慮到當前港股ETP都高溢價率,因此一級市場申購在成本上具有很大的優勢,然而劣勢是參與門檻高,特別是對於多數跨境ETF來講,其參與門檻是100萬,而LOF申購門檻則較低,多數為1000。
3、短線或日內波段
對於博港股ETP市場情緒的投資者可以買入,在日內或T+1日賭市場的上漲,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日內或T+1日的套利盤的拋壓,以兩只分級B來講,若已4月2日為最後申購日,則投資者4月3日盲拆,4月7日分拆,因此對於明日(4月8日)還有一波分拆套利盤湧入,考慮到盲拆導致的份額增加各在4億左右,非盲拆部分的套利盤將更大。
兩大分級基金份額一覽
恆生B(億份) H股B(億份)
2015-04-03 1.44 2.16
2015-04-07 5.05 6.31
差額 3.61 4.14
4、套利策略
由於ETF和LOF的高溢價率,投資者可以做一二級市場的套利,以上ETP的套利機制總結如下:
159920(深市QDII-ETF)採用RTGS實時申贖機制,投資者可以實時申購後,立即賣出,獲取溢價收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TGS申購成本需要按照基金公司代買成本計算,申購和基金公司代買有一點時間差,這個時候申購成本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QDII跨境ETF(易方達恆生H股ETF)套利採取T日申購,T+2日可用,因此溢價套利需要T+2,而港股通ETF(南方恆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恆生ETF)採取T日申購,T+1日可用,因此溢價套利需要T+1。
跨境LOF在T日申購,T+3日可用,因此溢價套利需要T+3日 。
兩只港股分級母基金T日申購,盲拆下T+2日完成溢價套利
(本文作者介紹:中科大統計金融系碩士,曾在西北證券、安徽亞夏、天安保險、信誠基金等機構從事投資與研究工作。2010年6月加入華寶證券,現任華寶證券研究所負責人,2012-2015連續多年主持編寫《中國金融產品年度報告》。)
8. 港股交易規則 港股交易規則有哪些
香港股市交易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
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香港交易所內多種產品的結算及交收程序,分別由香港結算所、期權結算公司及期貨結算公司這三個結算所辦理。其中,香港結算所負責在聯交所主板及創業板進行交易的符合資格證券的結算及交收。
香港結算實行持續凈額交收制度。在持續凈額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向其他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買入或賣出某一隻證券,均會按滾動相抵銷剩下的凈買或凈賣股份作為交收標
(三)T+2交收制度
交易所參與者通過自動對盤系統配對或申報的交易,必須於每個交易日(T日)後第二個交易日下午3時45分前與中央結算系統完成交收,一般稱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買賣日加兩個交易日交收)。
投資者要進入證券市場交易,需要對香港市場辦理開戶手續的程序、下單渠道、下單形式、交易費用、交易時間進行必要的了解。
投資者參與股票交易需要支付傭金(0.25%)、交易所費用(0.012%)、政府費用(0.1%)、轉手過戶費等費用(每張2.5港元)。
(8)港交所對基金公司的規定擴展閱讀
港股投資操作指南
渠道一:開通港股通賬戶
個人投資者如想參與滬港通,其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目前獲得滬港通業務資格的券商共89家,國內各大券商基本囊括在內,可選擇任意一家開戶。投資者可選擇傭金較低的券商,目前各券商港股通傭金均在千分之一以上。
開戶流程:投資者可選擇網上開通或者去營業部開通。網上開通需要時間較短,約10分鍾。營業部開通整個過程約30分鍾。
優點:就近開戶,較為方便。
缺點:有50萬元資金門檻,不適合小資金投資者。且股票選擇有限,只能買賣滬港通標的股。
需要注意的是,開設港股通賬戶,只是在原有證券賬戶上增加一個「港股通」許可權,資金同在一個池子,不需分開管理。
渠道二:直接開設港股賬戶
若想直接開設港股賬戶,大陸投資者就需要到香港券商開戶,目前內地券商不能直接為大陸投資者開設港股賬戶。
具體流程:准備好個人身份資料,包括:身份證或護照,居住地址證明,及三個月內任一期信用卡、基金、保險對賬單、水電單等,或居委會證明信,然後到具備相應業務資格的香港券商填表格辦理,一周左右即可完成。
另外,大陸投資者還需到中國銀行等有外匯業務的銀行,將人民幣換成港幣,然後交付一定異地存款手續費,將港幣匯到你在券商開立的港股賬戶上,就可以開始進行港股買賣。
優點:選股不受限制,操作靈活。
缺點:需要到香港開戶,流程較復雜。港股波動幅度大,風險較高。
渠道三:購買國內投資港股的基金
資料顯示,國內投資港股的基金,主要包括場內和場外兩大類,普通開放式基金都屬於場外基金,每天以公布的凈值作為申購贖回的價格。
而封閉式基金、LOF、ETF這些基金等為場內交易基金,有即時行情。封閉式基金可以直接通過賬戶買賣,LOF和ETF既可以通過賬戶買賣,也可以通過場外進行申購或贖回。如銀行、證券公司的代銷,基金公司的直銷渠道。
如果想選擇加杠桿的基金,目前可供選擇的有銀華恆生H股B和匯添富恆生指數B。近5個交易日兩者分別上漲30%和16.8%,近期漲幅較大。二者均為指數分級產品,所掛鉤指數均包含不少內地大盤藍籌股,其中滬港通成分股超過半數。
