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資助一名貧困地區的學生
好人一生平安。
你可以去那些貧困地區走一下。。
找一個你想要資助的孩子。
B. 張曼玉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
2003年7月,向希望工程捐款20萬元。2004年3月,在慈善拍賣活動中,將其設計的「Let's go to school」 T恤拍賣,並將拍賣所得的20萬元善款捐給希望工程 ;6月,參加宋慶齡基金會慈善募捐活動,捐贈個人物品並籌得善款150萬元 。
2011年5月,赴四川省涼山州金陽縣探望當地兒童;5月底,參加第二屆中國兒童福利周開幕儀式;6月,以微訪談的形式號召大眾關注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狀況;8月,赴四川省宜賓縣兒童福利院探望孤殘兒童及其家庭。
2012年4月,赴江西省崇仁縣看望遭遇意外傷害的家庭留守老人與兒童;5月,以微訪談的形式分享兒童保護知識 ;5月29日,參加以「預防兒童傷害,度過無憂童年」為主題的活動 ;11月25日,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活動 。
2013年11月5日,赴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參加家庭暴力綜合防治調研;12月,參加「共同行動——停止對兒童暴力,促進兒童保護」主題活動;同年,參加熊貓保育計劃,並將個人設計的「008」特務熊貓用作慈善拍賣。
C. 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的其它相關
打造黃金工程
知道一個叫「漢龍集團」的公司,總經理叫「孫曉東」,經辦監理學校修建工程的人是當時的集團辦公室主任,學校里很多人在談及這場幸運的逃生時,都在感謝這位監工的「辦工室主任」,昨晚我找到這位辦公室主任,他講了一些故事,但堅決不讓我透露他的姓名,也不要表揚他,因為他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下面我只能用X先生來代指為什麼「漢龍希望小學」在這次大地震中成為唯一沒有壓死學生的學校?或者說奇跡最開始的一步是什麼,我得知以下內情: 「虧什麼不能虧教育,這次你一定要把好質量關,要是樓修不好出事了,你就從公司里走人吧」。 含泥土太多,因為X曾經是生產水泥的一家公司的副老總,經他手灌注的水泥至少有五十萬噸,是絕對的行家,所以他要求施工公司老總必須把沙子里的泥沖干凈,也不能用扁平的石子,從建築專業而言,扁平石子混在水泥灌注過程中是災難,水泥結實度大打折扣,他對施工隊大發雷霆,愣讓他們把沙子里的泥沖干凈,把扁平石頭全部揀走。 一次會議中,他在追問工期拖延時,發現施工公司負責人眼神不對,才得知原來是有關方面的款項沒有及時到位。按捐贈原則,企業捐款必須先到當地有關部門,再由有關部門把企業的錢下發到具體施工公司中去,但施工公司並沒有從有關部門及時拿到錢(具體人們想必都能猜到,這可是中國式慣例),於是X先生又發火了,窮追不舍,終於讓款項到位。 在奠基儀式上,由於某個原因工期又得拖延,X又發火了,他找到有關部門,據理力爭,9月19日,學校終於平出一塊嶄新漂亮的操場,他說看到那塊操場鋪平後很開心,而那塊操場,就是十年後483名學生逃生的地方。 那段時間人們總能聽到X在吵架,在發火,在追款項,當我對他核對這個事實時,他要求我一定要在「吵架」上加上引號,否則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我想我已沒必要說得太多,一個深知捐贈中國希望小學潛規則的人士說,雖然學生們全部逃生是個奇跡,但漢龍集團的X先生能夠通過「吵架」把錢「吵」到正規用途上更是個奇跡,在往常,吵架根本沒用,錢還是不能夠及時到位……(這里恕我暫時不能直言)
由於X先生反復叮囑我不能寫他的名字,所以我們在鄧家「漢龍希望小學全部成功逃生」的故事後,就只能記住以下名字:劉漢、孫曉東、肖曉川、吳少先、陳世榮,羅中會,母賢瑩,沈長樹,趙義輝,母廣蘭,吳明艷。
剛才,X先生給我發來一則簡訊,未經他同意,我就刊發在我博上,目的是讓有的人有的部門看看,也提醒以後有人想修希望小學的人看看:
打擾您了,可以負責的告訴你,綿陽五所希望小學建設均由我經辦,而此次大地震未能撼動一幢,巍然屹立!師生未損毫發!請你來綿陽做客!
