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尼曼基金會

尼曼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0-12-17 20:20:59

❶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第12屆世界編輯論壇和2005信息服務博覽會將於2005年5月日至6月1日在韓國漢城舉行。來自世界80多個國家的1000餘位出版商、主編、管理執行官、首席執行官和其他高級報刊官員將參加此次盛會。

此次由世界報業協會主辦、韓國報業協會組織的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將繼續關注報刊在當今媒
體環境中的取勝戰略,回顧大量深入的成功案例,研究、展望即將發生的變化,同時分享世界報業協會塑造報刊未來(SFN)項目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在「地鐵報」概念成功的情況下,探討向大眾及報紙的特定讀者傳播信息的其它途徑;在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媒介,一系列新的無線、外圍媒體形式也不斷涌現的形勢下,勾畫出能為報刊帶來成功的新媒體模式;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廣告預算轉向營銷和傳媒等其他形式時,審視此舉對廣告的影響,勾畫出它對報刊企業提供的潛在機遇。

第58屆世界報業大會日程安排

(成功的經驗:探索創新、把握機遇)

5月29日星期日

●09:30-12:30

年度新聞自由圓桌會議

年度數字媒體圓桌會議

5月30日星期一

●10:00-12:00 開幕式

致歡迎辭:韓國總統 盧武鉉

世界報業協會代理主席 加文·歐萊利

韓國報業協會兼大會組委會主席 張大煥

世界編輯論壇主席喬治·布勞克頒發2005世界報業協會自由金筆獎給

蘇丹《天天報》主編 馬哈古卜·穆罕默德·薩利赫

●12:00: 2005信息服務博覽會開幕式

●14:00 - 14:40: 世界報刊產業的發展趨勢

世界報業協會總幹事 蒂莫西·鮑丁

●第一場研討會——報刊復興(一)(14:45)

【在過去一兩年中,報刊產業發生的創新遠遠多於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在世界每一個大洲,都不斷涌現與產品、定價及發行相關的新發明、新版式和新方法。

在本次研討會中,我們將回顧一些成功的案例、展望即將發生的變化,同時分享世界報業協會塑造報刊未來(SFN)項目的分析和案例研究。】

會議主席: 洪政旭——韓國《先驅媒體》董事長、總裁及發行商

發言人:麥克格·拉伯納 —— 德國葛歐格·馮·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副董事長(Verlagsgruppe Georg von Holtzbrinck)

本格·布勞恩 —— 瑞典Bonnier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西奧·布莎 —— 瑞士Edipresse 出版集團出版總監

5月31日星期二

●第二場研討會——報刊復興 (二)(08:45-12:30)

在「地鐵」概念成功的情況下,本次大會將探討向大眾及報紙的特定讀者傳播信息的其它途徑。

發言人:佩爾·麥克爾 ——《地鐵報》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編(Metro International)

亞利山德羅·瓊科·德拉維加 —— 墨西哥改革報業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Reforma Group)

麥克爾·戈登 ——《國際先驅論壇》出版商

●2005報業創新全球報告,由國際創新媒體咨詢集團發布

發言人:胡安·塞諾(倫敦),克勞德·歐柏臣(紐約),胡安·安東尼奧·吉納(弗吉尼亞,諾福克)

●12:30-14:00《人民日報》副總編江紹高及中國報業協會其他代表和與會代表討論「中國報業的發展」。

●第三場研討會——後印刷時代:下一代媒體(14:00-17:00)

【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媒介,一系列新的無線、外圍媒體形式也不斷涌現,我們將勾畫出能為報刊帶來成功的新媒體模式。】

發言人:陳大濟 —— 韓國信息通信部部長

弗雷德·希爾默棗澳大利亞約翰·費法斯控股公司 (John Fairfax)首席執行官

箱島信一 —— 日本《朝日新聞》社社長

桑迪·若姆瓦爾蒂 ——《菲律賓詢問者日報》總裁

6月1日星期三

●08:00-09:00:「獨立報業發展計劃」

【早餐會介紹:世界報業協會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會達成合作,向發展中國家的報業項目投入資金。】

●第四場研討會——媒體前景(09:00-12:15)

