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科維理基金會

科維理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0-12-18 11:00:33

❶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簡介

科維理基金會是美國著名基金會,支持天文學、腦科學及納米科學三大當代前沿基礎科學的研究,並先後在國際著名學府出資支持建立了15個研究所,如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科維理理論物理研究所,斯坦福大學科維理粒子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所,芝加哥大學科維理宇宙物理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科維理天體物理與空間研究所以及英國劍橋大學科維理宇宙學研究所等。作為享譽世界的科維理研究所家族的一員,研究所採用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模式,具有相對獨立的自主權。研究所將致力於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一個國際一流的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中心,以國際最高水準推動基礎科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並成為連接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與發達國家科學界的一座橋梁。
科維理基金會由實業家弗萊德·科維理(Fred Kavli)出資設立,支持三個基礎前沿領域,即天文學、腦科學和納米科學的研究,其宗旨是「為人類福祉致力於推動基礎科學的發展」。基金會已在美國和歐洲支持建立了10個科維理研究所,均設在國際知名大學,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康內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所均由世界級大師出任所長, 3位所長是諾貝爾獎得主, 其他幾位所長也都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等。基金會由一批眼界很高的科學家、校長組成, 如現任基金會執行主席戴維·奧斯頓(David Auston)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學院榮譽校長Thomas E. Everhart,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校長Charles M. Vest等。

❷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成立背景

天文學是基礎科學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交叉學科與前沿研究領域。北京大學天文及天體物理教學專和研究始於屬20世紀60年代初期。半個世紀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許多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術骨幹。此次科維理基金會在全球尋求合作夥伴,創建新的研究所,北京大學在與眾多知名院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歷史上,中國為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科維理基金會創始人、實業家弗萊德·科維理說。「我們欣喜地看到迅速發展中的中國科學事業對卓越的執著追求,並為我們能投身到其未來的發展中而感到高興。我期待著北京科維理研究所為科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❸ 北大物院天文系及轉系問題

在北大實行元培計劃以前,天文系(天文學專業)、技術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其實就是核物理,另外還有一個後來劃到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應用化學專業)、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科學專業、地球物理學專業,後者後來劃到了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各專業都是單獨招生的。後來在2001年的時候,北大把物理系、天文系、技術物理系的核物理、地球物理系的大氣、獨立設置的系級科研機構——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整合在了一起,成立了物理學院。
在北大推廣了元培計劃以後,整個物理學院按照小元培的模式實行按照學院統一招生。但是到了2006年,美國Kavli基金會和北大簽了協議,兩者共同建了一個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為了加強天文學科的教學研究,北大就把天文系又拿出來按照「天文學」單獨招生。這就是為什麼北大要把天文學單列的主要原因。
天文學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數、理、化、天、地、生)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科分類里,天文學與天體物理成為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在前述六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邏輯學)。在歐洲中世紀大學中,天文學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一樣,位居「七藝」之列。因此,天文學其實是一個十分古老,又十分重要的學科。
我國天文學的教學、研究主要依靠的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和一些大學(南大、北大、中科大、北師大等)。規模與數理化等學科相比比較小,尤其是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這是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北大等理科強校主要是培養專門的科學家,畢業後要分配到相關教學科研崗位。而天文學教研崗位比較少,因此學科布點也不多。但是由於天文學的重要性和我國對於航天事業的重視,現在天文學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北大天文學過去有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政策,今年也取消了)。
天文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相互交融,形成了天體物理、天文地質學、天文生物學(研究外星人的)等多個學科。我國比較重視的是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這兩個也是學位辦規定的天文學一級學科下的兩個二級學科。國內天文學實力最為雄厚的是南京大學,這兩方面都很強。北大則偏重於天體物理。
天文學專業的課程與一般物理學專業的課程相差不多。其實本科學天文,真正學的也就不到一年時間,甚至更短。其餘時間都是學數學、物理、計算機(這些都是將來從事天文學研究必備的手段,需要在本科打牢基礎),而學物理的,也會接觸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並且由於我國(其實全世界都是)天文學本科比較少,所以天文學研究生就招了很多本科學物理的。
如果以後想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天體物理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這也是北大的強項)。自從1859年,基爾霍夫根據熱力學規律解釋太陽光譜的夫琅和費線,斷言在太陽上存在著某些和地球上一樣的化學元素之後,人們發現,可以利用理論物理的普遍規律從天文實測結果中分析出天體的內在性質。廣闊的宇宙從此為理論物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復雜的研究對象和絕佳的理論證明場所,是物理學在宏觀層面的拓展。因此,如果你本科學天文,以後轉向理論物理,其實並沒有什麼困難。
至於轉系,現在北大取消了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規定,應該就沒什麼困難了(而且都是在物理學院內)。而且就算不轉,以後研究生的時候也可以再轉(從事理論物理研究,本科是絕對不夠的)。理論物理在物理學中不算熱門,導師對於真正想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學生應該是很歡迎的。

