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太湖基金會

太湖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0-12-17 22:25:00

Ⅰ 張文俊的藝術年表

1918年11月15日(約農歷年10、5)生於山東臨沂傅家莊,家有土地幾十畝多,由祖父張德順勞動管理,父親懷琪經商,開雜貨小店,我童年生活多隨父親,少在家中跟母親一起生活,有時跟外婆一起生活,她是一位非常善良的老人,針線活很好,也常幫人裁衣,我的大舅幫父親做生意,另一位長工葉老井。
1925年(8歲)開始讀私塾,由本庄陳文堂教師教四書五經,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讀起,以後讀大學,中庸,上下孟子論語,千家詩,書經,禮記,等。我的父親特別重視我學寫字,要求寫對聯不要求人,所以我從十歲就開始過年寫對聯,在私塾讀書每天寫小字,大字,約四年。為我寫字打下了基礎。
1929-1933年讀初小(從四年紀學起)高小(在朱陳庄讀畢業後到臨沂考取縣師范講習所二年)。
1934-1936年在臨沂讀師范講習所,繼續學習顏字,柳字,由於受同學高立明的影響,開始接受進步思想,開始讀魯迅的文章。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對我追求進步思想影響很深。
1936-1937年,36年暑期我考取了山東省臨沂第三鄉村師范學校。我的書法,國畫成績是優秀的。
1937年秋,在山東省立第三鄉村師范讀書。讀進步書。於11月28日,因當時濟南論陷,我隨親戚韓汝鈞離家去徐州。參加第五戰區抗敵青年團。1937年12月由徐州隨軍至河南潢川,在第五戰區、戰敵青年軍團受訓後,3月至8月在河南息縣從事抗日宣傳活動。
1938年8月因病離開軍團去湖北均縣湖北中學讀書,10月隨校到四川梓潼國立六中一分校讀書。1938年5月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因組織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學藉。流浪至成都。
1940年失業、失學,後在成都南區貧兒寄託所教書。
1941年8月由中共地下黨介紹在四川洪雅中山鄉小學教書。
1942年1月15日在洪雅被捕,至44年夏先後被囚禁於成都、重慶歇馬場五雲山集中營。
1944年秋,考入重慶國立藝專,學習中國畫,先後師從李可染、鄭午昌、潘韶 、諸樂三老師。1946年隨校遷至杭州,47年秋畢業。在校組織領導學生運動、帶領同學參加慶祝舊政政治協商會議成功大會,被特務破壞,發生震驚中外的校口場事件。參加重慶各界慶祝舊政協成功大會籌委會。
1947年8月起,先後在杭州、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進步美術組織,今藝社新民主主義藝術同盟。1948年3月去南京,在郵匯子弟學校教書,和朱克可在地下黨領導下負責美術工作,迎接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成立南京文工團任美工組組長。同年6月去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由李可染引見拜望齊白石先生。
1949年10月至1950年調南京軍管會文化處秘書處任處長,又任市文聯聯絡部總幹事任、美術供應社副主任。《人民美術》第四期發表(南京市第二屆美展)一文。
1951年,任市文聯秘書處副處長。
1953年任江蘇省美術工場場長,江蘇省文化局美術創作組副組長,江蘇省美術工作室副主任。同年加入中國美協會員。
1954年,國畫《江南水鄉》獲美展三等獎,同年赴京籌備全國工藝美術出國展,10月去安徽梅山水庫寫生。發表《對江蘇當前美術創作的一些看法》。十月和胡毓容結婚。第六期《美術》發表《無錫慧山泥人藝術的改造問題 》。
1955年,發表作品《吳錫吳橋》(新華日報)和《人民喜歡的年畫》一文,與魏紫熙等人合作發表插圖16幅。
1956年,任江蘇省文化局藝術處副處長,負責籌建省國畫院、省美術館、省美協、書協(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同年發表《梅山水庫清基圖》和《繼承和發揚國畫優秀傳統》一文。
1957年,在單位參加反右運動,發表《造型藝術的典範》一文。
1958年,作品《梅山水庫》入選莫斯科國際造型藝術展,得到好評,並收入《十年中國繪畫選集》,由中國美術館收藏,王朝聞撰文評價《梅山水庫》為中國畫的新聲,與錢松岩等人為人民大會堂合作國畫《太湖新貌》,與傅抱石先生赴京舉辦江蘇國畫展。全蘇美協主席謝格拉西莫夫撰文評價中國畫家作品有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蔣兆和、李可染、張文俊等六人。
1959年,作品《東山運果》選入中國畫刊,發表《美術創作經驗談》論文,《錦屏磷礦》入選江蘇畫院畫集,《三門峽》入選山東畫集。《中國文學》英文版發表《梅山水庫》。與錢松岩等人連運港寫生。文匯報發表《略談國畫表現生活 》和《國畫集體創作問題 》文章。
1960年,在江蘇吳江桃園公社參加整社一年,於中國畫新觀察發表《九龍橋》、《三門峽》和文章評《待細把江山國畫》。(在河北美術)
1961年,作品《揚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畫片,光明日報發表《評山水畫蓮花峰》(錢松岩)一文,同年秋在黃山寫生20天,同年陪石魯、何海霞等陝西畫家訪問蘇州寫生。與錢松岩、亞明等人黃山寫生。與錢松岩合作《江上曙色》、《洞庭春曉 》等國畫。
1962年,任江蘇美協副秘書長、省文聯委員,人民日報發表《天都雨後》,與傅抱石等人合作,《化工城》參加全國美展。同年隨江蘇畫家寫生團(錢松喦、林散之等)訪問青島和李苦禪、於希寧等人談藝作畫。
1963年,美術發表《洞庭春曉》、上海美術出版社畫片《春耕圖》。同年10月與張晉先生去三峽,峨眉山寫生,為時約四個月。
1964年,《柳影漁歌》等編入現代山水畫集,江蘇美術館收藏《鐵礦山下》。4月10日至15日與陳大羽、張晉、宋文治在江蘇省美術館合辦作品觀摩展,110件。
1965年9月下旬,與傅抱石先生、錢松岩先生、宋文治先生去上海為虹橋機場作畫准備,後因傅先生去世,未果。11月陪錢松喦去井岡山、瑞金、廬山等地寫生。
1966至1973年,文化大革命,在五·七幹校勞動。期間創作系列國畫小品三峽四十餘幅。73年返寧,在家創作並臨摹宋元名畫。
1977年,調南京藝術學院任教。
1978年,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副主任。暑期去淮安瞻仰周總理故居,收集創作材料。創作《周總理故居》
1979年春,帶學生徐建明、張興來等去連雲港寫生。作品《周總理故居》參加省美展,被吉林博物館收藏,同期創作《鍾山雄姿》、《山高水長》等。
1980年秋,帶研究生董欣賓去華山、三門峽、葛州壩等地寫生,同年在南藝、南博辦畫展,劉海粟為畫展題詞:吐故納新,蟬蛻龍變。5月應文化部之邀去北京作畫,創作國畫《海上升明月》。同年任江蘇省美協副主席,香港文匯報發表《劉海粟較量劉海粟》一文。7-8月陪劉海粟去蘇州、黃山寫生。
1981年,帶研究生去雁盪山寫生。《海上升明月》參加中國研究院畫展、《山高水長》參加全國美展。同年被聘為南通書法國畫研究院顧問。
1982年,去廣西藝術學院講學,並帶學生李懷林在廣西寫生。《芙蓉聳翠》參加廣州國畫展,《鍾山雄姿》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同年還任少兒書畫會顧問。
1983年10月,帶學生朱峰、嚴南麟去四川寫生,發表《夔門天下雄》等作品,及《工藝美術是人民的美術》一文。
1984年6月,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共有120幅,《江山旭日》被評為六屆全國美展優秀獎,由中國美術館收藏。馬鴻增(美術評論家、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撰文評論。
1985年,帶學生鄭佰勁去新疆寫生,應新疆教育學院邀請,前往講學一個月。出版《張文俊畫選集》,發表《談山水畫寫生取形》一文。任江蘇省農民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臨沂畫院、四川嘉州畫院名譽院長。
