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區基金會怎麼做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報表
?????2015年第一季度企業所得稅沒有申報,已經錯過正常的申報期了。現在應當按規定報送2015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配合主管稅務機關做好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
⑵ 福特基金會的社會改良
社會改良的核心問題是幫助弱勢群體,緩解貧困當然是題中之義。不過把治理城鄉貧困問題作為其常年的優先項目之一的基金會並不太多,福特是少數之一。福特基金會最早於50年代提出「社區發展」和「灰色區域」項目, 大力開發關於青少年犯罪、老年和城市貧民窟問題的研究工作,並協助市政府研究和實施城市改造計劃,於1961—1965年在美國5座城市——奧克蘭、紐黑文、費城、波士頓、華盛頓——和北卡羅來納州實施。所謂「灰色區域」,是指介於郊區和鬧市區之間,通常是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入城市聚居的地區。這是一項綜合 治理計劃,該計劃試圖示範一種治理城市貧民窟的新方法。它試圖推動地方政府和私人聯合組成某種機構,進行實驗性的社區行動。每項計劃包括從學齡前開始的教 育、職業教育、少年犯罪教養班、法律服務、包含健康、家庭、青年就業等項咨詢服務的居民中心,還特別爭取被服務對象參加工作。福特基金會為此共出資 2000萬美元。這一計劃中的許多創意後來為60年代約翰遜的「向貧困開戰」計劃所吸收,同時也推動了大學和學術界對城市貧困人群和少數族裔問題的研究。 1964年底約翰遜政府成立經濟機會辦公室負責「向貧困開戰」計劃,福特就撤出了。
基金會的「挑戰貧困」計劃不斷研究、跟蹤變化中的貧困性質,並隨著需要的變化而轉移重點。80年代初開始從城市發展到農村,因為南方農村由 於傳統製造業式微,農業生產下降而貧困化,有可能出現向城市的移民潮,基金會及時注意到這一問題,並研究對策。在農村的工作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歸納為「生活、就業和創收」, 另一部分是更為治本的農業改進和水土治理。1986年,基金會任命了一個專家組,對前5年的工作作出全面評估,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建議,結果形成了7大冊 報告書,統稱《80年代中期報告》(以下簡稱《中期報告》),其中關於扶貧工作占據了最大的篇幅。
《中期報告》首先肯定把扶貧作為持續的優先目標的必要性,因為這是美國的頑症,據統計,美國在任何10年期間總有1/4人口曾處於貧困之中;同時福特基金會由於實力雄厚,是少數能夠多少對改變現狀作出成績的基金會之一。1986—1987年的兩年間,用於城市扶貧項目的預算是6590萬美元,農村為1370萬美元。與1982—1983年的兩年相比,城市增長了57%,農村增長了4.5倍。從1982—1986年的四年中,用於城鄉扶貧的預算占基金會總預算的40%,這還不包括列入其他項目下。但實際與扶貧有關的預算,例如教育、人權和單項資助。此外,基金會還促進了對一些社會問題政策的辯論,並影響了政策的明朗化,例如少女懷孕和福利制度改革等問題。在政府對 某些與扶貧有關的項目大幅度減少預算時,福特基金會的做法吸引了其他基金向這些項目投資,例如社區經濟發展、法律服務等。因此,在這方面,福特起了帶頭作 用,表現在三個方面:長期承諾;把這一主題放在公開日程的顯著地位;影響他人(榜樣作用)。
在具體做法上,福特基金會有一些創新,主要是鼓勵和支持其 他投資者參與社區扶貧工作。一種形式是資助成立或支持已有的各種「社區開發公司」,吸引投資,激活經濟。這些公司的業務內容有:改造城市貧困社區;對開發性和服務性項目進行投資,例如對城區低收入住宅的開發 投資;建立社會福利研究機構。基金會還對這些公司提供金融和管理方面的咨詢。另一種形式是在企業和有關項目中充當中介者。總的思想是,使有關投資者在扶貧 的同時也能得利,同時促使經濟繁榮,社會進步。
體現帶頭作用的另一工作就是研究問題,稱為「創知」工作。就是不斷根據形式變化提出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或資助專家學者進行研究,以便選擇恰當的重點,使扶貧工作事半功倍而有長遠效應。
在80年代的具體項目中有兩大重點值得一提,都與從尼克松到里根削減福利經費有關。
① 青年就業問題。從在校生做起,舉辦與就業相聯系的訓練班,在校外則支持社區與政府機構舉辦這類訓練項目。5年中每年為此花費10億美元,受益青年達75萬人。