❹ 北大天文系(天體物理)高考分數線是多少,以後就業容易嗎 能否從事有關航天的工作

北大天文系從屬於北大物理學院。物理學院每年全國招生200人左右,並單獨設天文班版。報考天文系的權學生享受降分錄取政策,分數線各個省不一樣,不過一般會比當地北大分數線要低一些,具體不確定,我的一個同學貌似降20分錄取的,你可以聯系管當地招生的北大老師。

天文系是不能從事航天工作的,航天工作相關的研究一般在地球與空間學院進行。不過北大地空是否從事航天這類偏工科的研究我就不知道了。

天文系畢業要說找工作是很容易的,不過這些工作不是你想像的那種。北大天文系畢業的不包括轉行的(轉行了就和本科專業無關了)一般有三種出路:留本校&中科院、出國、去各大天文台所深造。北大天文系畢業去國家天文台還是很容易的,這實際上已經是有工作了。小康沒問題,暴富不可能。

學天文還是很累的,投入產"金"比比較低。適合喜歡天文和愛好科學的人報考。想賺錢神馬的還是算了。

❺ 在北京大學轉專業至天文系的難度怎樣

在北大推廣了元培計劃以後,整個物理學院按照小元培的模式實行按照學院統一招生。但是到了2006年,美國Kavli基金會和北大簽了協議,兩者共同建了一個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為了加強天文學科的教學研究,北大就把天文系又拿出來按照「天文學」單獨招生。這就是為什麼北大要把天文學單列的主要原因。
天文學是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數、理、化、天、地、生)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科分類里,天文學與天體物理成為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在前述六個基礎上再加上一個邏輯學)。在歐洲中世紀大學中,天文學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算術、幾何、音樂一樣,位居「七藝」之列。因此,天文學其實是一個十分古老,又十分重要的學科。
我國天文學的教學、研究主要依靠的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等)和一些大學(南大、北大、中科大、北師大等)。規模與數理化等學科相比比較小,尤其是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這是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北大等理科強校主要是培養專門的科學家,畢業後要分配到相關教學科研崗位。而天文學教研崗位比較少,因此學科布點也不多。但是由於天文學的重要性和我國對於航天事業的重視,現在天文學有逐漸升溫的趨勢(北大天文學過去有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政策,今年也取消了)。
天文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相互交融,形成了天體物理、天文地質學、天文生物學(研究外星人的)等多個學科。我國比較重視的是天體物理、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這兩個也是學位辦規定的天文學一級學科下的兩個二級學科。國內天文學實力最為雄厚的是南京大學,這兩方面都很強。北大則偏重於天體物理。
天文學專業的課程與一般物理學專業的課程相差不多。其實本科學天文,真正學的也就不到一年時間,甚至更短。其餘時間都是學數學、物理、計算機(這些都是將來從事天文學研究必備的手段,需要在本科打牢基礎),而學物理的,也會接觸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並且由於我國(其實全世界都是)天文學本科比較少,所以天文學研究生就招了很多本科學物理的。
如果以後想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天體物理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這也是北大的強項)。自從1859年,基爾霍夫根據熱力學規律解釋太陽光譜的夫琅和費線,斷言在太陽上存在著某些和地球上一樣的化學元素之後,人們發現,可以利用理論物理的普遍規律從天文實測結果中分析出天體的內在性質。廣闊的宇宙從此為理論物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復雜的研究對象和絕佳的理論證明場所,是物理學在宏觀層面的拓展。因此,如果你本科學天文,以後轉向理論物理,其實並沒有什麼困難。
至於轉系,現在北大取消了降分錄取有志願者的規定,應該就沒什麼困難了(而且都是在物理學院內)。而且就算不轉,以後研究生的時候也可以再轉(從事理論物理研究,本科是絕對不夠的)。理論物理在物理學中不算熱門,導師對於真正想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學生應該是很歡迎的。

