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和基金會有什麼差別
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的不同
基金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二、分類不同
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以及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基金會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
三、特徵與功能不同
基金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
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② 基金會是不是事業單位法人
你提這個問題的原因應該是沒搞清「公募」和「私募」的區別。「公募」指的是可以「公開募集」,不是說就等於「公家的」。簡單一點,就是個牌照和資質的問題,和姓公姓私沒關系。
③ 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
基金會是在民政部抄門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的非營利性機構,它按照規定可分為公募基金會和私募基金會,它下面可以設立多個基金,比如以前紅十字會下面設立的「壹基金」,後來李連傑單獨在深圳成立「壹基金基金會」,屬國內第一家成立的民辦公募基金會;
基金按性質分兩種,1是投資型基金,2是捐贈基金,幼兒園發展基金屬「捐贈基金」;
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規定,民辦非單位(民辦幼兒園屬於這一類)接受捐贈,捐贈款項超過50萬可以成立基金,同時必須上報同級管理部門,並賬務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④ 民營企業如何掛靠到基金會下面
公司屬於獨立的民事主體,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⑤ 基金會的結構是怎樣的
基金會組成
基金會組織結構
基金會的組織結構由治理決策機構理事會和執行團隊秘書處兩個專部分組成。理事會屬承擔決策職能,通過由理事長召集並主持的定期理事會會議,對基金會戰略規劃、年度計劃、預算等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和審批。理事會下設項目審核委員會,項目審核委員會由理事及外部專家等組成,對理事會匯報,負責基金會項目的審批和質量監控。理事會秘書由秘書處工作人員兼任,負責理事會的會議記錄、紀要、文件的起草、記錄和保管等及理事會閉會期間理事、監事的聯絡工作等。秘書處為基金會的執行機構,負責人為秘書長,由理事會從理事中選舉產生,負責秘書處日常工作。秘書處下設行政、項目、財務、人力資源和公關等職能部門。
⑥ 基金會的特徵與功能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2、非營利性
非營利性體現在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及其相應的制度規范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非營利的分配與收入約束機制,要求基金會的捐贈人、實際受託管理者不得從基金會的財產及其運作中獲得利益;二是存在非營利的組織運作和管理機制,要求基金會具備有效規避較高風險與較高回報的自我控制機制;三是存在非營利的財產保全機制,要求基金會不得以捐贈以外的其他方式變更財產及產權結構。
3、非政府性
基金會的非政府性是其區別於政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基金會在決策體制上不同於政府,是具有自主決策、自治的獨立法人;二是基金會在治理結構上不同於政府,是民主治理、公開的社會組織;三是基金會在運作機制上不同於政府,是追求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組織。
4、基金信託性
基金會是以捐贈為基礎形成的公益財產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財產,有兩層含義:一是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信託關系,是捐贈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之間圍繞公益財產達成的公益信託,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二是基金會是以公益財產形式存在的財產集合,通過有效的財產運作實現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第一,可用於大規模的社會福利以自願的方式被聚集起來。《2015-2020年中國基金會運作情況與治理模式分析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到 20 世紀末,美國的基金資產總額為4800 億美元,每年向社會提供的基金高達300 億美元,基金會數量有56000 之多。在不完全統計中,歐洲國家的基金多達10 萬之多,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的基金會大量出現。
第二,基金會的目的是為全人類的明天服務,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社會願想,基金會需要對自身進行思考,實現一種自身發展的創新。
第三,基金會是法人為主體的體系模式,能籌到的資金高於其他非營利機構,這使得現代基金會具有適應新的社會需要和時代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