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私募基金的社招、校招招聘信息都在哪裡可以查到,有專門的網站嗎
1、招聘對象不同。校招招的是應屆生,最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對於碩博要求會更高一些);社招主要招的是往屆的有工作經驗的人群,比較關注的是應聘者所具備的專業技能,與所需求職位的匹配度。2、招聘方式不同。校招採取的是前往各院校現場招聘的形式,對企業進行全面宣傳,並即時面試發放offer,效率相對較高;社招主要通過各大招聘網站或人才市場以及獵頭公司進行招聘,周期較長,效率1、社招目的:只有一個,是招人解決問題;2、校招目的:卻有兩個,一個是招一些好的應屆生,另一個是做僱主品牌宣傳;3、即使企業本身一個應屆生都不想招聘,也會去做宣講,也會發幾個高薪offer,因為企業品牌好了,以後更好招人;說白了,校招其實是做宣傳和搶人;銀行招聘中的"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定向招聘",這幾種招聘有什麼區別?校園招聘:是銀行到你們學校,找到你們的系主任,首先你們的系主任會推薦名額,還有你們可以自己去申請,那其實就是第一面試,過了一般會去參加復試的。簽訂的合同是有合同周期的,一般會是3或5年的合同,但也有可能會是中長期的,在崗期間可以輪崗的,就是開始可能你做櫃台,感覺你還別的可以去別的崗位去工作。但是這需要申請。社會招聘:就是在網站上看到了他們發的招聘信息或者你的信息被獵頭挖到,被提交到公司人事,那樣進行的面試,一般會電話面試,然後預約在進行1到2次面試,最後敲定。這個也是有合同期限的,和校園招聘一樣,但是年份一般只有3年或者5年期的,在崗期間可以輪崗的。定向招聘:前期都差不多,但是這個在合同期限內不能夠輪崗的,定向招聘做了什麼在合同期間就要做什麼,想做其他職位,那就等合同期到期再簽訂其他崗位的。
② 應屆生去公募還是私募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一般來說是建議先去大平台公募積累經驗,後期有了能力再去私募;公轉私容易,但私募轉公募就比較困難了,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③ 應屆生要不要去私募公司
做過私募抄。
私募和公募名襲稱區別的來源主要在於面向募集資金的對象是私人還是公眾,面向公眾的資格門檻要求自然更高,能拿到公募牌照的基本都是龐然大物,所以對於應屆生來說,如果有選擇的話,一定是公募為優先,進了公募以後有的是機會進私募,反過來就行不通了。而現在私募基金多如牛毛,良莠不齊,很難甄別出適合加入的私募基金。建議從以下幾點考慮:
管理的資金規模(以50億以上為佳)
投資的產品種類(股權/期貨/股票)
以往的業績(股權就看投資過的項目,其餘看基金經理的收益率)
④ 想問一下,大學應屆生,目前有證券基金期貨從業和初會證書,如果進期貨公司大概月薪能有多少呢
進期貨公司就是拉人抄開戶的,基本工襲資極低,基本就是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其他收入全靠拉到的客人的手續費提成,如果拉不到客人,兩三個月就要你滾蛋了。想比之下我推薦你做會計,沒什麼業績壓力,輕松很多,收入也有保障。
⑤ 私募和公募哪個校園招聘容易招聘進去工作
都不好進,基層的,比如前台或者財務或者其他非核心崗位好進一些,但是內要求都很高的容。公募類似央企,能力學歷都比較重要,適合混日子,但是如果你要做得好也不容易。
比如你是基金經理以上級別的,都是有一定實力的人。難度巨大。
而私募重能力,學歷反而沒那麼重要了。但是能力非常重要,學歷其次,看什麼派。類似什麼金庸小說的,XX派XX派,哈哈哈。基本上都不會校園招的,你放心,哪怕一個很普通的崗位都未必校園招。
我建議你,多實踐吧,用真金白銀去實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最後還有一點,人品啊,人品不好的,不建議做金融了。就像做生意一樣,誠信為本。做人為本,如果連良知都沒,不要做人了。也不要做生意了。
⑥ 基金公司一般都有什麼崗位的工作適合應屆畢業生
基金公司一般都招研究生比較多,這個行業對學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⑦ 我是應屆生,金融小碩,我的offer有基金、銀行、期貨,目前我應該選擇什麼工作比較好
對於應屆金融小碩這些行業都可以呀 你可以提供你更多的專業技能擅長領域及性格愛好等 我們可以幫你分析對應行業和崗位要求等,你這樣泛泛而談 大家也幫不上你
⑧ 您好!本文為碩士應屆生,財務管理專業,請問基金公司的理財專員崗位如何,待遇如何
理財專員工作很高的啊,比如像上海這邊,你能拿到大概5000到8000多塊,只要你的勝任能力很內厲害,那有可容能上升到幾萬元不等。做財務的,學習效率很快的,只要理清基金工作的業務操作流程級投資程序,包括競標、拉客戶、談生意等義務。
⑨ 求教,基金公司行業研究員與券商行業研究員在各方面的區別哪個更適合應屆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歐立清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236150/answer/23884996
來源:知乎
許多證券公司設有研究所,研究所里上班的就是研究員了,分為行業研究員、宏觀研究員、策略研究員、金融工程研究員,等等。行業研究員是數量最多的,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組按照行業分類跟蹤各自行業的動向和部分上市公司,定期不定期形成行業和個股研究報告提供給買方(如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有需要的人。他們叫做研究員,也可以叫分析師。他們推薦的行業或股票以基本面為主、技術面為輔。
而證券公司總部也有一批人專門研究市場,類似研究所里的策略研究員,又不盡相同。他們關心市場變動本身,所以說通常他們離市場更近些,營業部每天發給客戶的簡訊通常出自他們之手。他們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營業部以及部分大客戶,他們叫做投資顧問。他們推薦的品種往往以技術面、信息面和熱點為主,基本面為輔。
每個證券營業部還有自己的投資顧問,為營業部的客戶提供投資咨詢服務,他們較少推薦具體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