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基金會組織架構圖

基金會組織架構圖

發布時間:2021-01-25 17:52:48

❶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

一、注冊新加坡公眾公司需呈交資料:
1、公司章程與細則
2、守法宣誓專書
3、董屬事受任書和資格宣誓書
4、身份證明書
5、公司注冊地址及辦公時間報告表
6、董事經理、公司秘書和審計師詳情表和股票發出記錄,需在公司成立後1個月內呈交。
二、公司情況的基本條件:
1、公司名稱
填寫公司英文名稱,結尾以FOUNDATION LIMITED. 作結束語
2、注冊資本
無最高限制,繳足資本無嚴格的時間期限
3、經營范圍
經營范圍一般無限制,客戶可根據自己需求填寫,字數不超過28個字元
三、公司董事、股東的要求:
1、公司董事
普通公司至少1人以上,公眾公司至少2人以上,都必須有1個新加坡戶籍或就業證持有者擔任公司董事。
2、公司股東與股份比例
至少1人以上擔任公司股東,董事和股東可為同1人若多人擔任股東,則需說明各自所佔股份比例
四、其他注冊條件:
1、公司法定秘書
公司成立後6個月內,必須委任1名公司法定秘書
2、公司注冊地址
必須有新加坡當地的法定注冊地址
3、審計師
新加坡公司成立後3個月內,必須委任注冊的會計事務所作為公司的審計師
收入少於500萬新幣的私人公司,可免除年度審計

❷ 如何成立慈善基金

設立基金會的程序如下

()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全部有效的申請材料;

(2)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後,准予登記的,申請人在網上履行設立登記的填報程序後,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

(3)基金會登記後,應在民政部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申請刻制印章;在全國組織機構代碼中心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在銀行開立銀行賬戶,並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九條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第十一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九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2)基金會組織架構圖擴展閱讀: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❸ 國家職能部門的組織結構

一、國務院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1982年《憲法》規定,國務院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即最高國家行政機關,也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等人員組成。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

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二、國務院的組織機構

0、國務院領導人: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

1、國務院辦公廳

2、國務院組成部門(27個):

外交部、國防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安部、監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部、勞動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工信部、水利部、農業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部、人口計生委、人民銀行、審計署

3、特設機構(1個):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4、直屬機構(18個):

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環保總局、民航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版權局)、體育總局、安全監管總局、統計局、林業局、食品葯品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旅遊局、宗教局、參事室、國管局

5、辦事機構(4個):

僑辦、港澳辦、法制辦、國研室、* 台辦、* 新聞辦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序列。)

6、直屬事業單位(14個):

新華社、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政學院、地震局、氣象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電監會、社保基金會、自然科學基金會

7、國家局(11個):

信訪局、糧食局、煙草局、外專局、海洋局、測繪局、郵政局、文物局、中醫葯局、外匯局、煤礦安監局、* 檔案局、* 保密局
(* 國家檔案局與中央檔案館、國家保密局與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屬機構。)

8、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

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三、國務院各單位級別

1、直屬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正部級)
國家稅務總局(正)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正)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正) 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
國家體育總局(正)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正)
國務院參事室(正)

國家林業局(副部級)
國家統計局(副)
國家林業局(副)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副)
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
國家旅遊局 (副)
國家宗教事務局(副)

2、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新華通訊社(正部級)

中國科學院(正)
中國社會科學院(正)
中國工程院(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
國家行政學院(正)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正)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正)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正)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正)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

中國地震局(副部級)
中國氣象局(副)

3、國家局的級別:都是副部級。

4、國資委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特設機構。

5、國務院辦事機構都是正部級。

四、備註:

1、根據1982年憲法規定國務院的職權有18項,歸結起來有以下六個方面:立法權、提案權、領導權、監督權、人事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2、1982年憲法規定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3、國家局的級別:都是副部級,局長由管理其的部委的副部長(副主任)兼任。

4、國務院直屬機構主管國務院的某項專門業務,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直屬機構的法律地位一般低於各部委,其負責人也不是國務院的組成人員,其設立、撤銷或者合並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方案,報國務院決定。其級別既有正部級的也有副部級的,一般說來,帶總的為正部。

5、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是副部級單位,由國務院委託主管部門管理。直屬機構由國務院直接管理。

6、與國務院組成機構相比,直屬機構的工作量較小或比較單一,其行政級別一般為副部級,稱為「總局」的直屬機構則為正部級。

7、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設副秘書長若幹人協助秘書長工作。國務院辦公廳與各部、委、行、署同屬於國務院組成人員,參加國務院常務會議。

8、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區長、鄉長、鎮長負責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9、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省長、副省長,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州長、副州長和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等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縣長、副縣長,市長、副市長,區長、副區長和局長、科長等組成;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由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等組成。

五、補充:

地方行政機關及各級領導的許可權

(一)行政建制沿革

中國當前的地方行政建制是對歷史的繼承和發展。秦統一中國後,把全國劃分為36郡,推行郡縣制,奠定了以中央集權為特徵的行政建制。此後,中國的地方行政建制雖歷經變動,但其中央集權的特性基本不變。