② 貧苦婦女兒童健康問題。這是社會中最弱的群體,而又與 社會的長遠發展關系重大。實際上這一領域從50年代起就是福特的關注點之一,不過在70—80年代政府大幅度削減福利中,這一群體受害最大,其嚴重性更加 突顯出來,所以成為福特80年代特別關注的重點。此項計劃統稱為「兒童生存/貧困婦女與兒童公平起點」計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計劃生育、婦女在家庭 中的權利與健康的關系、幼童(3歲以下)生存與公平起點。具體做法是先建立少數社區的示範工作站,與志願人員或團體合作,派工作人員幫助貧困婦女提高家庭 地位,懂得運用醫療服務提高防病意識,保護兒童健康,然後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加以推廣。5年中用於該項計劃國內部分共計2100萬美元。
此外還有特殊幫助對象如懷孕少女、南方農村的貧苦婦女、貧困地區的嬰兒、失學兒童等。 社會改良與種族問題,特別與黑人問題分不開。這是福特基金會長期關注的核心之一。五六十年代正是種族問題尖銳化和民權運動高漲之時,因此基金會在推進種族平等方面態度比較鮮明,工作也做得較多。在1950年的工作 方針中就強調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的嚴重性,明確以此為工作重點。在各大基金會中它直接用於反對種族歧視和黑人福利的撥款遙居榜首,從50年代到60年代末不 到20年間總數達25億美元。其中突出的是支持「有色人種協進會法律辯護和教育基金」的活動,主要是保證黑人在登記選舉、就業、居住和司法管理方面有平 等的機會。這一資助延伸到墨西哥裔美國人和美國本土人(即印第安人)及婦女等。此外還關注國外的種族歧視,長期支持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支持巴西非洲裔人 的平等權利以及亞洲爭取憲法更加公開地對待少數族裔問題的運動。
教育方面,1956年一次性撥巨款資助全國各本科大學、醫學院和醫院,盡管不是專為黑人,但全國60家黑人院校都受到資助。
福特基金會對民權運動間接和直接的資助,比較突出的有:
1953年正當麥卡錫主義猖獗之時,資助「共和國基金」(一個民權組織)1500萬美元,用以維護公民自由權,特別是黑人的權利。 50年代資助南方教育報告服務社,每年對教育方面取消種族隔離的進展情況作出調查報告,這項工作對推動南方有關機構解決種族隔離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 1962年基金會董事會在一項決議中進一步明確要擴大 有關支持黑人履行選舉權,實行一切種族在教育、就業、住房、娛樂、社交和政治方面機會均等的工作。60年代後期更加直接支持黑人爭取政治權利的活動,通過 一些組織支持黑人捍衛選舉權、培養青年黑人政治活動家等。 1968年,出資數百萬美元在華盛頓建立了一個「社 區改革中心」,宗旨是推動全國各城市成立強有力的社區組織以「提高窮人決定自己命運的呼聲」;與此相聯系,成立了一個游說組織——「社區事務委員會」。由 於華盛頓的貧窮地區實際上黑人占絕大多數,這一項目實際的幫助對象也是黑人。 由於這一系列被認為「激進」的活動介入了政治,引起了白人 保守派的反對。50年代和60年代都有國會調查基金會的事件,福特首當其沖。1968年遭到第二次國會調查(罪名之一是資助黑人競選)之後,基金會又於 1971年大張旗鼓地宣布出資1000萬美元以6年為期用於資助一批黑人高等院校。各方對此舉的評論不一,有的認為是基金會的反擊,表示繼續支持黑人;有 的認為是妥協,說明回到教育,退出政治。1968年董事會第一次吸收一名黑人,改變了大基金會清一色為白人的歷史(現在不少基金會的領導機構都已有黑人, 不足為奇)。
9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繁榮,基金會的資金也相應增加。福特 基金會除繼續原來的領域外,還開拓了一些新的領域,其中有宗教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傳媒在公民和教育文化生活中的作用。還有一些組織得到長期捐款,與扶貧和少 數民族有關的有:「關心非洲裔組織」),「人力示範研究公司」,美國公民權利聯盟等。此外,有幾筆一次性的大額捐款也是這一時期的特殊項目,它們是:
5200萬美元給北卡社區自助中心。該中心與全美聯邦國家抵押協會合作致力於增加低收入和少數民族家庭的住房擁有率。這筆款項中的200萬美元用於對這項計劃實施10年的成績評估。 2600萬美元用於資助「畢業夢想成真」 計劃。這是一項成功的公立學校改革項目,先在休斯頓開始,後來推廣到美國其他地區。在考試成績提高、學校氣氛改善、高中畢業率增加、十幾歲學生 懷孕率減少和升學率提高等方面成績顯著。基金會准備資助將這一計劃擴大到6個城市10萬名學生。參與合作的機構有其他公益組織,也有聯邦政府。 900萬美元用於支持對「肯定性行動」的結果的研究和對話,並研究幫助發言權較少的群體的其他途徑。這個問題對美國仍然很重要,因為在各方面 的生活中,膚色、性別的區別還很明顯。 另外還有一個與扶貧無直接關系,卻與社區文化有關的4000 萬美元「匹配」贈款項目,捐給全美國28個藝術文化團體,包括戲劇、舞蹈、詩歌、博物館及其他領域。這些團體都表現出特殊的創新精神,其中大部分接受者是 第一次接受福特捐款,並願同時為新的工作積極籌款。這一項目為期5年,接受團體在這期間進行合作,交流經驗和技術。驅使福特基金會做這件事的原因是意識到 文化機構對美國的思想生活、表達自由和社區活力極為重要。
