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饒平基金會

饒平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1-28 08:12:55

① 李清岩簡介

李清岩,男,1942年1月6日生,漢族,廣東省饒平縣人, 18歲始學祖傳五代中醫典籍。從事中醫風霜磨礪, 臨床40餘載,先後參加華夏、東岳中西醫學院等七所院校函授,現為民間中醫特治醫師、 中國河洛易經學院考核審定評為「高級預測師」,現為中國文化研究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並全國國際委員會委員, 中國平衡醫學研究會平衡保健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從事呀!知內外科研究,擅長奇難雜症、癌瘤、傷科、性病、不孕症、臨床方面造詣頗深。

1993年論文「補中益氣湯加減治胃下垂」入錄《現代中國特色醫術薈萃》世界圖書出版社,
1995年,論文《靈香牛消滯丸》抑制各種癌瘤等症,入錄《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刊。並獲華夏中醫葯「中醫英才」獎章一枚、獎狀,《當代中醫師靈驗奇方真傳》榮譽證書。
1995年,入錄《中國傳統醫學名醫特技大典》榮譽證書。
1996年,論文《止血生肌散治療湯火燒傷》入錄《中國中醫特治新法大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刊, 獲獎「中國中醫葯優秀學術成果文庫」論文證書。
1996年,論文《男女性病、不孕症治療研究》入錄《中國傳統醫學名醫特技薈萃》中國醫葯出版社刊。
1996年獲獎國家(九五)重點項目、世界第三屆傳統醫學大系大獎
賽、論文《靈香牛消滯丸》榮獲:世界傳統醫葯突出貢獻《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中英文教科版。獲獎《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證書錦旗一面,《傑出人物》獎章一枚。並錄全球執照中醫師聯合會會員、全球執照中醫師聯合會會章。
2004年,世界傳統醫學大系《當代世界傳統醫學傑出人物》一書。世界科學出版社再刊。
1998年,論文《五溫丹治療傷寒發熱並瘧疾等》入錄: 中國中醫葯優秀學術成果文庫、《中國特色醫療新技術》中醫古籍出版社刊,並獲榮譽證書。
1998年入錄:《中國特色名醫大辭典》(優秀名醫專家人才集)中國古籍出版社刊,獲獎:「中國特色名醫專家入典榮譽證」《中國特色名醫大辭典》入選榮譽資格證書。榮獲「中華名醫突出貢獻」榮譽紀念金章獎,並獲「中華當代名醫特色醫療貢獻錦旗一面。榮獲(中華醫學貢獻、當代名醫旗幟)紅十字國徽標幟銅匾。
1999年,榮錄《中國專家人才庫》、《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榮譽證書,人民日報社刊。
2000年,論文《五溫丹治療四時瘟疫等》榮錄《共和國名醫專家大典》重要史冊。中華名醫專家與優秀人才成就大系。 中華名醫高新科研成果與專題大系「中華醫葯高科技貢獻榮譽金獎證書」,共和國名醫專家金獎證書,「中華醫葯高科技貢獻榮譽金獎」「國徽金章銅匾」、「中華名醫專家紀念章」中華高新知識產權證。由中醫古籍出版刊。
2000年,榮錄《中國人才辭典1》中國人事出版社刊。榮獲「全國人才流動入選證書」。
2000年,錄入《2000年名醫》榮獲不銹鋼彩匾、榮譽證書,2000』千年名醫「紅十字徽紀念勛章」並獲收藏證書,NO.0222,香港國際收藏專業委員會。當代中國名醫特醫選編工作委員會。
2000年,榮錄《中國世紀專家》三卷, 中國世紀專家紀念證書。
《中國世紀專家金匾》盧嘉錫題。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刊。
2000年9月獲入「成功中國人」優秀人才稱號,「成功中國人」國際互聯網路。載入《世界科技專家與人才》(中國醫學卷), 中國科聯北京教科文發展研究中心編纂。香港九洋國際出版社出版。
2001年,錄入《2000/2001世紀名醫風彩》畫卷、珍藏紀念榮譽證書。
《當代中國名醫》「李清岩從醫金匾簡介」,榮譽證書、NO.0345,「當代中國名醫特醫證(金匾)」。陽光天使健康顧問網的專家顧問「聘書」。
2001年,榮錄《中國名院、名醫、名葯》中國新聞出版社刊。
2001年,榮獲《國際醫學成就獎》香港國際醫學科學研究院,並獲教授書格證。
2001年,榮錄《中華創業功臣大典4》中國統計出版社刊。
2002年,榮獲錄入世界好醫師協作網,國際互聯網,聯網網點,銅匾證。
2005年2月21日獲國際互聯網、世界專家名醫資料庫注冊證書,好
醫師協作網會員證。
2006年3月20日榮獲「新世紀興國人才金質獎章」和「新世紀興國
人才榮譽金鼎一座」,並隨榮譽金鼎和金質獎章贈送精裝榮譽證書,入編《前進中國·新世紀興國人才信息匯編》一書的權力,人才戰略與經濟發展研究院。