1949年成立以後,行政區劃和行政建制經歷了多次調整,概括地說,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1949年至1954年,地方政府機關實行大區、省、縣、鄉四級體制。
第二階段自1954年至1966年,地方政府機關實行省、縣、鄉(人民公社)三級體制。
第三階段自1966至1976年,行政區劃和各級地方政府遭受嚴重破壞。「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各地紛紛建立了「一元化」的革命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不能召開。
第四階段自「文虎大革命」結束至今,地方政府機關實行省、縣、鄉三級制和省、市、縣、鄉四級制同時並存。

(二)省級人民政府

1、省制的沿革與現狀

2、省級政府的地位、組成與任期

中國憲法規定,地方各級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它們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憲法同時規定,地方各級政府機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各級地方政府服從國務院。這就是說,地方各級政府具有雙重從屬性質:它們既對選舉產生它們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又必須服從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領導。

3、省級政府的機構與職權

省級政府的機構設置與國務院具有一定的類似之處。根據統一領導和垂直管理的原則,省級政府參照國務院職能部門的設立情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需要,設置與國務院基本相應的行政機構。省級政府所設行政機構的名稱不一,比較常見的是「廳」、「局」、「委」等。這些機構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實行垂直領導,不列入省級政府的行政序列,但省級政府應當協助它們開展工作,在某些事項上擁有監督及綜合協調權。

4、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但在實踐中,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事實上行使一級政府機關職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事實上行使一級政府機關的職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對本轄區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建設工作負全面責任,而決不僅僅只是「監督檢查」。

(三)市級人民政府

1、市制的沿革與現狀

截至1997年底,全國的建制市增加到668個,其中:直轄市(省級)4個,副省級和地級市222個,縣級市442個。在城市規模上,按轄區內非農業人口數量,人口1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50-100萬為大城市,20-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為小城市。

2、市級政府的組成、機構和職權

市級政府的組成。政府會議分為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全體會議由市級政府全體會議成員組成,常務會議由市長、副市長和秘書長組成(縣級市政府的常務會議由市長、副市長組成)。

地級以上政府的機構設置一般多於同級其他地方政府的機構設置,一般而言,地級以上政府所設機構稱為「委」、「廳」、「局」,縣級市政府所設機構稱為「局」、「委」、「科」。

市級政府的職權,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與省級政府的職權基本相同,大體可以歸納為6個方面:就是行政執行權、行政領導與管理權、行政指令權、行政監督權、人事行政和行政保護權。

3、市級政府的分類

中國當前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分為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和縣級四個層次。

(1)直轄市政府。中國現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4個直轄市。直轄市政府的法律地位、組成、任期、領導體制、職權配置與省、自治區相同。由於城市管理的特殊性,直轄市政府的機構設置一般多於省、自治區政府。直轄市政府以下設區、縣政府。

(2)副省級市政府。

(3)地級市政府。

(4)「市管縣」體制。

市管縣體制是中國地方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相對於地區行署來說,「市管縣」體制的優越性。「市管縣」體制將作為省級政府派出機關的地區行署轉變為省縣之間的一級政權,使省縣之間的一級行政層次由虛變實,優化了中國地方行政管理幅度和管理層級,為逐步建立「省—市—縣—鄉」四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奠定了基礎。

(四)縣級人民政府

1、縣級人民政府的地位、組成與領導體制

縣級政府是指縣、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旗、自治旗政府。
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縣、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的政府分別由縣長、副縣長、市長、副市長、區長、副區長和局長、委員會主任、科長等組成。縣長、副縣長、市長、副市長、區長、副區長均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縣級政府每屆任期5年。縣級政府分別由縣長、市長、區長主持本級政府的工作。政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需經有關會議討論,最後由行政首長決定。

2、縣級政府的機構與職權

縣級政府設立的工作部門,一般稱之為「委」、「辦」或「局」。其設立、增加或者合並,由本級政府報請上一級政府批准,並報請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縣級政府的職權共有10項,與省級政府、市級政府基本一樣。需要說明的是,縣級政府沒有行政立法權,無權制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

3、縣級政府的派出機關

縣級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省級政府批准,可以設立派出機關。縣級政府的派出機關主要有街道辦事處,在一些偏遠地區還設有區公所。

(1)街道辦事處
地方組織法規定,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不是一級地方政府機關,因此也就不存在同級人民代表大會。街道辦事處的主任、副主任由市轄區或者縣級市政府委派。

(2)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政府在必要時,經省級政府批准,可以設立若干區公所,作它的派出機關。區公所設區長一人,副區長、秘書和助理員若幹人,由縣政府委派。最為縣政府的派出機關,區公所向縣政府負責報告工作。