僅2000年一年,福特基金會對「和平與社會正義」項目的 撥款就達8000萬美元,支持全世界的人權活動,其中2600萬美元用於少數族類的權利和種族正義,700萬美元用於難民和移民的權利,800萬美元用於 婦女權利。另外還有1400萬美元用於支持原來的有色人種協進會和墨西哥裔人的法律教育基金,進行有關「肯定性行動」的訴訟和爭取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⑶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
One possible version With the global climate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our earth is faced with great threat. As a senior school student, I believe it is everyone』s ty to do something to save our home. Earth Hour is an activity that we can take part in. Let』s switch off our lights and computers, etc. for one hour at a certain time. It』s an easy job for us but a huge amount of energy will be saved if all of us do it together. More people will realize the problem our earth faces and will start to take action. Let』s develop the good habit of saving energy in our daily life and try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our environment. ⑷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
⑸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提出的一項倡議.號召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
去年為x ⑹ 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打假工作委員會有個叫張繼萍的主仁嗎
社區居委會負責社區居委會的職責 ⑺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什麼
農村合作基金會,是社區內為農業、農民、農村服務的資金互助組織,不是金融機構。
農業部負責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指導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管理和發展。地方農業行政部門為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並會同農業行政部門對違反規定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行為進行處理。
農村合作基金會要維護其合法權益,規范其行為,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指導和支持農村合作基金會健康發展。 ⑻ 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倡議開展「地球一小時」活動.倡議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
(1)呼吸作用是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是的主內要原料是二氧化碳,產容物是氧氣;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製造的氧,超過了自身呼吸作用對氧的需要,其餘的氧都以氣體的形式排到了大氣中;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 ⑼ 社區基金會對於社會治理有什麼樣的功能和作用 社區基金會對於社會的治理要提供資金幫助的作用,能夠更好的維持阻止的運營 ⑽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特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