❻ 急求~~~~~物理方面的

馬克斯·普朗克協會(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簡稱MPG),全名為馬克斯·普朗克科學促進協會,台灣常譯為普朗克研究院。其為德國的一流科學研究機構的聯合。協會為紀念著名德國量子論創建者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冠以普氏姓名。馬克斯·普朗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協會前身威廉皇帝協會(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取得世界性的聲名。協會標志為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蜜涅瓦。

2004年協會擁有八十個分支研究機構,主要分布在德國,涵蓋所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並僱用12,000名人員,另經常約9,000名訪問學者於此工作。

協會為一非營利性法人機構,主要運作財源由聯邦政府科研部及各州政府整體一起平分。2004年協會總預算為1,250,000,000 歐元左右。除了各研究所外,尚有國際馬克斯·普朗克研究學院等附屬機構。

馬普研究所

各個馬普研究所主要從事以下三個領域的研究:生物學和醫學、物理化學技術、人文科學。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經常緊密與所在地大學合作,但仍為大學外之獨立機構,機構人員不負責大學內部教學工作,並擁用較大學更良好的設備和更充裕的資金,維持其世界級的學術地位。

* 發展人類學研究所 萊比錫
* 天文學研究所 海德堡
* 天體物理學研究所 慕尼黑
* 義大利Hertziana圖書館 - 藝術史研究所, 羅馬
* 教育學研究所 柏林
* 生物化學研究所 Martinsried
* 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 耶拿
* 生物物理學研究所 法蘭克福
* 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 明斯特
* 化學研究所(奧托哈恩研究所)美茵茨
* 生物無機化學所 曼海姆
* 生物物理化學所 哥廷根
(Karl-Friedrich-Bonhoeffer-Institut), Göttingen
* 人口統計學研究所, 羅斯托克
* MPI für Dynamik komplexer technischer Systeme, 馬格德堡
* MPI für Dynamik und Selbstorganisation, vormals MPI für Strömungsforschung, Göttingen
* MPI für Eisenforschung GmbH, 杜塞爾多夫
* 實驗內分泌學研究所, 漢諾威
* 進化生物學研究所(Entwicklungsbiologie), Tübingen
* Max-Planck-Forschungsstelle für Enzymologie der Proteinfaltung, Halle (Saale)
* MPI zur Erforschung von Gemeinschaftsgütern, 波恩
* 人種學研究所, Halle (Saale)
* MPI für Festkörperforschung, 斯圖加特
* Friedrich-Miescher-Laboratorium für biologische Arbeitsgruppen in der MPG, Tübingen
* Fritz-Haber-Institut der MPG, 柏林
* MPI für Geistiges Eigentum, Wettbewerbs- und Steuerrecht, 慕尼黑
* 分子基因技術研究所, 柏林
* 歷史研究所, 歌廷根
* MPI für Gesellschaftsforschung, 科隆
* 重力物理研究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研究所)[1], 波茲坦
* 腦研究所, 美茵河畔法蘭克福
* 免疫生物學研究所, Freiburg im Breisgau
* 傳染生物學研究所, 柏林
* 信息學研究所, Saarbrücken
* 核物理研究所[2], 海德堡
* MPI für Kohlenforschung (rechtsfähige Stiftung), Mülheim an der Ruhr
* MPI für Kolloid- und Grenzflächenforschung, Potsdam (Golm)
* MPI für biologische Kybernetik, Tübingen
* 佛羅倫撒藝術史馬普研究所 佛羅倫撒, 義大利
* 湖泊學研究所, Plön
* 數學研究所, 波恩
* 自然科學數學研究所, 萊比錫
* MPI für experimentelle Medizin, Göttingen
* 醫葯研究所, 海德堡
* 金屬研究所, 斯圖加特
* 氣象學研究所, 漢堡
* 海洋微生物學研究所[3] 不來梅
* 陸地微生物學研究所, 馬爾堡
* 顯微物理學研究所, Halle (Saale)
* 馬克斯·普朗克工作組:結構分子生物學 DESY, 漢堡
* 神經生物學研究所, Martinsried
* 神經學研究所, 科隆
* MPI für Kognitions- und Neurowissenschaften, 萊比錫和慕尼黑
* MPI für chemische Ökologie, 耶拿
* 鳥類學研究所, Seewiesen, Andechs und Radolfzell:
* MPI für molekulare Pflanzenphysiologie, Potsdam (Golm)
* MPI für Physik (Werner-Heisenberg-Institut), 慕尼黑
* MPI für Physik komplexer Systeme, 德累斯頓
* MPI für chemische Physik fester Stoffe, 德累斯頓
* 地外(空間)物理學研究所, Garching bei München
* 分子生理學研究所, 多特蒙德
* 生理學和臨床醫學研究所(W. G. Kerckhoff-Institut), Bad Nauheim
* 塑料物理學研究所(IPP), Garching bei München
* MPI für Polymerforschung, 美茵茨
* 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Privatrecht, 漢堡
* 精神病學研究所, 慕尼黑
* 心理語言學研究所, Nimwegen
* 心理學研究所, 慕尼黑
* MPI für Quantenoptik, Garching bei München
* 射電天文學研究所, 波恩-Endenich
* 歐洲法律史研究所(MPIER), 美茵河畔法蘭克福
* 軟體系統研究所, 凱澤斯勞騰,Saarbrücken
* MPI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 Katlenburg-Lindau
* 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Sozialrecht, 慕尼黑
* MPI für ausländisches und internationales Strafrecht, Freiburg im Breisgau
* 行為生理學研究所, Seewiesen (inzwischen überführt in: MPI für Ornithologie)
* 外國公共法和民法研究所, 海德堡
* MPI zur Erforschung von Wirtschaftssystemen, 耶拿
* 科學史研究所, 柏林
* 分子細胞生物學和基因技術研究所,德累斯頓
* MPI für Züchtungsforschung, 科隆