4、街道辦事處指導下的居民委員會

(五)鄉級人民政府

1、鄉鎮建制的沿革與現狀

鄉,1982年憲法規定,鄉、民族鄉政府為農村基層政權組織。

鎮的建制,新中國成立後,鎮的建制經歷了多次調整。1984年,國務院批轉民政部《關於調整建鎮標準的報告》,規定了新的建鎮標准,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建制鎮的發展。

2、鄉級政府的組成、機構與職權

根據地方組織法的規定:鄉、民族鄉政府設鄉長一人、副鄉長若幹人。鎮長1人,副鎮長若幹人。其中民族鄉政府的鄉長由建立民族鄉的少數公民擔任。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鄉鎮政府實行首長負責制,每屆任期3年。

鄉級政府機構,它們既是縣級政府的職能部門設在鄉、鎮的派出機構,接受縣級政府的職能部門的領導,同時接受鄉鎮政府的領導或指導。

3、村民委員會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政府開展工作;鄉鎮政府對村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與幫助,但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3-7人組成,皆由選舉產生,每屆任期3年。

村民委員會的組織體制,使廣大農民第一次獲得了自由選舉「社區領袖」的民主權利,增強了鄉村社會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實現了鄉村自治及其民主化的制度創新。

❹ 半邊天基金會的組織概況

1997年的年,博珍妮和丈夫博文理從中國南方的一所福利院,領養了女兒瑪雅 ,當時瑪雅還在蹣跚學步。通過扶養瑪雅,他們親身體會到福利院集體撫育對幼兒發育所造成的一定負面影響:瑪雅的身心發展較同齡人普遍落後。但經過短短一年的家庭關愛與呵護,瑪雅發生了令人驚喜的變化。驚喜的變化。 就是這么簡單,一個孩子的命運從此改觀!假使成千上萬的中國孤殘兒童,無論是那些翹首盼望著家庭溫暖的,或是那些終身無望被人領養的,他們也都能得到同樣的親情關愛,那該有多好? 1998年,半邊天基金會(取自名諺: 「婦女能頂半邊天」)於焉誕生。
盡管半邊天有著明確的使命— 為孤殘兒童提供家人般的關懷。然而,我們自2000年年夏季建立的第一批試點項目,究竟有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呢?
我們想問,生活在福利院半邊天小妹妹撫育中心,在滿懷愛心,接受專業訓練的全職祖母撫育下長大的寶寶,能否如同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般成長茁壯?
我們也想問,上了半邊天小姐妹學前班,在激勵奮進的學習環境下,有受過系統培訓的教師的耐心引導,孩子們是否真能快樂向上,成功地跨越一個又一個發展階段?
每個孩子都需要親情的滋潤,才能身心健全地成長,到底半邊天的工作人員,能不能與福利院里的孩子們建立起溫暖、深厚的情感依戀?
從半邊天試點項目成立迄今,這許多年的付出,我們所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小寶寶們在撫育中心咿呀學語,笑聲朗朗,學會擁抱,自然地流露自己純真的情感,還記住了祖母溫柔的聲音,並時時追尋她們的身影。從前個性畏縮,悶悶不樂的 學前班兒童,變得開朗樂觀,學會了畫自己栽下的向日葵,學會了騎自行車,學會了與同伴們談論如何分享玩具,會張開雙臂給予老師熱情的歡迎。
由於半邊天兩個試點項目成效卓著,受到中國合作夥伴的熱烈響應,基金會於是決定增設兩個新的項目,以幫助更多項目無法惠及的孩子們。
2002年,半邊天啟動大姐妹項目,為福利院的學齡兒童,青少年,提供根據個體興趣的學習機會,課程包括語文、電腦培訓、音樂、藝術、職業教育等。對於那些刻苦求學,順利考上大學的孩子們,半邊天也給予學雜費用的資助,以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2005年,半邊天設立新和家園,為不能被人領養的殘疾兒童,建立雙親俱全的永久愛心家庭,這項創舉,使原本只能在福利院中度過童年的孩子們,也能夠擁有父母雙親的關愛,可以充滿愛意與自豪地叫聲『爸爸』、『媽媽』。
半邊天除了積極推廣上述四個項目,也同時不斷努力在中國各地宣傳普及關愛孤殘兒童的重要性。
2003年,半邊天歡慶成立五周年,於安徽合肥舉辦了一場全國活動,研討如何提高中國福利機構撫育教育工作質量。在福特基金會的贊助之下,半邊天出版了『為了孩子』一書,該書由來自中西方的教育工作者合力編纂,以半邊天踐行的愛心培育法為准繩,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教師,祖母培訓指導手冊,藉此為福利機構兒童提供高品質的關愛與撫育,全國各福利機構皆可免費獲贈該書。
2005年,半邊天受邀推行中國政府孤殘兒童撫育方面的新舉措,除解決基本溫飽及醫療需求外,也要給予每個兒童個體關注和一對一的撫育。半邊天並懷著雀躍的心情與中國收養中心合作,為提高全國孤殘兒童撫育水平,參與擬定新的福利機構兒童撫育培訓手冊。
自半邊天立下誓願,要幫助孤殘兒童撐起屬於他們的一片藍天,至今已有成千上萬在中國福利機構生活的孩子,透過我們的項目,獲得了愛與關懷,這個數字每年仍在持續增長中。半邊天項目中心現已在中國地圖上星羅棋布,每一個點,對孤殘兒童而言,都是希望與關愛的象徵。
