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卡內基基金會主席

卡內基基金會主席

發布時間:2021-01-12 01:19:16

❶ 什麼是卡耐基基金會

卡耐基基金會成立於1911年,在紐約注冊。其創始人安德魯·卡耐基,宗旨是「增進和傳版播知識,並促進權美國與曾經是英聯邦海外成員的某些國家之間的了解」。2000年資產14億美元。在成立基金會前,卡耐基作為個人已有多項捐贈,最著名的是建立公共圖書館,20年中,共捐款建立了2000座圖書館。其名下的基金會和非營利機構除卡耐基基金會外,還有卡耐基學會、卡耐基理工學院、蘇格蘭大學卡耐基信託基金、卡耐基華盛頓研究所、卡耐基英雄基金、卡耐基促進教學基金會、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❷ 卡耐基基金會的20世紀80年代以後

1982年另一任新會長漢堡上台。他與派弗背景很不相同,主要從事醫務工作,原任哈佛大學衛生政策研究和教育部主任。他表示到基金會任職是為社會和公眾服務,不過對基金會應關心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他確定基金會的幾大目標是:(1)避免核戰爭,改善美蘇關系;(2)教育全體美國人,特別是青年,以適應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社會;(3)防治各種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傷害,包括吸毒、酗酒和少女懷孕等社會問題;(4)在第三世界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重點在墨西哥。
漢堡認為,今後世界發展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科技對人的決定性影響。可以想見,根據這一思路,基金會的工作必然有所調整。在所有以上目標中,特別強調科學,包括硬科學和行為科學;更著眼於全球性的問題;國內則著重政策研究,不那麼強調不平等和社會改良。對政府的態度從批評改為爭取其支持和合作,在華盛頓政界和高層人士中進行經常性的聯絡活動。同時建立了卡耐基教育和經濟論壇,定期舉行全國各界領袖人物的會議,討論教育政策與國家經濟需要的關系。
根據1993年的會長報告,10年中基金會在資產和支出的數額上有很大發展,當時總資產達到13億美元,是1982年的3.25倍;支出預算從1982年的1300萬美元增至5900萬美元,相當於自1911年以來82年間總捐贈數的51%。工作中心仍然圍繞教育與和平兩大主題,強調預見性,「防」甚於「治」,為此,加強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這一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把重點放在早期教育。80年代美國教育界和科學界達成共識,認為兒童和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人的一生乃至整個國家的未來都非常重要,並就父母和有關方面應如何合作以滿足少年兒童成長的需要提出建議。基金會配合這一共識,大力進行解釋和宣傳,利用其近一個世紀以來在教育界的影響掀起全國長期教育改革運動,重點在公立中小學和學齡前教育,研究一切影響學習的校內外因素,並提出口號「教育非自幼兒園始,而是始自胎教」,甚至從孕婦培訓開始。資助的具體項目有:
① 青少年教育與發展戰略。范圍是從出生前到10—15 歲的少年。在1986年至1996年的10年中, 基金會贊助了對青少年不同的發展時期進行的綜合研究,取得了國家科學院研究理事會、斯坦福大學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配合,成立了若干專家與公眾領袖聯 合組成的小組,分為幼兒(3歲以前)、童年(3—10歲)和少年(10—15歲)。小組提出了大批報告和專著,其中影響最大的為代表以上三個年齡段的三篇報告:《起點》、《前途有望之年》和 《大過渡》。報告就培養負責的和夠格的父母、產前與初生嬰兒的保健、少年健康成長的要素,以及爭取家庭、學校、社區、媒體等社會力量配合等提出了一系列建 議,在社會上廣泛散發。基金會又出資立項,鼓勵各州和市採取實際措施實施以上報告中的建議。已有十幾個州和若干市參加這一項目。這些建議得到柯林頓總統夫婦、全國州長協會和兩黨不少國會議員的支持和大力推動。報告還在全國性的雜志登載,在電視台的黃金時間播放,並進入一次白宮會議的主題。這一研究對全國的教育政策和計劃都產生了影響。
② 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師資水平,改進教學質量,是卡耐基基金會的傳統關注點。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突出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師資培養以及培訓幼兒園和低年級小學教師,促使低年級小學教科書的出版者也參加研究工作。 80年代,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基金會聯合贊助成立教學與美國前途全國委員會,經過在全國范圍內的調查研究,提出一項報告,主要精神是:教育制度的改良歸根結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報告並就提高教師職業的地位、吸引優秀人才、建立考核機制、提供終身自我提高的機會等提出一系列建議。報告還強調要建立一種足以反映美國社會多元文化的教育結構。為此,基金會組織的卡耐基教育與經濟講壇還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集思廣益。1987年又發起成立了提高專業教學標准全國委員會,以實施論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由北卡羅來納州州長亨特主持。經過10年的實踐,基金會於1997年向30個領域的骨幹教師頒發證書,數量約占教師總數的40%。柯林頓總統在1997年的國情咨文中專門提到了這一委員會,號召全國予以支持。
③ 文科教育。在提高教育質量中有一個特殊問題是文科教育問題,對美國的意義就是如何加深全民對民主制度的理解。1981年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提出一份報告,題為《高等教育為國家服務》,其作者大聲疾呼美國存在著「公民知識盲」,建議在大學課程中加入新的公民教育。1988年美國價值研究所又提出報告《向公民社會呼籲》,建議重新對一些基本的公民社會問題進行學習思考。從1930年以來,卡耐基基金會就對大學本科的課程改革集中資助,並且這也是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資助的無數研究報告的主題。中斷了16年以後,基金會又重新開始這一課題。從1999年開始將研究文科教育未來的目的,以及基金會能如何有效地回應這一問題列為研究主題。
④ 教育服務工作中的各方合作。從80年代初開始,基金會即從事一項工作,把大專院校、公司和國家的各實驗室以及各科研機構的科學力量同中小學的教學需要結合起來。特別注重建立科學教育工作者和科學機構的聯系,以改進教學和課程,包括理、化、生物,也包括行為科學和心理學。在此領域中一項突破性的規劃名為「2061規劃」(以哈雷彗星再次出現的年代命名),主持人為著名科學教育家拉瑟福德 。他認為美國當前學校中的科學教學不足以為生活在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高技術世界中的未來公民作準備。該規劃旨在重塑大學前的自然科學、數學和技術教學,從幼兒園起,貫穿整個12年中小學。經過10年的努力,於1989年發表了《全體美國人學科學》和《水準線》兩項報告,對發動制定全國科學教育標准和直接改進科學教育質量起了很大作用。到90年代,全國科學院經常發表科學標准,成為提高科學教學的中心。 80年代到90年代,基金會一直把反對核擴散以及前蘇聯地區的發展作為中心議題。冷戰以後種族間的沖突成為對和平的新威脅,也是基金會的重點之一。