【英文官網】 http://www.mpg.de/english/index.html

---------------------------
中國,北京(2006年6月16日)-- 日間北京大學許智宏校長與美國加州科維理基金會(The Kavli Foundation)正式簽署協議,建立「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KIAA-PKU)。研究所將致力於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一個國際一流的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中心,以國際最高水準推動基礎科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並成為連接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國與發達國家科學界的一座橋梁。
科維理基金會由實業家弗萊德·科維理(Fred Kavli)出資設立,支持三個基礎前沿領域,即天文學、腦科學和納米科學的研究,其宗旨是「為人類福祉致力於推動基礎科學的發展」。基金會已在美國和歐洲支持建立了10個科維理研究所,均設在國際知名大學,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康內爾大學、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所均由世界級大師出任所長, 3位所長是諾貝爾獎得主, 其他幾位所長也都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等。基金會由一批眼界很高的科學家、校長組成, 如現任基金會執行主席戴維·奧斯頓(David Auston)美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學院榮譽校長Thomas E. Everhart,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校長Charles M. Vest等。
天文學是基礎科學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交叉學科與前沿研究領域。北京大學天文及天體物理教學和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半個世紀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許多成為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術骨幹。此次科維理基金會在全球尋求合作夥伴,創建新的研究所,北京大學在與眾多知名院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歷史上,中國為科學和技術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科維理基金會創始人、實業家弗萊德·科維理說。「我們欣喜地看到迅速發展中的中國科學事業對卓越的執著追求,並為我們能投身到其未來的發展中而感到高興。我期待著北京科維理研究所為科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所」 採用國際接軌模式運轉, 全世界公開招聘所長, 及各類研究人員, 由世界頂尖級同行組成顧問委員會, 指導並評估研究所。北京大學將在科研樓、人才引進待遇、運轉經費、自主管理、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研究所。
「太好了!我對這一新進展感到很高興。」北京大學許智宏校長說。「新研究所的建立將極大地促進北京大學在重大基礎研究領域與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中心,尤其是與其它科維理研究所的合作交流,提高北京大學基礎研究的水準和顯示度。我衷心祝願研究所取得巨大成功!」

