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基金會創造史

基金會創造史

發布時間:2020-12-21 05:52:16

Ⅰ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 是由中共中央統戰部主管,民建中央發起並負責日常管理,於2007年3月在民政部正式注冊成立的全國公募基金會,它的宗旨是資助以扶貧和社會公益事業為主的「思源工程」活動,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生產生活困難,促進中國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基金會現任理事長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按照章程規定,接受民政部的監督和中央統戰部的領導。在企業家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參與下,啟動實施了「思源·揚帆計劃」、「思源·薪火計劃」和「思源·天使計劃」等12個扶貧項目。通過這些項目,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資助貧困地區的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秉承「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的公益理念,先後為全國貧困地區80餘萬人進行了幫扶。特別在抗冰雪災害,抗擊四川汶川地震,抗擊西南乾旱災害,抗擊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中勇往直前,團結奮斗,並且在抗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創造了「重建家園,重返校園,心理救助」等10個最先。2008年10月8日,基金會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2011年,基金會辦公室被民建中央評為「民建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

Ⅱ 愛德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二零零五年
2005.1
愛德重新申請注冊登記為江蘇省公募基金會。
2005.6
愛德代表團訪問美國、加拿大,在美國芝加哥舉行愛德第二屆圓桌會議。
2005.8
嘗試開展海外青年志願者國際交流項目。
2005.12
在南京舉行20周年慶典和第四屆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等系列活動。
二零零六年
2006.10
榮獲第二屆消除貧困獎——機構獎。
2006.10
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行訪問愛德。
2006.11
世界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總幹事一行訪問愛德。
2006.12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在寧舉辦首屆愛德發展論壇,主題為「溝通、合作、創新」。
二零零七年
2007.1
首個以社區為基礎的艾滋病綜合防治項目在雲南隴川啟動。
2007.11
愛德慈佑院的職業培訓基地——愛德麵包坊成立。
2007.12
舉辦印刷聖經5000萬冊慶典,並與聯合聖經公會簽訂協議延長合作期限10年。
二零零八年
2008.1
在湖南、廣西、貴州等南方雪災災區開展緊急援助和災後重建工作,首次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緊急援助資金。
2008.5
第三屆愛德圓桌會議首次在南京召開。
2008.5
愛德印刷有限公司舉行公司搬遷新址慶典。
2008.5
參與汶川地震緊急援助和災後重建工作,在四川綿竹市卧雲村設立愛德基金會汶川地震重建辦公室,援助總額逾5000萬元。
2008.11
愛德兒童發展中心(自閉症康復中心)正式成立。
2008.12
丘仲輝秘書長應邀出席柯林頓全球行動亞洲會議。
2008.12
丘仲輝秘書長榮獲中華慈善獎—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
2008.12
在雲南昆明成功舉辦首屆防災減災研討會。
二零零九年
2009.4
與江蘇省基督教兩會成立江蘇基督教愛心公益基金。
2009.5
愛德「四川地震重建慈善籌款晚宴」首次在香港成功舉辦。
2009.8
愛德麵包坊企業注冊,轉型為以智障人士職業訓練和庇護性就業為目標的社會企業,並開展「眾心捧月·心存余香」公益宣傳和推廣活動。
2009.8
主辦首屆南京民間組織創新與合作論壇。
2009.10
榮獲國務院頒發的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
2009.10
第四屆愛德圓桌會議在南京召開。
2009.10
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二零一零年
2010.3
第二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增補丘仲輝秘書長為愛德基金會董事會董事、副董事長。
2010.4
啟動青海玉樹地震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
2010.6
愛德香港辦公室在港舉辦愛德基金會成立25周年慶典晚會。
2010.6
榮獲中國社會工作協會頒發的民族社會工作組織獎。
2010.6
以搭建南京市公益力量互動交流平台為目標的愛德第一期公益沙龍在寧舉行。
2010.8
啟動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救援工作。
2010.8
舉辦農村社區健康促進研討會。
2010.8
在雲南省滄源縣舉辦首屆農民合作組織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研討會。