1986年發表《塞里木湖》等作品,同年晉升為教授。李可染、楊建候、華夏撰文評論,任南藝研究生答辯委員、臨沂市經濟顧問。
1987年,發表《岱宗瑞雪》等作品,發表《中國現代繪畫史筆談》,應邀聘為河北省高級藝術專業職務評委。
1988年,帶研究生李小山去東北、浙江等地寫生,同年4月去浙美參加校慶,11月參加全國第五屆文代會。
1989年,帶學生陳士桂去泰山寫生,應聘為南師大研究生答辯委員,安徽師大研究生答辯委員。
1990年,帶學生去蘇州、無錫寫生,任金陵印社顧問,寫出《憶可染師》一書。《江山旭日》等五幅作品入選《當代中國畫名家選》大型畫集。
1991年,有兩幅作品參加賑災義賣。
1992年,在江蘇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作品120幅,香港收藏天地、美術雜志發表作品多幅,丁濤撰文評介。為毛主席誕辰一百周年創作《山高水長》,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1993年秋天,去蘇州舉辦個人畫展。參加省文代會,被選為名譽委員,省美協顧問,為中南海創作《峽江秋色》、《海上生明月》等作品,為軍事博物館創作《飛流石上鳴》。10月帶學生去四川九寨溝寫生,返寧創作巨幅《諾日朗瀑布》等作品,對畫水有新的提高。同年被選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
1994年,被選為江蘇省文德中國山水畫研究會會長。3月遷居江心州,開始創作丈二大畫。科學大眾發表多幅作品。任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顧問、江蘇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1995年,在江心州創作丈二大畫《黃河》等18幅作品,為電影《南京大屠殺》義賣,作品《雪霽》獲日本國際美術特等獎,人民日報發錶王朝聞致張文俊的信,肯定文德山水畫研究會宗旨。
1996年,現代書畫報發表作品7幅,作品《新安江水電站》參加嘉德秋季拍賣會,《東海揚波》入選中學教材。
1997年,創作冊頁小畫,江蘇美術出版社發表作品多幅,《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收入《夔門天下雄》、《山高水長》,馬鴻增撰文評論。同年12月愛人胡毓蓉逝世。
1998年,創作細筆大鏡片20多幅,任現代書畫報、淮陰師范藝術顧問,李可染基金會委員。作品《大寧河》在加拿大展出,江蘇畫刊和現代經濟報發表多幅作品和專訪,為抗洪救災義賣,在南藝學報發表《回憶黃賓虹》一文,周韶華、周積寅均撰文評論。入選《中國現代書畫家大辭典》,李小山發表《老師教我》一文。
1999年,《水鄉曲》入選江蘇美術五十年畫冊,《梅山水庫》入選南京美術五十年畫集,並刊登專訪,《夔門天下雄》入選《中國當代美術》,簡介入國際互聯網,作品《澳門風景》被印刷成明信片。發表《關於山水畫如何學習傳統,深入生活及創作問題探索》長篇論文。春季創作大鏡片山水80餘幅,5月至10月創作丈二大畫及丈二對開、六尺大畫約10餘幅。出席澳門九九回歸中國名家書畫展,並接受新華社、中央電視台采訪,澳門日報發表《井岡山飛流》,《山高水長》等作品入選《人民畫報》畫集,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大辭典》。
2000年1月,任澳門書畫研究院榮譽院長。
2000年 9月5日--12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張文俊山水畫展》參展作品80件,參加開幕式的有原中共中央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原中宣部副部長賀敬之、中組部常務副部長王照華,安徽省原省長,全國扶貧基金會會長王郁昭,中國美協秘書長,黨組書記李中貴,中國美術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楊力舟,副館長王安,中國畫研究院長劉勃舒,北京畫院長王明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原副院長阿老,《美術》原主編華夏,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社長程大利,湖北省文聯主席周韶華,中國美協藝會秘書長孫克,比利時駐華使館文化參贊,炎黃藝術館副館長李松,人民日報美術組長邵劍武,中央工藝美院教授田自秉,劉力上,何燕明,李可染藝術基金會鄒佩珠,嘉德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以及美術界數百人。畫展期間舉行了座談會,肯定了作品的創作,認為作品「得山川之靈氣、唱魂魄之贊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文藝報用一整版的篇幅報導座談會的發言。同時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8開精裝本《張文俊山水畫集》。此畫展中央電視台、 工人日報、中國文化報、現代書畫家報、文藝報等均有報導。以下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春山欣欣、千峰崢嶸 2001.10.30 中國美術館收藏 編號 013234;鍾山雄姿2001.10.30 中國美術館收藏 編號013235;夔門天下雄 2001.10.30 中國美術館收藏 編號013233。
2000年12月至2001年3月因心臟病住院。
2001年創作大小作品100餘幅,其中不乏得意之作。
2002年5月帶研究生孫濤去長江三峽及小三峽寫生。同月被聘為徐州老年書畫院名譽院長、南京徐悲鴻畫院名譽院長。
2002年6月帶研究生孫濤去廣東韶關丹霞山寫生,陳履生在《羊城晚報》撰文介紹。
2002年7月在《美術》雜志上發表《我與江蘇省國畫院》一文,網際網路、南藝學報皆進行了轉載。
2002年8月去雲南麗江虎跳峽、玉龍雪山、昆明石林寫生。
2002年9月畫大小鏡片20張。劉曦林撰文評價:張文俊先生為金陵畫派最後一位代表人物。
2002年10月26日至31日在溧陽參加《常州天目湖書畫研究院》成立大會,應聘為名譽院長。
2003年4月19日張文俊教授畫展在常州隆重開幕,同時由澳門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發行(張文俊溧陽風光作品集),常州市領導及南藝院長,書記等出席畫展。《芙蓉聳翠》被收藏 ,南藝發去賀信:常州市文化局、常州劉海粟美術館欣悉我院著名畫家張文俊教授畫展在常州隆重開幕,南京藝術學院謹向畫展及張文俊先生個人表示衷心的祝賀! 張文俊教授長期致力於山水畫創作是金陵畫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多年來在傳統的山水畫創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對張文俊教授取得的傑出成到由衷的欽佩。我們深信,在畫展主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張文俊畫展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2003年5月被聘為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顧問。
2003年8月22日上海美術館畫展《雨後秋泉石上嗚》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編號006105。
2003年10月帶學生殷南柱去梅山水庫、沂蒙山寫生。
2004年4月23日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香港媒體廣泛進行了報導。
2004年5月8日--10日在廣西桂林寫生,並與陽太陽先生會面。
2006年11月3日南京晨報專訪張文俊
2008年4月27日在家人和學生的陪同下以九十高年齡登上山東省泰山頂。

