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外本科直通車是什麼情況
一問:「海外本科直通車」是什麼項目?
答:「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由江蘇卓越國際交流教育基金會專門開發、專門為廣大專科生前往國外大學取得本科學歷以及本科後學歷的綠色通道。項目由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聯合部分省內優秀高職高專院校承辦,為我省專科學歷學生赴發達國家攻讀本科以及本科後高層次學歷提供難得的機遇,為我國培養各類亟需的專業性、復合型、國際化人才搭建平台。目前,「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已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所高校,就學分承認、續讀時限、課程銜接、語言能力、招生辦法、收費標准、獎學金等方面進行反復磋商,並同這些高校達成招生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
二問:「江蘇卓越國際交流教育基金會」是什麼機構?
答:江蘇卓越國際交流教育基金會是由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王斌泰博士發起設立、在民政廳登記、由教育廳主管的公益性基金會組織。江蘇省原副省長王湛和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司長曹國興為基金會顧問。基金會宗旨是:促進國內國外教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互動互用,吸引關愛教育的社會力量捐贈,資助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為教育面向世界助力。
三問:「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答:江蘇省教育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以下簡稱「蘇教國際」)為江蘇省教育廳直屬事業單位,其前身為1988年成立的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對外交流服務部,1997年更為現名。經過20年的不懈奮斗,蘇教國際已發展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專業從事教育國際交流的綜合性服務機構。
四問:「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性質如何?
答:學生報考省內相應項目學校被錄取後,在學校學完三年專科課程的同時,還對國外學校需要的外語要求和部分科目要求進行進一步學習,以達到進入海外高校續讀的要求。學生取得專科文憑後,直接進入海外高校完成本科學業以及本科後學業。項目學生在既節省時間又節省經費條件下,達到取得海外本科和本科後學歷目的。
五問:與普通專業相比,該項目有何優勢?
答:(1)學生在國內學完三年普通專業專科課程的同時,對國外學校需要的外語要求和部分科目要求進行進一步學習,專科畢業的同時即達到國外大學的入學標准,可直接進入專業學習;普通專業的學生三年大專畢業後還要經過語言強化階段才能進入國外大學專業學習。
(2)學生完成國內三年大專課程,達到外方要求,進入國際一流本科院校續讀,所獲文憑含金量高,得到全世界認可,就業前景光明;普通專業的學生參加省內專轉本考試,可申請的院校均為省內三本院校,文憑含金量遠不及前者。
(3)學生完成三年學業後,即使選擇不出國續讀,其英語語言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遠遠超過普通專業的學生,為國內深造及就業增加籌碼。
六問:與普通中外合作辦學相比,該項目有何優勢?
答:「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整合了江蘇省內70多家大專高職院校的強勢專業,採取課程整體認證的方式向國外大學爭取學分互換、降低學費、縮短時限等利好條件。和同類項目比較,它的優勢在於:
(1)公益項目
本項目為基金會精心策劃推出的第一個大型公益性項目,旨在為我省專科學歷學生赴發達國家攻讀本科以及本科後高層次學歷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基金會不收取任何費用,並對優秀學生提供獎學金。學生國內國外學習費用均遠低於普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2)安全可靠
「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是江蘇教育國際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王斌泰同志牽頭,得到了省教育廳、省內高職院校的大力支持,與國外官方機構及大學有正規的合作協議,蘇教國際是江蘇省教育廳直屬事業單位,作為全省最大的出國留學服務機構,在辦理學生留學申請及簽證過程中,確保高簽證成功率,提供高品質服務,值得信賴。
(3)優質學生
「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為專一批次錄取,與普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二批次降分錄取有所不同。
(4)國際名校
普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外方學校都是專科層次院校,知名度較低,而「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致力於引進國際一流名校,今年我們所引進的美、加四所高校在其所在國的學科領域中都久負盛名。
(5)學費低廉
普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國內學習階段學費約13000人民幣/年,國外學習費用按照該校國際學生收費標准繳納,沒有任何優惠,學費昂貴。「海外本科直通車」項目中,國外大學對項目學生給予優惠,學費遠低於學生個人申請留學的學費,如本項目的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一年的學費只需22000美金(而學生個人申請該校留學的學費為29000美金)。
(6)獎學金
本項目特別設立了「卓越海外升學獎學金」,為符合申請條件的優秀學生頒發一定數額的獎學金。
B. 海外本科直通車的「江蘇卓越國際交流教育基金會」
江蘇卓越國際交流教育基金會是由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王斌泰博士發起設立、在民政回廳登記、由教育廳主管的公答益性基金會組織。江蘇省原副省長王湛和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司長曹國興為基金會顧問。基金會宗旨是:促進國內國外教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互動互用,吸引關愛教育的社會力量捐贈,資助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為教育面向世界助力。
C. 有收到一份2011 年中國企業經營者跟蹤調查問卷,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北京卓越企業家成長研究基金會署名
不是必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