Ⅲ 河仁慈善基金會的歷史發展

河仁慈善基金會,由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製造商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發起,2010年6月7日在中國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立,現基金為人民幣35.49億元。是中國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
2011年5月5日,在河仁慈善基金會成立大會上,曹德旺先生與其妻子陳鳳英女士,正式宣布向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贈所持福耀集團3億股股權,總價值35.49億元人民幣。
基金會的名稱,來自曹德旺先生的父親曹河仁,此名稱中蘊藏「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之意。
自2009年3月曹德旺先生提出捐贈股權設立慈善基金會以來,得到國務院領導和中央各部委的高度重視,引發了政府有關部委在諸多政策上的通力合作和全國公眾的廣泛關注,歷經兩年多的努力,中國股權第一捐終告成功。它的成立,為中國慈善事業的未來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意義遠超河仁慈善基金會成立的本身。 河仁慈善基金會向社會捐贈多個公益慈善項目,覆蓋助學、扶貧、救災、公益傳播與研究等領域。
成長時間表
●2009年2月
曹德旺在福建證監局舉行的福建轄區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計劃捐出其家族所持有的部分福耀玻璃股份用來成立慈善基金會。
●2009年4月
曹德旺正式向民政部遞交申請書。按現行《基金會管理條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河仁基金會」面臨注冊、納稅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等諸多體制障礙。
●2009年6月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帶領國務院法制辦、國務院僑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專程前往福耀玻璃開展基金會專項調研,並考察了相關基金會的運作情況。
●2009年10月
財政部發布《關於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捐贈後,必須辦理股權變更手續,不再對已捐贈股權行使股東權利,並不得要求受贈單位予以經濟回報。由此,股捐大門正式開啟。
●2010年6月
曹德旺出資2000萬元,在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立河仁慈善基金會。
●2010年12月
河仁慈善基金會在京召開的首次准理事、監事會議,通過了基金會章程、組織結構、議事規則、工作規程、理事、監事、執行管理團隊資格認定辦法等內容,並誕生了首屆理事會、監事會名單。

Ⅳ Apache軟體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Apache軟體基金會正式創建於1999年7月,它的創建者是一個自稱為「Apache組織」的群體。這個「Apache組織」在1999年以前就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這個組織的開發愛好者們聚集在一起,在美國伊利諾伊斯大學超級計算機應用程序國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簡稱為NCSA)開發的NCSA HTTPd伺服器的基礎上開發與維護了一個叫Apache的HTTP伺服器。
最初NCSA HTTPd伺服器是由Rob McCool開發出來的,但是它的最初開發者們逐漸對這個軟體失去了興趣,並轉移到了其他地方,造成了沒有人來對這個伺服器軟體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因為這個伺服器的功能又如此強大,而代碼可以自由下載修改與發布,當時這個伺服器軟體的一些愛好者與用戶開始自發起來,互相交流並分發自己修正後的軟體版本,並不斷改善其功能。為了更好進行溝通,Brian Behlendorf自己建立了一個郵件列表,把它作為這個群體(或者社區)交流技術、維護軟體的一個媒介,把代碼重寫與維護的工作有效組織起來。這些開發者們逐漸地把他們這個群體稱為「Apache組織」,把這個經過不斷修正並改善的伺服器軟體命名為Apache伺服器(Apache Server)。
這個命名是根據北美當地的一支印第安部落而來,這支部落以高超的軍事素養和超人的忍耐力著稱,19世紀後半期對侵佔他們領土的入侵者進行了反抗。為了對這支印第安部落表示敬仰之意,取該部落名稱(Apache)作為伺服器名。但一提到這個命名,這里還有流傳著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因為這個伺服器是在NCSA HTTPd伺服器的基礎之上,通過眾人努力,不斷地修正、打補丁(Patchy)的產物,被戲稱為「A Patchy Server」(一個補丁伺服器)。在這里,因為「A Patchy」與「Apache」是諧音,故最後正式命名為「Apache Server」。
後來由於商業需求的不斷擴大,以Apache HTTP伺服器為中心,啟動了更多的與Apache項目並行的項目,比如mod perl、PHP、Java Apache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的變化,Apache軟體基金會的項目列表也不斷更新變化中——不斷的有新項目啟動,項目的中止以及項目的拆分與合並。比如一開始,Jakarta就是為了發展JAVA容器而啟動的Java Apache項目,後來由於升陽公司(SUN)的建議,項目名稱變為Jakarta。但當時該項目的管理者也沒有想到Jakarta項目因為JAVA的火爆而發展到如今一個囊括了眾多基於JAVA語言開源軟體子項目的項目。以至後來,不得不把個別項目從Jakarta中獨立出來,成為Apache軟體基金會的頂級項目,Struts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為了避免SCO與UNIX開源社區之間的發生糾紛降臨在Apache軟體基金會(ASF)身上。Apache軟體基金會(ASF)裡面開始採取一些措施,讓眾多的項目進行更多協調的、結構化管理,並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一些潛在的合乎法律的侵犯(potential legal attacks)。