而半邊天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仰仗於眾多支持者的愛心和熱情參與。今天,半邊天的全球社區由成千上萬慷慨而滿懷愛心的個人、公司和基金會組成,他們都各自貢獻著一份心力,幫助我們撐起屬於孤殘兒童的一片希望天空。 羅·迪馬蒂先生
Lou DeMattei 羅·迪馬蒂先生,董事會主席在「半退休」之前, DeMattei 先生曾任美國銀行與英特爾公司的稅務律師,現在他只為為數不多的私人客戶處理稅務和財務相關事宜。他從舊金山金門大學取得法律學位。 DeMattei 先生與夫人(即著名作家譚恩美女士)經常到中國旅行,並幫助當地孤兒。他們在加州和紐約均有住所,兩人膝下無子,但有寵物約克夏獵犬,以及一隻名叫傻瓜的愛貓, 傻瓜 還被畫進了電視卡通,讓小朋友永遠記得它。 Steve Hoffmann,史蒂夫·霍夫曼先生,董事會財務總監Hoffmann 先生在1979年的年加入惠普公司,後轉至從惠普獨立出來的安捷倫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最近剛剛退休。他是范德比爾特大學電機工程學士,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碩士。他和他的夫人 Patricia Lee 從廣東省領養了兩個女兒,分別為來自吳川的 Greer Georgia( 1999年)和清新縣的 Amelia Lee( 2002年)。
史蕙蘭
史蕙蘭 (Nancy L. Spelman) 博士
史蕙蘭博士旅居東亞25年,曾長期居住於台灣、香港、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她於 1987年由香港大學取得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其後曾任教於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吉隆坡的衛星市必打靈查亞((Petaling Jaya) 社區學院,與佛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 1989-1991年間,她在施樂公司 (Xerox) 的國際培訓管理發展中心,擔任互動技能觀察及推動者的角色,從1993年至1995年,她則是美國在台協會的台北人事部官員。史博士的丈夫史伯明 (Doug Spelman) 為美國國務院之高級外交官員,前任中國現代史教授。他們有兩個成年的女兒,史培心和史培仁,到現在仍自稱為第三文化孩子 。 半邊天以改善孤殘兒童生活為己任,目前五個項目涵蓋兒童數以千計,而自2000年半邊天在中國開展工作以來,已有上萬名兒童受惠於這五個創新項目:
小妹妹嬰幼兒撫育項目: 半邊天聘請當地富於愛心的婦女,經過專業培訓,擔任全職的祖母 ,為福利機構中的嬰幼兒提供健全成長所需之啟蒙及關愛。
小姊妹學前教育項目:半邊天精心培訓的學前班老師,通過不斷創新,運用結合了中西方教育精華之獨特教學法,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掌握基本技能,並培養他們對學習的熱愛,使他們順利升入小學。
大姊妹項目: 沒有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們,若不適當引導,常常成為問題青少年。半邊天根據這些孩子本身的興趣和天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機會。
新和家園項目:有一些孩子,由於身患殘疾而不能被領養。針對這樣的孩子,半邊天在福利機構內/旁設置溫馨的永久家庭,使他們同時能在家庭的撫愛及福利機構醫療、康復配套支持體系下,幸福成長。
中國關愛項目: 半邊天的最新項目,專為脆弱的孤殘嬰孩提供醫療及愈後服務。病童不論身處北京特別護理育嬰室、鄰近的家庭護理醫療單位,或是在醫院里,都會有專業祖母全天候呵護,這些為了活下去而奮斗的孩子將永不再孤獨。 半邊天基金會是最早於中國設立服務中心的外國非政府機構之一。自二○○○年開
設首家服務中心以來,半邊天基金會的中國服務網路迅速拓展。時至今日,基金會服務中國內地三十所福利院,遍及十二個省市。
半邊天基金會執行主任博珍妮(JennyBrown)表示,半邊天基金會現已注冊為香港慈善機構,正式名稱為半邊天基金會(亞洲)有限公司,讓香港市民和企業直接捐輸,資助關懷中國孤兒的計劃。
香港一向是熱心公益的城市,不少市民和企業均已慷慨支持半邊天基金會關懷中國孤兒的工作,而且擅長的數目正不斷上升。香港辦事處開幕後,香港市民和企業可為中國孤兒提供更多援助,配合並支持中國政府的努力,真正改善孤兒的生活。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表示,歡迎半邊天基金會於香港設立分會。他深信香港是半邊天基金會,以至其他國際非政府機構實現目標的理想地點。
半邊天基金會致力為中國內地三千二百多名孤兒,提供一對一的關懷和照顧,於世界各地共有四萬位善長和企業支持。
半邊天基金會與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等中國非政府機構通力合作。