2006年5月榮獲《中國健康博覽》系列叢書中,並特聘工作指導、
顧問,特頒此聘書。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主管單位衛生部。
2006年6月榮獲載入《中華之輝一與時俱進寫春秋》大型歷史文獻
系列叢書。獲獎(紀念金牌)中華名人協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
2006年10月8日榮獲華夏英才「金爵獎」並鈦金獲獎證書,並任命
獲者為中國國際網路電視台理事會會員,免費頒發會員證書。主頒發: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中國國際網路電視台。
2006年12月10日頒發《世界醫葯衛生理事會特聘醫學專家》聘
書、紀念金匾、紀念金杯、紀念章,主頒發:世界醫葯衛生理事會、中國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2006年12月載入(中國優秀醫療衛生工作者風采)並同時授予「中
國優秀醫療衛生工作者」榮譽稱號,並頒發「中國醫療衛生工作者協會、會員證書」。
2007年元月被評為「中國衛生報告、中國當代傑出衛生人才」特授予「中國當代醫界精英榮譽金獎。」
多年來,對中醫內科常用葯進行研究,各種消石霉淋散,十八種喘咳症調治秘方劑,以及抑制癌瘤等秘方加深研究, 目前專攻內科白血病范圍臨床研究,並婦科節育及流產、復產研究。多年來,嘔心瀝血,為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② 華僑中學的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40個教學班,其中初中7個班,高中33個班,在校學生2600多人(學生團員1400多人)。學校教職工220人(其中離退休47人,中共黨員74人)。學校專任教師153人,包括中學高級教師18人,中學一級教師88人,中學二級教師25人。參加省級以上骨幹教師培訓5名,被評為縣學科帶頭人2名。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9%(含中學一級教師)。校園佔地98568平方米,生均37.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190平方米,生均12.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62%。學校現有教學輔助房36間,有100兆校園網,教室均配有「雙向電視」系統,每個學科實驗室都有多媒體電教平台。學校運動場各功能區配套齊全。
辦學以來,在上級黨政、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事業不斷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光榮的教學傳統,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進入新世紀,學校在「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引領下,弘揚「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秉承「輔德、立身、善學、創新」的校訓,踐行「人本、合作、開放、創新」的辦學理念,堅持以「高質量求生存,科學管理求效益,教育科研求發展」為發展思路,以「爭一流,創名牌,出特色,育英才」為辦學宗旨,以「立足素質,注重實踐,全面發展,藝體見長」為辦學特色,倡導「敬業、愛生、協作,進取」的教風和「尊師、勤學、求真、奮進」的學風。目前,學校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良好的校風進一步形成,高考升學率逐年上升,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1997年以來,學校連續被饒平縣獎教獎學基金會、饒平縣教育局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高考先進單位」、「衛生先進單位」;1999年12月被評為縣一級學校;2000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榮獲市「十佳文明校園」稱號;2001年1月被評為市一級學校;2004年3月通過市一級學校復評;2004年相繼被評為「市綠色學校」、「市禁毒教育示範學校」、「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
2005年1月被廣東省教育廳批准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③ 潮州的英雄人物