① 避免核戰爭。基金會大規模資助跨學科、跨國界的研究,特別關注核武器和製造材料的安全儲存及其指揮—控制系統。基金會發揮它的特長——充當聯系獨立研究者和決策集團的中間人,一方面贊助第一流研究分析家出成 果,一方面設法在重大問題上建立他們與政府、傳媒和企業界之間的聯系。在里根、布希和柯林頓政府期間,基金會都曾應政府的要求召集有關專家就核軍控和防止核戰爭問題、與蘇聯關系、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聯合國改革等問題進行討論。
基金會還資助前參議員克拉克主持的阿斯彭學會國會項目。這一項目的活動方式是在一個休閑勝地與有關某個問題的國際學者進行超黨派的無拘束的討論,已經舉行的有與前蘇聯、東歐和烏克蘭等國家的討論。
② 防止核擴散。基金會1992年撥出巨款資助有關這一題目的研究、討論和活動,參加的有各方面專家。指導委員會中有參議員納恩與盧格、布魯金斯學會會長斯坦布魯納、 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軍控中心主任佩里(1994年被任命為國防部長)。這個委員會的工作對1992年納恩—盧格修正案有很大貢獻。該修正案是針對1991年國會通過的《減少蘇聯核威脅法》的。這是參議員把研究成果化為政策實踐的典範。 1992年,基金會資助的哈佛大學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卡特在一份題為《蘇聯核裂變》的報告中指出蘇聯解體之後的新的核威脅。這份報告到了兩位參議員手中,他們立即合作發起美國幫助消除這一危險的立法措施。後來卡特任助理國防部長,和佩里一起與兩位參議員合作共同執行這項法案,幾年來,共花費20億美元,用於許多大型工程計劃、軍事來往、國防工業轉 為民用計劃、軍營建設和再培訓、武器與裂變物資的安全保衛以及反對人才外流的贈款等。有幾千名美國人在俄羅斯與其同行就以上項目進行合作,包括使烏克蘭、 哈薩克和白俄羅斯完全非核化。
③ 防止致命的沖突。1994年,基金會把「國際安全」 項目改名為「防止致命沖突」。特別把重點放在明確的、系統的防止災難發生的辦法上,而不是事後修補災難造成的破壞。成立了「卡耐基防止致命沖突委員會」, 有36名委員,包括16名國際領袖人物和長期對防止沖突研究有經驗的學者。兩名主席是前國務卿萬斯和基金會會長漢堡。這是一個國際性組織,與世界各國的組 織有積極的合作關系,經常舉行國際會議。委員會分以下四方面進行研究:
考察種族、民族和宗教沖突的原因和防止其發展為致命沖突的辦法;
支持非政府組織進行防止暴力的努力;
繼續努力加強民主機制,作為應付前蘇聯和中東歐內部帶有爆炸性的沖突的非暴力機制;
探索美國、俄羅斯與其他核大國如何加強努力以遏制先進武器的擴散,避免使族群沖突更加危險。
委員會於1997年發表最後報告,在全世界散發,號召國際社會的各類成員,包括民主國家、聯合國、區域組織、企業界、全球科學界、教育與宗教組織、傳媒、關心沖突的非政府組織等,通力合作,防止致命沖突;除了消極 的避免直接對抗之外,還應採取積極措施,如促進民主、市場改革和創建保護人權的公民組織。
其他如自然資源的減少、領土完整的原則和自決原則之間的矛盾、和平實現後如何通過消除宿怨達成和解來予以鞏固,以及對過失國家實行制裁的效果等等,都是有關這一問題的題中之義。
④ 建立各種集團之間的相互了解。各個群體是否不需要族際仇恨和沖突也能增加自身的凝聚力,取得有效的發展?人類的適應能力如何調動起來把這種隔膜和仇恨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是卡耐基基金會在冷戰後所致力的課題之 一。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把兩項傳統的關注——和平與教育——結合起來。家庭、學校、社區組織和傳媒對形成族群的態度有關鍵作用,既可以向仇恨和沖突方向,也 可以向寬容和合作方向引導民眾的情緒。1996年卡耐基資助16家機構對青年人的族際關系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找出兩種態度產生的根源與如何進行尊重 和寬容的教育方法。鑒於媒體的重要作用,基金會在其資助的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中增加了這方面內容。這個節目是國際性的。 ① 前蘇聯及其他地區。對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地區,基金會的做法不是提出改革的建議,而是提供機會促進這些地區和美歐及其他國家高級集團之間的經驗交流。
基金會資助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的「加強民主機制」項目從戈爾巴喬夫初期就已開始,對蘇聯中央政府和比較進步的地區中關心建立民主的人士給以咨詢,此項工作一直延續到蘇聯解體之後,許多當時與此項目有關系的人士已是俄羅斯社會有名望的重要人物。漢堡在會長報告中稱:這樣有組織地幫助一個國家民主化的國際行動在歷史上是少見的,而事實證明不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把民主當作裹著糖衣的新帝國主義入侵活動,那麼將一事無成。如果把它看作在我們這個紛爭無處不在的人類中一個強有力的、建設性的、解決沖突的機制,那麼這是一個應付生死攸關的挑戰的寶貴機會。
② 加強美國國內民主。卡耐基基金會認為自己的各項工作,包括教育,都貫穿了加強民主價值觀的精神。不過另外還有更加直接的由專人負責的專門項目,其主要內容是提高選舉的投票率、促使競選捐募款制度的改革、推動國會改革、提高大學在處理重要社會問題中的作用、研究民主與媒體的關系等。基金會認為當前對美國民主的威脅因素如下:
公眾對政治的冷漠和憤世嫉俗的態度,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治權力為特殊利益集團服務,不是為公眾的利益服務;
不同宗教、種族和族裔、階級、性別的人群關系日益疏離,美國凝聚力下降。光是寬容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互相理解和接受,並認識到美國社會的力量在於多元化;
老年人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其困難也未得到足夠照顧;
貧富懸殊擴大。
這些問題都是基金會特殊項目所關注的內容。 經濟問題在卡耐基基金會歷史上不是重點。但是自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家庭收入下降,大批婦女進入勞動大軍,而同時反福利政策的勢力抬頭。有鑒於此,基金會開始關注經濟拮據的家庭問題,資助一系列的有關研究項目,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兩名學者卡默曼和卡恩關於工業化國家社會福利比較研究與卡耐基兒童理事會關於美國困難家庭兒童狀況的報告。基金會還在哥大建立了全國貧困兒童中心,致力於將美國2300萬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兒童的狀況向全國廣為宣傳以教育公眾。
此外還成立了「卡耐基科學、技術與政府委員會」,旨在促進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研究,分析科學如何為社會服務,並確保科技成就作人道的使用,關注發展科技的決策過程;研究「使美國民主適應世界的變遷」,如技術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少數族裔和文化多元化對原來的民主機制的挑戰等課題。
1997年柯林頓總統授予卡耐基基金會漢堡會長美國平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獎章,以表彰他為「改善兒童的健康和福利事業」做出的終身努力。