近期申購資金眾多,二級市場漲幅巨大,實際杠桿明顯提高。由於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恆生指數波動性較強,H股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還是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9. 港交所的機構准則
在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須遵守《交易所規則》的有關規定。較重要的規則如下:
(一)價位
每個在交易所交易的證券是以指定「價位」來進行交易,它代表價格可增減的最小幅度,並與該證券所處的價格區間有關。交易所的價位表規定了從每股市價在0.01-0.25港幣(價位為0.001港幣)到每股市價在1000-9995港幣(價位為2.50港幣)的股票價位。當某股票的價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價格區間時,其價位也會隨著變動。
(二)開市報價
《交易所規則》規定「開市報價」應按程式進行,以確保相鄰兩個交易日間價格的連續性,並防止開市時出現劇烈的市場波動:每個交易日第一個輸入交易系統的買盤或賣盤都受開市報價規則所監管。第一買賣盤的價格不能超過上日收市價上下4個價位。 1.最低公眾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
市值少於100億港元,公眾持有股份至少25%。
市值在100億港元以上,由交易所酌情決定,但一般不會低於10%或10%-25%,每發行100萬港元的股票,必須由不少於三人持有,且每次發行的股票至少由100人持有。
2.最低市值
上市時預期市值不得低於1億港元。
3.盈利要求
最近一年的收益不得低於2000萬港元且前兩年累計的收益不得低於3000萬港元(上述盈利應扣除非日常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及虧損)。
4.上市公司類型
吸引海內外優質成熟的企業。
5.採用會計准則
香港及國際公認的會計原則。
6.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
不限。
7.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規定
申報會計師報告的最後一個財政年度的結算日期距上市文件刊發日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8.其他因素 時段
交易於周一至周五(公眾假期除外)進行,交易時間如下:
競價時段(開市前時段)
上午9:00-9:30(可以用競價盤、競價限價盤等方式進行交易);
早市交易時段
上午9:30-12:00;
延續早市交易時段
中午12:00至下午1:00(早市收市後,在此時段內也可進行交易,但會在午市開市後才會成交);
午市交易時段
下午1:00-4:00;
在聖誕前夕、新年前夕及農歷新年前夕,將沒有延續早市及午市交易。要是當天沒有早市交易,當天也不會有延續早市交易。
調整
香港交易所董事會同意延長交易時段,在開市時間將與A股接軌,但交易時間將長於A股。此次延長時間將分兩步進行。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表示,香港交易所延長交易時段分兩個階段進行。
從2011年3月7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時段將調整為9:30-12:00,下午交易時段調整為13:30-16:00,全天交易時間延長至5小時。
從2012年3月5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時段將進一步調整為9:30-12:00,下午交易時段調整為13:00-16:00,全天交易時間進一步延長至5.5小時。
以前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時間是上午10:00-12:30,下午2:30-4:00,香港交易所與A股交易時間的重疊部分只有2小時,且港股早盤和午盤開市均晚於內地股市,不利於香港投資者回應市場消息。
若香港交易所調整交易時間的兩步均完成,香港交易所上下午交易的開市時間將均與A股趨同,且交易時間長於A股。提前開市時間,有助於強化香港市場對內地相關證券的價格發現功能,並盡量延長香港與內地市場交易時間的重疊,促進香港與內地市場更緊密聯系,同時也有利於加強香港交易所在亞太區內乃至全球的競爭力。
期貨
香港交易所周四(2月14日)公布,將於4月8日推出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屆時恆生指數和H股指數期貨的交易時間,將增加香港時間17:00至23:00的收市後時段。
此外,港交所還表示,稍後亦會考慮把黃金期貨納入收市後交易時段。
恆生指數及H股指數期貨可於香港時間上午9:15至中午12:00,以及13:00至16:15的正常交易時段進行交易。
港交所表示,決定推出收市後期貨交易,令市場參與者可因應歐美營業日出現的市場消息及事件對沖或調整其持倉;此外,香港逐漸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收市後期貨交易將有助港交所部署滿足環球市場未來對人民幣產品的需求;並有助吸引更多歐美投資者到旗下衍生產品市場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