❺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的組織架構

創辦人/主席 庄世平先生 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銀行名譽副董事長﹑南洋商業銀行創辦人及名譽董事長 創辦人/執行主席兼秘書長 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祖古白瑪奧色仁波切) 聯合國南南交易峰會(聯合國77國集團/ 開發計劃署全球專案)- 特邀專家、世貿聯合基金總會- 創會主席、世界佛教文化交流聯盟- 主席、國際金剛乘文化交流聯盟- 主席、美洲秉公堂(1874年創辦)- 最高榮譽顧問、美國羅省中華總商會- 榮譽主席、美國廣東聯誼會- 永遠榮譽會長、中國養老基金會- 名譽主席/駐會上師、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 永遠名譽會長/常務副理事長、香港佛教文化產業(非牟利慈善機構)- 創辦人/主席、香港廣西社團總會- 榮譽會長、香港藏傳佛教聯合會- 會長 永遠榮譽主席 葉小文先生 中央委員、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院長、原國家宗教局 局長 永遠榮譽顧問 一誠長老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學院 院長、北京法源寺方丈 覺光長老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天台宗第四十六代傳人 剛堅活佛(仁波切) 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終身主席 珠康活佛(仁波切) 第九屆全國政協 常委、西藏政協 副主席 凈空法師 凈宗協會 創辦人 創古仁波切 創古密宗佛教中心 創辦人 凈慧法師 第九、十屆全國政協 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河北省佛教協會 會長 西納活佛(仁波切) 第十屆全國政協 常委、青海省政協 副主席、青海省及西寧市佛教協會 會長 卻嘉目措活佛(仁波切) 蒙古國甘丹寺 寺主 盧文端先生 全國政協外事辦 副主任、全國工商聯 副主席 曾憲梓博士 第十屆全國人大 常委、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副主席 林廣兆先生 第十屆全國人大 代表、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 榮譽顧問 永惺長老 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 智慧長老 香港大嶼山寶蓮寺方丈 學誠法師 全國政協 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凈心長老(台灣)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台灣中國佛教會名譽理事長 凈良長老(台灣) 中國佛教會第十五、十六屆理事長、中華佛寺協會創會理事長、世界佛教僧伽會副會長 根通法師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刀述仁先生 全國政協 委員、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雲南省佛教協會 會長 釋永信大和尚 全國政協 委員、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河南少林寺方丈 覺醒大和尚 第十屆全國政協 委員、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 上海市佛教協會 會長 林影譚 韓中佛教文化交流協會 會長、韓國曹溪宗總務 部長、韓國釋王寺 住持 愚覺 道一 韓國佛教曹溪宗大宗師 暎空 道成 韓國佛教曹溪宗 大宗師 明生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廣州光孝寺方丈 永壽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四川峨眉山報國寺方丈 香根活佛(仁波切) 全國政協 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甘孜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那倉活佛(仁波切) 中國佛教協會 副秘書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副院長 賽倉活佛(仁波切) 四川甘南藏族自治州 政協副主席 莫扎法王 噶陀寺黃金法台 直貢活佛(仁波切) 西藏佛教協會 副會長 洛絨曲批活佛(仁波切) 四川甘孜州政協 副主席 聯波活佛(仁波切) 四川各莫寺總法台 丹巴嘉布 蒙古國達西卻仁寺 寺主 他嘎爾哇 蒙古國烏日金沙迪布寺 寺主 巴桑蘇輪 蒙古國額爾德巴珠寺 寺主 那禁格爾吉 蒙古國滿巴達增寺 寺主 達善仁欽 蒙古國丹巴達日嘉林寺 寺主 榮譽主席 蔣堅永先生 國家宗教局 副局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 潘宗光教授 全國政協 委員、原香港立法院 議員、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陳金烈先生 第九屆全國政協 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務委員、福建省政協 常務委員 車書劍先生 第十屆全國政協 委員、外事委員會 委員、國務院 參事 張國良先生 全國政協 委員、香港文匯報董事長兼社長 施展熊先生 全國政協 委員、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施祥鵬先生 全國政協 委員、恆興基立集團(國際)有限公司 董事會主席 陳守仁先生 全國僑聯海外 顧問、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 會長 吳天賜先生 世界至德宗親會 永遠榮譽會長 鍾樹根BBS香港立法會 議員,香港東區 