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資產管理」與「私募基金」的區別
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區別如下:
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版會公眾,即社會不權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
『貳』 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和其他基金的區別
這個管理計劃就是「國家隊」證金公司的專項管理計劃,代表證金公司買入回,也就答是證金分倉,初衷是為了避免持股超過5%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叄』 證券公司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與平常買的股票基金有什麼不同
根本區別是管理人不同,基金是基金公司管理,集合理財產品是證券公司管理,它專們都想賺錢,所以它們都屬開設理財產品,賺取投資者的管理費
基金公司在理財上比證券公司更專業,基金的收益、風險均比集合理財產品高,流動性、透明度比集合理財產品好很多。
集合理財產品的風險控製得比基金要好,所以風險更低,並且在產品設計上要靈活得多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集合理財產品只是過渡性的理財產品,會逐漸被基金所排擠
一般地,資金量大的長線投資者,適合買集合理財產品,普通的投資者,適合買基金
『肆』 資產管理計劃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資管計劃和理財業務最大的區別是:
(1)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會給定預期收益率,而且通過銀行的管理都能達到預期收益率,漸漸地在儲戶或者投資者心目中,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保本保證收益的,雖然銀行理財的銷售人員在給客戶的風險警示書上明示「理財非存款,投資須謹慎」,但在客戶的心目中銀行理財產品本質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保本保收益存款。
而從銀行自身的理財投資運作來看,由於所投資的債券資產可通過折溢攤收益率來計提理財產品收益並鎖定;非標資產的話,並不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交易,凈價沒有波動,只需按照持有的時間來計提收益率,因此理財產品的單位凈值1元是恆定不變的,隨著理財期限的延續,單位凈值均是往上升的。
在理財產品到期兌付的時候,可以通過續發理財或者轉回自營賬戶來實現本金和收益的兌付,收益其實是可以鎖定的。在管理費的收取上,銀行傳統理財產品除了扣除一定的託管費和應分配給客戶的收益外,餘下部分均計入管理費,這也是銀行理財產品遭到最多詬病的地方,因為很多學者、專家認為作為代客理財,本質上應當是為客戶進行財富管理,銀行應當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費,餘下收益應分配給客戶。
(2)新近推出的銀行資產管理計劃,則不設定預期收益率。像工行所發行的資管計劃則是設定一個收益率臨界值,超出該臨界值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若未達到該臨界值設定了管理費回撥補償客戶投資收益的機制。從而在管理費的收取上與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有本質的不同。
至於在具體的操作上,我個人認為並沒有本質的不同,資產的投向也應該沒有很大變化、除了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引入。 其實,資產管理計劃的首批試點規模區區200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120億(印象中好像是),對10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其實只是杯水車薪,理財直接融資工資相較於理財賬戶資產投向中的信貸類資產也是很小量的,對於券商等通道業務的壓縮效果很小。但是銀行資產管理計劃的推出政策意義更大吧,一個很好的政策導向,路漫漫吧。
資管不設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之前銀行的(自銷)理財業務收入除了託管費和銷售手續費,銀行會以投資管理費的名義獲取對於理財投資到期後超過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的超額部分。資管業務也收取託管費和銷售手續費,但管理費不是以投資收益的超額部分收取,而是以規模比例和(或)收益比例收取。
說白了,理財的超額收益全歸銀行,資管的超額收益大部分歸投資者。網上有人提到資管相比理財取消了「剛性兌付」,其實這不能算兩者區別,因為之前理財達不到預期收益的現象也有發生,但是大部分消費者依然無法理解理財非存款的觀念,所以這屬於金融普及程度的問題。
『伍』 資產管理計劃管理的可以是基金嗎
可以。根據喜好,資金量,投資周期去選擇投資品種相互搭配,獲得比單一品種更多的額外收益。
『陸』 如何查詢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備案情況
登陸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進入信息公示,選擇相關產品,輸入關鍵字或者代碼進行查詢即可
『柒』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基金 信託三者的區別
1、形式和發行方式不同
集合理財也叫券商集合理財屬於資產管理業務的一種形式;它和證券投資基金一樣,都屬於資產管理業務類型;證券投資基金、資金信託產品、集合資產管理產品,分別由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具備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管理、運作。
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者,可以將所持份額贖回或轉讓。集合資產管理產品和資金信託產品不得公開發行,因而也不能在證券交易場所流通。
2、投資者定位以及投資風格不同
基金是大眾化的理財品種,是公募產品;而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帶有一定的私募性質,它目標群多為中高端客戶。券商設立的非限定性集合計劃接受單個客戶的資金不得低於10萬元,而設立的限定性集合理財計劃接受單個客戶的資金不得低於5萬元。
券商集合計劃的股票投資下限最低可以為0,而基金都有持倉下限,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的最低持倉下限為80%。
3、范圍不同
資產管理業務的范圍很大,囊括了大部分的 信託業務和委託理財業務。信託合同的當事人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三方, 營業信託的受託人在法律上要求較為嚴格,是經有關部門批准專門經營信託業務的法人。
『捌』 契約型私募,信託計劃和資產管理計劃的區別
主要是發行機構的區別,契約型基金是指在私募協會備案的公司發行的產品,可以是金融機構,也可以不是;信託計劃是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資產管理計劃是券商資管或者基金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他們都屬於金融機構。
『玖』 基金公司專戶和專項資產管理的區別
證監會給出的官方抄名稱叫襲「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
具體而言,又分一對一和一對多兩種形式,一對一要求委託資產3000萬以上,一對多要求委託客戶數200人以下,單個客戶100萬以上,合計3000萬以上。基金專戶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由商業銀行擔任資產託管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活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專戶理財類的運作方式似於私募基金,乃針對公募基金而言。專戶理財有很多優勢,能夠為基金公司吸引更多客戶。然而,如何避免過度追求業績,如何確定業績提成標准,如何避免利益輸送,專戶理財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面對。簡單講就是,專戶業務投資的是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產品,而專項可以投資非標產品
PS:非標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或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
『拾』 資產管理計劃和私募基金的區別
私募基抄金與公募基金區別如下襲:
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6.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別以外,在投資理念、機制、風險承擔上都有較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