❼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介紹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KIAA-PKU)是北京大學二級實體單專位。於2008年6月27日,屬北京大學與科維理基金會簽定協議成立。研究所採用國際接軌模式運轉,全世界公開招聘所長,及各類研究人員,由世界頂尖級同行組成顧問委員會,指導並評估研究所。北京大學將在科研樓、人才引進待遇、運轉經費、自主管理、政策等方面全力支持研究所。

❽ 臭氧層空洞的難題

據國外媒體2012年月5日報道,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舉辦了第242次全國會議博覽會(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 )。在一場化學講座上,專家對臭氧層破壞這一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權威專家表示,即使對地球大氣臭氧層破壞的研究有幾十年了,仍然存在著許多謎題,比如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意外損失,一直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本次化學講座由美國科維理基金會承辦,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頗受尊敬的大氣科學家蘇珊-所羅門(Susan Solomon)發表了演說。所羅門表示,多年來,在科學家、公眾人士、工業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下,阻止臭氧層耗損是科學界最大的成就之一,但問題依然存在,臭氧仍在繼續消失。即使研究臭氧這么長時間了,我們仍然有許多需要解決的難題。她說:「我們已不再生產造成臭氧層空洞的主要化學物質;氟氯烴(chlorofluorocarbons,CFCs),又名氟里昂。但氟氯烴在大氣的對流層中是非常穩定的,可以停留很長時間,所以臭氧層損耗還會持續幾十年。究竟含氯化合物是如何破壞南極上空臭氧層的?我們試圖解開這個謎題。」
臭氧層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可形成一個保護層,對太陽紫外線有阻擋作用,所以臭氧層猶如一把保護傘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20世紀70年代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人類活動威脅到了臭氧層,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國際著名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就提出過警告,農用化肥可能會降低臭氧水平。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了嚴重的缺失,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rank Sherwood Rowland和馬里奧-穆連(Mario Molina)發現。他們介紹了氣溶膠和其它產品中含有的氯氟烴如何破壞臭氧層。這三位科學家因臭氧化學的傑出研究共享199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1985年,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南極臭氧層的一個「洞」,完全出乎意料,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受到嚴重破壞。所羅門於1986年赴南極進行臭氧探險活動,尋求揭示臭氧空洞形成的機理,找到了一些確鑿證據,自那以後,全球禁止氯氟烴和其它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的使用。
有證據表明,臭氧耗損已停止進一步惡化。所羅門說:「我們可以把臭氧層當成一個病人來看待,目前他在緩解期,說他已恢復病情為時尚早。」北極上空臭氧出現40%的損耗,由於在公布禁令之前釋放到空氣中的氯氟烴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一直停留在地球上空,慢慢對臭氧層發生了破壞作用。
所羅門還談論了化學物質與氣候變化的關系,並描述了這些物質如何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所羅門說:「在過去1000年的時間里,二氧化碳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產生的最重要的溫室氣體,但也有其它一些氣體,如全氟化合物,同樣會影響我們的氣候。」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導致地球的溫度持續上升。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並可能導致一些地區成為乾旱地區。通過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探討,使科學家研究出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如何適應氣候變化和通過「地球工程(geoengineer)」來改變氣候狀況的可能性。