區議員蔡素玉女士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 議員霍震宇先生 原全國青聯 副主席愛新覺羅·瑞仲先生 第四屆全國政協 委員 名譽顧問 胡雪峰喇嘛北京雍和宮 住持江嘎法王(阿宗·江嘎仁波切)四川阿宗寺 寺主傅正法師 廣東省佛教協會 副會長 怡學法師 北京市佛教協會 副會長、北京廣化寺、山西壽陽方山寺方丈 演覺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 副秘書長、中國佛教圖文館 副館長、北京廣濟寺方丈 普法法師 福建省佛教協會 副會長 寬運法師 香港佛教聯合會 董事、香港西方寺方丈 道平法師 香港佛教文化協會會長、香港普門寺 住持 凈雄法師 湖南寧鄉密印寺名譽方丈、香港三德佛教弘法中心 創辦人、香港宏法寺住持 凈因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總監 黎日光上師 台灣台南密宗大圓滿廟 住持 心照法師 貴州省佛教協會 會長、貴州貴陽弘福寺方丈 嘉生喇嘛 佛國密乘中心 創辦人 海信法師 山西五台山圓照寺住持 度炫法師 韓國定慧寺 住持 形象大使張鐵林 英國籍著名華人男演員,暨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胡軍 中國影帝,國家一級演員,義大利TAORMTMA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香港第七屆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 名譽主席 馬志達先生 北京大學澳門校友會 理事長 何超蕸女士 信德集團 執行董事 黃熾雄博士 原九龍總商會 理事長 傅金珠女士 廣州市政協 委員 蔡志賢先生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港區名譽會長 羅清源先生 香港南安公會永遠名譽會長林彥森先生 東方日報副總編 林海平先生 庄銘輝先生 福建體育會名譽會長 吳志勇博士 福建同鄉會 醫務顧問 何敬豐居士 北京市政協 委員、豐生娛樂 董事長黃建彬先生 香港東區區議會 主席、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東區支部 副主席榮譽理事 妙有法師 北京戒台寺方丈 法海法師 山西太原崇善寺方丈 曙正法師 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 主任、江蘇省佛教協會 副會長、能仁寺方丈 副主席 庄榮新 庄世平基金會 副理事長包天虎(扎木森嘉措仁波切) 中國佛教協會 常務理事、內蒙古自治區佛教協會 駐會副會長、通遼市佛教協會 會長,通遼市吉祥密乘大樂林寺 住持,滿洲里大覺禪寺 住持村川麗子 陳亮瑜先生 閻洪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教授/ 博導、中國決策科學學會 理事鄭松岩先生 中國銀行(香港) 副總經理 秘書長 鄭松岩先生 中國銀行(香港) 副總經理 常務副秘書長 葉毅邦博士 梁潔瑩 副秘書長 張鑫琪 張曉薇 江卓文 謝德華 普慧艷 葉毅生博士 洪宏傑 何珍宜 華永 王禮哲曾德松邵偉賢劉佩思主持人 楊一 中央電視台主持人。 李慧玲 北京電視台主持人、美國好萊塢2012國際時尚超模大賽最佳上鏡獎、國際著名品牌NOVA2012年度代言人、美國金天使金獎三大獎項獲得者。 龍一儀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著名演員,出演過《中國地》《出關》《畢業生》等電視劇。陽蕾 北京電視台主持人。楊雅淇 北京電視台主持人。方亮 沈陽電視台主持人。常務委員 陳文生陳靜陽耿新林立端徐志鴻趙志強沈朝陽楊褘晨韓東葉子申馬思源
李慧玲 高雪治馬瑞瑛劉江紅 陳婉華 委員 吳逸儒曾德豐吳海峰黃少玲周愛嫻曾寳瓊林汶蒑李楠周兆華張群陳麗霞許君茹 張鶴 黃億吳蓮妹 丁冠宏 世界佛教文化出版社 永遠榮譽社長﹕庄世平先生
社長﹕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
副社長﹕陳亮瑜
總編輯﹕謝德華
編委﹕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潘宗光教授﹑陳亮瑜﹑張鑫麒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組織架構:
佛樂委員會由6個委員組組成,共148人(2007至2008年)總監、策劃: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 總顧問:袁靜芳統籌:齊憲役編輯:張鶴製作人:李凱、張鶴、劉原龍、馬力、羅成哲 一佛樂作曲、作詞委員組(作曲12人,作詞11人,共23人) (一)作曲12人 郭小虎 高天 劉錦宣 唐建平 溫中甲 吳頌今 葉小鋼 姚恆璐 張宏光 張小夫 臧天朔 朱維英 (二)作詞11人 叮當 林起泰 林巧芳 明月居士(張帆) 蘇叔陽 田羽 溫玉庭 楊登保 岳傑 張廣艷 張永輝 二 佛樂演唱委員組(共85人) 阿佳組合 阿如漢 陳紅 春蕾 陳青 鄧容 關牧村 韓磊 黑鴨子演唱組合 黃安 侯耀華 胡軍 火風 吉祥三寶 金銘 姬玉 李丹陽 李殊 劉亞君 麥子傑 莫爾根 毛寧 任靜 付笛聲 斯琴格日勒 孫浩 魏梅 王蓉 王姬王璐瑤 王晶晶 謝曉東 楊小琳(敬善媛) 葉蓓 楊竹青 朱樺 朱時茂張芯 張恆鄒暢包經師 德德瑪李玲玉張亞東薩頂頂譚依哲馬克塔勒付宏聲金鉑林本願法師 常旭法師 定光法師 定學法師 道學法師 道堅法師 道藏法師 樊華法師 法涌法師 惠靜法師 界崇法師 界怡法師 戒毓法師 見忍法師 江才普俊活佛 克觀法師 寬昌法師 明廣法師 明闌法師 法華大師 明奘法師 門學法師 能陽法師 秦麥洛桑法師 日嘎活佛 聖海法師 通賢法師 通馗法師 行空法師 亞蘊法師 演道法師 源正法師 圓霖法師 印能法師 印祥法師 宗慧法師 三 佛樂器樂委員組(共24人) 傲日格樂 戴亞 桂習禮 金鑰 李祥霆 李光華 李晗 李漠 李弦姬 閔慧芬 滿都呼 孟霄 唐一棠 孫雲崗 王華 王健 王雪飛 吳琳吳學偉於紅梅袁可趙聰趙曉霞王健四 佛樂製作委員組(共24人) 李凱 劉原龍 羅成哲 孫偉 蘇伯岱 馬力 徐滔 張鶴 耿新何琪傲娃胡偉黃灜李醒晨劉樂帥國慶王澤育王鴻燁溫錦華徐麗 楊明英 楊望張哲昕張弛趙大海五 佛樂導演委員組(共6人) 張紀中 於敏 山奇 齊暄(齊憲役) 劉宇輝 黃栩檳