這次鄧家漢龍小學無一人死亡成為一個奇跡。
捐千萬資金建設500所「留守學生之家」
在「關愛四川農村留守學生(兒童)北京懇談會」上,我省因留守兒童工作扎實,成績顯著,特點鮮明,為全國創造了很好的經驗,受到表彰。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繫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積極為農村留守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提供保障。同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大、解決難的社會系統工程。希望有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行列中來,奉獻關愛之心、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出資出力,支持西部貧困地區,支持四川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共同營造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
據悉,漢龍集團是此項活動捐款最多的愛心企業。
此捐資五年內將在全省建設500所「留守學生之家」。
四川漢龍集團成立於1997年,注冊資本為3.8億元人民幣。作為四川知名民營企業,漢龍集團涉足能源電力、化工醫葯、水利交通、地產開發、礦業開發、旅遊開發、食品酒業、教育等領域。先後開創了四川省民營企業涉足國家大中型水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先河,開創了四川省民營企業以B O T 形式參與高速公路建設的先河,開創了四川省民營企業投資國家級旅遊風景區開發建設的先河。在四川省境內上繳稅金連續五年超過2億元人民幣,2007年在四川省內上繳稅金達5億元人民幣,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評為2006年度「四川省十佳民營企業」,「四川省納稅前20強民營企業」,「四川省銷售收入前20強民營企業」。
從事慈善事業累計超過2億元
漢龍集團劉漢先生說:我們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在黨的富民政策、改革開放下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我們的企業家也是在這種精神指引下成長的新一代民營企業家,所以說我們從內心熱愛黨、熱愛祖國。隨著企業的發展,我們積極地投身於社會的公益事業。
提起留守兒童,劉漢先生很有感觸地說,我們家族在農村,家族裡有很多人外出打工,我碰到過類似的情形:回老家的時候,有孩子就在我面前哭:「你能不能把我爸爸、媽媽弄回來上班,我可以不吃零食,我可以不穿新衣服,我好希望他們能在我身邊啊。」我聽了以後,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意識到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四川,外出打工的人很多。
2007年,漢龍集團獨家發起了一個由國家民政局審批的「天諾慈善基金」,是專門針對老、少、邊、窮地區進行教育扶貧的。劉漢先生認為孩子的素質就是將來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把錢投到他們身上是非常值得的,培養出一個孩子,讓窮山區能走出一個大學生就能帶出一片天空,所以教育扶貧非常好。漢龍集團的捐贈重點放在教育上面,阿壩州。
劉漢先生說:作為一個企業家就應該主動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特別是這兩年,黨的政策方針好,我們企業的利潤也是非常好,企業發展非常快,所以積極主動地、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是我們企業應該做的事情。
補充資料
漢龍集團在致力於發展企業的同時,堅持「發展自我,貢獻國家,回饋社會」的宗旨,始終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和光彩事業的發展,積極參加捐資助學、扶貧助困、賑災救助等公益事業活動,僅2007年一年,集團捐資社會公益事業就達1.58億元人民幣,其中:
2007年4月,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上,劉漢代表漢龍集團向四川省光彩事業促進會捐資1100萬元,用於改善四川阿壩、甘孜少數民族地區的辦學條件。
2007年9月,漢龍集團積極響應四川省委、省政府開展富民安康工程建設的號召,捐資1億元人民幣發起設立「天諾慈善基金會」,此基金用於民族地區貧困縣的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
2007年11月29日,在北京舉行的「關愛四川農村留守學生(兒童)北京懇談會」上,漢龍集團現場捐贈1300萬元,與來自全國各地愛心企業的資金匯聚到一起,關愛一個特殊的群體———四川農村留守學生(兒童)。
2007年12月,漢龍集團為充分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資源共生、共建、共贏、共享」的號召,切實以「開發一方、支持一方、振興一方、造福一方」為己任,向涼山州木里縣捐資2400萬元人民幣,用於解決當地百姓醫保、飲水等民生問題,促進當地和諧發展。
2008年初,中國南方17省市遭受5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漢龍集團捐資1000萬元人民幣,獻上濃濃愛心,讓受災地區百姓在寒冷的冬季享感到了溫暖。
漢龍集團早在1997年,就開始擔負起了扶貧助困、捐資助學、贊助社會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據統計,漢龍集團自成立以來,已累計贊助教育、衛生、文化、體育、扶貧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超過2億元人民幣;累計光彩事業投資達4.7億元人民幣。這次向「留守學生愛心基金」捐資1300萬元,將用五年時間在全省建設500所「留守學生之家」,為農村留守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條件。希望漢龍此舉能夠影響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把愛的雪球越滾越大。
對漢龍集團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主動向農村留守學生伸出援助之手的善舉,省領導多次表示贊賞並親切接見了劉漢先生等愛心人士。
漢龍集團向阿壩州汶川縣威州中學、馬爾康中學、州中職校、州教育基金會等共捐資1000萬元。
漢龍集團捐贈的五所希望小學在 5.12汶川8.0級大地震中經住了考驗,毫發未損!