.李嘉誠
他獲得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
他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巨子;
他是潮人的驕傲

李嘉誠這個名字,自70年代以來一直震撼著世界,特別是地產界和金融界。李嘉誠這個名字,對於香港人來說更意味著是財富。李嘉誠刻苦誠實、孜孜不倦的個人奮斗精神,和獨到的判斷力、果敢的決策力以及善於用人,構成了成功的因素。於是他也擁有了「超人李」、「大哥誠」、「塑膠花大王」、「地產猛龍」、「地產大王」等稱號。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城面線巷內的書香之家,自幼聰穎超脫,學習勤奮。1939年,日寇侵佔潮州便隨父母流落香港,飽嘗了戰亂、貧窮、飢饉之苦,也培養了吃苦耐勞、奮發圖強的精神。1950年,22歲的李嘉誠先生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命名,初創了「長江塑膠廠」表達了他的赤子之心。經過數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擁有「長實」、「和黃」、「港燈」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屬公司和50多家聯營公司,形成資金雄厚、實力強大的李氏「經濟王國」。去年,他本人成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先生已從面線巷走向世界,地位如此顯赫但他並沒有因此不可一世、頤指氣使,依然是那樣的謙遜、平和。有一次,李先生參加汕頭大學的奠基典禮,本來,他作為汕大創建人,應是當之無愧地在貴賓簽名冊首頁上寫下他的名字,但李先生沒有這樣,而將自己的名字簽在第三頁上。在這次宴會中,他不論地位高低,都跟每一位賓客敬酒、握手、交談,的確沒有讓人產生「隔離感」。李嘉誠先生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巨富,但他並不驕奢淫逸、大肆揮霍,依然是堅持以儉養德、養廉、養身,淡泊寧靜、朴實無華。

更令人欽佩的是,李嘉誠先生雖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國、故鄉。他曾充滿感情地說:「本人旅居香港數十年,無日不懷念國家,思念故里」,「作為炎黃子孫,必須奮斗自強,發達不忘家國,來日以報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實關系於國家的強弱,社會的興衰,以及時代的進退」,而擁有萬余平方公裡面積,上千萬人口的潮州地區,在八十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學府,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為此,他從1980年開始,便開始出資創辦汕頭大學,到去年底為止,共捐資12億多元,已建成36萬平方米的校舍,設立了文、理、工、醫、法、商等9個學院、16個學系,為國家,為潮州地區輸送了一批批人才。在去年召開的汕頭大學第五屆校董會上,李先生虛懷若谷地對在汕大成長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謝。在此,不禁想起李先生曾經在汕大講的一句話:「成就加上謙虛,才最難能可貴」。

李嘉誠的人格挽救力是崇高的,他取得的成就更是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去年6月他獲得了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李嘉誠先生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企業家。大獎提名委員會主席弗雷澤先生在頒獎時說:李嘉誠先生在全球的商業地位顯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他獲得此獎是名至實歸。

這位偉大的企業家,盡管獲得無數殊榮,他依然把自己作為一個平常人,一個市民和一個商人,並盡一切所能來報務社會,幾十年來,他向各界捐款逾38億港元。用他的話說:「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追求金錢和權力,而置人類高尚情操於不顧的話,那麼,一切進步及財富創造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晚上8點多,宴終人散,在宴會上吃的是什麼沒有記清,但李嘉誠先生的風范卻深深地「植入」腦海之中,給記者留下了難以忘情的印象,更加懂得應當如何立身處世,才不枉費自己一生。

