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中非減貧與發展基金會

中非減貧與發展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1-25 02:54:27

㈠ 真實親誠援非方針什麼意思

加強同非洲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始終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是中國長期堅定的戰略選擇。

新形勢下,中國將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方針和正確義利觀,推動中非友好互利合作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真」,即平等互信、團結互助,永遠做非洲的最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中國尊重非洲國家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尊重非洲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實踐和努力,願在平等自願基礎上同非洲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促進雙方對彼此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的了解、認同和借鑒。

中國一貫真誠支持非洲發展,不幹涉非洲國家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非方,對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與非方加強溝通協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維護共同利益。

「實」,即務實高效、合作共贏,秉持言必信、行必果的理念,不折不扣落實對非互利合作方針和舉措,在支持非洲實現自主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中非共同發展。

中國願本著「築巢引鳳」、「授人以漁」理念,堅定支持非洲國家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幫助非洲破除長期制約發展的兩大瓶頸,積極開展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助力非洲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堅持以發展促和平,以和平謀發展,堅定支持非洲致力於自主可持續發展和「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

「親」,即人心相通、和諧共處,推動中非文明互鑒,促進思想融通、政策貫通、民心溝通,為中非友好提供堅實的民意和社會基礎。加強中非在科教文衛等社會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擴大民間交往,促進智庫、高校、媒體交流,支持地方往來與合作,鼓勵各自在對方國家和地區的人員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共存共榮。

中國政府鼓勵在非企業和公民進一步關心當地福祉,積極回饋當地社會;努力為非洲人在華工作、學習和生活營造良好氛圍,不斷擴大和夯實中非友好的社會基礎。

「誠」,即以誠相待、妥善解決問題,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推進中非關系,共同為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營造良好的環境。

中方願與非方加強政策協調和溝通,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平等友好協商,坦誠面對並妥善處理中非合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使雙方都能從真誠友好和互利合作中受益。

(1)中非減貧與發展基金會擴展閱讀

為《推動中非合作全面發展》,提出了七大項、25小項等一系列政策建議,主要包括:

1、增強政治互信。建議的措施包括:密切高層交往;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完善政府間磋商與合作機制;促進立法機構、協商機構、政黨、軍隊、地方政府等各領域交往。

2、深化國際事務合作。主張進一步加強中非在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和其他國際場合的交流與合作,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保持溝通與協調。中國還主張優先增加非洲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和其他機構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以解決非洲遭遇的歷史不公。

3、深化經貿合作。文件提到了七個方面的合作,如助推非洲工業化;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全面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非金融合作;促進中非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深化資源能源合作;拓展海洋經濟合作。

4、加強中非發展合作。中方承諾持續增加對非洲發展援助;支持非洲加強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擴大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分享和推廣減貧經驗;加強科技合作與知識共享;加強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協作。

5、深化和擴大人文領域交流與合作。中方建議雙方拓展文化、體育交流與合作;擴大旅遊合作;擴大新聞和廣播影視合作;鼓勵學術和智庫交流;增進民間交流。

6、促進非洲和平與安全。中方提出支持非洲實現和平與安全;深化軍事合作;支持非洲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

7、加強領事、移民、司法、警務領域交流與合作。中方提出有序在對方國家增設領事機構,密切移民管理部門在打擊非法移民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支持非洲加強防暴、維穩和執法能力建設,保障在本國境內對方人員和機構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加強雙方在司法協助、引渡和遣返犯罪嫌疑人等領域合作;擴大司法協助類條約簽署、打擊犯罪和追逃追贓等領域合作;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等。

參考資料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全文)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速讀|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說了啥

㈡ 中非減貧與發展基金主任是什麼級別

以下職務為正廳級幹部:
1.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專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全屬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副職。
2.中共中央紀委室副主任、省紀委副書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
3.副省級市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
4.各地級市、地區、自治州、盟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
5.各鐵路局黨委、行政正職領導人
6.巡視員
正廳級以上為高級幹部。
以上職位級別不包含軍隊。
注*:
行政級別原則上與黨內職務無關,但是地方官員同時任上一級黨委常委的,級別按上一級算。

㈢ 中國對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一、促進貿易平衡發展:中國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推進貿易便利化,推動中非貿易全面綜合平衡發展。可以幫助提高非洲民眾的生活水平,並且有助於一些非洲國家控制和緩解通貨膨脹。

二、拓展相互投資領域:在中非合作論壇帶動下,中國對非投資快速增長,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與此同時,非洲對中國的投資也日漸活躍,一批非洲企業在中國市場中發展壯大。 中國政府鼓勵和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擴大對非投資,並採取措施加以引導,起到了明顯帶動效應。

三、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很多非洲國家發展的瓶頸,基礎設施建設是中非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重視支持非洲國家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通過援助、工程承包、投資合作、擴大融資等方式,幫助非洲國家興建住宅、公路、橋梁、鐵路、機場、港口、通訊、電力、給排水、醫院等基礎設施,對非洲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中國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參與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並要求企業重合同、守信用,保質完成項目建設。