五所最牛學校名單
北川劉漢希望小學
安縣紅武村希望小學
江油白玉漢龍希望小學
江油含增鎮長春村小學
北川擂鼓鎮漢龍教學大樓
劉滄龍劉漢兄弟:不上114卻上百富榜的蜀中雙雄(2003年10月18日 中國經營報)
排名第61位財富12億元
本報記者張辛四川報道
作為四川最新上榜的富豪,就在百富榜即將出籠的前夕,記者緊急趕往成都。
114未登記
在出發之前,記者就早有耳聞:「劉氏兄弟從來沒有接受過記者采訪」。15日中午,記者在成都114查詢劉漢執掌的漢龍集團電話及地址,奇怪的是如此大的一個公司竟然沒有登記,幾經輾轉,才打聽到其地址在成都市鹽市口西南書城附近的一座大樓里。
在西南書城附近轉了一圈,記者估摸著鎖定了友誼廣場就是那座大樓,一問保安,漢龍果然就在18樓。不過,記者注意到,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在該大樓大廳門口的入駐企業樓層指示牌上,也找不到「漢龍集團」的蹤影。
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劉耕對記者的突然到訪並未感到意外,並非常客氣地接待了記者。劉表示此次百富榜,胡潤從未與漢龍正面接觸過,對劉漢進入排行榜,「公司上下非常意外,而且從內心來說,我們並不想上榜。但既然已經出了,我們也不反感」。不過,在劉耕與記者交談期間,一名中層幹部模樣的人正好進來問還有沒有當天的某報(該報有關於劉漢上百富榜的報道)。看來,至少漢龍的員工對本公司老闆上榜還是很感興趣的。
堂弟劉漢:德陽廣漢人,漢龍集團掌門人1000元起家漢龍在當地的名氣不亞於長虹
在老家川西廣漢可謂無人不曉。據廣漢當地人告訴記者,劉漢早年曾為廣漢的「江湖老大」,後來靠1000元起家,通過炒綠豆等期貨賺了錢,才開公司做起了「正行」。
從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劉耕為記者提供的其簡略的資料顯示,漢龍集團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大型民營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旗下擁有全資及控股企業20多家,遍布成都、上海、深圳等全國幾十個城市,運營業務涉及項目投資、股權、房地產業、旅遊、生物工程等。截至2002年底,漢龍總資產已達72.8億元人民幣,凈資產39.5億元人民幣。
據記者調查,廣漢是劉漢的起家之地,其最早成立的廣漢平原實業有限公司在當地赫赫有名,後來劉漢轉戰綿陽,並在綿陽注冊成立了漢龍集團。記者從綿陽市工商局查詢到的資料顯示,漢龍集團1997年3月成立時,注冊資本9998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化工產品、醫療器械、電子產品、衛生潔具、文化辦公用品、農副產品、餐飲娛樂、運輸服務等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貿易門類。法人代表為蒲萬昌,劉漢隱身其後。
在綿陽,漢龍也是一家家喻戶曉的企業,其名氣甚至不亞於長虹。綿陽市經委一位官員扳起指頭告訴記者說,漢龍墊資9000萬元修建了位於綿廣(綿陽到廣元)高速公路入口處的迎賓大道,出資4000萬元修建了連接科學城與市區的公益性大橋——漢龍大橋;出資修建了綿陽市體育館和市區內多座人行天橋;漢龍曾經是綿陽小島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主人,投資1.28億元取得了綿陽小島1700畝土地的綜合開發權;它旗下的綿陽益多園房地產開發公司已是當地最有名的房地產公司之一。
堂哥劉滄龍:德陽什邡人,宏達集團掌門人500元錢起家構建宏圖偉業