2.林百欣
林百欣(1914年生)
潮陽人。早年赴澳門經商,1937年到香港經營制衣業。1947年創辦麗新制衣有限公司,以成衣製造和出口為主要業務,逐步拓展非洲、歐洲和美國及加拿大市場。1987年購買鱷魚恤有限公司73.9%股權,同年購入亞洲電視10%股權。1988年又增購亞視1/3股份。同年將地產業務分拆獨立上市,改組成麗新制衣國際和麗新發展兩家上市公司。1989年收購加拿大卑詩省山村度假勝地的最大度假酒店。家族財產超過90億元:現任香港麗新集團主席,亞洲電視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福織造廠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灣民興紡織設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等。曾在香港捐資興建林百欣學校和林百欣青年娛樂中心,在汕頭、潮陽捐建林百欣中學等。1993年受聘為港事顧問。曾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3. 饒宗頤
初夏,香港跑馬地。在一間「四壁皆書」的寓所,一位目光銳利、精神瞿爍的老人用純正的潮州話娓娓而談,從潮州的歷史到敦煌的藝術,從神秘的新德里到浪漫的巴黎,從嚴肅的學術到優雅的藝術,讓來自粵東潮屬三市媒體的一群年輕人,深深感受其學問的博大精深,真正見識一代國學大師的風采。
這位老人就是被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稱為「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又擅長書法、繪畫,在中國台灣省、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國家,有極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的饒宗頤教授。「現在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但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自己的東西」
饒宗頤字選堂,號固庵,1917年出生於潮安。作為名揚四海的學者,饒宗頤沒有真正的進學堂讀書,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對此他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學堂里也是在製造模型,但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也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東西,於是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他回憶說,我上過一年中學,後來就不上了,因為學不到東西。後來人家提到饒宗頤,總說他是秉承家學,大多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4.陳偉南
陳偉南( 1919年一)
原名陳鴻志,字國憲,出生於潮安縣沙溪鄉。1937年赴港,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抗戰勝利後再渡香江,先後創辦星洲貿易有限公司、星洲膠業有限公司、屏山企業有限公司,開設屏山飼料廠。任香港汕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州商會副會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會長、永遠榮譽會長、澳門潮州同鄉會永遠會長。陳偉南熱心襄助鄉邦發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自1985年以來,捐資總額5000多萬元。其中在家鄉捐建沙二幼兒園、沙二小學、寶山中學。榮獲廣州、潮州、汕頭三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八屆人大代表、政協汕頭市委員會副主席!

5. 謝慧如
謝慧如 (1913—1996年)
生於潮安縣官塘鎮白水湖,14歲赴泰國,初在東北部的坤敬、萬沛、挽賁等地從商;後到曼谷創辦泰聯企業有限公司,經營火磐、火鋸、凍房、保險、堆棧、建築、糖業、米業、麻絨和土產出口等;繼而在東北部各府開設火磐10多家,並先後承辦政府釀酒廠,創辦舂蓬礦業有限公司和遠東三環嘍鉛瓦廠。先後擔任泰國中華總商會執委、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副主席、名譽主席,天華醫院名譽董事長等職。為「汕頭市榮譽市民」和「潮州市榮譽市民」。捐贈巨款資助建設韓江大橋、潮州體育館;贈建潮州謝慧如圖書館、泰佛殿、藝樂宮、慧如公園及在官塘白水湖建自來水廠;還在家鄉興辦育智學校;在官塘中學建慧如堂;並於1991年4月在潮州市設立優秀市民獎勵基金會。此外,還在汕頭捐建謝慧如潮劇藝術中心,在潮陽市、饒平縣、南澳縣等地也有捐建善舉。

6.

