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在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是一個以保護華南虎為主要目標的民間組織,2000年由一名美籍華裔女士全莉在英國創辦,2002年和2003年分別在美國和中國香港注冊。迄今為止,該基金會仍是中國國外唯一一個完全針對中國的老虎及其他瀕危貓科動物的慈善福利機構。
地球上僅剩餘的五個老虎亞種: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孟加拉國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和中國虎,都處在極其瀕危的境地。中國虎(也被普遍認為是華南虎)是所有虎亞種的祖先,但卻是瀕危的5個亞種中最瀕危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有約4000隻中國虎。但由於人類的捕獵和棲息地的破壞,如今地球上只剩下不到100隻了!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創立的。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目的是廣泛引起世界各界對中國虎現狀的關注,通過提供相關信息,讓人們了解中國虎的處境和未來命運。通過公眾教育,把先進的保護模式介紹到中國並加以實踐,籌集資金來支持這些行動,為拯救和保護中國虎而努力。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致力於將國外的先進野生動物保護概念和模式帶進中國,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與中國相關組織建立夥伴關系,尋找方法,解決人虎之間的矛盾,使兩者和平共處;幫助在海內外各方面,包括公眾、教育、商業、科技和政府的相關機構和組織之間進行溝通;與現在和未來的組織合作,最大限度地增加通過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的工作重點:通過有效的管理,使瀕臨滅絕的華南虎種群數量在中國本土面積較大而又安全的棲息地上逐漸增加。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在中國的工作開始於其創辦之時,即2000年,其保護華南虎的主要項目有老虎野化項目、老虎繁育項目和建立中國虎先鋒保留地。
2. 國際基金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什麼區別
國際貨幣基金組來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是根據源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組織)由182個成員國經濟體系組成,宗旨是促進國際貨幣合作、匯率穩定及有秩序的匯兌安排,以及在足夠的保障措施下,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臨時財政資助,以協助其紓緩國際收支失衡的情況。
3. 有人賺到美國ANC國際基金會的錢嗎
騙人的可能性比較大,還是小心謹慎一點比較好。
4. 人學國際基金會是一個什麼級別的社會研究機構
人學國際基金會是一家非營利的學術性協會機構,以香港人學國際基金會為主體。2017年7月在香港成立。在當代思想研究領域屬於最前沿,活躍的機構之一。
5. 目前世界上有那些慈善組織
國際慈善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Project Orbis -- ORBIS) 是一個致力於為世界各國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復光明的國際性慈善機構,它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見光明」。
樂施會
樂施會(Oxfam)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發展和救援組織的聯盟,它由十三個獨立運作的樂施會成員組成。1942年Canon 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1896年 - 1987年)在英國牛津郡成立,原名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德國納粹黨佔領希臘人民。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 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 樂施會是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的組織。「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 樂施會於1976年由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志願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注冊成為獨立的扶貧,發展和救援機構,先後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推行扶貧及救災工作,開展綜合發展、緊急援助、教育、衛生和水利等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樂施會在中國的項目由香港負責統籌,確保符合國情、社情以有效推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簡稱UNICEF),原名「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1946年12月11日創建,最初目的是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並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母嬰和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1965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由於「促進國家間的手足情誼」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宣明會
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是一個發揚人道與博愛精神的國際慈善團體,其宗旨是以愛心服事貧苦及有需要的人們,與他們一起面對貧窮和災難,合力克服困境,使其走上康莊之路。 世界宣明會於1950年創立,起源於對一個孤苦女孩的愛心。因此,宣明會特別關心兒童的處境與福樂,著重幫助孤兒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並是關注女童教育、性別平等和環境保護問題。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1月,其創立者為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其妻子梅琳達·蓋茨。該基金會屬非營利性質,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2015年9月24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消息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22日在美國西雅圖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基礎上結成合作夥伴。
亞洲基金會
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 是一個非營利國際發展機構,它成立於1954年,總部位於美國的舊金山,在亞洲有18個地區辦公室。其活動宗旨在於通過提供資助和項目服務,幫助亞洲各國的發展。
亞洲基金會的項目致力於解決亞洲國家自己提出的在21世紀影響它們的關鍵問題:公共管理、經濟發展、婦女賦權、環境和地區協作。此外,亞基會還通過」向亞洲贈書」和專業交流項目等多種途徑,促進亞洲的和平、公正和繁榮。
國內慈善組織: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後,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6. 國際鶴類基金會是什麼
國際鶴類基金會,簡稱ICF,是由一些鶴類愛好者在1973年成立的,其創始者希望它能成版為全球領先的鶴類研究權和保護中心。國際鶴類基金會的宗旨是保護各種鶴類和它們賴以生存的濕地和草地,通過提供經驗、知識和鼓勵,讓人們參與到解決生態系統的危機中來。
盡管關注點非常單一,但該基金會指出:鶴類的興衰是鶴類生存的濕地和草地的生態系統整體是否健康的絕佳指標,從這個意義上講,鶴類是一種「旗幟物種」。
在國際鶴類基金會的總部,美國的威斯康星,該基金會保留了一套被捕獲的各種鶴類,以供科學研究之用,也用來繁育鶴類並放歸野外。此外,該基金會也支持研究公眾教育活動,以及全球的濕地和草地保護。
7. 中國國際佛教基金會在民政部有備案嗎
當然沒有啦,他自己都說是家公司了!