劉滄龍生於1955年2月,比堂弟劉漢年長10歲,其身高一米七,面容清瘦,在老家什邡市其同樣是大名赫赫,無人不知。
什邡是一個小小的縣級市,但卻出了兩家全國知名的大企業,一是做啤酒的藍劍集團,另一便是做化工的宏達集團,劉滄龍就是宏達集團的掌門人。
與很多草莽出身的民營企業家一樣,劉滄龍文化也不高,最早只有初中文化,後來在創業過程中才通過函授取得了一紙營銷專業大專文憑。
1979年,25歲的什邡民主公社榨油廠職工劉滄龍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當時土地包產到戶,農民積極性空前高漲,磷肥等各種化肥空前緊缺,劉滄龍與同事潘正榮、李建玉一商量,就打起了生產磷肥的主意。當時,劉滄龍借了50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買來原料磷礦粉和硫酸,三人利用榨油廠「半年有活半年閑」的狀況,在地上掘了幾個土坑,開始了試驗生產磷肥,不久試驗成功,這就是後來人們所稱的「凼凼肥」。
劉滄龍由此起家,1984年,他蓋了一座一樓一底的小樓,在當地風光之極。
隨著小小的土磷肥不斷做大,1982年,劉滄龍脫離榨油廠,開始了獨立建廠。據宏達化工一位老員工回憶,那時,因為主要原料磷礦粉和硫酸分別由金河磷礦、四川化工廠兩家國營大廠掌握,磷肥廠完全是仰人鼻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他們。磷肥廠缺技術人員,也只能周末悄悄地去請另一家國營大廠什邡化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時過境遷,如今前兩家大廠已困頓不堪,什邡化工廠則已被劉滄龍收購。
1993年,劉滄龍正式為公司定名為「四川宏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據稱在定名之前,下屬分別提供了「紅達、鴻達、宏達」三個名稱供劉選擇,劉滄龍最終選擇了宏達,取宏圖偉業,務實則達之意。
從1996年開始,劉滄龍先後整體購買了周邊六個企業,開始一步步建立他的宏圖偉業。其中,最大的一個手筆是在1999年11月,以1.11億元全資購買了四川什化集團公司。
1998年,劉滄龍以四川宏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為母公司,四川廣漢平原實業總公司、四川省蜀星企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石棉選礦廠三單位為控股公司,
聯合組成「四川宏達集團」。
2003年5月,劉滄龍的宏達集團和宏達化工出資2.82億元,持有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46.9%的股權,成功吞並期貨業老大。
7月,劉滄龍又介入世界級大礦蘭坪金頂鉛鋅礦的開發。記者在位於什邡的宏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樓門口的宣傳欄看到,「宏達集團組建的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宏達化工控股51%,集團公司持股90%。該鉛鋅礦儲量100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1000億元人民幣,這標志著宏達邁出了由加工型企業向資源型企業轉化的堅實一步。」
漢龍集團即將入主綿陽足球
漢龍集團辦公室主任句艷東表示,漢龍集團領導層不便於在此時接受采訪。但他同時表示,所有事情在下周會有一個定奪,屆時漢龍集團會約見媒體記者,對所有事項做具體的解釋...
