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民間非營利組織
民間非營利組織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的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者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非營利組織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包括藝術、慈善、教育、學術、環保等等。
非營利組織有時亦稱為第三部門,與政府部門(第一部門)和企業界的私部門(第二部門),形成三種影響社會的主要力量。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在北美和歐洲,學術界對非營利組織的研究急劇增加,即使在東歐,對非營利組織也給予了高度關注。
(1)伊斯蘭基金會擴展閱讀
非營利組織的分類:
薩拉蒙根據26個國家的比較研究,建立了國際非營利組織分類標准:1.教育學術;2.醫療;3.社會福利;4.文化休閑;5.職業團體;6.住宅開發;7.國際事務;8.公民倡議;9.環境保護;10.慈善;11.宗教;12.其他。
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體系把非營利組織劃分為3大類,15小類,它們是: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醫療和社會工作:醫療保健、獸醫和社會工作;其他社區服務和個人服務:環境衛生、商會和專業組織、工會、其他會員組織(包括宗教和政治組織),娛樂機構、新聞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及文化機構,運動和休閑。
歐共體經濟活動產業分類體系把非營利組織劃分為5類18項: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和護理教育;研究與開發;醫療與衛生:醫院、診所,其他醫療機構,牙醫和獸醫;其他公眾服務:社會工作、慈善機構、專業組織、僱主協會、工會、宗教組織和學會、旅行社;休閑與文化:娛樂機構、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動物園和體育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