五、幫助提升民生水準:完善公共設施、解決糧食問題、改善衛生條件、減少外債負擔等,是關繫到非洲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重要民生問題。中國十分關注非洲的民生發展,幫助非洲國家建設公共福利設施,提高農業水平,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並積極開展對非減債、救災和人道主義援助。

六、拓寬中非合作領域:近年來,中非合作領域日益拓展,金融、旅遊、航空、環境保護等逐漸成為中非合作的新領域、新亮點。中非還在多邊框架中就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相互支持、加強合作。

七、發揮中非合作論壇引領作用: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上提出的一系列經貿舉措,惠及所有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使非洲有關國家和人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今後,中國政府將繼續本著互利共贏、友好協商、務實高效的精神,與非洲國家共同努力,加強論壇框架內的經貿合作,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系不斷向深入發展。

㈣ 中國免除債務的13個國家是哪幾個

中國擬於2007年底前免除33個非洲國家債務
一、2006年中非經貿合作穩步發展
2006年是中非開啟外交關系50周年。年初,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提出建立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系;4月和6月,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相繼訪問非洲10國,極大地推動了中非友好合作關系發展;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召開,成為中非關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一)中非貿易快速增長。2006年,中非貿易額達到555億美元,同比增長40%。其中中國對非出口267億美元,同比增長43%,從非洲進口288億美元,同比增長37%。中國商品物美價廉,適合非洲市場的消費水平,滿足了非洲人民的需求,深受非洲人民的喜愛。中非貿易良性健康增長,對各自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十分有利。此外,為擴大從非洲國家的進口,中國已經正式對原產自28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的190個稅目產品實施了零關稅待遇,拉動了中國從非洲相關國家受惠商品的進口大幅增長。非洲有關人士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對2005年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至少達到5%。
(二)投資合作穩步發展。近年來, 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經濟實力逐漸增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條件。中國政府鼓勵有實力、有信譽、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各類企業到非洲投資設廠。截至2005年底,中國累計對非投資額達62.7億美元。據初步統計,2006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3.7億美元。中方投資項目分布在49個非洲國家,涉及貿易、生產加工、資源開發、交通運輸、農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等多個領域。中國對非洲的投資促進了非洲國家經濟的發展,增加了當地的就業機會,帶去了適合非洲國家的技術,增強了非洲國家自主建設的能力,受到普遍歡迎。
目前中國已同28個非洲國家簽署了《雙邊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與8個非洲國家簽訂《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與其他國家的協定商簽工作也在不斷推進,這將為中非企業開展合作創造更為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
(三)承包勞務互利共贏。中國政府一貫積極鼓勵和指導各類有信譽、有實力的中國企業以成熟的成套技術及管理經驗與非洲國家開展工程項目合作。2006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完成承包勞務營業額95億美元。中國對非承包工程涉及房屋建築、石化、電力、交通運輸、通訊、水利、冶金、鐵路等領域。中方企業參與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提供了優秀的工程質量,而且降低了造價,增加了就業,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了非洲政府和人民的廣泛贊譽。
(四)對非援助成果顯著。中國對非洲的援助真誠無私,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對非洲國家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50年多來,中國在非洲開展了800多個援建和合作項目。其中,援建農業項目137個、基礎設施項目133個;向43個非洲國家派出近1.6萬人次的醫療隊。中國提供的這些援助,都是從非洲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出發,通過友好協商確定項目並實施的,這些項目有利於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增加稅收和提高就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04-2006年中國還為非洲培養各類人才逾萬人。
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啟中非合作新紀元
2006年11月,在國際社會的空前關注之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召開。這是我國建國以來舉辦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與會國家和領導人最多的外事活動。非洲48個國家的35位元首、6位政府首腦、1位副總統和6位高級代表率團,200多位部長和聯合國、非盟等24個國際及地區組織的代表與會,國內外各界代表逾5000人。
在峰會開幕式上,胡錦濤主席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系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包括援助翻1番,提供30億美元優惠貸款和20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設立中非發展基金,援建非盟會議中心,減債,免關稅,建設經貿合作區,培訓1.5萬人,派遣青年志願者,加強教育、醫療合作等,贏得非洲國家的廣泛贊譽。峰會期間,舉辦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會、第2屆中非企業家大會、第1屆非洲商品展等6場經貿活動,成立了「中國-非洲聯合工商會」。雙方企業簽署了15個項目,協議金額19億美元。埃及、阿爾及利亞、獅子山、蘇丹、中非、馬里、加彭等7個國家宣布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
三、中非友好合作前景美好
中國與非洲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擴大合作領域,促進合作方式多樣化,實現共同發展是雙方的共同目標。在北京峰會上,中非雙方領導人就新形勢下深化各領域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廣泛共識,並共同發表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07至2009年)》,指明了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系的發展方向,規劃了今後3年中非務實合作的藍圖。
展望未來,我們願與非洲國家共同努力,發揮中非合作論壇的積極影響,在「平等互利、形式多樣、注重實效、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採取切實的步驟和措施,進一步推動中非友好合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全面發展