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課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災難永遠地掩埋在了廢墟下,然而,離北川縣城15里路的鄧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國百強希望小學卻在這次顛覆性的地震中頑強地存活了下來,不僅教學樓絲毫沒有垮塌,而且正在該校上課的483名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都奇跡般地全部安全撤離。
在山上度過飢寒交迫的一夜後,9名老師帶著71個孩子翻山越嶺穿過災區,成功地來到安全地綿陽市,並在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暫時安頓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吃飽了,穿暖了,洗干凈了,一個個朝氣蓬勃鮮活的生命在廢墟中開出一朵朵向著未來的希望之花……
又冷又餓半碗稀飯把命吊著
「造孽啊,這些娃娃,但看到他們都安然無恙,我又覺得他們是幸運的。」劉漢希望小學教導主任肖曉川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已幾天幾夜沒合眼了。因過度操勞,他一雙眼睛異常血紅,但看著穿上干凈衣服正在看動畫片的娃娃們,這位臨時大家庭的「家長」顯得無比欣慰。
「12日地震發生時,娃娃們都在教室里上課。意外的是,這所專為貧困孩子們修建的希望小學在強烈的震波中異常堅固,一點都沒有垮塌,因此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將全校包括幼兒班在內的483名同學全撤到空地上,等待救援。後來有些孩子被慌慌張張前來的家長領走了,到最後剩下71個。因為村子已經平了,房子也垮了,估計不會再有家長來,我們就在武警戰士的帶領下開始連夜往外撤離。我們學校修建在山上,這就意味著要把娃娃帶出去必須要翻兩座山到北川縣城的馬路上,然後再走到綿陽。」
地震後的老天爺並沒有停止惡劣的天氣,當晚就下起了大雨,缺少雨具的老師和同學們只好淋著雨,冒著隨時都可能出現的泥石流開始跋涉在濕滑的山路上。有的地方山路早已被震得不知去向,武警戰士和老師們硬生生地用雙腳為孩子們走出了一條路。然而由於已是深夜,飢寒交迫的師生們不得已只好暫時棲息在叢林里,等待翌日天亮再趕路。「娃娃們的衣服都濕透了啊,一個個冷得直發抖,我們出來的時候兩手空空,沒有吃的也沒有穿的,連口水都沒有,更莫說生點火給大家取暖了。好在附近還有些小村子,我們就在倖存下來的村民家裡熬了一些稀飯,每2個孩子分吃一小碗,飽是肯定吃不飽,但總可以把命吊著啊……」靠著這半碗稀飯,娃娃們竟然熬到了天亮,走到北川通往綿陽的公路上,並在已經嚴重損毀的路面上行進,終於在6個小時後成功到達綿陽。14日,他們被接到條件頗好的綿陽中學英才學校住下。
父母音信全無 兄弟相依為命
昨日,記者來到師生們暫時借宿的綿陽中學英才學校,還沒進宿舍房間就聽到脆生生的笑聲。記者在見過許多從廢墟中挖出來時已不幸遇難的學生後,感到這種笑聲猶如沙漠里的綠洲一樣讓人無比振奮。
「來,讓阿姨抱抱。」一個乖巧的小男孩因為淋雨而感冒發燒,拖著鼻涕,怯生生坐在記者懷里。「吃葯了嗎?」「吃了的。」「早上吃的啥子喃?」 「饅頭。」7歲的李紅良愛跟在11歲的哥哥李天龍屁股後面,兩兄弟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哥哥拿出紙巾,很仔細地為弟弟揩去鼻涕。
地震後兩兄弟的父母音信全無。「翻山的時候哭沒得?」「哭了的。」弟弟輕聲答,而哥哥則坐在床沿一直看著他。「你是個小男子漢,在還沒找到爸爸媽媽前,要聽老師和照顧你們的叔叔阿姨的話,要像個大人一樣照顧弟弟好不好?」記者對哥哥下了「命令」。「要得!」李天龍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
地震發生後,有許多像這樣相依為命的兄弟姐妹,雖然年紀小得應該還在父母懷里撒嬌,但那份因為災害而迅速成長的責任感卻讓人感到他們未來將閃放出的希望之光。
光著腳丫 5歲娃走出死亡陰影
在這批幸運走出死亡陰影的娃娃中,一個名叫王義欽的孩子是學校幼兒班的學生,也是71個當中年齡最小的。「我馬上就要滿6歲了哦,我不曉得是哪天,媽媽說好象還有10天。」