【代表各類視角、經驗和觀點的一組媒體專家將與聽眾分享其對媒體發展前景的看法,同時邀請大家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發言人:阿瑟·蘇爾茲伯格 —— 《紐約時報》公司董事長

杉田良樹 —— 《日本經濟新聞》社社長兼首席執行官

杜拉弗·古博 —— 南非《郵政衛報》首席執行官(Mail and Guardian)

●風華正茂的400周年

2005印刷媒體迎來400周年紀念日

共同展望未來

發言人:戈德·芬克貝納棗曼羅蘭公司董事長 (Man Roland)

13:00 - 14:15與美國《時代周刊》董事長對話

●第五場研討會——廣告傳媒的演變趨勢(14:00-16:00)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其廣告預算轉向營銷和傳媒等其他形式,我們審視此舉對廣告的影響,同時勾畫出它對報刊企業提供的潛在機遇。】

發言人:凱文·羅伯茲 —— 盛世長城廣告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 (Saatchi and Saatchi)

森隆一 —— 日本電通公司總經理兼董事

迪默·艾麗斯 —— 沃爾沃全球廣告與媒體總監 (Volvo)

第12屆世界編輯論壇日程安排

5月30日星期一

●第一次編輯早餐會(8:15-9:30)

「世界編輯論壇會晤韓國媒體」

●與世界報業大會舉行聯合大會(上午 10:00 – 12:00)開幕式

●與世界報業大會舉行聯合大會(下午 14:00 – 14:40)

探討世界報刊產業的發展趨勢,由世界報業協會總幹事蒂莫西?鮑丁主講。

●主題演講人(星期一下午, 14:45)

主題:新聞業面臨新前沿嗎?

發言人:克里史納·巴拉特 – Google公司,Google新聞創建者及首席科學家(印度)

唐?吉爾默 –《我們的媒體:基層新聞來自民眾,服務民眾》的作者和大眾新聞專欄作家

●第一場研討會(下午 15:45 – 17:30)

主題:人人都能做記者嗎?

美國興起「我們的媒體」運動,它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人人都能成為作家,是否都能挑戰「傳統記者」;博客、監督人、大眾報刊愛好者和業余攝影師正在誇大並指責報刊的公正性或可信度。此類行為是否正確?報刊應該如何應對?

發言人:拜立·蘇思曼 —— 美國 「尼曼監督項目」(Nieman Watchdog Project)主任

伊藤穰一 —— 日本Neoteny株式會社社長兼首席執行官

其他發言人待定

會議主席:安德魯·納切森 —— 美國新聞學院媒體中心

5月31日星期二

●第二次編輯早餐會(8:00-9:00)

「世界編輯論壇會晤中國媒體」

●第二場研討會(上午-9:15-11:00)

主題:小報發燒:是否正在降溫?

該是探討改變報刊版式的時候了。現在,有兩類新興小報:前者更改報刊版式但不更改價格和概念,後者降低報刊價格、關注年輕讀者。哪些改變有效?哪些無效?

發言人:讓·艾里克·皮特斯——德國《世界報》、《小世界報》、《柏林晨郵報》編輯

馬里奧·加西亞 —— 美國加西亞媒體首席執行官

迪迪耶·菲耶 ——法國《法蘭西西部報》編輯

羅布·蒙哥馬利 —— 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視覺效果編輯

會議主席:喬治·布勞克——英國《星期六時報》編輯

●與世界報刊協會舉行聯合大會(上午– 11:15 – 12:30)

主題:2005報業創新全球報告,由國際創新媒體咨詢集團主辦。

發言人:胡安·安東尼奧·吉納和埃爾特里(Juan Antonio Giner and Altrii)

●第三場研討會(下午-14:00-15:45)

主題:RSS與在線新聞聚合器:威脅還是機遇?

像Google新聞搜索引擎這樣的RSS內容聚合軟體和聚合器軟體,對您的信息內容重新配置(有時候無需付費或沒有任何控制)。信息流覽量和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但報刊的利潤卻不斷下降。報刊應採取如何採取應對措施呢?