陳弼臣( 1910—1988年)
出生於泰國吞武里府,祖籍潮陽市峽山鎮,泰名陳·梭蓬帕慝。當過廚師、小販和司賬員。後為保險業前輩鄭景雲所賞識,委以森興隆有限公司全權經理之職。不久自創曼谷木業公司,繼而開設星原、亞洲聯合、亞洲保險等公司,經營木材、五金、葯材、文具、大米、保險等行業。1944年與中泰10位商人合資創辦盤谷銀行,任董事,1945年下半年任買辦,1952年任總裁,1963年任董事長兼總裁,1984年辭去職務,被委為名譽董事長。他是盤谷銀行的主要股東,在泰國國內外興辦的公司約160家。歷任泰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等。歷年來本人及所屬公司,對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捐款數以億銖計。1981年獲泰王所賜一等白象大綬勛章,並獲紅十字一等獎章等。1982年泰國國立喃甘杏大學頒授他金融及銀行家名譽博士。1985年獲朱拉隆功大學商業行政管理學系名譽博士學位。1983年捐資興建潮陽峽山學校。

7. 庄靜庵
庄靜庵( 1908—1995年)
潮州市人。早年曾在廣州一家銀號當學徒。1935年移居香港。40年代創辦中南鍾表公司,經營鍾表貿易。1955年,取得瑞士樂都表和得其利是表的經銷權,在手錶業奠定穩固的基礎。1976年後大量生產石英錶。1978年開始在內地投資設廠,產品銷往歐美、南美和中國內地。曾任香港中南鍾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協委員等。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早在1945年就在潮州市創辦私立綿德小學,該校1979年復辦,1980年又捐建綿德中學,後再創辦綿德幼兒園。1991年被汕頭市政府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④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領彎現統計人口數量

潮州市饒平縣大澳地處沿海,毗鄰縣城,現有人口14492人,男人,女7206人。全村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居住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00畝(其中水田2300畝,旱園700畝)蝦池5000畝,海灘塗面積近一萬畝主要經營魚、蝦、蟹水產品和花蚶、珠蚶養殖生產,200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5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76萬元,人平均收入4650元。2007年被縣委縣政府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村黨總支部被評為先進黨總支部。兩年來,共投入資金30多萬元,用於學校綜合樓及操場配套設施。投資10萬元,改建戲台籃球場、羽毛球場,為學生提供較完善的學習及體育活動場所。2007年村兩委發動的捐資助學的倡議,得到了500多位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為我村教育事業捐贈80多萬元。成立的獎教獎學基金會。2008年,考取碩士研究生3人,大學本科專科共127人,饒平二中16人,縣實中8人。2007年以來,村先後投資810萬元,為群眾解決飲水、道路、衛生、水利、生產、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一、投資41萬元改建村面前橋梁一座。二、投資300萬元完成改水工程,解決我村3000多戶的飲水問題;三、投資250萬元對村內的主要大路進行全面鋪設,鋪設村內水泥路面長度達10多公里,實現了全村道路水泥硬底化;四、投資130多萬元用於村內道路清障、排污溝清理、興建地下排水設施600多米和廁所2個;五、投資30多萬元對疊石埭、小紅山埭、順豐埭進行修建堤圍、排灌系統等生產性投入。六、修建村文化中心、學校建設教學樓資金約40萬元。

⑤ 潮州傑出人物

1.李嘉誠
他獲得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
他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巨子;
他是潮人的驕傲