因為把鞋子跑掉了,又找不到一雙可以穿的,王義欽就一直光著腳板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跑,小小的腳丫傷得不輕,紅紅腫腫,還有點破皮。「這邊不痛,這邊有點痛。」躺在床上不能活動自如的他把腳伸出被窩給記者看,「痛的這邊已經貼了葯了。」由於記者坐在他頭部方向的另外一面,他為了能和我們面對面地說話,努力地爬著坐起來面朝記者。
「乖,快點躺好。」有點不好意思的王弟弟一面抿著嘴笑著,一面聽話地鑽回被窩。「在這里習不習慣?」「不習慣。「乖哈,在這里一定要聽話,等家頭修好了我們就回去。」由於其他健康一點的孩子都聚集在寢室外看動畫片,肖老師擔心他無聊給他送來一本卡通書。「我認得到這個字,這個是二。」王小娃指著作者小藤不二雄當中的「二」字念給記者聽,還要了記者的筆和紙,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弟弟你好勇敢,走出來的時候累到沒有?」「沒有,就是滾了多少跤子……」雖然王義欽是71個當中最小的娃娃,但一路上都沒讓人抱一下背一下,硬是用自己一雙連草鞋都沒有的赤腳走出了一條活著的路。
7位家人遇難 他沒離開學生
很難想像,希望就在。我為國家留住的是希望,這是我作為人民教師的責任。」
昨日上午,記者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見到了這位有著36年教齡、劉漢希望小學的沈長樹老師。初見沈老師,他剛剛為躺在床上的小學生蓋上棉被。給記者的第一感覺是,他不高,大約1.65米左右,皮膚黝黑,普普通通。而當記者與他眼神相碰時,卻感受到了一個錚錚漢子的堅毅。「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他不斷地向記者介紹支撐他的精神支柱。
記者了解到,沈長樹一家有7人在地震中遇難。他的妻子也在地震中被壓斷了一隻腿。「我沒有去看過她,她現在在哪所醫院我也不知道。她能理解我。」在談到家中遇難的7位家人時,沈長樹顯得異常冷靜。「都是過去了,我們要面對未來,我們的未來就是孩子,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我有責任照顧他們,有責任教導他們。」在記者即將離開時,沈長樹老師拉住記者的手,一字一頓地說:「這批從劉漢希望小學逃出來的孩子都很優秀,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國家能考慮他們的未來,以後他們就是國家的希望。」
D. 正能量藝人蔡徐坤,除了大涼山公益,還做過什麼
蔡徐坤在浙江溫州出生,是中國的一名男歌手演員,也是一名音樂製作人。在2012年的時候,他參加了綜藝節目《向上吧!少年》,在這個節目演出之後出道,2018年的時候參加了《偶像練習生》,成為了2018年度盛典最受歡迎潛力男歌手,他也做過很多公益活動,他的善良值得很多人去欣賞。
一.蔡徐坤默默的做過很多的公益
在蔡徐坤還沒有出名沒有賺很多錢的時候,就為認識的歌手的家人捐款,他在芭莎慈善夜捐了60萬,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宜賓地震的時候,蔡徐坤捐了10萬。在災難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他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了錢,這筆錢對他們來說是一筆緊急救援的資金,而且蔡徐坤資助了32000元為深圳市籌建體適能訓練室,監控設備等。
蔡徐坤的粉絲也做了二百多項的公益活動,捐獻物資的價值甚至超過了300萬人民幣。
蔡徐坤,經常出沒在唱跳界的演藝圈還有時尚界的時尚圈,很多次致力於公益事業......
他的善良值得很多人欣賞,正能量偶像蔡徐坤身體力行倡導公益,低調做人。
E. 李亞鵬現身涼山表白彝族姑娘,現場情況如何
現場情況有些辣眼睛,讓我哭了好一陣子,是白瞎了這個姑娘,還是白瞎了李亞鵬真不好說!先說年齡,二人相差19年的年齡差,李亞鵬在穩重的外表下,藏了一顆騷動的心,老氣橫秋的樣子還吃了嫩草,真是讓人對他刮目相看,網友評論:只要有錢,我媳婦在幼兒園,別鬧了,咱別禍害祖國的花朵了好不好,咱正常點兒行不行!
都說在感情問題上“年齡”不是問題,我打個比喻,你十九歲,對著鄰居家剛出生的小女孩,有了非她不娶的想法,等她成人,等她長大,這是愛情嗎?這分明是個恐怖片啊!