發言人:西蒙·沃特曼 —— 英國《衛報》電子版總監

里奇·斯格仁塔 —— 美國Topix.net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竹村正弘 —— 日本《讀賣新聞》、《讀賣在線》編輯

會議主席:蘇珊·美尼特 ——美國 顧問

●第四場研討會(下午-16:00-17:30)

主題:虛擬報刊: 前衛的信息圖形

信息圖形吸引年輕讀者,現在已成為某些報刊的主要資產。本次研討會旨在探討新信息圖形浪潮的發展趨勢。

發言人:傑夫·戈岑——美國《聖匹得堡時報》信息圖形編輯

阿爾伯特·卡羅——西班牙《世界報》信息圖形編輯

皮特·埃斯皮納——中國《中國日報》信息圖形編輯

女主席:凱蒂?拉特克里夫 —— 法新社亞太區圖形經理

6月1日星期三

●第三次編輯早餐會和研討班(8:00-10:00)

「內容管理工具和多平台傳輸系統」

世界編輯論壇合作夥伴介紹案例研究:信息技術和知識管理軟體工具可以幫助編輯提高工作效率。需登記注冊 (與會人數限定在50人之內)

●第五場研討會(上午-9:00-10:30)

主題:涉及法律方面的新問題:隱私權問題和體育報道權利

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但結果殊途同歸:報刊在報道體育賽事和公眾/私人生活方面的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在未來幾年中,知識產權問題將成為新聞機構的巨大挑戰。敬請參加研討,與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應對這一巨大的挑戰。

發言人:默尼克·維拉 —— 法國路透社高級副總裁,全球新聞、圖片、圖形負責人

凱·狄克曼 —— 德國《圖片報》編輯

山口康 —— 日本《共同通訊社》國際事務顧問

會議主席:阿里·瓦加卡——芬蘭《圖爾庫新聞報》編輯

●第六場研討會(上午-10:45-12:15)

主題:編輯網路:低投入、高產出

「以全球視角進行思維」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態度。但是如何以更少的員工、更低的新聞編輯預算實現這一夢想?對國際時事報道或是地區性報道可與其他組織共同分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編輯聯盟和夥伴們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協同工作了。為什麼不創建自己的網路呢?

發言人:米格爾·安吉·巴斯德涅 —— 西班牙《世界報》、《國家報》、《共和國新聞網》、《國家日報》國際部主任

布賴恩·拜恩 —— 《韓國先驅論壇》總經理

伊姆蒂亞茲·阿拉姆 —— 巴基斯坦南亞自由媒體協會秘書長

李思特·衛默南——芬蘭《卡勒瓦報》編輯

會議主席:鄭佑吉—— 韓國《中央日報》發行商

●12:15 – 13:00 :世界編輯論壇年度大會

●第七場研討會(下午-14:15-16:15)

主題:亞洲報紙有何不同?

亞洲本地報刊與使用羅馬字元的報刊截然不同。而從巴基斯坦到日本,這一地區的報刊產業最具活力。亞洲編輯在吸引年輕讀者、整合新媒體戰略等方面獨具招術。

發言人:胡錫進—— 中國《環球時報》副總編輯

賽格維 —— 《印度斯坦時報》編輯部主任

千野桂子——日本《產經新聞》高級編輯

李相錫——《韓國時報》執行董事

蘇繼賞——中國《新疆經濟報》總編輯、社長

會議主席:安德魯·林奇 ——《塑造報刊未來》編輯部主任(《亞洲報業焦點》創始人)

❷ 讀書筆記:《怎樣講好一個故事》

怎樣講好一個故事》讀書筆記

最近看完柴靜的《看見》,看到豆瓣對這本書的點評。有些人說柴靜不適合做新聞,說太太感性了,對於很多新聞方面的知識了解太淺顯,不夠客觀和理性。可是,我卻在她獨有的新聞采訪風格里,看到了她個人的一種魅力。然後搜了她的很多采訪和一些演講,才發現原來記者是最會講故事的人。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是由全球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集聚全美傑出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涵蓋各個方面,從尋找一個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撰寫和出版你的第一本書。它也是新聞、電視、廣播、紀錄片等從業人員,以及自由撰稿人的一本參考書。