❸ 卡耐基當過美國總統嗎

一個賣廉價成功學的暴發戶
怎麼有資格當總統

❹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機構概況

研究院的核心領導是由25人組成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前政府官員、公司銀行經理董事、研究院負責人。現任董事會主席由唐納德森公司(Donaldson)總裁威廉·唐納德森(William H. Konaldson)擔任,副主席是威廉·克諾里公司(Willians & Connolly) 合夥人格瑞格里·克瑞格(Gregory B.Craig)。董事會成員包括摩根·斯坦利顧問主任理查德·迪普斯(Richard A. Debs),艾森豪威爾世界事務研究所所長蘇珊·艾森豪威爾 (Susan Eisenhower),對外關系 委員會總裁里斯里·蓋博(Leslie H. Gellb),聯合國秘書長兒童與武裝沖突特殊代表奧拉瑞·奧圖諾(Olara A. Otunnu),布魯金斯學會總裁塔爾博特(Strobe Tahott)等。
研究院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中心地區,與白宮、國會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部毗鄰,與美國著名思想庫——布魯金斯學會只有一牆之隔。該總部設有行政辦公室、財政服務部、交流部、人力資源部、計算機系 統部、研發部、《外交政策》刊物部及圖書館,共有成員100人。此外,研究院的莫斯科中心還有成員41人。傑西卡·馬修斯 (Jessica T. Mathews)從1997年5月起擔任研究院總裁至今。她在70年代曾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球問題辦公室主任,後參與創建世界資源研究所,也擔任過《華盛頓郵報》編輯和對外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人員。1997年,她在《外交季刊》上發表《權力的轉移》一文,被評為該雜志75年以來最有影響力的文章之一。自擔任研究院總裁之後,馬修斯著手擴大莫斯科中心,在中國啟動合作研究項目,創立全球化研究項目,並把《外交政策》由季刊變成為雙月刊。
參加該研究院的專業研究人員既擁有相當的學術水平,又有在政府內實際工作的經驗,其中不少人被政府任命為重要外事官員或政策顧問,或應邀參加政府舉辦的各種會議,出席國會昕證會,因此與政府、國會、國務院的關系密切,其活動也受政府和國會人士的重視和支持。除以上途徑,研究院還通過出版、參與電視媒體、舉辦記者招待會和其他各種會議,對政府制訂對外政策和國會辯論施加廣泛影響。它與對外關系委員會及重要的日耳曼·馬歇爾基金會關系更為密切,協同辦公,並互任理事。研究院還組織「初級學者計劃」,每年挑選優秀大學本科生參加,組織他們研究國際關系,參加討論,幫助導師撰寫文章,了解華盛頓外交政策的運作等。 研究院出版的《外交政策》是世界上非常有影響的國際政治經濟期刊。該雜志被美國政治學會評為「國際關系領域的知名刊物」,以英語、土耳其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在128個國家內發行。此外,研究院還有不定期出版的《政策簡報》(Policy Brief)、《問題簡報》(Issue Bdef)、《工作報告》等。