Ⅳ 李嘉誠基金會的創辦簡史

李嘉誠基金會是香港認可的慈善機構,1980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創辦以更有系專統地資助香港及世屬界各地的慈善服務。 2005年1月,李嘉誠以12億加元(約78億港元)出售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股份,並成立以加拿大多倫多為基地的「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
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不足15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他也認識到個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業成功,才能對社會和國家作更大的貢獻。故早年隨著事業進展、行有餘力的時候,便熱心慈善公益,支持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教育醫療事業。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一直致力參與公益事業,並透過資助能提升社會能力的項目,達致基金會的兩大目標:推動建立「奉獻文化」及培養創新、承擔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李嘉誠基金會及由李先生成立的其他慈善基金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支持的款額已超逾87億港元。此外,李先生亦推動旗下企業集團捐資及參與社會公益項目。

Ⅵ 誰可以給我講講scp基金會到底是什麼以及它的歷史,創始人,以及那些文件怎麼都是帶部分欄位被覆蓋的

SCP基金會是一個有關於各種超自然現象、個體等等事件的系列作品,由於作者數量眾多且面向版全球,符合條件的文權章都可以被接納。
故事主體圍繞一個名為「SCP基金會」的組織,其本身運作不受任何國家組織干涉管轄,目標為收容世界上的異常現象、事件、個體等等,並統稱為「收容物」。許多這些「物品」既可對人產生物理危險,又可對世界范圍的人群產生心理影響,動搖他們的個人信念,干擾他們的日常生活。在了解大致的設定後,你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向SCP基金會官方網站提交自己的創意,如果創意優秀,你的作品可能被採納。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和阿里旗下的借唄、騰訊旗下的微粒貸一樣,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的信貸服務品牌,屬於大公司、大品牌,正規安全,不僅利率很低而且十分靠譜。依託網路技術和場景優勢,有錢花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已累計放款超過4000億元,為無數用戶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