一個七零後,一個九零後,這不就是爹跟女兒的關系嗎?咋能讓人聯想到戀愛,結婚,睡覺呢?太齷齪了,我得吐會兒,懷孕的那種吐,一遍接著一遍的!
故事就這么個故事,事兒就這么個事兒,也不是什麼太值得炫耀的,又是拍視頻,又是鼓掌的,弄的好像咋地了,婚不是還沒結嗎?後媽不是還沒當上嗎?
有啥可高興的,一個五十歲的大叔還能跟你要孩子嗎?沒有孩子有保障嗎?那80後、90後的小夥子不好嗎?
也有人說三十歲的未婚姑娘能嫁這樣的就不錯了,咋地,三十歲未婚就不值錢了,就沒人要嗎?非得嫁給大叔嗎?
也有人說,李亞鵬年紀大了,想找個女人好好過日子,大哥,你想多了,這是好好過日子的樣子嗎?分明是好色啊!
王菲愛著謝霆鋒,卻嫁給了李亞鵬,李亞鵬離婚後,遇到了海哈金喜,王菲跟謝霆鋒和好了,謝霆鋒跟張柏芝好像有了第三個孩子,李亞鵬離婚後,找的女朋友都像王菲,品吧,細品吧,沒一個省油的燈!
F. 怎麼去四川做志願者
和當地誌願者協會聯系
1、根據本人所在單位或居住地區,向本單位或本地區志願組織報名。即:企業員工向總工會下屬志願者組織報名,婦女向婦聯下屬志願者組織報名,學校向團市委下屬志願者組織報名,居住本市的市民向所屬住區、街道、居委會志願者組織報名。經注冊登記審核後,成為注冊志願者。
2、凡具有良好的外語水平,並能進行口與交流的市民以及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特長的市民可直接向市志願者協會報名 凡從事專業工作的人員可向相關專業部門志願者組織報名,如:慈善基金會、紅十字會、健康教育所、計劃生育協會等。
3、凡參加志願者組織的人員,都需要填寫志願者登記表,進行組織登記,並領取服務手冊。
具體的你也可以到這幾個網站上查一下,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共青團中央
網址:http://www.ccyl.org.cn/
地址: 中國北京前門東大街10號(100051)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網址:http://www.zgzyz.org.cn/volunteer/index.html
G. 墾荒人集團經常做公益,這類新聞是真的么
墾荒人傾力幫助光愛學校,歷年來捐款、捐車、捐物。2016
年
1
月
18
日晚,由墾荒人集團與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愛·讓
我
們回
家
」公益春晚在美麗的北京飯店金色大廳舉行。
H. 是什麼讓你選擇做公益或者去支教
開始是因為想做點有意義的事,做了大概有一年的時間,越做越對公益感到迷茫。直到現在想明白了,公益不是因為有意義而去做,而是因為去做了才有意義。
I. 我想資助一名貧困地區的學生,我在網上找了很多,都是一些慈善基金會什麼的,但是不想通過一些慈善機構,
如果您想要助學,你可以跟著我們橙心慈善會去貧窮山區看那些捐助的學生,我們很願意與志願者愛心人士一起前往山區!就像我們五一去了四川涼山一樣!在那邊為小朋友建希望小學
J. 吳亦凡再惹爭議,蹭合影滿臉嫌棄,做公益也耍大牌
相信不少網友前不久一定看到這樣一則熱搜,就是吳亦凡在參加四川涼山的一場公益慰問時,他的保鏢推開了一名抗洪救災解放軍。而就在他的保鏢推開這名解放軍之後,吳亦凡並沒有感到絲毫的不妥。期間也並沒有看見吳亦凡停下腳步,而是面不改色的繼續往前走。也正是因為這樣,吳亦凡瞬間就登上了熱搜。
而就在當天吳亦凡在抗洪現場,一些當地的村民想要和他合影。吳亦凡的表現非常讓人心寒,他表現的一臉不屑。同時在整個過程當中,吳亦凡都面無表情。因此也難怪很多網友紛紛指責吳亦凡,整場公益就是吳亦凡在走秀罷了。
其實像吳亦凡這一類的公眾人物,如果真的不想參加公益項目,完全沒有必要強求自己。如果真的是為了獲得一種好的名聲,而不是真心誠意的想要去幫助別人,那麼這種公益不做也罷。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