❺ 安德魯·卡內基的生平經歷

在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名字是個傳奇,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與「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頭」摩根等大財閥一樣,曾經影響著整個美國的金融狀況。但讓世人為之驚訝的是,他在自己事業的最巔峰,放棄了所有的一切,追求另一種恬淡、無私的生活,並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享譽國際的卡內基基金會是他創立的,紐約著名的卡內基音樂廳是他捐資修建的,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是他建立的,還有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卡內基圖書館」。這就是卡內基,財富對於他而言,不是第一位的,享受人生、為社會做出貢獻才是他生命的真諦。
在19世紀後半葉的美國,一些人富堪敵國,而其中一個人卻認為:「一個有錢人如果到死還是很有錢,那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這個人就是安德魯·卡內基。他本是一個貧窮的蘇格蘭移民,出身於匹茲堡的貧民窟,最終卻成為美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很為自己的工人出身感到自豪。他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但為了下一代他毫不吝惜自己的財富。卡內基象徵著美國的一個時代,集野心、才乾和兇猛於一身。他創建了一個鋼鐵帝國,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傳奇。 在辭職之前,卡內基曾帶人修橋補路,就常常思考能否用鐵橋代替木橋。當時的匹茲堡雖然鋼鐵工廠鱗次櫛比,但還只是在起步階段。1862年,他與幾個朋友創立了建造鐵橋的公司。而1863年7月4日,南北戰爭的雙方都開始使用軍艦對抗,給卡內基以警示:帆船時代已經過去了,鋼鐵時代即將到來。於是,辭職之後,他來到歐洲旅行,到倫敦考察了那裡的鋼鐵研究所,果斷地買下了道茨兄弟發明的一項鋼鐵專利,還買下了焦炭洗滌還原法的專利,他認為,這兩項專利會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回到美國的卡內基,開始鼓足干勁,大幹一場。他把分散的資金聚集在一起,把以前自己入股的兩家公司合並起來,成立了聯合制鐵公司。
卡內基的理想正在慢慢實現,他的工作也日益繁忙了,正在他為公司的事情日夜奔波的時候,忽然收到了老上司、也是自己恩人的斯考特的緊急電報。當他急忙來到斯考特的辦公室,發現著名投資商摩根也在那裡,原來斯考特向摩根的借貸期滿,需要25萬美元,正在等待卡內基的援手。面對傲慢的摩根、焦急的斯考特,卡內基心中很不是滋味,如果當初不是斯考特的提拔,他還只是一個窮小子,更別說他曾在自己事業的最初給了那麼多的幫助了,可是如果給了這25萬美元,自己的鋼鐵公司就泡湯了!
最終卡內基拒絕給予幫助。這還只是開始,隨著1873年經濟大恐慌,愈來愈多的人都遭到了破產的厄運,當初的合夥人柯路曼兄弟,還有弟弟的岳父,這些元老級人物都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賣給卡內基,最終,1890年,卡內基將公司名稱變為卡內基鋼鐵公司,資金增長到2500萬美元,他持公司半數以上股份。
當他邁出進軍鋼鐵業的第一步,就開始大膽引進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人才,大刀闊斧改進生產管理,不斷地改進鋼鐵生產技術,降低成本,使自己一次一次走向成功。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卡內基鋼鐵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企業。它擁有2萬多員工以及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它的年產量超過了英國全國的鋼鐵產量,它的年收益額達4000萬美元。卡內基是公司的最大股東,但他並不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之類的職務。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任用了一批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時至今日,人們還常常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廠房設備、材料全部燒毀,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馬,幾年以後,我仍將是一個鋼鐵大王。」