Ⅶ 電子前哨基金會的歷史沿革

電子前線基金會由約翰·佩里·巴洛和米奇·卡普爾於1990年7月成立。1990年初,執法機構的一些行為,促使他們成立這樣一個組織。因為當局對網路通訊的新形式嚴重無知,而保護互聯網公民自由的這一需要卻不斷增加。
1990年4月,巴洛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Macintosh系列ROM源代碼盜竊和分發的調查。巴洛將這次來訪描述為「由於聯邦調查機構對計算機技術的不熟悉使得事件復雜化了。我立刻意識到,在我能證明我的清白之前,我必須首先向他解釋什麼才是犯罪。」巴洛感覺到,這次事件帶給他的教訓是「當政府處在一個認知混亂的時期,個人的自由將收到威脅」。
巴洛將這一段經歷發給了THE WELL在線社區 ,曾碰到過類似經歷的米奇·卡普爾和他進行了聯絡。兩人一致認為,有必要在互聯網上保護公民自由。卡普爾同意為這樣的辯護提供資助,這兩個人聯系了紐約律師Rabinowitz、Boudin、Standard、Krinsky和Lieberman,為那些來自Harper 雜志論壇的計算機黑客和曾成為特勤局目標的那些人辯護。這產生了大量的宣傳,約翰吉·爾摩和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為這個組織提供財政支持。巴洛和卡普爾繼續研究政府和技術之間的沖突,並在1990年6月巴洛公布了在當時網上極有影響力的文章,題為「罪與罰」。在這篇文章中,巴洛宣布,他和卡普爾計劃創建一個組織「為教育、游說和訴訟與網上言論相關的領域以及關於憲法進入網路空間的擴充籌集和支付經費。
這篇文章為巴洛和卡普爾帶來更多的反應和支持。當年6月下旬,巴洛主持了計算機行業的那些主要人物在舊金山的晚餐,並為這些明顯的威脅制定了一項協調一致的回應。巴洛認為:「在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特勤處的行動是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出現的症狀:未來的沖擊。美國正進入對信息傳遞本身沒有法律保護的信息時代。」巴洛認為,面對這些需要一個正式的組織,並聘請了凱西·庫克為新聞協調員,並開始創建後來的電子前線基金會。
電子前線基金會,由卡普爾、約翰吉爾摩和巴洛,正式成立於1990年7月10日。初始資金由卡普爾,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一個匿名人士提供。
1990年,邁克·戈德溫成為加入該組織的第一個律師。接著於1991年加入Esther Dyson和傑里·伯曼成為了電子前線基金會的董事。到1992年,克里夫菲·加洛成為電子前線基金會劍橋分會的新董事,傑里·伯曼於1992年12月成為代理執行主席。 該組織的成立是由美國特勤局在1990年年初對史蒂夫·傑克遜游戲公司執行大規模搜查和扣押這一事件促發的。在當時,作為邦州聯合的Operation Sundevil行動的一部分,沒有法律支持的突然搜查在美國到處可見,然而,史蒂夫傑克遜游戲公司案例,成為電子前線基金會的第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件,成為電子前線基金會開始推動計算機和互聯網公民自由的主要著力點。1993年,他們的辦公室搬到華盛頓區,同年出版了題為「互聯網指南」,並提供免費下載。
電子前線基金會的第二大案件是由Cindy Cohn主導的伯恩斯坦訴美國政府 。程序員兼教授丹尼爾·伯恩斯坦起訴政府許可分發他的加密軟體,Snuffle,而且提供了描述該軟體的文件。最近,該組織一直致力於為Edward Felten,Jon Lech Johansen和Dmitry Sklyarov辯護。 電子前線基金會設置了兩個獎項,推廣符合其宗旨和目標的工作:
電子前線基金會先鋒獎,每年頒發一次,以表揚在其個人「拓展了電子前哨的自由和創新」。2009年,獲此殊榮的是Limor Fried , Harri Hursti和Carl Malamud。
電子前線基金會參與設置的計算獎項,旨在「鼓勵普通互聯網用戶幫助解決巨大的科學問題」,獎勵第一個個人或團體發現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十進制編號的素數。該獎項的經費由匿名人士或團體提供。該獎項是:
1,5萬美元,第一個人或團體發現至少有一百萬個十進制數字組成的質數-頒獎於2000年4月6日。
2,10萬美元,第一個人或團體發現至少有一千萬個十進制數字組成的質數-頒獎於2009年10月14日。
3,15萬美元,第一個人或團體誰發現至少有1億個十進制數字組成的質數。
4,25萬美元第一個人或團體誰發現至少有10億個十進制數字組成的質數。 該基金會收到來自其董事會成員約翰·巴克曼(主席),帕米拉·薩繆爾森 (副主席),約翰·佩里·巴洛,Lorrie Cranor,戴維·J·伯,愛德華·費爾頓,約翰·吉爾摩,布魯斯特·卡爾,喬·克勞斯和Brad Templeton的支持。該組織經常收到來自其他人的無償援助,如來自教授Eben Moglen法律援助。
在2004年2月18日,電子前線基金會宣布,它已收到了倫納德·朱布科夫地產商120萬美元的捐贈。它將使用100萬美元為數字公民自由成立電子前線基金會捐贈基金。
慈善導航為電子前線基金會的財政效率和能力給出了最高四星級的打分