李嘉誠這個名字,自70年代以來一直震撼著世界,特別是地產界和金融界。李嘉誠這個名字,對於香港人來說更意味著是財富。李嘉誠刻苦誠實、孜孜不倦的個人奮斗精神,和獨到的判斷力、果敢的決策力以及善於用人,構成了成功的因素。於是他也擁有了「超人李」、「大哥誠」、「塑膠花大王」、「地產猛龍」、「地產大王」等稱號。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城面線巷內的書香之家,自幼聰穎超脫,學習勤奮。1939年,日寇侵佔潮州便隨父母流落香港,飽嘗了戰亂、貧窮、飢饉之苦,也培養了吃苦耐勞、奮發圖強的精神。1950年,22歲的李嘉誠先生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命名,初創了「長江塑膠廠」表達了他的赤子之心。經過數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擁有「長實」、「和黃」、「港燈」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屬公司和50多家聯營公司,形成資金雄厚、實力強大的李氏「經濟王國」。去年,他本人成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先生已從面線巷走向世界,地位如此顯赫但他並沒有因此不可一世、頤指氣使,依然是那樣的謙遜、平和。有一次,李先生參加汕頭大學的奠基典禮,本來,他作為汕大創建人,應是當之無愧地在貴賓簽名冊首頁上寫下他的名字,但李先生沒有這樣,而將自己的名字簽在第三頁上。在這次宴會中,他不論地位高低,都跟每一位賓客敬酒、握手、交談,的確沒有讓人產生「隔離感」。李嘉誠先生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巨富,但他並不驕奢淫逸、大肆揮霍,依然是堅持以儉養德、養廉、養身,淡泊寧靜、朴實無華。

更令人欽佩的是,李嘉誠先生雖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國、故鄉。他曾充滿感情地說:「本人旅居香港數十年,無日不懷念國家,思念故里」,「作為炎黃子孫,必須奮斗自強,發達不忘家國,來日以報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實關系於國家的強弱,社會的興衰,以及時代的進退」,而擁有萬余平方公裡面積,上千萬人口的潮州地區,在八十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學府,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為此,他從1980年開始,便開始出資創辦汕頭大學,到去年底為止,共捐資12億多元,已建成36萬平方米的校舍,設立了文、理、工、醫、法、商等9個學院、16個學系,為國家,為潮州地區輸送了一批批人才。在去年召開的汕頭大學第五屆校董會上,李先生虛懷若谷地對在汕大成長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謝。在此,不禁想起李先生曾經在汕大講的一句話:「成就加上謙虛,才最難能可貴」。

李嘉誠的人格挽救力是崇高的,他取得的成就更是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去年6月他獲得了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李嘉誠先生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企業家。大獎提名委員會主席弗雷澤先生在頒獎時說:李嘉誠先生在全球的商業地位顯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他獲得此獎是名至實歸。

這位偉大的企業家,盡管獲得無數殊榮,他依然把自己作為一個平常人,一個市民和一個商人,並盡一切所能來報務社會,幾十年來,他向各界捐款逾38億港元。用他的話說:「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追求金錢和權力,而置人類高尚情操於不顧的話,那麼,一切進步及財富創造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晚上8點多,宴終人散,在宴會上吃的是什麼沒有記清,但李嘉誠先生的風范卻深深地「植入」腦海之中,給記者留下了難以忘情的印象,更加懂得應當如何立身處世,才不枉費自己一生。