據悉,「地球工程」技術是科學家為緩解全球變暖而正在考慮實施的一些巨大工程,這些所謂的「地球工程」包括:發射反光板到太空擋走陽光、造雲阻擋陽光、人工製造巨型「樹木」,用以過濾二氧化碳、人造「火山」向空中釋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陽光等,但不論環保界和主流科學界都認為,當務之急是防止出現溫室效應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這些地球工程學,大規模改變地球環境以適應人類的怪招都不支持。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會議中心韋爾斯法戈大劇院(Wells Fargo Theatre)舉辦。此次講座因迫切需要而設,科學家面臨太多世界難題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新出現的疾病、以及水和能源短缺。科維理基金會主席羅伯特(Robert W. Conn )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致力於推進科學進步造福人類,促進公眾了解科學研究,以及支持科學家和他們的工作。」 科維理基金會是國際公認的慈善組織,其基本的理念是支持基礎科學研究和科學創新。本次講座是科維理基金會舉辦的首次化學講座,以後將會有更多類似的講座,將持續到2013年。科學家將宣傳「超乎尋常」的科學思維模式,使大眾支持並參與解決氣候變化、新出現的疾病,以及水和能源短缺等世界難題。
自從發現在南極上空存在臭氧空洞以後,為了查實和弄清臭氧層耗減及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 ,數十個科學家幾次赴南極進行臭氧探險活動,尋求揭示臭氧空洞形成的機理,終於獲得了有效的探測結果, 由此推理出臭氧空洞形成的機理。人類所排放的氟氯烴主要在北半球,這種不溶於水和不活潑的氣體,在頭1至2年內在整個大氣層下部並與大氣混合。這種含有氟氯烴的大氣從底部向上升騰,一直到達赤道附近的平流層。然後分別流向兩極,這樣經過整個平流層的空氣幾乎都含有相同濃度的氟氯烴,然而由於地球表面的巨大差異,兩極地區的氣象狀況是完全不同的。南極是一個非常廣闊的陸地板塊,周圍又完全被海洋所包圍,這種自然條件下產生了非常低的平流層溫度 。在南極黑暗酷冷的冬季(6至9月),下沉的空氣在南極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環流而就地旋轉,吸入周圍的冷空氣,形成「極地風暴旋渦」,這股「旋渦」上升到20千米高空的臭氧層,由於這里溫度非常低,形成了滯留的「冰雲」。「 冰雲」中的冰晶微粒把空氣中帶來的氟氯烴和溴氟烷烴等化學物質吸收在其表面,並不斷積聚其中。當南極的春季來臨(9月下旬),陽光照向「冰雲」時,冰晶溶化,釋放出吸附的氟氯烴和溴氟烷烴。它們受到紫外線UV-C照射,分解出Cl·和Br·並與臭氧反應生成CIO·和BrO·消耗臭氧。由於冰晶的吸附作用,積累的氟氯烴和溴氟烷烴在一段時間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促成了每年9至11月臭氧快速耗減,在特定高度臭氧幾乎完全消失, 導致臭氧空洞形成。隨著夏季的到來,南極臭氧層得到逐漸恢復,然而臭氧減少的空氣可以傳輸到南半球的中緯度,造成全球規模的臭氧減少。所以南極臭氧空洞現象每年冬天和春天都會出現。
人為消耗臭氧層的物質主要是:廣泛用於冰箱和空調製冷、泡沫塑料發泡、電子器件清洗的氟氯烴以及用於特殊場合滅火的溴氟烷烴等化學物質。國際社會為了保護臭氧層,將這些消耗臭氧層物質列入淘汰或受控制使用的名單中。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在大氣的對流層中是非常穩定的,可以停留很長時間,以CFC12為例,它在對流層中壽命長達120年左右,因此這類物質可以擴散到大氣的各個部位,但是到了平流層後,就會被太陽的紫外輻射分解,釋放出活性很強的游離氯原子或溴原子,參與導致臭氧損耗的一系列化學反應:游離的氯原子或溴原子與O3分子反應,產生氯或溴的一氧化物,奪走O3分子的一個氧原子,使之變成氧分子。氯或溴的一氧化物與游離的氧原子反應,釋放「奪來」的氧原子,形成更多的氧分子和游離氯原子或游離溴原子,新的游離氯原子或溴原子重新與其它O3分子反應,再度生成O2分子和氯或溴的一氧化物,這樣的反應循環不斷,每個游離氯原子或溴原子可以破壞約10萬個O3分子,這就是氯氟烴或溴氟烷烴破壞臭氧層的原因。
臭氧層被大量損耗後,吸收紫外輻射的能力大大減弱,導致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明顯增加,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多方面的的危害,同時對對流層大氣組成和空氣質量也有影響。陽光紫外線UV-B的增加可引發和加劇眼部疾病、皮膚癌和傳染性疾病。如果不對紫外線的增加採取措施,UV-B輻射的增加將導致大約1800萬例白內障病例的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和科研機構將運用地面臭氧觀測、氣球探測儀、衛星和氣象數據,密切關注臭氧空洞的發展情況。

閱讀全文

與科維理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