他在成名之後,有新聞記者訪問他,問他是怎樣工作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卡內基回答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有兩個基本因素:第一、我自幼出生在貧苦之家,小時候常常吃飽了這一頓,不知道下一頓的食物在哪裡?我晚上常聽見父母為了應付面對的窮困而嘆息。所以我從小就力求上進與發奮,決心到長大之後要從我手中擊敗窮困;第二、凡事不論大小,都要認真的去做。我12歲時做過紡織工人,我努力地要把紗紡好。後來我又做過郵差,我盡量記住我那郵區里每戶人家的姓名、住宅外貌,到後來幾乎我每一家都熟識了。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認真的做好它,以後才有人敢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給你了。」 1835年11月25日,安德魯·卡內基出生於蘇格蘭古都丹弗姆林。父親威爾·卡內基以手工紡織亞麻格子布為生,母親瑪琪則以縫鞋為副業。父母雖窮,卻為人正直,始終充滿著積極進取的精神。這是一個繼承了自豪、自立、自尊光榮傳統的家族。
小卡內基的祖父是個性情開朗、機智幽默,而又具有不屈不撓精神的人。小卡內基作為長孫,以祖父的名字——安德魯·卡內基——命名。他從小就以有這樣的祖父為榮,同時也以終生擁有他的名字自豪。他的外祖父是個天生的雄辯家,也是個富有才智的政治家,是當地頗為活躍的政治領袖。或許是祖輩遺傳基因的作用,卡內基自小就樂觀進取,能言善辯,這對他一生的影響極大。
在卡內基出生的第二年,父親用積攢的錢添置了3台紡織機,並僱傭了幾名工人。家中境況有所好轉,全家搬進了一幢有小閣樓的平房裡。
卡內基從小就幫家裡做事。由於沒有自來水,他每天一大早就起來,挑上一副大水桶,去附近的一口井邊排隊打水。挑了幾擔水後,才吃早飯、上學。晚上回來總要幫正忙於縫鞋的母親穿針引線,同時心裡還需默誦著在學校學到的詩和文章。
1843年,卡內基8歲,英國工業革命的巨浪席捲了丹弗姆林。這座古老的城鎮上出現了第一架蒸汽帶動的亞麻織布機。不久,經過改良的蒸汽機就徹底改變了小鎮的面貌。丹弗姆林的手工紡織業不堪蒸汽機的沖擊,日漸衰頹,紛紛破產。卡內基一家的生活也每況愈下,幫工被解僱,織機被變賣。母親只有開一間小鋪子,以維持生計。然而,致命的打擊又接踵而來,那就是1846年的歐洲大飢荒和1847年的英國經濟危機。卡內基一家實在混不下去了,不得不寫信給早幾年移居美國匹茲堡的兩位姨媽,表示也要舉家前往美國。兩位姨媽回信說,眼下正是赴美的良機,就業機會很多,希望他們快去。
卡內基的雙親變賣了家中所有的織布機和傢具,去美國的旅費還差20英鎊。幸虧母親的一位好友幫忙,借給他們20英鎊,一家人才有了足夠的旅費,啟程前往美國。
卡內基一家在紐約下船後輾轉來到匹茲堡,在親戚家安頓下來。為養家糊口,父親別無選擇,又操起老本行,織起了桌布和餐巾,並且還得自己去沿街叫賣,挨門兜售這些產品。盡管如此,賺的錢遠不夠一家開銷的。母親只好以縫鞋為副業,經常縫到深更半夜,而卡內基和弟弟湯姆呆在一旁幫忙。就這樣,一家人每周只賺5美元,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為了給父母分憂,卡內基進了一家紡織廠當童工,周薪只有1美元2角。後來,他又干起了掙錢稍多一點的工作:燒鍋爐和在油池裡浸紗管。油池裡的氣味令人作嘔,灼熱的鍋爐使他汗流使背,但卡內基還是咬著牙堅持幹下去。當然,他並不甘心如此潦倒一生,而是奮發圖強,積極進取。
卡內基在白天勞累一天後,晚上還參加夜校學習,課程是復式記帳法會計,每周3次。這段時期他所學的復式會計知識,成了他後來建立巨大的鋼鐵王國並使之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
1849年冬天,一天晚上,卡內基上完課回家,得知姨父傳來話,匹茲堡市的大衛電報公司需要一個送電報的信差。他立刻意識到,機會來了。
第二天一早,卡內基穿上嶄新的衣服和皮鞋,與父親一起來到電報公司門前。他突然停下腳步,對父親說:「我想一個人單獨進去面試,爸爸你就在外面等我吧。」原來,他擔心自己與父親並排面談時,會顯得個子矮小,同時,他也怕父親講話不得體,會沖撞了大衛先生,從而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
於是,他單獨一人上到二樓面試。大衛先生打量了一番這個矮個頭、高鼻樑的蘇格蘭少年,問道:「匹茲堡市區的街道,你熟悉嗎?」
卡內基語氣堅定地回答:「不熟,但我保證在一個星期內熟悉匹茲堡的全部街道。」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個子雖小,但比別人跑得快,這一點請您放心。」
大衛先生滿意地笑了:「周薪2.5美元,從現在起就開始上班吧!」
就這樣,卡內基謀得這個差事,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這時,他年僅14歲。
在短短一星期內,身著綠色制服的卡內基實現了面試時許下的諾言,熟悉了匹茲堡的大街小巷。兩星期之後,他連郊區路徑也了如指掌。他個頭小,但腿很勤,很快在公司上下獲得一致好評。一年後,他已升為管理信差的負責人。
卡內基每天都提早一小時到達公司,打掃完房間後,他就悄悄跑到電報房學習打電報。他非常珍惜這個秘密學習機會,日復一日地堅持著,很快就熟練掌握了收發電報的技術。後來他被提升,成了電報公司里首屈一指的優秀電報員。
當年的匹茲堡不僅是美國的交通樞紐,而且是物資集散中心和工業中心。電報作為先進的通訊工具,在這座實業家雲集的城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天走街串巷送電報、嘀嘀嗒嗒拍電報的生活,卡內基就像進了一所「商業學校」。他熟悉每一家公司的名稱和特點,了解各公司間的經濟關系及業務往來。日積月累之中,他熟讀了這無形的「商業網路全書」,這使他在日後的事業中獲益匪淺。因此,卡內基在回顧這段時期時,稱之為「爬上人生階梯的第一步」。