Ⅱ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對雙殘疾人家庭的救助有多少

你好!沒有穩定收入的殘疾人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如果是重度殘疾人,有居家護理補助。補助金額多少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定的,一般每個月50塊,具體情況請跟當地的殘聯或是民政局。

Ⅲ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小版郵票下的圖是太湖嗎

不是太湖,是會議的舉辦地,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雁棲湖。

Ⅳ 樂清殿後懷師堂歷史

南懷瑾,一九一八年出生,樂清南宅殿後村人。

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行政研究部肄業。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曾任大小涼山墾殖公司總經理兼自衛團總指揮。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

期間,遇禪門大德袁煥仙先生而悟道,後於峨嵋山發願重續中華文化斷層,並於大坪寺閱藏三年。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赴台灣後,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其他大學、研究所等教授。數年前旅美、旅港,未定所居。

在台、港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公司)、人文世界雜志、知見雜志、十方雜志、美國弗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主持十方禪林叢林書院。並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創辦東西精華農科(蘇州)有限公司、吳江太湖文化事業公司、太湖大學堂、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作出巨大貢獻,眾所皆知。

生平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大學微言、老子他說,及儒、釋、道各家五十多種著作,有經英、法、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日本等九種語文翻譯流通。曾講學歐、美、日各國,美國華盛頓大學尚設有南懷瑾學院。其門生自出巨資,用其名義在國內創立光華教育基金會,資助三十多所著名大學,嘉惠研究師生等舉。

先生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有種種稱譽,今人猶不盡識其詳者。數十年來,為重續中華斷層文化心願,致力提倡幼少兒童智力開發,推動中英文經典誦讀及珠心算並重之工作。又因國內學者之促,為黃河斷流、南北調水事,倡立「參天水利資源工程研考會」

Ⅳ 劉亦菲都演過什麼電視或電影

參演電視
2002——《金粉世家》飾白秀珠
2003——《天龍八部》飾王語嫣 (配音:內薛白)
2004——《仙容劍奇俠傳》飾趙靈兒 (配音:李曄)
2005——《豆蔻年華》飾小趙老師
2005——《神鵰俠侶》飾小龍女 (配音:季冠霖)
參演電影
2004年——《五月之戀》飾瑄瑄
2004年——《戀愛大贏家》飾金巧莉
2006年——《阿寶的故事》飾劉亦菲
2007年——《功夫之王》 飾金燕子