❻ 求一個完整的大學組織結構圖,務必詳細點

以下是清華大學的組織機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黨委辦公室
黨委組織部
黨委宣傳部

黨委統戰部
黨委學生部
黨委研究生工作部

黨委離退休工作部
黨委保衛部
黨委武裝部

黨史研究室
紀委辦公室
工會委員會

共青團委員會

校長辦公室
教務處
研究生院

科研院
文科建設處
學科規劃與建設辦公室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人事處
學生處

教育培訓管理處
離退休工作處
港澳台辦公室

實驗室與設備處
財務處
監察室

審計室
基建規劃處
房地產管理處

後勤管理處
總務長辦公室
保衛處

綠色大學辦公室
文物保護與環境建設辦公室
新聞中心

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保密管理辦公室
經營性資產管理辦公室

政策研究室
檔案館
校史館

招生辦公室(本科生)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

圖書館
信息化技術中心
出版社

學報編輯部
接待服務中心
修繕校園管理中心

飲食服務中心
物業管理中心
醫院

清華校友總會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
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清華大學潔華幼兒園

北京華信醫院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
(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積水潭骨科學院
臨床神經科學研究院

清華控股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研究院

❼ 現在中國有哪些公益組織呢

1、公益中國·慈善聯盟

公益中國·慈善聯盟;英文名稱「Alliance of Charities in China」,縮寫為」ACC」,面向全球慈善機構、NGO組織發起聯盟倡議;聯盟由知名人士及公益中國組委會發起。

2、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China Student Alliance (簡稱CSA)致力於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促進大學生公益社團間的交流,發布大學生公益活動信息。

3、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

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原名北方進德)是於1997年5月在石家莊創辦的非公募基金會,是中國首家天主教非營利機構(NGO/NPO)。

4、公益中國

公益中國,是由廣而告之有限公司創辦的綜合性公益網站。以構建「公益心」為己任,圍繞公益三大元素「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力圖打造最廣闊的公益平台,宣傳最廣泛的公益思想,呼籲社會和平與和諧,讓「公益」能夠更加深入人心。

5、感恩中國

感恩中國【owecn.com】(其中owe英文翻譯中文的意思是及物動詞感恩的意思,cn是代表中國,統稱為感恩中國)

用心經營網站,用愛回報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有感恩、知恩的心!感恩中國倡議:用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構造和諧社會。

❽ 除了SCP基金會還有哪些組織也對超自然事物感興趣

現有的:Alexylva大學、安德森機器人、Are we cool yet?(AWCY)、黑皇後、混沌分裂者、破碎之神教會、Wondertainment博士、工廠、第五教會、反大麻玩家、全球超自然聯盟、格魯烏"P"部門」、赫曼·富勒的不安馬戲團、地平線倡議、瑪娜慈善基金會、Marshall,Carter和Dark有限公司、"Nobody"、伊斯蘭物品回收辦公室、夢神集團、普羅米修斯實驗室公司、欲肉教派、蛇之手、聯邦調查局所屬特異事故處(UIU)
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
Alexylva大學(Alexylva University)
一個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組織,對基金會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種類似於愛因斯坦-羅森橋的科技,即空間傳送技術。
Are we cool yet?