由於卡內基工作勤快,頗得大衛總經理的賞識。一個月末的一天下午,卡內基被單獨留了下來。當他跨進總經理辦公室時,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工作中有什麼疏忽,做錯了事。但大衛總經理卻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夥子,你比其他人更努力、更勤勉,所以從這個月開始給你單獨加薪。」卡內基高興得差點暈倒。他領了13.5美元,比上個月多出2.25美元。對年僅15歲貧苦少年來說,這是筆巨款。
回到家,卡內基只是像往常一樣,將11.25美元薪水交給母親,而將增加的2.25美元暫時留了下來,因為這筆錢對他來說實在太珍貴了。晚上臨睡前,他把加薪的秘密告訴了弟弟,7歲的小湯姆也感到吃驚。於是,弟兄倆興奮地談起了未來的事業,憧憬著將來要合開一家「卡內基兄弟公司」,賺好多好多的錢,送給母親一輛閃閃發亮的馬車,再也不讓她老人家像現在這樣縫鞋縫到深更半夜了。他們談了很久很久,才沉沉入睡。
第二天在餐桌旁,卡內基把2.25美元拿出來交給母親,並問:「我們在丹弗姆林跟人家借的錢,還差多少?」母親顯得很吃驚:「那20英鎊的債,還差一點就夠還了。你這錢是從哪裡來的?」當母親得知這筆錢的來歷後,眼裡湧出了喜悅的淚水,而坐在一旁的父親卻流露出得意的神色。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有出息,將來一定會做一番大事業的。為寄還好友主動資助的那20英鎊,這兩年來母親每天盡量節省生活開支,5角5角地存起來,眼看快湊足200美元還債了;如今兒子又以增收的錢幫助還債,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呀。這一天,全家每個人內心都充滿著喜悅。
卡內基在跑腿送電報之餘,很想多讀點書來充實自己,可是,苦於家境貧窮,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買書。
幸好有一天他在翻閱報紙時,發現了一條消息:退役的詹姆士·安德森上校願意將家中所藏400冊圖書借給好學的青少年們。每逢星期六可以到他家借一本書,一星期後歸還,再換借另一本。
於是,欣喜若狂的卡內基找到上校的家,借到了自己心愛的書。從此每到星期六,他都能和一個嶄新的知識世界接觸了。
後來,上校眼看借書的少年日益增多,決計辦一個私人圖書館,他到紐約添購了各種書籍,擴大了自己的書齋,又向市政府借了一間房,成立了一家真正的圖書館。
卡內基從安德森圖書館里借到了許多好書,養成了喜愛讀書的習慣,只要一天不看書,就覺得心神不寧。安德森使他在人生的黃金時期有了讀書的機會。後來卡內基事業成功時,為了報答安德森先生的幫助,在其私人圖書館的原址,蓋了大會堂和圖書館,並立碑紀念這位恩人。 1853年,賓夕法尼亞州鐵路公司西部管區主任斯考特看中了有高超的電報技術的卡內基,聘他去當私人電報員兼秘書,每月薪水35美元。當時卡內基已是18歲的大小夥子了,他懷著強烈的上進心走進了這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10餘年中,卡內基平步青雲,24歲就升任該公司西部管區主任,年薪1500美元,並逐步掌握了現代化大企業的管理技巧。這種技巧是他後來組織龐大的鋼鐵企業時所必不可少的。
與此同時,卡內基也抓住時機,初試牛刀,參與投資,而且頻頻得手,慢慢積累得小有資財,為他以後開辦鋼鐵企業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1856年,斯考特勸說卡內基買10股亞當斯快運公司的股票,共計600美元。當時,卡內基的全部積蓄不過60美元,但他決心設法湊足這筆錢。他與母親商量,母親提出以房屋作抵押來貸款。就這樣,卡內基以貸款進行了第一次投資。不久,一張亞當斯公司10美元紅利的支票就送到了卡內基的手裡。
不久,卡內基又充當「伯樂」,將卧鋪車的發明者伍德拉夫引薦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建立了一家火車卧鋪車廂製造公司。卡內基通過借貸投資買下該公司1/38的股份。僅200餘美元的投資,一年之間分得的股票紅利高達5000美元。卡內基又抓到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到1863年,卡內基在股票投資上已成為行家裡手。
1865年,卡內基果斷地辭掉了鐵路公司的職務,開始一門心思地干自己的事業。他創辦了匹茲堡鐵軌公司、火車頭製造廠以及鐵橋製造廠,並開辦了煉鐵廠,開始涉足鋼鐵企業。 19世紀60年代,美國的鋼鐵生產經營極為分散,從采礦、煉鐵到最終製成鐵軌、鐵板等成品,中間需經過許多廠家。加上中間商在每個產銷環節層層加碼,致使最終產品的成本很高。卡內基深知傳統鋼鐵企業的這些弊病,他決心建立一個面目全新的、囊括整個生產過程的供、產、銷一體化的現代鋼鐵公司。1872年,卡內基認為在煉鋼事業上大幹一場的時機業已成熟。首先,從技術上講,成本低廉的酸性轉爐煉鋼法已經發明,他特地親赴英國考察了發明者貝西默在生產中運用該法的實際情況。其次,美國的鋼鐵市場十分廣闊,供不應求。而鐵礦在美國極為豐富,密執安大鐵礦已進人大規模開采階段。再次,就財力而言,卡內基已擁有數十萬美元的股票及其它財產,他決定改變四處投資的老法,將資金集中到鋼鐵事業中來。最後,最令卡內基信心十足的,是他在鋼鐵公司10餘年間所掌握的管理大企業的本領。於是,到1873年底,他終於與人合夥創辦了卡內基一麥坎德里斯鋼鐵公司。公司共有資本75萬美元。卡內基投資25萬美元,是最大的股東。在隨後的20多年間,卡內基使自己的財富增加了幾十倍。
1881年,卡內基實現了童年的夢想,與弟弟湯姆一起成立了卡內基兄弟公司,其鋼鐵產量佔美國的1/37。1892年,卡內基把卡內基兄弟公司與另兩家公司合並,組成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鋼鐵帝國——卡內基鋼鐵公司。他終於攀上了自己事業的頂峰,成了名副其實的鋼鐵大亨。他與洛克菲勒、摩根並立為當時美國經濟界的三大巨頭。

