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領導成員
主 席: 胡啟立
副主席: 梁保華、尤蘭田 、齊鳴秋(常務)、 鮑培德、吉佩定、唐聞生、佘靖、楊紹明、井頓泉
副秘書長:艾玲
㈡ 中華宋慶齡國際基金會是個什麼樣團體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是聯絡國內外友好團體和人士,為實現該會宗旨提供支持和資助的非營版利性組權織,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它並不隸屬什麼部委,只是一個單純為了紀念宋慶齡同志的慈善基金會而已,是非政府組織。獨立的民間社團,類似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㈢ 關於宋慶齡基金會的高息回報
絕對的非法高息吸儲,國家是明令禁止的,將來發生任何不能還本的風險,都是參與者自己承擔
一定要遠離,不要被所謂的高息給迷惑了
㈣ 中華宋慶齡基金會執行主席是誰
中華宋慶齡國際基金會主席是王東喜
中華宋慶齡基金會是純山寨的,在民政部民間專組織管理局屬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十三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已經公示,國際二字之差一個正規,一個山寨,請大家擦亮眼睛!
㈤ 中華宋慶齡國際基金會王東喜簡介
王東喜,黨員,特務連連長,出生於河南省林縣,1976年5月在和靜鎮為搶救戰友壯烈犧牲。專
王東喜
基本信息屬
性別:男
籍貫:河南省林縣
政治面貌:黨員
出生日期:
生前情況
生前部隊:陸軍
生前職位:特務連連長
立功情況:不詳
犧牲情況
犧牲時間:1976-5
犧牲戰役:為搶救戰友壯烈犧牲
犧牲地點:和靜鎮
安葬地:位於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溝村南側。
㈥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關於宋慶齡
宋慶齡是二十世紀最復偉大制的女性之一。她是推翻中國數千年封建帝制孫中山先生的夫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她的一生為世界和平、社會進步、民族解放、人類幸福殫精竭慮,無私奉獻,被譽為「國之瑰寶」。
宋慶齡,祖籍海南文昌,1893年1月27日出生於上海。1913年從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畢業之後,她便追隨孫中山先生,致力於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在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她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的成功,為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作為國家的重要領導人,宋慶齡在長期的國際和國務活動中,為保衛世界和平、爭取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為增進國際友好,促進各國人民的了解與友好往來;為維護婦女權益、發展兒童文化教育福利事業;為促進祖國統一,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受到了廣泛的崇敬。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在北京逝世。
㈦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是個怎樣組織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來是聯絡源國內外友好團體和人士,為實現該會會宗旨提供支持和資助的非營利性組織,是獨立的社團法人。以下是它的詳細資料: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1982年5月成立了宋慶齡基金會。2005年9月,經第五屆理事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英譯名為「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縮寫「SCLF」。
㈧ 宋慶齡基金會是非法集資嗎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SCLF)是兼具群眾團體和公益慈善機構雙重屬性的社會團體。回
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答繼承和發揚她的未竟事業,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宋慶齡基金會於1982年5月成立;2005年9月,經第五屆理事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據2017年3月基金會官網顯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下設5個機關職能部門,4個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設主席秘書長各一人,副主席8人,常務理事25人,名譽理事52人,理事230人,理事2人
詳細查看網路詞條
基金來源於組織募捐的收入。如果是集資就有可能是掛羊頭賣狗肉
㈨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是個什麼性質組織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SCLF)是兼具群眾團體和公益慈善機構雙重屬性的組專織機構。
為紀念國家名譽主席屬宋慶齡,繼承和發揚她的未竟事業,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宋慶齡基金會於1982年5月成立;2005年9月,經第五屆理事大會審議通過,更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第七屆理事會設主席秘書長各一人,副主席8人,常務理事25人,名譽理事52人,理事230人,理事2人。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下設辦公室、基金部、聯絡部、事業發展部和機關黨委(人事部)5個機關職能部門,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機關服務中心、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研究中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培訓交流中心和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4個直屬事業單位。
㈩ 去宋慶齡基金會工作怎麼樣啊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為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梁。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黨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斗、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研讀了馬克思的著作,與流亡歐洲的許多中國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土地和農民問題,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擴大,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宋慶齡迅速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認為「國難當頭、應該盡棄前嫌。必須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爭取最後勝利。」她關於全國團結抗戰的思想,與克服了「左」傾教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是相一致的。她並且為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慶齡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惡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慶齡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病逝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