http://www.acttb.com/page.php?id=1
中國國際佛教基金會簡介
二十世紀九專十年代,籌建、成立了屬中國國際佛教基金會,並著手籌建吉祥萬佛城。中國國際佛教基金會基金,主要用於養老院建設、佛教公益、資助貧困等,由中國國際佛教基金會有限公司、鵾鵬展翅國際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負責基金的管理。基金會設立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幹人,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幹人。基金會宗旨在於開展社會慈善救助、佛教文化發展及養老設施資助等公益事業。
8. 有中國國際扶貧基金會這個組織嗎
的,我對這個組織不是十分的了解,有知道詳細情況的嗎? 不用復制一大堆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3月,是專業從事扶貧工作的全國性非政府組織。
9. 什麼是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
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簡稱IFCE,是一批關注中國環境問題的科技及專業人士於1996年在美國創立的國際環境組織,2002年被聯合國評定為主要環境組織之一,基金會設立顧問委員會、董事會、執行機構及會員網,總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設有代表處。
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的宗旨是通過幫助中國解決環境問題來保護人類的環境和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是支持和幫助中國民間環境組織的發展,促進新環境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和推廣;促進政府、民間組織及企業間在解決環境問題上的雙邊及多邊合作;開展公共環境教育和培訓項目,向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環境管理與資源保護的戰略性建議;加強公眾理解環境問題與人類生存的關系。
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的活動主要有民間環境組織發展和支持技術交流與合作以及環境教育與培訓政策咨詢。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在中國大陸開展工作始於1997年,在中國的活動主要有政策建議和技術交流;對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支持;教育和培訓等。
政策建議和技術交流: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已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提交了多項政策討論的論文和建議。2003年提交了「中國西部植被恢復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的報告。該基金會還推動中美專家和政策制定者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流互訪。此外,它還召集了多次環境方面的研討會,2004年10月,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在甘肅省舉辦了乾旱地區的氣候變遷和可持續發展研討會。
對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和支持:從2001年到2003年,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聯合組織了多次有關國際環境合作的NGO論壇。2003年該論壇是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與中國人民大學及北京「地球村」合辦的,吸引了426位國內外人士參會。2003年4月由北京世華聯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發起,由美國公司和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美國)及自然人聯合組建以中國國際商橋網路為平台的國際商務服務機構,立足於北京,服務全國,並利用在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的廣泛商務關系,為中外企業間的往來交流、投融資、貿易與合作提供橋梁工作,為政府、企業間的溝通與招商引資提供服務,還特別為中國民營企業、個體戶、中小企業提供海外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海外創業、產品代理、合資合作等系列服務。2006年,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與世界華商聯合發展促進會(世界最大的華人組織,總部在美國,由國際名人及華人華僑組織,主要從事國際商務培訓、國際名家及民間組織交流)等組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以全世界不斷更新的3000家左右創業投資商、傑出的300家創投基金和200多名個人投資者、700個專業從事企業並購上市為主的堅強的資源庫為後盾,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各類國際商務、投融資等服務,產業園區策劃,管理服務等。
教育和培訓: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已經主辦了一系列的兒童藝術比賽和出版活動,還在西安建立了一家兒童環境藝術教育基地。
10. 人學國際基金會有哪些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
目前人學國抄際基金會將推出襲前沿思想作品《人學是什麼——未來人性與你我的新命運》,它將由東方出版社在2020年出版發行,是人學國際基金會首席研究員李春光老師的多年研究之作。此外,基金會也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多家研究所合作,共同開展了關於新的世界整合哲學的數個研究課題並完成了多個理論成果,其中包括《全息智慧》,《全息倫理》與《全息實相》等前沿思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