網上認識一個朋友,最開始我是發現她寫了幾篇熱門電影的影評。後來就對寫作這個事一發不可收拾,一兩個月的時間寫了三十多篇文章。她寫的東西並不像市場上流行的各種幾段式故事類的,而是寫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感悟,例如親情,例如職場,例如所思所感。

那時候,比較懶的我一直以她為榜樣,向她看齊。然而,寫作這個事對於每個人都有疲憊期和瓶頸期。其實,每個事情都有吧。後來那個朋友開始寫的少了,忙年底的工作,忙結婚的事宜。她說,每個年齡階段心態和狀態都是不一樣的。以前學生時代就很多愁善感,能寫很多愛情方面的故事,後來工作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能安安靜靜的在房子里天馬行空的寫一些碎碎念。而現在,兩個人的生活了,要忙的事情越來越多,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工作考證的事情一多,放在寫作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她的寫作心態,不是扭捏作態的去迎合市場,而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天馬行空的寫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真實純粹。

寫作和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除了熱愛,不斷學習技巧,就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我是把這本書當做一本指導寫作的書來讀的。

下面是這本書里一些摘要:

【故事:從想法到發表】
這個把故事寫成的流程,你其實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漏斗:開始的時候, 你有的是一些未成形的,模糊的想法,然後你把它扔進漏斗,出來的就是一個集中起來、有重心有意圖的故事——不管怎樣,關於寫故事本身,大致的想法也就是這樣。剩下的就是實踐中去驗證。開始第一幕,你把故事的各種要素扔到漏斗里。最後到了第四幕,你的故事最終成型了。

【不停手:作者的時間管理】
規則一:
自己對自己負責,有些作者自己立合同,我將於某月某日出版這本書,我認識的一個作家,真的簽署這種合同,訂到辦公室的牆上。

規則二:
永遠隨身帶著手稿。我總是把正在寫的東西放在身邊。只要有一點時間,我就可以寫幾句。即便只是帶上一張記著最新那句話的卡片,也能用五秒鍾時間掃一秒,琢磨下一句是什麼。

規則三:
抓緊午飯時間。抓緊生病的時間。如廁時也思考你的寫作。抓緊所有可能的時間考慮你的作品。

❸ 財新傳媒的采編團隊

財新傳媒來采編團隊是《財經自》雜志的創始團隊,是中國最受尊崇的媒體團隊之一,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理念,以獨立思想、批判精神和專業素養享譽業界。他們既是諳熟中國經濟的新聞工作者,也是深具全球化視野的經濟觀察家。
胡舒立
財新傳媒總發行人兼總編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舒立女士是《財經》雜志創辦人,並擔任主編11年。她在新聞事業上的成就得到了國際新聞界的認可。
2011年 榮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2011年 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
2010年、2009年 兩度獲評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年度世界百名思想者」
2007年 獲得由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頒發的「2007年度劉易斯·李仰士新聞責任與正義獎」
2006年 被《金融時報》列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
2006年 被《華爾街日報》評為「亞洲最值得關注的十位女性」之一
2003年 獲得《世界新聞評論》頒發的「2003年度國際編輯」獎
2001年 當選美國《商業周刊》50位「亞洲之星」之一

❹ 胡舒立的成就榮譽


1995年,獲得外國記者中心(COFJ)頒發的「傑出新聞記者獎」
2001年,當選版美國《商業周刊》年度權五十名「亞洲之星」之一
2003年,獲得《世界新聞評論》頒發的「2003年度國際編輯」獎
2006年,被英國《金融時報》列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之一
2006年,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列為「亞洲最值得關注的十位女性之一」
2007年,獲得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頒發的2007年度「劉易斯·李仰士新 聞責任與正義獎」
2009年,被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為「2009年度世界百名思想家」
2010年,被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為「2010年度世界百名思想家」
2011年,獲評中國傳媒年會「2001-2010中國傳媒貢獻人物」
2011年,獲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
2011年,著作《舒立觀察:中國十年之真問題》入選「中國圖書勢力榜」
2011年,榮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2012年,榮獲由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頒發的「密蘇里新聞事業傑出貢獻榮譽獎章」
2013年,入選「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榜」
2014年,入選 「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榜」
2014年,榮獲拉蒙·麥格賽賽獎

