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會保障資金的社會保障資金的功能
社會保障資金具有政治的、經濟的和社會的多重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提供收入補償。社會保障資金的收入補償功能,就是保障勞動者在遭遇社會經濟風險事故,暫時或永久失去經濟收入時,能從社會保障計劃、項目中得到保險金以補償收入損失。社會保障資金的這項功能,是為了有足夠的支付能力,保障勞動者在遭遇風險事故時,例如年老退休、失業、工傷、疾病或生育等情況下,仍能得到適當補助以維持自己及家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2)均衡社會消費。社會保障資金的均衡消費功能,就是通過居民收入的轉移支付或延期支付,使用於消費的居民收入在每一時期保持大體的均衡,從而維持社會消費品供求關系的平衡。
(3)激活資金市場。為滿足未來的、長期的支付需求而積累起來的龐大的社會保障資金,有可能形成國家的建設資金而對金融市場的繁榮起積極作用。在金融市場中,不同的金融工具如銀行存款、公司債券、公司股票、國家建設債券、抵押貸款、不動產投資等,其利潤率、安全性、回收期變現能力等都各不相同,可以根據各社會保障制度、計劃和項目基金的特點進行多方面的投資,在基金保值增值的同時,也使金融市場獲得長期的、穩定的資金來源。
(4)規避社會風險。社會保障資金的一個重要功能,是通過資金的積累和調劑餘缺,達到規避社會經濟風險的目的。在眾多的社會經濟風險中,有些風險是可以預測的,如年老退休等;有些風險是不可預測的,如疾病、傷殘等;有些風險是當事人可以控制的,如生育等;有些風險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如災害等。正因為有如此之多的社會經濟風險,而且風險情況又各不相同,所有人類必須在風險發生之前未雨綢繆,預先准備好足夠的資金,滿足風險發生時的支付需求。
(5)協調社會公平。社會保障資金的收繳和支付,實質上是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之所以要進行再分配,是因為市場機製造成了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在市場經濟體制中,通行的是效率原則和競爭原則,一些人因社會的或個人的原因,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環境,所以被邊緣化為社會的弱勢者。但是,人類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不同於動植物界通行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原則,人類社會要講平等、公正,要扶助弱者,要和睦相處。社會保障資金的設立,就是起到在經濟上扶助弱者從而體現社會公平的作用。
社會保障資金與社會保障基金的區別
第一,定義不同。基金常常是為特定目的專設,帶有專款專用性質,有結余和投資運作。基於此,政府用一般稅收安排的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衛生經費、撫恤和社會救濟費以及對就業和社會保障補助金,不能稱其為基金,而只能是資金;而且,在社會保險費的徵收過程中,單位和個人的繳費也不能成為基金,只有當其繳費收入大於待遇支出、資金沉澱下來需要進行投資運作時才能稱其為資金。
第二,范圍不同。社會保障資金比社會保障基金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范圍都要寬泛。社會保障資金包括社會保障的各方面基金、財政性社會保障資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福利彩票基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等,是一個包括了基金在內更為寬泛的概念。
第三,管理責任和管理范圍不同。社會保障資金與社會保障基金不僅僅是一個字的表面差異,更在於其背後的管理責任和管理范圍的不同。市場對基金影響巨大,尤其是對養老金。所以,社會保障資金需要政府給予高度關注。
2.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機構是什麼意思
社會保障基金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為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回而建立起來、專款專用的答資金。社會保障基金一般按不同的項目分別建立,如社會保險基金、社會救濟基金、社會福利基金等。由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直接管理,各省市已設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分屬國家和地方機關。
3. 社保資金管理中心隸屬哪個部門
社會保險流程: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養老保險相關手續如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一、 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相關證件如下: (1)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 地稅登記證; (4)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6)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分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二、 表格填報說明: 1、 社會保險登記表 「稅號」:稅務登記證中「稅字如420103748300492號」欄號碼。 「工商登記執照信息」:需經工商登記、領取工商執照的單位(如各類企業)填寫此欄,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欄。 「批准成立信息」:不經工商登記設立的單位(如:機關、事業、社會團體等)填寫此欄,不填「工商登記執照信息」欄。 「繳費單位專管員」:填寫參加社會保險單位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聯系人,其所在部門及聯系電話。 「單位類型」、「隸屬關系」:根據參保單位的單位類型及隸屬關系,對照表下方「說明」中所對應的代碼填報。 「開戶銀行」:須填報開戶銀行清算行號。 2、 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個人帳戶(身份證號)」:均要嚴格按身份證中信息填寫。 「個人編號」 :「續保」、「轉入」人員需提供其原參保的個人編號,填報此欄。「新增」人員在申報時暫不填報此欄,其個人編號待錄入微機產生。 (1)「新增」 :原未參保人員,屬新增類型,已參保人員不可按新增辦理。 (2)「續保」 :原參加過社保,已停保或轉到流動窗口投保,現續接到新單位投保的,屬續保。在流動窗口投保的人員需在申報此表前將欠費繳清並辦理其在流動窗口的停保手續。 (3)「轉入」 :此處特指已參保的在徵人員在本市參保單位之間的轉移。 (4)「市外轉入」 :此類人員需在單位開戶手續辦理完畢後,由單位到市基金結算中心辦理其轉入基金結算及「市外轉入」異動業務。 「月繳費工資」 :應按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填表報。本年度新招人員,按實際發放的月工資總額填報,今年天津市繳費下限為980元/月 住房公積金辦理如下: 一、單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手續如下: (1)到市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存登記,填報《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表》,「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按規定對申報單位進行審核並指定住房公積金經辦銀行。 (2)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須附的相關證件:1、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它機構批准設立的批文原件及復印件;2、法人代碼證原件及復印件;3、國稅稅務登記證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3)本表一式四份,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核定登記表後留存二份;單位送交指定的公積金辦理銀行一份,憑此表設立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帳戶和職工個人帳戶;公積金帳戶建立後將每月交一份員工繳存住房公積金錶及匯補表交附給公積金辦理銀行。 二、單位為新錄用或者新調入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辦理手續如下: 新的正式錄用職工或者新調入及調出職工在起用的三十日內到受託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帳戶的設立手續,並同時為已設立住房公積金個人帳戶的職工辦理帳戶轉移。 三、核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如下: 按職工月均工資總額的16%計繳。(其中單位部分按8%計繳,職工個人部分按8%計繳。) 四、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更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名稱、地址發生變理的,原單位應當自發生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變更登記,並持經「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情況變更登記表》到受託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五、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辦理手續如下: 單位撤銷、破產或者解散的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三十日內持相關證明文件,由原單位或者清算組織到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辦理注銷登記並自注銷登記辦理完畢之日起二十日內持「市房改委資金管理中心」審核的《單位住房公積金帳戶注銷登記表》,到受託銀行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帳戶轉移或者集中封存手續。 保險比例:養老 單位20%,個人8% 失業 單位2%,個人1%(農民工不繳納) 工傷 單位0.5%、1%、1.5%(按照企業經營性質) 生育 單位0.08% 醫療 單位10%,個人2%,另單位繳大額醫療5元/月