Ⅵ 鄭風田的科研成果

1.中國生物質利用政策演變與展望崔海興 鄭風田; 張彩虹;林業經濟 2008/10
2.我國農村葯品供應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基於農村葯品「兩網」建設調查的實證分析 鄭風田;傅晉華 中國軟科學 2008/05
3.研究綜述:農村基礎設施的經濟增長效應 傅晉華;鄭風田; 貴州財經學院學報 2008/05
4.退耕還林工程社會影響比較評價 崔海興;王立群; 鄭風田;農村經濟 2008/06
5.我國企業採納HACCP的現狀及發展對策芻議——以北京市為例 劉霞;鄭風田; 湯萬金; 咸奎桐; 當代經濟(下半月) 2008/01
6.我國企業實施HACCP的現狀及其擴散機制研究 劉霞;鄭風田; 湯萬金; 咸奎桐; 世界標准化與質量管理 2008/01
7.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現狀、問題與對策 鄭風田;劉璐琳;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1
8.退耕還林工程土地選擇指標體系研究——基於西南地區農戶調查的實證分析 李彧揮;高曉屹; 鄭風田; 中國軟科學 2007/10
9.退耕還林工程與農村社會發展的實證分析——以河北省沽源縣為例 崔海興;王立群; 鄭風田; 林業經濟問題 2007/05
10.有機認證制度與全球農業結構調整研究綜述 鄭風田;劉璐琳;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7/06
11.德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分析 鄭風田;辛本勝;《中國科技論壇》 2007/11
12.我國稻米零售價格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北京市超市稻米價格的實證研究 《價格理論與實踐》;鄭風田;李佳雨; 范堉暐; 2007/08
13.農民集中居住:現狀、問題與對策 鄭風田;傅晉華;《農業經濟問題》 2007/09
14.我國農產品出口面臨的食品安全危機事件實證分析——山東大蒜產業簇群案例分析 鄭風田;顧莉萍;《中國農村觀察》 2007/03
15. 根治礦難:產權改革能否有效——兼析山西臨汾、呂梁的煤礦產權改革試點 《經濟學家》;鄭風田;馮偉; 2007/04
16. 創業型經濟的興起與我國創業政策面臨的挑戰;鄭風田;傅晉華;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7/06
17.加拿大應對「准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的經驗及啟示;楊肖麗 鄭風田農業經濟問題-2007年4期
18.農業「軟實力」提升的戰略政策——我國台灣打造國際知名農業品牌的經驗及啟示鄭風田穆建紅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年2期
19.關於土地登記制度實施過程中政府角色的經濟學分析;鄭風田傅晉華 經濟問題-2007年1期
20.同群效應理論研究的若干新進展;鄭風田郎曉娟 經濟學動態-2007年2期
21.國外食品安全規制評估的CBA法及啟示;劉霞 鄭風田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2期
22.准公共品服務、政府角色定位與中國農業產業簇群的成長——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個案分析;鄭風田顧莉萍農業經濟導刊-2007年1期
23.財政支農科技投入與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盧昆 鄭風田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1期
24.日本生物技術產業政策評述及啟示;鄭風田辛本勝 科學學研究-2006年A02期
25.HACCP管理體系的企業認知、實施現狀及其擴散機制的路徑選擇——基於調查樣本的實證分析;劉霞 鄭風田...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6年10期
26.食品加工企業採納HACCP體系認證的有效性:來自全國482家食品企業的調研 王志剛翁燕珍;楊志剛; 鄭風田; 中國軟科學-2006年9期
27.新農村建設視角下中國基層縣鄉村治理結構鄭風田李明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5期
28.中國的糧食生產力革命——1953-2003年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對產出的貢獻陳衛平鄭風田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4期
29.現階段中國工業反哺農業戰略實施探析 盧昆 鄭風田... 社會科學家-2006年2期
30.全球化競爭、行業協會治理與中小企業簇群成長——溫州打火機產業簇群個案研究 鄭風田胡明...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1期
31.創業家與我國農村產業集群的形成與演進機理——基於雲南斗南花卉個案的實證分析 鄭風田程郁中國軟科學-2006年1期
32.從生存到發展——論我國失地農民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 鄭風田孫謹 經濟學家-2006年1期
33.論城市化與農村集體資產改制;鄭風田趙淑芳 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1期
34.礦難治理的微觀差異及對策 鄭風田趙淑芳,改革,2005(8)
35.城市化過程中「農轉居」與農村集體資產改制問題研究; 鄭風田趙淑芳 中州學刊-2005年6期
36.從多頭監管到一個部門說話: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急待重塑; 鄭風田胡文靜 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12期
37.歐盟新型安全型食品供給鏈:種類與個案; 鄭風田胡文靜 經濟問題-2005年11期
38.我國部分地區嗜食野生動物的成因探析; 鄭風田孫瑾 消費經濟-2005年5期
39.「世界農業工廠」的競爭力是如何形成的?—荷蘭花卉業個案分析; 鄭風田程郁...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年7期
40.我國縣域經濟競爭力評估,〈經濟日報〉(農村版),2005年6月
41.農產品國際品牌建設經驗及啟示——智利果品國際品牌建設的實證分析; 鄭風田趙淑芳 農村經濟-2005年7期
42.我國農業結構調整新思路——規模化、特色化與專業化產業區發展模式; 鄭風田四川農場-2004年4期
43.丹麥豬肉產業競爭力從何而來; 鄭風田李明 養殖與飼料-2004年7期
44.與其坐而論,不如起而行; 鄭風田信息導刊-2004年14期
45.我國農業結構調整新思路——規模化、特色化與專業化產業區發展模式; 鄭風田農村經濟-2004年6期
46.我國農產品「走出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選擇; 鄭風田求實-2003年1期
47.「日本製造」的衰落;鄭風田當代亞太-2003年4期
48.我國企業「走出去」的認知誤區; 鄭風田生產力研究-2003年2期
49.綠色貿易壁壘與WTO規則漏洞; 鄭風田生態經濟-2003年1期
50.走出去面臨的雙重挑戰; 鄭風田商業時代-2003年238期
51.從食物安全體繫到食品安全體系的調整——我國食物生產體系面臨戰略性轉變; 鄭風田財經研究-2003年2期
52.我國柑橘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分析; 鄭風田李茹 國際貿易問題-2003年4期
53.荷蘭花卉產業群核心競爭優勢的形成與啟示;鄭風田林業經濟-2003年6期
54.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評述; 鄭風田經濟縱橫-2003年5期
55.我國農產品「走出去」的挑戰; 鄭風田經濟縱橫-2003年3期
56.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與對策; 鄭風田趙陽 中國軟科學-2003年2期
57.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評介; 鄭風田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3期
58.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及其借鑒意義; 鄭風田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3期
59.「集群」三要素:宏觀、中觀、微觀 《經濟日報》,2003年1月17日
60.實行「雙贏」的機會與挑戰《經濟體制改革》2003年增刊
61.我國可否建立畜產品期貨市場? 張瑩 鄭風田河北畜牧獸醫-2002年6期
62.我國農產品走出國門的現實困境與對策——蘋果業出口個案分析; 鄭風田農業經濟問題-2002年10期
63.我國奶業市場困境與挑戰; 鄭風田價格理論與實踐-2002年11期
64.我國中小企業簇群成長的三維度原則分析;鄭風田唐忠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11期
65.糧食安全政策代價與中國農業的國際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10)(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2003(4)全文轉載)
66.環境與企業競爭力《中國管理科學》,2002年增刊
67.如何開拓蘋果業國際市場; 鄭風田北京農業-2001年9期
68.發展我國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 鄭風田經濟體制改革 1996/02
69.我國現行土地制度的產權殘缺與新型農地制度構想,〈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95年第9期全文轉載)
70.我國農村股份合作制企業運行機制分析 鄭風田管理現代化 1995/02
71.關於我國糧食供給的分析; 鄭風田陳武 經濟研究-1994年1期
72.產權理論與資源利用和保護; 唐忠鄭風田科技導報(北京)-1994年2期
73.國際貿易與我國未來糧食政策選擇; 鄭風田沿海經貿-1993年12期 最近幾年作為主持人主持的部分研究項目及完成情況如下:
1.全國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完善社會管理與維護社會穩定機制研究——農村對抗性沖突及其化解機制研究」(核心成員)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食品類企業採納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動力機制研究,2005-2008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我國農民企業家創業精神的生成環境與形成機制研究,2004-2006,已結題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核心成員):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問題研究,2006-2007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核心成員):流域管理視角下的太湖流域面源污染控制與管理,2007-2008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環保約束下企業競爭力與綠色戰略研究 (主持人) ,2000-2002,已結題。
7.國家社科基金(主持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研究------社會資源動員機制研究(一般項目07BJY085)2007-2008
8.國家社科基金(主持人):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藝術建設研究 (藝術學一般項目07BG47),2007-2008
9.國家社科基金(主持人):中國農村中小企業發展新戰略(主持人),2002-2005,已結題婚
10.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主持人):城市化中失地農民的創業問題研究,2005-2007
11.福特基金會公共政策競爭項目(主持人):中國農村中小企業簇群研究,2002-2004,已結題,
12.中國發展基金會(主持人):我國退耕還林政策評估,2005年,已結題
13.我國科技創業政策研究(主持人),北京市科委軟科學項目,2005年,已
14.歐盟項目(主持人):中國企業環境績效評估,2004-2005,已完成研究報告