Ⅷ Linux基金會的歷史發展

2000年,Linux基金會成立,贊助Linux創始人Linus Torvalds的工作,該基金會並通過領先的技術,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合作。Linux基金會保護,其成員和開源開發社區資源,以確保Linux仍然是免費的,技術上先進的Linux。
2010年5月10日,Linux基金會對外透露,基金會任命了Linux業界資深人士Cliff Miller出任基金會中國區運營總監。這也是Linux基金會首次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主要任務是在中國推廣Linux的應用,包括所有基於Linux的產品,有MeeGo,也有Android和其他Linux操作系統。
2010年06月29日,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表示:在嵌入式領域,Linux排名第一,超級計算機領域也是Linux領先,伺服器方面Linux與微軟的Windows各佔半壁江山,而桌面則微軟領先。從中可以看到Linux在絕大部分領域都有出色表現。
2011年4月8日,Linux基金會表示Linux已經戰勝微軟:Linux基金會執行理事吉姆·策姆林(Jim Zemlin)在接受《Network World》采訪時稱,在萊納斯·托瓦爾茲(Linus Torvalds)開發出他的著名的操作系統內核20年之後,Linux與微軟之間的斗爭已經結束,並且Linux取得了勝利。
截至2011年12月,Linux已經發展成為計算領域中的強有力工具,從紐約證券交易所到手機再到超級計算機和消費電子設備,Linux都在默默無聞的奉獻著。

Ⅸ 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基金會取得成熟發展最早是在美國。美國基金會在20世紀後開始蓬勃發展。1900年的卡耐基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是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會中比較知名的兩家。1936年成立的福特基金會,由福特家族資助,擁有數十億美元,項目遍布全球,影響范圍很廣。2000年,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根據美國基金會中心的統計,在160萬慈善組織當中有9萬個可以認為是基金會。其中年度總的捐款,2011年是有3058億美金,其中72%是來自個人的捐款,還有一些小額信貸的形式。這裡面有8%是來自於人過世時遺產的捐贈,多數是給到教會組織。有接近20%的捐款是服從基金會和企業基金會來的。
1981年,我國第一家基金會成立。之後,隨著社會發展和政府政策的變化,我國基金會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基金會行業發展經過了下面幾個階段。第一階段:1981-1987年,處於起步階段。基金會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關於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尚無相關法規。第二階段:1988-1996年,處於三重監管階段。198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出台,確立了三重監管制度,嚴格限制基金會發展。第三階段:1997-2003年,處於清理、整頓階段。199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始對基金會進行清理、整頓,基金會發展處於停頓狀態。第四階段:2004年至今,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出台,條例明確規范了基金會內部治理、財務會計制度和善款使用等內容。基金會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近幾年的政策變化進一步促進了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全國很多省份下放基金會登記管理許可權,在市縣級民政部門就可以注冊非公募基金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明確規定要進一步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中國基金會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存在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Ⅹ 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經過20年的發展,該會抄的行業代表性得到了更好地體現,基金穩步增長,自主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范圍逐步擴大,各項活動得到廣泛支持和認同,事業正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展望未來,該會將進一步與國內外支持中國金融教育事業發展的同仁,攜手共進,開拓進取,為金融教育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基金會創造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