㈤ 中非和作給我國經濟帶來什麼好處

在中非友好合作的大潮中,截至2009年9月底,中國共向非洲國家提供各方面援助760億元人民幣,截止到2008年,中國向非洲提供各種貸款約460億元人民幣。中國幫助非洲國家援建了包括紡織廠、水電站、體育場、醫院、學校等在內的900多個項目,其中民生項目佔半數以上。
當西方國家關注「能力建設」等「軟體項目」時,中國則把更多的對非投資投向了道路、橋梁等看得見、摸得著,並能使當地百姓直接受益的基礎設施「硬體項目」上。成立於1994年的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向這些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支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2006年9月,中國進出口銀行在36個非洲國家支持的總計259個項目中,79%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在安哥拉修建的本格拉鐵路,蘇丹的麥洛維大壩,奈及利亞的熱電廠等。
21世紀以來,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非經貿合作逐漸向貿易、投資、技術合作、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自主能力建設等多領域拓展。在貿易領域,中非雙邊貿易額從2000年的106億美元增長至2009年的910.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27%。其中,中國出口年均增長28.4%,進口年均增長25.64%,中國已經成為非洲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中非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由2%上升到4%,占非洲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由4%上升到10%。
2009年,金融危機導致國際市場大宗產品價格下跌,並對中非貿易產生不利影響,但同期中國自非洲零關稅進口的商品金額達到21.3億美元,增長了80.3%。增長比較快的主要包括紡織原料及製品、金屬製品和農產品等(其中,紡織原料及製品進口5.3億美元,同比增長12.3%;金屬製品進口52億美元,同比增長20.2%;農產品進口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8%),緩解了金融危機下歐美市場萎縮引起的非洲出口困境。與此同時,中國具有傳統出口優勢、價格低廉且存在剛性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如鞋類、農產品出口實現正增長。其中,鞋類出口14.3億美元,同比增長11.4%;農產品出口15.8億美元,同比增長1.8%。
隨著中非經貿合作區的建設,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6億美元,同比增長36.8%,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3.8%。非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與此同時,非洲對華投資也逐漸擴大。截至目前,非洲國家累計對中國投資近100億美元,投資項目4000多個,很多項目由於經營效果好,進一步刺激了對華投資的增長。2009年,對華投資超1000萬美元的非洲4國,除模里西斯外有所下降外,塞席爾、南非和埃及對華投資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南非對華投資4000多萬美元,同比增長超過60%。
近年來,中國對非援助規模迅速擴大,新增了債務減免和派遣青年志願者等方式;更加註重對減貧、醫療衛生、教育、基礎設施等民生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援助。農業、金融、旅遊、航空、環保等行業開始成為中非合作新的增長點。
農業方面,中國根據非洲各國的需求,充分發揮中方在農業技術、人員、資金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傳授和推廣先進農業生產管理經驗和實用技術,幫助非洲國家加快農業發展,推動實現糧食自給和脫貧減困的基本目標。截止2009年底,中國已在非洲啟動了1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向30多個非洲國家派遣了高級農業技術專家,向一些非洲國家提供了無償糧食援助,並為非洲援建農業技術試驗站、推廣站、農場等農業項目140多個。這些合作促進了非洲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緩解了當地糧食短缺的局面。幾內亞比索的水稻生產示範點、獅子山的水稻技術推廣站等在當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金融方面,目前,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等中資金融機構已進入非洲市場。截至2009年,中資金融機構的產品和服務已覆蓋非洲50多個國家,為40多個非洲國家提供了政府優惠信貸。與此同時,非洲方面,目前已有摩洛哥、喀麥隆、南非、埃及和奈及利亞5個非洲國家的6家銀行在中國設立了分行或代表處。
中非旅遊合作方面,截至2009年底,非洲共有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大陸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目前,赴非洲旅行的中國遊客在出境總人數中所佔比例不高,但增長很快。2009年,中國大陸赴非旅遊共38.16萬人次,比2008年增長18.5%;主要集中在安哥拉、南非、埃及、肯亞、模里西斯等國。隨著非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旅遊基礎設施的完善,中非旅遊合作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航空運輸是中非經貿往來重要渠道。截至2009年底,中國已與20個非洲國家簽署或草簽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目前,埃及、衣索比亞、辛巴威、肯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航空公司已開通直達中國北京和廣州的航班;中國的南航和海航開通了由北京至拉各斯、羅安達和喀土穆的直達航線。每周往來於中非之間的定期航班已達34班。

閱讀全文

與中非減貧與發展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