一小部分「藝術恐怖分子」,Are We Cool Yet?的成員有能力同時獲得和生產異常項目和個體,並用這些物品創造藝術裝置。這些裝置被放置在暴露於大量公眾的地方,並經常不過不是全部-對旁觀者是致命的;短語「are we cool yet?」經常存在於某些方面。
混沌分裂者(The Chaos Insurgency)

分裂者是從基金會分裂出去的一個機構,在1924年由一個擅離職守並攜帶數個高價值SCP項目離開的外圍組織所建立。在那之後,分裂者成為世界舞台上的另一個重要角色,為了獲得它自己的利益而使用SCP物品,並鞏固自己在全球的權力基礎。分裂者除了SCP項目以外,也運作武器流通和情報收集業務。
它利用第三世界國家的獨裁製度,經常像基金會使用D級人員那樣使用這些國家的人口進行研究。分裂者的主要基地和領袖目前未知。該組織對基金會持直接對抗態度,與基金會有數次沖突。
破碎之神教會(The Church of the Broken God)

他們一群狂信徒,他們相信大部分SCP物品是「神」在創造宇宙之後碎裂成的碎片。通過將「神」恢復到完整狀態,他們同時也將獲得神性。他們對於基金會有高度敵意,宣稱基金會是「異教徒」,試圖消滅基金會人員並突破SCP物品收容設施。
Wondertainment博士(Doctor Wondertainment)

Wondertainment博士是個人還是組織目前未知。已知的只有Wondertainment博士有能力製造主題是兒童玩具的超自然物品和個體。盡管明確供給兒童使用,但這些物品和設備的性質各不相同,此外Wondertainment博士還創造了被稱為「小小先生系列」的可收集型異常類人物品。Wondertainment博士在過去曾針對基金會人員,並且他/他們對基金會的感知和了解似乎是模糊的。
工廠(The Factory)

關於工廠的已知信息非常少,似乎他們有能力製造超自然物品而且他們似乎擁有量產的技術。
全球超自然聯盟(The Global Occult Coalition-GOC)

GOC在二戰的善後工作中成立,為了處理那些來自蘇聯,盟國和納粹遺留的叛逃神秘學者,靈媒,祭祀和科學家,這些國家聚集在一起並組成聯盟。正如世界舞台在擴大,也有更多的國家加入GOC,一直到了今天的規模。GOC是一支龐大的政治力量,他們將自己視為超自然世界的警察。他們對於摧毀超自然個體感到非常驕傲,並使用那些從他們的贊助者手裡得到的各種高新實驗技術。很多潛在的SCP物品在被基金會獲得和收容之前就被他們摧毀了。
他們和基金會的關系亦敵亦友,取決於形勢。他們對於基金會研究和使用SCP而不是摧毀SCP物品持蔑視態度。但GOC尊重基金會的強大而不幹涉其業務,但有數起可疑的事故可能與GOC有關,雖然他們完全否認這點。
以上,就是一些常見的與基金會有關的組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參考:scp中文wiki首頁

❾ 成立非公募基金會流程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 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有固定的住所;
●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申請書;
●章程草案;
●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基金會章程必須明確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不得規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受益的內容。基金會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名稱及住所;
●設立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原始基金數額;
●理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理事的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法定代表人的職責;
●監事的職責、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審定製度;
●財產的管理、使用制度;
●基金會的終止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財產的處理。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九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摘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基金會管理條例》)

非公募基金會的一般架構
基金會的一般架構由理事會,監事會和一般機構組成。
基金會設理事會,理事為5人至25人,理事任期由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5年。理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用私人財產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相互間有近親屬關系的基金會理事,總數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其他基金會,具有近親屬關系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在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理事長是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理事會是基金會的決策機構,依法行使章程規定的職權。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
基金會應設監事。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兼任監事。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摘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基金會管理條例》)
一般機構主要包括投資管理部門和項目審批部門。以下是一個非公募基金會組織架構示例圖。
關於非公募基金會

國內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狀況
從1981年7月28日,我國第一個公益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開始,我國基金會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發展歷程。在我國基金會當中,大多數還是公募基金會,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起步較晚。非公募基金會歷史的開始,准確的說,應該是從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條例發布之日起。隨著新《條例》的頒布,首次將基金會分為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這在國際上是一個創舉。由於成立非公募基金會門檻降低,客觀上達到了鼓勵民間力量積極參與成立非公募基金會的結果。隨著國家「001號」非公募基金會——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的正式成立,陸續有一些非公募基金會投入到了中國公益事業中。
自2004年6月實施《基金會管理條例》以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的迅速。2006年,全國基金會總數量為1144個,其中非公募基金會增至349個,2007年,據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全國基金會增至1369個,其中非公募基金會436家,非公募基金會的增幅遠遠超過公募基金會。其中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會穩步上升,截至2007年上半年,廣東省從當初1家非公募基金會增至34家,上海的非公募基金會已接近其總量的一半,北京市的非公募基金會在2007年已經占據總數的75.6%。各種數字均已表明非公募基金會已成為公益事業的主力軍團。北京、天津、江蘇、甘肅、福建、海南等省市的非公募基金會數量已經超過公募基金會。

閱讀全文

與基金會組織架構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