15.國家科技部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合作課題(專題主持人):我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2003-2004,已完成,主要內容已公開出版,包括在《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鄧楠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16.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加拿大合作項目(專題主持人):2004-2005,我國食品安全鏈研究,已完成研究報告1份)
17.江蘇永鋼集團:永聯現象研究(主持人),2004-2005,已完成研究報告
18.荷蘭INCOTEC公司與荷蘭種業協會(主持人):中國種業市場與中荷種業合作前景研究 ,1997-1999,已經完成。
19.國家留學基金委(主持人):中國保險市場研究 , 1999-2000,已完成。動脈
20.加拿大政府,加拿大大學聯合會(AUCC)與中國留學基金委聯合資助(主持人):WTO與中國農業。2000-2001,已完成英文論文1篇,並已提交加拿大AUCC及中國留學基金委。
21.中國科學院與廣西區政府資助(主持人):廣西農業產業化研究 (主持人), 1999-2000, 已完成研究報告一份。 1.太湖污染治理研究報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報告,2008年
2.我國林改問題研究報告,政府咨詢報告,2008年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我國新型農民培育,政府咨詢報告,2008年
4.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研究報告,2008年
5.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農村中小企業簇群發展研究,福特基金會結題報告,2005年7月
6.我國退耕還林政策評估,中國發展基金會中期報告,2005年6月
7.我國科技創業政策研究,北京市科委中期報告,2005年7月
8.永聯村發展個案研究,永聯項目中期研究報告,2005年2月
9.環保約束下的企業競爭力與綠色發展戰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報告,2003年(此報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0-2002年結題報告)。
10.WTO and China Agriculture, AUCC research report(2001年)(此報告的研究得到加拿大政府、AUCC及中國留學基金委的資助)。
11.China seed market research, INCOTEC report (1998年)(此報告得到荷蘭種子公司INCOTEC的資助)。
12.China insurance Market research(1999年)(此報告得到中國留學基金委的資助)。
13.廣西農業產業化報告(2000年)(此報告得到中國科學院與廣西自治區政府的資助)。
14.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高競爭優勢案例分析:荷蘭花卉產業競爭優勢分析、法國葡萄酒產業競爭優勢分析、智利蘋果產業競爭優勢分析、台灣豬肉業競爭優勢分析、泰國大米業競爭優勢分析、中國廣西糖業分析、陝西蘋果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15.食品安全與綠色產業發展,首屆綠色產業論壇報告集,2002年6月。 1.《制度創新與中國農家經濟行為》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年
2.《糧食--農業·農村·農民》重慶出版社,1997年12月
3.《美國企業家精神》(主編與作者之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4.《華人企業家精神》(主編與作者之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5.《猶太人企業家精神》(主編與作者之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6.《日本人企業家精神》(主編與作者之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7.《管理從做人開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1.主譯教材:現代管理學,郵電出版社,2005年6月
2.主譯教材雙語版:現代管理學,郵電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3.主編:《農村經濟管理學》,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已完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
4.主編:《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教程》,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待出版
5.主編:《農村經濟與管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6.主編:《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1.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制度創新,2005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報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我國創業精神的生成環境與形成機制,2005年農林經濟學科進展,科學出版社,2005年
3.食品安全戰略研究綜合報告: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部分,《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1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4.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概況,《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2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5.發達國家食品安全主要監管模式比較,《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3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6.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4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7.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5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8.農產品及食品認證體系研究,《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13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9.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研究,《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17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10.HACCP體系應用研究,《中國食品安全戰略研究》(陳錫文主編)第28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11.中國糧食競爭力評估《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糧食問題》(嚴瑞珍、程漱蘭教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12.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面臨的挑戰與對策《WTO與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
13.關注我國食物健康安全《市場化·國際化與中國農業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 1.主譯教材:現代管理學,郵電出版社,2005年6月
2.主譯教材雙語版:現代管理學,郵電出版社,2005年7月
3.《國家競爭優勢》(校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
獲獎情況
1.專著《制度創新與中國農家經濟行為》獲第五屆人民大學優秀學術專著獎。
2. 教材《農村經濟與管理》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優秀文字教材獎三等獎
3.農村經濟管理學入選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4.WTO與中國農業獲加拿大政府與AUCC(加拿大大學聯合會)資助,到加拿大合作訪問研究1年
5.中國農村種子市場研究獲荷蘭政府資助到荷蘭合作訪問研究1年
6.1999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留學歸國人員資助 1.發展中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及經驗借鑒,調查研究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刊88期
2.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比較及其經驗借鑒,調查研究報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刊87期
3.為畜牧業「輸血」的路有多遠?中國畜牧報 ,2003年1月12日
4.加速畜牧業信息化服務進程中國畜牧報,2003年2月10日
5.從產業化到產業群中國畜牧報,2002年9月26日
6.戰略不是計劃出來的 中國圖書商報, 2002年7月24日
7.與其坐而論,不如起而行中國圖書商報, 2003年2月28日
8.牛奶被倒掉,遠比我們想像的復雜中國畜牧報,2002年5月12日
9.「走出去」與跨國資本運營風險中國畜牧報,2002年5月5日
10.我國可否建立畜產品期貨市場?中國畜牧報,2002年4月14日
11.經典的理論 實用的神話 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3月14日
12.看美國如何開拓國際市場中國畜牧報,2002年1月27日
13.荷蘭農業「生財」有道中國畜牧報,2002年1月27日
14.打造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品牌」經濟要參,2002年第21期(4月4日)
15.農畜產品出口要在摩擦中升華中國畜牧報,2002年1月13日
16.如何打造「中國牌」中國畜牧報,2001年12日2日
17.游戲世貿,要會巧用規則中國畜牧報,2001年10月21日
18.未來我國農業發展新戰略 中國畜牧報,2001年9月9日
19.入世後我國農產品面臨的挑戰與對策中國畜牧報,2001年9月26日
20.我國可否建立畜產品期貨市場河北畜牧獸醫,2002 (6)
21.如何提高我國水果國際競爭力中國綠色時報,2000.1
22.發展我國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的意義可行性分析金融與經濟,1996(3)
23.如何開拓蘋果業國際市場北京農業,2001年第9期
24.我國農產品走出國門的現實困境與對策中國園藝文摘,2003年第1期
25.倒奶:激戰前的預警經濟學消息報,2002年6月21日
26.美國農產品出口金融服務中國畜牧報,2002年5月26日 1.2008年11-12月,訪問美國
2.2008年10月,訪問義大利
3.2007年10月,參加中歐論壇,訪問義大利、比利時、荷蘭、法國等
4.2006年6月,訪問韓國
5.2000-2001年獲得加拿大政府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經濟系任訪問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
6.1998年1月赴荷蘭參加學術交流 。
7.1996-1997 獲荷蘭政府獎學金,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荷蘭商學院(The Netherlands Business School)留學進修 。