4.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是公務員單位嗎
是。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為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副處級事業單位,直屬市勞動專和社會屬保障局管理。
根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委託,負責做好轄區用人單位員工工傷認定,工傷救治及其傷殘康復管理工作,監督用人單位按規定償付未參保員工工傷待遇。負責對轄區用人單位和員工遵守執行社會保險政策,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糾正和處理違規行為。
(4)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即社保局(下同)是事業單位,隸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工作職能有明確要求和規定,機構設置應該圍繞要求設定,內部負責養老保險、社會保障等重點工作的部門必須按要求設置,並明確相關職責,做好與上級單位的工作對接。
根據社保局的工作職能,一般設置辦公室,財務室和各類業務室,業務室應該將養老保險、社會保障、農村醫保等單獨設立科室,行使相關職能,還應設立對外服務窗口,為大眾提供優質便捷的社保服務。
5. 西安市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的介紹
西安市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成立於1997年,服務人群約7.2萬人。1、職責:⑴ 負責辦理養老、失業、工傷、醫療、職工生育及居民醫療保險六項保險業務參保工作。⑵ 負責對區內企業及個人進行社保政策的宣傳、咨詢工作。⑶ 負責參保人員社保關系及個人賬戶基金的域內、域外轉移工作。⑷ 負責辦理養老、失業、工傷待遇的核定,以及基金社會化發放工作。⑸ 負責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職工生育保險及居民醫療保險人員應享受費用的審核、報銷、結算、支付工作。⑹ 負責做好管委會機關人員醫療、生育保險的日常工作。
6. 簡述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目標及原則
社會保障基金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為實施社會保回障制度而建立起答來、專款專用的資金。
社會保障資金管理目標
在建立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目標下,社會保障資金管理的具體目標有:
1.確保社會保障資金安全
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問題是社會保障資金,而社會保障資金的首要目標是確保資金安全。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推進,社會保障資金的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
2.講求社會保障資金效益
社會保障資金在運行過程中,要講求資金效益,要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社會保障資金在運作過程中,要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既是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很好途徑。
3.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
社會保障制度與我國經濟一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管理好社會保障資金,即當社會保障制度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如人口老齡化、突發性的自然災害等意外情況時都能從容應對,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4.實現社會公正與和諧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7.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是不是社保中心
社保局全稱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部分省市地區稱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更多地區根據規定已將人事局與社保中心合並,統稱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市級和區級進行劃分,主要從事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社保業務辦理,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事業單位。用戶可通過本欄省市列表,查詢全國社會保障局及勞動保障局電話、地址、網站等信息。
8. 社會保險和基金管理中心窗口服務人員具體做什麼工作
可為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保障人員,辦理其在職期間養老、醫療、生育、失業、工傷等保險待遇工作,為退休人員辦理審批續發離休退休金及相關工作。
社會保障局一般設立網站,根據業務工作內容和特色進行分類,一般設立人才引進、就業培訓、人才培訓、就業與再就業、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等業務專項渠道,方便人民群眾服務。
(8)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擴展閱讀:
主要職能為:
1、宏觀調控全市企業職工工資增長水平,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准,並發布工資指導線和人工成本;擬訂改制企業勞動關系調整的基本規則,指導和幫助改制企業完善職工安置方案,審核企業改制涉及的勞動保障等事項;會同有關部門下達退伍軍人安置計劃。
2、擬訂省市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社會保險的具體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依據國家工傷和職業病傷殘等級標准,擬訂工傷病殘鑒定政策,並組織實施勞動能力鑒定工作。
3、制訂省市社會保險基金籌集、收繳、支付、管理、運營的政策和辦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提出審核意見;制訂我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方案。
4、擬訂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的有關政策並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依法行使勞動監督檢查權;對違反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5、負責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的統計、信息工作,組織建設省、市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網路,定期發布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信息資料、發展預測報告。
參考資料:網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
9. 怎麼查社保基金
查詢社保的方法有三種: 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內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容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