❺ 四年級非虛構寫作要幾字

非虛構敘事是孤獨的新聞,要講述真實的故事——做好這件事太難了,而且,每一次都是那麼難

作者 馬克·克雷默(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總監和駐留作家)

寫得好很難,乃至備受煎熬。寫得好要求勇氣、耐心、謙卑、博學、見識、執著、智慧和感受力——你孤單的書桌上都得具備。《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是一部手把手的指南,從構思到出版的每一個階段,你都能從中獲益。這本文集收錄了51位名家的建議,他們都是非虛構敘事在美國最有經驗的從業者。

非虛構敘事有許多稱謂:敘事新聞(narrativejournalism),新新聞(newjournalism),文學新聞(literaryjournalism),創意非虛構寫作(creativenonfiction),專題寫作(featurewriting),非虛構小說thenonfictionnovel),紀錄敘事(documentarynarrative)。它現身於各種媒介:日報,生活月刊,周報別刊,和年度「最佳非虛構圖書」名單。它迷住了公共電台聽眾、影像紀錄片粉絲和電視觀眾。大學校園里,許多系科講授某種形式的非虛構敘事,如人類學系、傳播學系、創意寫作系、歷史系、新聞系、文學系和社會學系。各系科的老師們常常不清楚其他系科通常的方法和興趣。本書的作者們代表了各種各樣的敘事傳統,如調查報道、雜志的編輯、電影製作和詩歌。因此,本書比多數教科書都別出心裁,也比許多寫作技巧指南更具實踐性。

我們稱為「非虛構敘事」(或「敘事」)的體裁,對讀者和作者都是挑戰。它混合了人的事情、學術理論和觀察到的事實,指向對日常事件的某種專門理解,整理歸類來自一個復雜世界的信息。它始於作者走進真實世界去了解某種新的東西。《紐約客》(NewYorker)作者凱瑟琳·博寫道:

這就是所謂的難度新聞。它也是孤獨的新聞。不久之前,我坐灰狗長途車橫越南部去為報道做采訪。那一次,孟菲斯車站就是我的「凱悅大酒店」(HyattRegency)。結果,我的背部酸疼,我的屁股刺痛,整整四天,我住在孟菲斯車站,沒能睡上一個好覺。可是,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情緒上說,我都一點沒覺得無聊——實際上,我的狀態反而處在一種跟無聊截然相反的極端上。確實,這是一份孤單而且壓力又大的工作。可是,當你讀到……或者其他任何一位在這份工作上做了那麼長時間卻又做得那麼好的作者的作品,你就一定也會想到,這實際上也是一份能讓你的心智得到伸展、生命得到增強,具有超級樂趣的工作。

凱瑟琳·博的這段呼籲行動的話來自她在尼曼敘事新聞會議()上的發言,本書的絕大部分內容也是如此。每年秋天,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theNiemanFoundation)舉辦三天會議,主題是非虛構敘事藝術和技巧,包括演講、工作坊和討論會,主角是上千名年富力強的作者和編輯,美國的每一個州、幾乎世界每一個大洲的國家都有參會者。(會議錄音及更多信息詳見網站:www.nieman.harvard.e/narrative)

本書包含了會議發言人的建議和經驗之談,經過提煉和修訂,面向更為寬廣的講故事人群體:非虛構敘事的從業者、學生和教師。編輯這91篇文章時,我們做了壓縮、選取和重編排,並與作者一起,細細打磨它們的語句。結果我們把翻閱的60萬字精簡了五分之四——一大鍋經驗和解釋的高湯。這鍋湯的廚子眾多,不只是列出名字的51位作者,還包括他們的老師、同事和學生,以及尼曼會議的聽眾,因為書中的部分材料來自於工作坊的問答段落——善思的小組討論聚焦並推進發言人的想法。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為非虛構故事的從事者提供了一本資料集,命名和描述了非虛構故事創作的困難和值得為之努力工作的許多方面。我們先是綜述這個領域,然後探討主題的選擇和數據的收集(采訪和調研)。我們探討親緣體裁(回憶錄、游記、散文和實況報道)、敘事結構、文學品質、倫理、編輯過程、新聞工作室里的故事講述和職業規劃。