Ⅶ 如何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 「有你,我們更溫暖——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行動」正式啟動 道路冰滑、交通堵塞、水管凍爆、停電停運、物資緊缺……雪災、滑坡、泥石流、旱災、洪澇,是2008年至今最頻繁出現的字眼。 1月中旬以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五十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極端天氣給交通運輸、食品供應和移動通信等方面造成的嚴重影響。截至28日14時,1月10日以來的雨雪天氣過程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14個省(區、市)7786.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4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20.9億元。 為救助處於生命邊緣的貧困災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把社會關愛和溫暖送給這些最需要幫助的貧困災民,1月29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向災區緊急捐贈近55萬元的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安徽雪災災區貧困災民。為呼籲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捐贈支持雪災中的貧困災民,抗擊雪災,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與新浪網於當日共同啟動「有你,我們更溫暖——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行動」,旨在凝聚媒體力量,釋放和諧聲音,激發社會良知和愛心,響應雪災貧困災民對生命的呼喚,通過新聞宣傳和輿論倡導,動員社會力量籌集救災物資及資金,及時開展向雪災災區提供緊急援助,減輕貧困災民的疾苦與不安。 在1月29日—2月29期間,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與媒體將共同開展災區災情調查、了解災民需求、籌集救災資金和物資、現場采買並發放救災物資、報道救災中感人的事跡。截至發稿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已開始與安徽、湖北等雪災重災區取得聯系,了解當地受災情況,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先期向安徽重災區捐贈5萬元救災資金和價值近50萬元的1000多件羽絨服、500床毛線被等救災物資將為數千名貧困災民提供直接生活必需品的救助。 中國扶貧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近期一直在關注我國雪災災情,啟動災情信息監控。看到暴雪成災,嚴重災情已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時,中國扶貧基金會立即行動,啟動災害救助應急響應並先期捐贈55萬元的救災資金和物資。中國扶貧基金會將會通過媒體發布災區災民需求,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抗擊雪災,救助災民的行動;同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向社會承諾,一定將善款和救災物資及時送到災民手中,將社會各界的愛心傳遞給貧困災民,在寒冬里溫暖他們的心。 捐贈標准: 1、 救災資金標准為每個災民500元人民幣,進行現場救災物資采買,為其提供災後一個月的食品、飲水、被服的救助(為保證救災物資順利地發放到災民手中,將從捐贈資金中列支10%作為救災物資的倉儲、運輸、發放等工作); 2、 救災物資:以食品、飲水、禦寒被服為主,目前暫不接受舊衣物的捐贈;中國扶貧基金會將與當地相關機構協調,提供個人物資捐贈的接收方式和物資郵寄地址。
捐贈方式:

1、銀行匯款

中國扶貧基金會法定收款人:廖 文 堯
捐款銀行帳號: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賬 號:6222 0236 0204 3123 447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廖 文 堯

開戶銀行:中國郵政儲蓄
賬 號:6210 9864 0000 3437 216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廖 文 堯

開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賬 號:6227 0035 2583 0241 770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廖 文 堯

2、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五層 3、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項目簡介 1997年以來,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各種救災捐助。2003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正式啟動緊急救援項目,關注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弱勢群體,通過災害響應、物資救援和災後重建,減輕災民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與針對性。同時,緊急救援項目倡導和推動救援機構和受災社區的災害救援網路建設和能力建設,聯合政府部門和多家NGO共同致力於提升我國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備災與災害救援能力。 2003年以來,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項目積極向國際組織、境內外企業與社會公眾籌募救災物資與資金,到2007年底,累計籌集物資價值2億元人民幣,籌集救災資金300餘萬元人民幣;累計投入價值1.8億元的物資和300萬資金用於救助貧困災民。 項目受益地區包括新疆、寧夏、內蒙古、陝西、遼寧、黑龍江、安徽、青海、江西、湖南、四川、重慶、雲南、福建、北京、廣西、廣東17省(直轄市)的200多個災害易發縣,項目直接受益人口達110多萬人。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簡介 2007年4月23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緊急救援後援聯盟啟動暨合作簽字儀式」。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作為聯盟名譽主席宣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正式啟動並為聯盟啟動揭幕。 我國是世界上災害頻發、受災面廣、災害損失嚴重的國家,自然災害損失已位居世界第三,常年受災人口在2億人次以上。為提升緊急救援項目的響應速度,提升對貧困災民救助的有效性,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政府及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中國發展門戶網等新聞媒體及企業等64家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共同成立發起「緊急救援後援聯盟」,旨在搭建社會各界在災害救援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平台。該聯盟既關注災區民眾的生命、生存和發展,又聚集社會良知和愛心,動員社會力量給予及時的人道主義援助,減輕貧困災民的疾苦與不安。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鈕東昊 現場捐款: 地 址:北京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4-5層 中國扶貧基金會 。
[快報]接受捐贈及救援工作最新進展報告 2012-2-1 接受捐贈最新進展 截止2012年2月1日19時整,中國扶貧基金會接受愛心企業認捐及公眾捐贈善款善物共計389919219元人民幣,2500000元港幣。 1.現金認捐明細(單位:人民幣元)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100000 慈福行動50000 北京首創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5270 北京中機聯供硅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50000 深圳市伊天行技術有限公司6080 中國高爾夫頻道產業公司600000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100000 碧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60000 公眾捐款101569人民幣;250000港幣 現金總計:1472919人民幣;250000港幣。 2.物資認捐明細(單位:人民幣元) 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4000000(服裝) 嘉實多(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540000(防凍液) 浙江三弘集團有限公司2500000(5000條棉被) 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33600(200條棉被) 雅芳婷布藝實業(深圳)有限公司85400(200條棉被)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100000(500條棉被) 山東省藝達有限公司52000(200條棉被) 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76000(200條棉被) 福建佳麗斯家紡有限公司76000(200條棉被) 山東雲龍集團公司56000(200條棉被) 物資總計7519000 救援工作最新進展 截至2月1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經有價值364多萬元的物資和資金開始向安徽、湖南、貴州三省起運,其中用於物資現場采購的資金為70萬元。 安徽:中國扶貧基金會向受災嚴重的國家重點扶貧工作開發重點縣金寨、太湖的價值20萬元77噸的大米,已經開始發放到災民手中。 湖南:中國扶貧基金會向湖南省重災區湘西自治州捐贈的價值20萬元的大米也開始陸續發放到災民手中。 貴州:中國扶貧基金會向貴陽市捐贈價值20萬的棉被以及用於化冰的工業鹽開始發放到在貴陽的農民工手中,今天將發放900床棉被;向雷山縣捐贈價值10萬元的大米,也在陸續發放到災民手中。

Ⅷ 如何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 「有你,我們更溫暖——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行動」正式啟動 道路冰滑、交通堵塞、水管凍爆、停電停運、物資緊缺……雪災、滑坡、泥石流、旱災、洪澇,是2008年至今最頻繁出現的字眼。 1月中旬以來,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五十年不遇的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極端天氣給交通運輸、食品供應和移動通信等方面造成的嚴重影響。截至28日14時,1月10日以來的雨雪天氣過程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14個省(區、市)7786.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4人,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20.9億元。 為救助處於生命邊緣的貧困災民,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把社會關愛和溫暖送給這些最需要幫助的貧困災民,1月29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向災區緊急捐贈近55萬元的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安徽雪災災區貧困災民。為呼籲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捐贈支持雪災中的貧困災民,抗擊雪災,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與新浪網於當日共同啟動「有你,我們更溫暖——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行動」,旨在凝聚媒體力量,釋放和諧聲音,激發社會良知和愛心,響應雪災貧困災民對生命的呼喚,通過新聞宣傳和輿論倡導,動員社會力量籌集救災物資及資金,及時開展向雪災災區提供緊急援助,減輕貧困災民的疾苦與不安。 在1月29日—2月29期間,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與媒體將共同開展災區災情調查、了解災民需求、籌集救災資金和物資、現場采買並發放救災物資、報道救災中感人的事跡。截至發稿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已開始與安徽、湖北等雪災重災區取得聯系,了解當地受災情況,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先期向安徽重災區捐贈5萬元救災資金和價值近50萬元的1000多件羽絨服、500床毛線被等救災物資將為數千名貧困災民提供直接生活必需品的救助。 中國扶貧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近期一直在關注我國雪災災情,啟動災情信息監控。看到暴雪成災,嚴重災情已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時,中國扶貧基金會立即行動,啟動災害救助應急響應並先期捐贈55萬元的救災資金和物資。中國扶貧基金會將會通過媒體發布災區災民需求,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抗擊雪災,救助災民的行動;同時,中國扶貧基金會向社會承諾,一定將善款和救災物資及時送到災民手中,將社會各界的愛心傳遞給貧困災民,在寒冬里溫暖他們的心。 捐贈標准: 1、 救災資金標准為每個災民500元人民幣,進行現場救災物資采買,為其提供災後一個月的食品、飲水、被服的救助(為保證救災物資順利地發放到災民手中,將從捐贈資金中列支10%作為救災物資的倉儲、運輸、發放等工作); 2、 救災物資:以食品、飲水、禦寒被服為主,目前暫不接受舊衣物的捐贈;中國扶貧基金會將與當地相關機構協調,提供個人物資捐贈的接收方式和物資郵寄地址。
捐贈方式:

1、銀行匯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賬 號:62220一22201--02068一4868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陳 輝 星

開戶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賬 號:62270—0352--7310—093218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陳 輝 星

開戶銀行:中國郵政儲蓄
銀 號:62109—8640--0003—043402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戶 名:陳 輝 星
2、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五層 3、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項目簡介 1997年以來,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各種救災捐助。2003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正式啟動緊急救援項目,關注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弱勢群體,通過災害響應、物資救援和災後重建,減輕災民的疾苦與不安,提升災害響應的及時性與針對性。同時,緊急救援項目倡導和推動救援機構和受災社區的災害救援網路建設和能力建設,聯合政府部門和多家NGO共同致力於提升我國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備災與災害救援能力。 2003年以來,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項目積極向國際組織、境內外企業與社會公眾籌募救災物資與資金,到2007年底,累計籌集物資價值2億元人民幣,籌集救災資金300餘萬元人民幣;累計投入價值1.8億元的物資和300萬資金用於救助貧困災民。 項目受益地區包括新疆、寧夏、內蒙古、陝西、遼寧、黑龍江、安徽、青海、江西、湖南、四川、重慶、雲南、福建、北京、廣西、廣東17省(直轄市)的200多個災害易發縣,項目直接受益人口達110多萬人。 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簡介 2007年4月23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緊急救援後援聯盟啟動暨合作簽字儀式」。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顧秀蓮作為聯盟名譽主席宣布緊急救援後援聯盟正式啟動並為聯盟啟動揭幕。 我國是世界上災害頻發、受災面廣、災害損失嚴重的國家,自然災害損失已位居世界第三,常年受災人口在2億人次以上。為提升緊急救援項目的響應速度,提升對貧困災民救助的有效性,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政府及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中國發展門戶網等新聞媒體及企業等64家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共同成立發起「緊急救援後援聯盟」,旨在搭建社會各界在災害救援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平台。該聯盟既關注災區民眾的生命、生存和發展,又聚集社會良知和愛心,動員社會力量給予及時的人道主義援助,減輕貧困災民的疾苦與不安。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鈕東昊 現場捐款: 地 址:北京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4-5層 中國扶貧基金會 。
[快報]接受捐贈及救援工作最新進展報告 2011-2-1 接受捐贈最新進展 截止2011年2月1日19時整,中國扶貧基金會接受愛心企業認捐及公眾捐贈善款善物共計8991919元人民幣,250000元港幣。 1.現金認捐明細(單位:人民幣元)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100000 慈福行動50000 北京首創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5270 北京中機聯供硅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50000 深圳市伊天行技術有限公司6080 中國高爾夫頻道產業公司600000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100000 碧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60000 公眾捐款101569人民幣;250000港幣 現金總計:1472919人民幣;250000港幣。 2.物資認捐明細(單位:人民幣元) 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4000000(服裝) 嘉實多(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540000(防凍液) 浙江三弘集團有限公司2500000(5000條棉被) 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33600(200條棉被) 雅芳婷布藝實業(深圳)有限公司85400(200條棉被)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100000(500條棉被) 山東省藝達有限公司52000(200條棉被) 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76000(200條棉被) 福建佳麗斯家紡有限公司76000(200條棉被) 山東雲龍集團公司56000(200條棉被) 物資總計7519000 救援工作最新進展 截至2月1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已經有價值364多萬元的物資和資金開始向安徽、湖南、貴州三省起運,其中用於物資現場采購的資金為70萬元。 安徽:中國扶貧基金會向受災嚴重的國家重點扶貧工作開發重點縣金寨、太湖的價值20萬元77噸的大米,已經開始發放到災民手中。 湖南:中國扶貧基金會向湖南省重災區湘西自治州捐贈的價值20萬元的大米也開始陸續發放到災民手中。 貴州:中國扶貧基金會向貴陽市捐贈價值20萬的棉被以及用於化冰的工業鹽開始發放到在貴陽的農民工手中,今天將發放900床棉被;向雷山縣捐贈價值10萬元的大米,也在陸續發放到災民手中。

Ⅸ 華人中像南懷瑾一樣的大師還有哪些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儒家:曾國藩…… (儒家思想文化真的已經是深入到,我們民族的血液里了。直接從曾國藩那裡入手,然後看孔孟曾荀吧!) 道家: 曾仕強,傅佩榮,吳秋文(主易理,也玩卦、具體深入情況不好說) 張至順道長(全真派,他老人家那絕對有修行的真功夫!) 其他一些民間術數,真假難辨,也是比較亂。上不了檯面就略過吧!記住一點,真有修為,有本事的人都是勸人向善的,絕不僅僅謀取利益。 佛家: 星雲法師,夢參法師,弘一大師,虛雲法師,印光法師……

Ⅹ 或許太湖大學堂保持原樣是因為這樣

如果沒記錯的話,郭在當時還說出了南老師跟她說的「分光」一詞。怎麼看怎麼別扭,怎麼看怎麼不像出自南老師之口。

閱讀全文

與太湖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