❻ 卡耐基基金會的創始人簡介

安德魯·卡耐基(1835—1919)
出生於蘇格蘭,12歲的時候他跟隨他的家庭一起移居到美國。人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舉止傲慢,容易沖動,為人熱情、忠誠而又精明的理想主義者」。他最初當了一名錠子工,每周的薪水只有1.2美元。在16歲的時候,他成為賓西夕法尼亞州鐵路上的一名電報員,在那裡他一呆就是12年。此後他投入自己所有的資產建議凱斯通橋梁工程公司,並極具眼光地展望到鋼鐵橋梁業具有不可限量的前景。於是他開始專門致力於鋼鐵生產行業,成為美國的鋼鐵大王。後來他還收購了一家石油公司、一條鐵路,並購買了大量的汽船。在1901年的時候,他將自己建立的卡耐基鋼鐵公司以2.5億美元的價格賣掉,此時卡耐基鋼鐵公司生產的鋼鐵已經佔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 不同時期重點不同或輪流突出。卡耐基基金會1925年開始成人教育項目,主要對象是新移民、黑人和服刑的囚犯;50年代針對當時大學教育迅速普及的情況,重點放在提高質量,先大學,後擴展到中小學教育,對整個教育 進行綜合治理。這一舉措得到後來任康乃爾大學校長的著名教育家珀金斯(James Perkings)的合作,持續9年,取得重大成就。到60年代,重點又轉到「消除機會平等的障礙」,為此對貧民教育進行大量資助,1964年此項撥款佔全年的1/4。
與普及教育相聯系的一項工作是推廣先進的教學手段。早在20年代,卡耐基基金會就率先推動運用當時還屬前沿的廣播教學法;60年代末,又與福特基金會合作建立兒童電視工作室,寓教於樂,對象主要是貧窮兒童,膾炙人口的「芝麻街」木偶劇就是這一工作室的產品之一。凡在美國看過電視的人都知道,在使人眼花繚亂的眾多頻道中有一個公共教育台,它是惟一不做商業廣告, 專門播出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層次較高的節目的頻道,現已成為美國電視觀眾中最受稱贊的頻道之一。究其來源,也與卡耐基基金會有關。在改良高潮的60年代, 基金會協助各州成立了兩個組織,一是州教育委員會,一是電視教育委員會,前者研究當時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改革建議,取得重要的實際效果;後者直接啟發了約翰遜政府向國會提出並通過成立的全國性教育廣播電視集團公司,這就是現在的公共教育台。
隨後,卡耐基集團又撥款100萬美元給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成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研究高等教育問題,該組織由著名教育家、前加州大學校長克拉克·克爾(Clark Kerr)主持,在15年內產生了23項重要報告和專題研究,是到那時為止對美國高等教育覆蓋面最廣、分析性最強、客觀而深入的資料,對各大學的教育思想和政府關於教育的決策有重要影響。小組成員還常到國會作證,影響了聯邦政府幾十億美元的教育經費的支出,並使政府成立基礎教育機會津貼項目和中學後教育改進基金。這是在教育方面基金會與政府合作或影響政府政策的典型範例。 卡耐基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基金會一樣,從20世紀初建立基金會之前就對黑人教育多有捐贈,並建立了聯合黑人高校基金。 它一直大力資助兩所最早建立的著名黑人職業學校:塔斯基吉(Tuskegee)和漢普頓(Hampton)學院。基金會在這方面一些有特色的舉措是,在紐約哈萊姆區和芝加哥貧民窟分別建立實驗中學,專門收容棄學的孩子;在大學中設立非醫科大學的醫士培訓班以 解決城市和農村的窮人就醫問題;開設了對象包括黑人的成人教育項目等等,這些項目實際的主要對象大部分是黑人。
卡耐基基金會在黑人問題上一項特別有意義的創意是,從1938年開始,出資委託瑞典社會學家根納·米爾達(Gunnar Myrdal)進行對美國黑人的專題研究,一則因為這個問題本身重要,二則是為基金會以後在這方面的工作提供依據。該項工作完成得十分成功,1944年出版了他的專著,題為《美國的兩難處境——黑人問題與現代民主》。米爾達作為歐洲人,可以比較超脫和客觀,這部巨著正文45章,連同附件和注釋共1483頁,至今仍為研究美國黑人問題的經典著作。可能受這項研究的啟發,基金會於40至50年代在路易斯維爾大學設立專門科目培訓善於處理種族問題的警察,又成立社區律師事務所為貧民窟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以解決與切身利益有關的訴訟問題,60年代建立對紐約黑人聚居區的醫療援助計劃等。1963年為提高黑人高等教育作出一系列捐款,共150萬美元。