也許有些讀者會從頭到尾讀這本書,更多的讀者會將其當作參考書——一本隨時待命的指南。我們對此書的設計,確保這兩種讀法都有收獲。

非虛構寫作,就要講述真實的故事——要做好這件事太難了,而且,每一次都是那麼難。我們的渴望是,當你盡力把故事講得更好時,這本書能是你最好的夥伴。我們祝你能具備進取心和靈感,把這件重要的事做到你的極致。■

馬薩諸塞州,劍橋

註:本文為《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序言。該書由財新圖書策劃,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現已面世發售。

本文首發於「財新文化」(caixinwenhua)

❻ 財新網的創辦事項

財新傳媒系提供財經新聞及資訊服務的全媒體集團,依託專業的團隊和強大的原創新聞優勢,以期刊、網站、視頻、圖書、會議等多層次的業務平台,向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讀者群,提供准確、全面、深入的財經新聞和資訊信息服務。
財新網所隸屬的財新傳媒成立於2009年12月,由原《財經》團隊組成。原《財經》主編、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胡舒立女士任財新傳媒總編輯,原《財經》副總編輯楊大明任財新傳媒副總編,原《財經》執行主編王爍任財新傳媒主編。原《財經》總經理吳傳暉任財新傳媒總經理。
胡舒立曾被美國的《商業周刊》譽為「中國最危險的女人」。她在對媒體價值探索中表現出的堅守與拓進為讀者所稱道。 胡舒立,財新傳媒總發行人兼總編輯、財新《新世紀》總編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胡舒立女士是《財經》雜志創辦人,並擔任主編11年。她在新聞事業上的成就得到了國際新聞界的認可。
2011年 榮獲「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2011年 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100強
2010年、2009年 兩度獲評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年度世界百名思想者」
2007年 獲得由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頒發的「2007年度劉易斯·李仰士新聞責任與正義獎」
2006年 被《金融時報》列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
2006年 被《華爾街日報》評為「亞洲最值得關注的十位女性」之一
2003年 獲得《世界新聞評論》頒發的「年度國際編輯」獎
2001年 當選美國《商業周刊》50位「亞洲之星」之一

❼ 正在消失的報紙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正在來消失的報紙 txt全集小說附件源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 影響模型
威廉·艾倫·懷特有一次訪問波士頓,兩名年輕的記者——《波士頓環球報》的路易斯·萊昂斯和《紀錄報》的查爾斯·莫頓設法找到了他,對他進行采訪。「恩波里亞哲人」{1}用雙臂摟住兩名記者說道:「我們都有同樣的面孔,這不是一副貪婪的面孔。」{2}
萊昂斯後來擔任尼曼基金會會長(1939—1964年)時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勸說年輕的新聞記者要為這樣一些團體和機構工作:它們把為社會服務置於「某個銀行家或實業家」的價值觀念之上。如果在今天,他可能會說置於「某個會計師或股票分析師」的價值觀念之上。
美國報業的輝煌曾經表現為獲得類似於企業那種成功的能力,同時也表現為對社會服務使命的自覺性關注。今天,報業的這兩種功能都遭到嚴重挑戰。按照家庭滲透率(發行量除以家庭數)來衡量,這個成熟的產業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發展到巔峰,滲透率達130%。到2001年,家庭滲透率下滑到54%。{3} 但是,家庭滲透率雖然下降了,報紙的影響力和贏利性在當時卻依然……

❽ 誰擁有生蚝誰就擁有全世界

沒聽說過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世界。」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專故事》是由全球屬久負盛名的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集聚全美傑出新聞記者和非虛構作者,分享他們獨到的創作經驗。涵蓋各個方面,從尋找一個好的主題、搭建故事的敘事結構、塑造作品品質,到撰寫和出版你的第一本書。它也是新聞、電視、廣播、紀錄片等從業人員,以及自由撰稿人的一本參考書。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尼曼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