2.林百欣
林百欣(1914年生)
潮陽人。早年赴澳門經商,1937年到香港經營制衣業。1947年創辦麗新制衣有限公司,以成衣製造和出口為主要業務,逐步拓展非洲、歐洲和美國及加拿大市場。1987年購買鱷魚恤有限公司73.9%股權,同年購入亞洲電視10%股權。1988年又增購亞視1/3股份。同年將地產業務分拆獨立上市,改組成麗新制衣國際和麗新發展兩家上市公司。1989年收購加拿大卑詩省山村度假勝地的最大度假酒店。家族財產超過90億元:現任香港麗新集團主席,亞洲電視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福織造廠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灣民興紡織設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等。曾在香港捐資興建林百欣學校和林百欣青年娛樂中心,在汕頭、潮陽捐建林百欣中學等。1993年受聘為港事顧問。曾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3. 饒宗頤
初夏,香港跑馬地。在一間「四壁皆書」的寓所,一位目光銳利、精神瞿爍的老人用純正的潮州話娓娓而談,從潮州的歷史到敦煌的藝術,從神秘的新德里到浪漫的巴黎,從嚴肅的學術到優雅的藝術,讓來自粵東潮屬三市媒體的一群年輕人,深深感受其學問的博大精深,真正見識一代國學大師的風采。
這位老人就是被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稱為「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又擅長書法、繪畫,在中國台灣省、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國家,有極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的饒宗頤教授。「現在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但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自己的東西」
饒宗頤字選堂,號固庵,1917年出生於潮安。作為名揚四海的學者,饒宗頤沒有真正的進學堂讀書,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對此他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學堂里也是在製造模型,但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也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東西,於是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他回憶說,我上過一年中學,後來就不上了,因為學不到東西。後來人家提到饒宗頤,總說他是秉承家學,大多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4.陳偉南
陳偉南( 1919年一)
原名陳鴻志,字國憲,出生於潮安縣沙溪鄉。1937年赴港,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抗戰勝利後再渡香江,先後創辦星洲貿易有限公司、星洲膠業有限公司、屏山企業有限公司,開設屏山飼料廠。任香港汕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州商會副會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會長、永遠榮譽會長、澳門潮州同鄉會永遠會長。陳偉南熱心襄助鄉邦發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自1985年以來,捐資總額5000多萬元。其中在家鄉捐建沙二幼兒園、沙二小學、寶山中學。榮獲廣州、潮州、汕頭三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八屆人大代表、政協汕頭市委員會副主席!

5. 謝慧如
謝慧如 (1913—1996年)
生於潮安縣官塘鎮白水湖,14歲赴泰國,初在東北部的坤敬、萬沛、挽賁等地從商;後到曼谷創辦泰聯企業有限公司,經營火磐、火鋸、凍房、保險、堆棧、建築、糖業、米業、麻絨和土產出口等;繼而在東北部各府開設火磐10多家,並先後承辦政府釀酒廠,創辦舂蓬礦業有限公司和遠東三環嘍鉛瓦廠。先後擔任泰國中華總商會執委、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副主席、名譽主席,天華醫院名譽董事長等職。為「汕頭市榮譽市民」和「潮州市榮譽市民」。捐贈巨款資助建設韓江大橋、潮州體育館;贈建潮州謝慧如圖書館、泰佛殿、藝樂宮、慧如公園及在官塘白水湖建自來水廠;還在家鄉興辦育智學校;在官塘中學建慧如堂;並於1991年4月在潮州市設立優秀市民獎勵基金會。此外,還在汕頭捐建謝慧如潮劇藝術中心,在潮陽市、饒平縣、南澳縣等地也有捐建善舉。

6.

陳弼臣( 1910—1988年)
出生於泰國吞武里府,祖籍潮陽市峽山鎮,泰名陳·梭蓬帕慝。當過廚師、小販和司賬員。後為保險業前輩鄭景雲所賞識,委以森興隆有限公司全權經理之職。不久自創曼谷木業公司,繼而開設星原、亞洲聯合、亞洲保險等公司,經營木材、五金、葯材、文具、大米、保險等行業。1944年與中泰10位商人合資創辦盤谷銀行,任董事,1945年下半年任買辦,1952年任總裁,1963年任董事長兼總裁,1984年辭去職務,被委為名譽董事長。他是盤谷銀行的主要股東,在泰國國內外興辦的公司約160家。歷任泰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等。歷年來本人及所屬公司,對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捐款數以億銖計。1981年獲泰王所賜一等白象大綬勛章,並獲紅十字一等獎章等。1982年泰國國立喃甘杏大學頒授他金融及銀行家名譽博士。1985年獲朱拉隆功大學商業行政管理學系名譽博士學位。1983年捐資興建潮陽峽山學校。