❼ 什麼是安德魯·卡內基基金會

卡耐基基金會(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卡耐基基金會官方網站: http://www. carnegie.org/ 卡耐基基金會簡介 成立於1911年,在紐版約權注冊。其創始人 安德魯·卡耐基 , 宗旨是「增進和傳播知識, 並促進美國與曾經是英聯邦海外成員的某些國家之間的了解」。 2000 年資產14億美元。 在成立基金會前,卡耐基作為個人已有多項捐贈, 最著名的是建立公共圖書館,20 年中,共捐款建立了2000座圖書館。 其名下的基金會和非營利機構除卡耐基基金會外,還有卡耐基學會、 卡耐基理工學院、蘇格蘭大學卡耐基 信託基金 、 卡耐基華盛頓研究所、卡耐基英雄基 金、卡耐基促進教學基金會、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❽ 卡耐基基金會的介紹

卡耐基基金會成立於1911年,在紐約注冊。其創始人安德魯·卡耐基,宗旨是「增進和傳播知識,並專促進美屬國與曾經是英聯邦海外成員的某些國家之間的了解」。2000年資產14億美元。在成立基金會前,卡耐基作為個人已有多項捐贈,最著名的是建立公共圖書館,20年中,共捐款建立了2000座圖書館。其名下的基金會和非營利機構除卡耐基基金會外,還有卡耐基學會、卡耐基理工學院、蘇格蘭大學卡耐基信託基金、卡耐基華盛頓研究所、卡耐基英雄基金、卡耐基促進教學基金會、卡耐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❾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簡介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原稱基金會)是美國成立最早又頗有影響的研版究院之一,是卡內權基家族的第二大基金會;同時,它也是美國著名的主流思想庫,標榜超脫黨派、兼容並蓄,以「促進國家間合作以及美國的國際交往」為宗旨,並重視研究的「實際結果」。通過對其政治觀點和傾向性的分析可知,研究院偏向於國際主義、多邊主義,主張進行裁軍、軍備控制、接觸談判和國際合作,並支持把聯合國作為國際論壇和世界秩序的象徵,思想傾向屬於典型的「中間派」。
研究院主要研究國際事務和美國外交政策,特別是移民問題、核不擴散問題、地區沖突問題、多元主義、民主建設和使用武力問題。其總部設在華盛頓,在莫斯科等城市設有研究中心。除了日常研究,研究院還通過實地考察、舉辦會議、出版刊物、提交研究報告、合作研究等形式,擴大其政治影響和學術地位。研究院也把「培養軍備控制、地區安全、國際法等國際事務研究與活動的人材」作為其重要宗旨之一。

❿ 鋼鐵大王卡耐基的後人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1835年11月25日-1919年8月11日)與「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頭」摩根等大財閥一樣,曾經影響著整個美國的金融狀況。但讓世人為之驚訝的是,他在自己事業的最巔峰,放棄了所有的一切,並為慈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897年3月30日,卡內基的妻子路易絲生下女兒,用卡內基母親的名字給女兒取名為瑪格麗特。那一年卡內基62歲。卡內基夫婦只有這一個女兒。

1919年4月22日,卡內基陪著當新娘的女兒走進教堂,這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8月11日,84歲的卡內基在美國雷諾克斯市的別墅中因肺炎而謝世。妻子路易絲繼承了他的慈善事業,直到1946年去世。女兒瑪格麗特後來生育了4個孩子,現在卡內基有50個直系後代。

(10)卡內基基金會主席擴展閱讀:

1、在美國鋼鐵貿易初期,有很多富有精力和創造性的企業家,如坎布里亞和伯利恆鋼鐵廠的弗里茨兄弟,不過沒有人像卡內基那樣執著而又雄心勃勃,擁有破壞性的本能。

2、如果沒有卡內基,貝塞麥協會的「前輩們」美國最初的鋼鐵卡特爾更容易維持謹慎可控的發展策略;亞歷山大·霍利的才華可能永遠無法完全展示出來;像蓋茨和加里這樣的人可能從一開始就會控制行業。

3、安德魯·卡耐基。在美國工業史上,寫下了永難磨滅的一頁,他征服了整個鋼鐵世界,成為美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躍居世界首富。而在功成名就之後,他又衣錦還鄉,將幾乎全部的財富捐獻給社會。他生前捐贈款額之巨大,由此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個人奮斗的楷模。

閱讀全文

與卡內基基金會主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