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評級機構的機構的現狀
(1)業務范圍不同。
Lipper、Morningstar、S&PMicropal、GlobalFundAnalysis等是專門的基金評價機構,圍繞基金業績評價為核心,針對不同的客戶開發出多達幾十種產品,拓展收入渠道,這也是基金評價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法寶。S&P』s、Moody』s等是兼營基金評價的信用評級公司,基金業績評價只是他們眾多評級業務中的一項。
(2)評價對象略有區別。
Lipper、Morningstar、S&PMicropal在主要基金市場都設立分支機構,因而它們的評價對象幾乎涵蓋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公開發售的各種基金。相比之下,,GlobalFundAnalysis和Moody』s的評價對象較窄,GlobalFundAnalysis的評價對象主要是近萬種國際離岸基金,Moody』s的基金評級主要針對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3)評價方法各有特點。
Moody』S和S&PMicropal採用排序法的星號評級。GlobalFundAnalysis採用的是打分法的星號評級。S&P』S、Mgody』s則沿用了信用評級的符號,採用實質性分析和標准性判斷的方法對被評級的基金給出等級。Lipper的評級結果沒有採用特定符號來標記,而是採用按指標排序、評比、列示指標等方式進行公布。
(4)盈利模式有所不同。
S&PMicropal有應基金管理人提出申請對其基金進行業績評價並收取一定費用的基金評級業務,而大部分基金業績評價公司只是以提供圍繞基金業績評價所衍生的基金數據、投資分析工具、研究報告、在線服務等業務獲取收人。如Momingstar向機構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分析軟體,每年使用費為545美元,網上付費客戶每年交費99美元,出版的《晨星共同基金》雜志每年訂閱費500美元。
『貳』 國誠基金現狀怎麼樣發展前景如何
國城基金集資詐騙,出事了
『叄』 深圳濱海基金管理公司的現狀怎樣
深圳濱海基金管理公司主營業務為發起和管理產業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肆』 私募基金行業的現狀怎麼樣
2018年,私募業迎來了重抄大發展,私募基金規模正式進入12萬億時代。不過,截至今年2月底的數據顯示,證券私募基金雖然備案家數有所增加,但是管理規模卻較去年同期縮水超2000億元。在私募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公募基金經理、券商高管仍然紛紛「奔私」,今年以來,業內不少大佬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私募基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底,私募基金行業認繳規模為11.35萬億,較2016年末增長了1.11萬億,增幅約10.84%。整體來說,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猛,目前仍處於快速擴張階段,但商業模式、業務規則等還需進一步完善,確保行業發展健康有序。
『伍』 我國社保問題基金現狀是怎麼樣的
目前,我國正在建設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其中,全民醫保早已基本實現。截至2013年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22億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98億人,有1.41億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老年人都已領取基本養老金。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分別覆蓋了1.99億、1.64億和1.64億職工。社會保障水平正逐年提高,其中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了 「十連調」。社保基金收支結余規模不斷擴大,抗風險能力增強,截至2013年底,五項社保基金收、支和累計結余分別達到3.52萬億元、2.79萬億元和4.51萬億元。此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總額突破1萬億元。可以說,我國已初步建成社保公共服務體系,並在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當前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主要表現在:一是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失業率穩定在較低水平。
其次是產業升級轉型中的勞動力技能素質結構問題。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為主要特點的轉型升級,必然會對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具有較高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在短期內將進一步加劇。
再次是青年就業問題日益突出,數據顯示,青年人口的失業率比其他各年齡組明顯偏高,青年經濟活動人口比例明顯下降,將對勞動力市場構成深刻影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突出,目前轉型升級創造高端崗位的速度還難以跟上畢業生數量的增加,適合畢業生的有效崗位相對不足,畢業生教育結構、就業觀念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另一個青年勞動者群體——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也不容忽視。
另外還有一點是就業質量是就業之「憂」。目前部分勞動者就業質量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主要是:脆弱就業群體和不穩定就業群體佔比大;總體勞動報酬水平仍然偏低,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問題仍然突出。
當前,社保制度建設還存在的比較突出問題有:一是尚有部分人群沒有參保,其中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參加城鎮職工各項保險的比率偏低;二是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還不夠順暢,適應流動性不夠;三是待遇差距較大,公平性有待提高;四是基金難以保值增值;五是經辦管理體制仍然存在部門分割的狀況。
未來社保制度發展面臨較大挑戰:一是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對參保和政府投入帶來影響;二是人口老齡化加速,可持續發展問題凸顯;三是城鎮化加快,對制度適應流動性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人民群眾對公平享有社會保障的訴求日益增強。
完善社保體系的對策建議有:
一是進一步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享有社會保障。包括完善養老保險參保激勵機制和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盡快出台遺屬待遇和病殘津貼政策。深化支付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完善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
二是繼續深化改革,促使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包括整合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實現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增強基金統籌調劑功能。
三是建立健全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包括制定和完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和監督,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經辦服務體系,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支撐和保障。
四是推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通過落實和完善稅收支持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同時,鼓勵商業保險發揮補充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