7. 庄靜庵
庄靜庵( 1908—1995年)
潮州市人。早年曾在廣州一家銀號當學徒。1935年移居香港。40年代創辦中南鍾表公司,經營鍾表貿易。1955年,取得瑞士樂都表和得其利是表的經銷權,在手錶業奠定穩固的基礎。1976年後大量生產石英錶。1978年開始在內地投資設廠,產品銷往歐美、南美和中國內地。曾任香港中南鍾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協委員等。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早在1945年就在潮州市創辦私立綿德小學,該校1979年復辦,1980年又捐建綿德中學,後再創辦綿德幼兒園。1991年被汕頭市政府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⑥ 饒平二中

饒平縣第二中學創辦於1924年,歷經81年,文化底蘊深厚。現校址位於縣城風景區棲雲山南麓,佔地面積9萬6千多平方米,是饒平縣唯一一所重點中學,於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校風優良,教育教學質量高,英才輩出,桃李滿天下,贏得了上級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廣泛贊譽和認同。
二中高考成績近年來均居潮州市前列,應屆畢業生上線率超過90%,一批批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分赴全國各名牌大學繼續深造。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二中培養出一大批尖子生。沈煒虹同學是廣東省高考文科狀元,張繼民、余奕聰等一批同學獲全市高考總分第一名,楊曉東、沈朝和等一批同學考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省級以上的中學生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特長生培養自成體系,特色鮮明。自2002年以來,學生共獲省級以上獎勵114人次,國家級獎勵84人次。
為鼓勵優秀學生到該校就讀,二中向社會承諾:對今年中考成績列全縣前十名的學生給予免收3年學雜費和每學期1000元獎學金的獎勵,對今年中考成績列全縣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的學生給予免收3年學雜費的獎勵;將中考列全縣前100名的學生編為2個實驗班,配備名師指導,實施因材施教,打造精英。為幫扶成績優秀而生活貧困的學生,該校啟動校友助學基金機制,每學期資助60名貧困學生,確保每一位品學兼優的二中學生都能走向成功。

⑦ 潮汕人在台灣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明清抄以來,潮人就較具規模進入台灣謀生拓殖。清雍正七年,旅台潮人就在台南市立人街建韓文公祠,並設管委會聯絡鄉親。光緒年閭(1785—1909年),海陽、澄海、潮陽、南澳、揭陽等縣旅台人士為聯絡鄉情,照應生活,組成義安社,成為潮人在台灣最早的同鄉組織。後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義安社隨之消失。抗戰勝利後,台灣收復,各地又分別成立不同規模的潮州同鄉會。台北市潮州同鄉會(台灣潮州會館)便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潮人同鄉社團。該同鄉會(會館)成立後,每年都在基金會的基金中劃出一定款項,設立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或資助經濟困難的潮藉學生。建立潮光潮樂社,舉行潮樂演出。台灣目前除台北市潮州同鄉會(台灣潮州會館) 外,還有基隆潮州會館、高雄潮汕同鄉會、台南潮州同鄉會、台中潮州同鄉會、新竹潮州同鄉會,以及台北市饒平同鄉會、台北縣中和市潮汕同鄉會、屏束縣潮汕同鄉會等同鄉社團。

⑧ 新功老闆余俊忠做過哪些公益啊

很多,修路建校、贊助教育都有,還建立了饒平孔子教育基金會,他有「扶貧濟困愛心人士」的榮譽稱號

⑨ 誰是詹偉山

詹偉山,男,漢族。1956年3月出生,饒平縣人,大學本科學歷。
中文名
詹偉回山
國答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6年3月
性別


詹偉山,男,漢族。1956年3月出生,饒平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移居香港後一直從事經營活動,後成立香港偉達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989年來汕投資興辦多家規模大的實業。現擔任汕頭市偉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會長、汕頭市龍湖區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公會永遠名譽會長、汕頭市文藝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龍湖(香港)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潮汕歷史文化研究傳播基金會名譽會長,並於1999年12月入選香港饒平同鄉會會董會成員芳名錄名譽會長。十多年來,為潮汕頭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廣東省人民政府的嘉獎。

閱讀全文

與饒平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