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政府組織有哪些
非政府組織有:
1.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地球之友於1983年成立為慈善團體,是本地主要的環保團體之一。旨在透過推動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政策、營商方式和生活形態,以保護香港及鄰近地區的環境為目標。
香港地球之友的董事局成員,職工和會員均以提高廣大民眾的環保意識、增強其對環境和生態問題的關注和善用各類資源為己任。香港地球之友現有超過一萬兩千名個人會員及五十一個企業會員。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簡稱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由中國各類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殘疾人事業團體。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是在中國盲人聾人協會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於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殘聯機關內設11個部廳室,下設16個直屬單位、12個所屬社團,5個專門協會。
3.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指導下的。
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全國性的專業、行業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全國青聯團體會員,聯合國國際志願服務協調委員會(CCIVS)聯席會員組織。
4.中國消費者協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截至2016年,全國縣以上消費者協會已達3000多個,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在農村鄉鎮,城市街道設立的消協分會,在村委會,居委會,行業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廠礦企業中設立的監督站,聯絡站等各類基層網路組織達15.6萬個,義務監督員,維權志願者10萬余名。
5.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根據2018年6月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紅十字會設有7個專門委員會、35個分會。
『貳』 南都公益基金會的公益項目
新公民計劃
宗旨:改善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環境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來內越多的農民容工進城,農民工子女(包括「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教育、心理健康、道德養成等方面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妥善解決,不僅對農民工子女個人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也將帶來嚴重的後果。為改善農民工子女的成長環境,南都基金會決定實施新公民計劃,以項目招標的方式,資助非營利組織開展農民工子女教育、心靈關懷的志願服務和公益創新項目,捐建民辦非營利農民工子女學校。南都基金會願與社會各界一起,共襄義舉,為農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長,為和諧社會建設盡綿薄之力。
『叄』 南都公益基金會的介紹
南都公益基金會成立於2007年5月11日,是一家經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為民政部。南都基金會原始基金1億元人民幣,來源於上海南都集團有限公司。
『肆』 南都公益基金會的組織徽標
南都公益基金會標識設計以銀杏樹為原型。銀杏樹植根本土,生命力旺盛,有中國國樹之稱。圖形突出了銀杏葉的特徵,形似一棵紮根大地的小樹,象徵著中國民間公益組織從小到大,頑強生長的品格,同時又蘊含著南都公益基金會傾力培育民間公益之樹的美好寓意。圖形設計簡潔,造型優美,色彩採用暖色,亮麗溫暖;張開的樹冠像陽光懷抱需要關懷的人,讓人心懷希望,體現了公益精神。
南都基金會資助非營利組織為農民工子女開展的各項公益項目和志願服務活動,包括:農民工子女道德輔導項目、學業輔導項目、健康成長指導項目、就業服務項目、生活方式輔導項目、社會交往指導項目以及改善農民工子女成長環境的研究和政策推動項目。公益項目最高資助額為人民幣20萬,重點項目最高資助額不超過30萬,其中資助額在5萬元以下的為小額資助項目。
『伍』 南都公益基金會是民間非營利組織嗎
應該是吧
『陸』 南都公益基金會的組織機構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4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的資格:(一)業務主管單位代表、捐贈人、發起人;
(三)對南都基金會有重要貢獻的企業家;
(四)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良好公眾形象的社會人士。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柒』 那位知道北京朝陽新公民學校再那 多謝了
一、新公民學校是南都公益基金會發起的,以公益捐助方式舉辦的,為進城農民工子女服務的,民辦、非營利性學校。
二、新公民學校的基本理念
使命:辦公益學校,讓農民工子女人人有學上,上好學。
培養目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公民。
核心價值: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
戰略定位:創建非營利、平民性、民辦公助、高質量的教育品牌。
三、新公民學校的運行機制
南都公益基金會對每所學校的資助額度為150-200萬元,用於學校的基建、基本設備購置和最初1-3年的運行費用補貼。
學校實行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的運行費用由校董會負責向社會和政府籌集。
對於新公民學校而言,南都公益基金會的資助是一筆公益種子基金,其可持續發展要依靠學校自身努力和政府、社會支持。
四、新公民學校項目實行招標申請制。
任何有志於農民工子女教育的非營利組織可以通過南都公益基金會網站(www.naradafoundation.org)提交項目申請文件,參加競標。(詳見《新公民學校項目管理規則(試行)》)
五、新公民學校項目審查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1、當地農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有多大,是否能保證學校擁有足夠的生源;
2、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如何,包括辦學許可證的頒發、經費的補貼及其他扶持政策;
3、學校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如何保證穩定的辦學經費來源、較高的教學水平。
六、新公民學校的發展計劃
2007年7月,新公民學校項目開始招標,目前已在北京建成2所,計劃5-10年在全國捐建100所。
七、新公民學校的實施機構
新公民學校發展中心(注冊名稱:北京市朝陽區蒲公英培訓中心),負責新公民學校的招標、籌建、管理、培訓、宣傳及社會資源的動員和協調。
新公民學校發展中心
電話:8498 8686(傳真),8498 3998
地址:100101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8號匯園公寓J座1408室
EMAIL:[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