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特基金會的簡介
福特基金會成立於二戰前。但是真正起重要作用是在1953年改組之後,所以把它列為20世紀後版半期的基金權會中的第一家。1936年老福特的長子埃茲爾·福特(Edsel Ford)捐資25,000美元成立福特基金會在底特律注冊。宗旨是:接受和管理資金以用於科學、教育與慈善目的,一切為了公眾福利,此外無其他目的。2000年資產96億美元。
㈡ 福特基金會的國際工作
在各大基金會中,福特基金會的全球興趣最濃。原因之一是它在 1950年改組振興確定工作方向時,正值美國開始在全球確立其超級大國地位,同時又時值冷戰激化,因此其工作與冷戰背景分不開。另一個因素是其會長霍夫曼和董事長小福特本人對世界事務有特殊的關懷。霍夫曼曾任實施馬歇爾計劃的主持人,小福特雖為共和黨人,但在當時孤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兩派 思潮中擁護後者。1951—1954年,基金會用於海外項目支出達5400萬美元,略相當於它在同期全部支出的1/3。
與洛克菲勒基金會不同,福特基金會的國際工作政治性較強, 更加明確重點是與蘇聯爭奪第三世界。1952年的一份文件稱,基金會決定將海外項目集中在中東和亞洲,因為這些地區有許多新興國家處於蘇聯—共產黨領域的邊緣,如果這些國家「民主失敗」的話,就意味著世界共產主義加強,發展中國家的戰爭危險就會增加。「如果印度走了中國的道路,整個亞洲就要分裂為二,也許 自由世界將無可挽回地失去它」,為此應該大力培養印度和巴基斯坦未來的領袖人物。霍夫曼認為印度是中國的「軟腹部」,並且有希望走民主的道路。根據這一 認識,福特基金會的海外工作重點是印度。1953年設培訓與研究部,其主任明確表示,培訓人才的宗旨就是「在海外直接或間接推進美國的利益。」
㈢ 福特基金會的教育基金
1951年,福特基金會成立了兩個機構:「教育促進基金」和「成人教育基金」。1951—1953年的兩年中就撥款1億美元。 「教育促進基金」的創意來自曾任芝加哥大學校長22年的哈欽斯,當時他是福特基金會的兼職主任。哈欽斯不但是著名教育家,還是思想開放的教育改革家。在他影響下,這一基金不僅促進教育還致力於改革 美國教育。從其經費用途可見其思想:1951—1954年,2800萬美元 用於教育,其中1100萬美元用於給中學教員的獎金,不是資助研究項目,而是給他們一年帶薪休假,由他們自由決定這一年如何用於提高自己作為教師的素質——進修、旅遊或其他方式均可。另外1700萬美元用於一項5年革新計劃。哈欽斯認為,美國教師的通病在於教學技巧多於知識而知識面又太狹窄,僅限於專業知識,因此需要加強一般人文教育。這項計劃的內容是:在師資 培養方面改變傳統師范學院的做法,先讓學生上4年大學普通文理科的基礎課程,第5年進行教學專業訓練,邊學習邊到學校實習,類似醫學院的最後一年。基金 會的捐款就是用於最後的一年,或補助無力支付學費的學生,或補助接受實習的學校。這項計劃當時在教育界頗有爭議。因為它反映了與實用教育相對立的「通才教育」思想,有人批評它為「倒退到18世紀」。但是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它也正好符合當時因戰後出生率陡增而師資缺乏的需要。根據這一計劃,非師范畢業的普通 大學生只要經過一年培訓也可任教師。「5年計劃」的內容還包括每年資助幾百名智力超常的中學生跳過最後兩級直接升入大學。這剛好又是哈欽斯的因材施教思想 與當時實際情況的結合:美國當時中學人滿為患,而大學卻因徵兵制而缺少生源。
基金還資助其他的一些教改實驗項目,例如給一個地方的教育 委員會30萬美元,研究如何增進公立學校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幾十家大學對其行政管理和教學目標作一調查,研究中學的最後兩年如何與大學的頭兩年相銜接;給 一批中學教師配備課堂助手分擔事務性工作,以便提高每個教師能管理的學生人數(這也是為了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等等。還有一項值得一提的項目是,研究學校 內取消種族隔離問題。在50年代初把這一問題提上日程是相當先進的。下面還要談到,福特基金會對種族問題比較關心,這也一直是它的特點。 該基金的宗旨為,培養「能夠有頭腦地參加自由社會的成熟、明智、負責的公民」。在這一項目下,1951—1955年共花去2500萬美元,其中1/3用於發展電視廣播教育,2/3捐助各式各樣的被認為與成人教育有關的組織、機構、活動、資料等。基金資助的討論會完全不同於通常理解的傳授某種知識和技能的補習班,而是有點類似政治學習討論會。收到最慷慨的一大筆資助的組織是「美國政治教育基金會」,其工作之一是組織世界政治討論會。這討論會據說是為了讓普通公民的業余時間用在嚴肅有用的追求上,而遠離無聊的娛樂節目。這一項目究竟成績如何,幾乎無法評估。1955年以後,福特基金會改變了做法,把對廣播電視教育的資助收回直接管理,大大減少對各種分散的討論會的資助。「成人教育基金」遂逐漸淡出。
以後的歷屆會長仍繼續以教育為重點,甚至認定福特基金會就是一個教育基金會,並且也是普及與提高並重,根據其會長的認識輪流突出重點。60年代特別重視培養師資,撥巨資給60多家學院作為師范學生的獎學金,以加強師范教育,同時給幾十家大學提 高教學質量。福特與卡耐基基金會還聯手成立「全國優秀獎學金基金」,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大學獎學金項目。另外,還建立了教學設備實驗室,專門從事實驗和設計各種新的學校設備和教學工具,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