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基金會大跌
因為股市大跌了。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為主,也就是說投資基金的投資者要密切關注股市的動向,如果股市仍然無法扭轉熊市的頹勢繼續震盪下行,那作為基金投資者也應該和股票投資者樣,在大盤反彈結束前後,逢高贖回基金,但是基金和股票又有區別,股票比較自由想賣就賣,但是基金就比較復雜更在意長期持有,所以基金投資者的理性投資心態是和股票一樣,做趨勢,如果市場在熊市中選那支基金倒成了次要問題了,因為基金也是虧,所以介入的時機和撤退的時機成為基金投資者的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
根據前幾次奧運會各國股市的漲跌概率統計來說,奧運會舉辦當年上漲的概率為40%,下跌的概率為60%,所以用奧運會必須要漲來解釋就不合適了.奧運後導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將到來,資金面的壓力將更加明顯.下跌的概率遠遠大於上漲.
周五大盤在輕松失守2800~2820這個支撐區域後又在尾盤快速拉升勉強收回(但是仍然沒有擺脫壓力區域的壓制),而這種走勢已經在7月多次上演,每次都是大盤要破位時市場馬上謠傳有眾多利好要馬上出台,已經一個月了,還沒見到一個利好出來(如果真的有,早就該出來了),如果一個股市的運行全靠謠言來支撐了,那未來可想而知,在大盤股IPO要凍結大量資金的情況下,下周如果謠言的利好沒有兌現,那短線搏政策的短線資金可能再次出局,加大大盤震盪程度,一沒資金,二沒信心,如果再沒有政策支持,那靠謠言帶來的反彈的前景各位股友都心裡有數我就不在贅述了.大盤後市如果在短時間內能夠站穩支撐位還有希望,站不穩再次繼續弱勢下挫注意控制倉位不要太高,大盤下降通道再次打開,可能再次考驗2500這個點位.大盤只有收復了2820後市還有看高3050這個壓力區域的機會.順勢而為吧.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250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但是反彈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隨著又有新的大盤IPO即將進行申購,大盤在資金面上將繼續守到考驗,短線大盤請注意2800~2820這個區間的支撐力,如果守住了,這波反彈還有借奧運會題材的支撐在游資的推動下有所表現(部分個股),但是如果這個短線的支撐區域後市如果被輕松的擊穿了收不回來了,那就要注意游資的動向了,如果游資開始較大規模撤退,那在安全形度建議投資者逢高降低倉位了,傳統機構長期看空後市的情況下,如果連游資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麼來推高?
大盤現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2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② 050026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7月20日會繼續下跌嗎
這個不好說,判斷一天的走勢不那麼容易。但從經驗來講經過幾天的暴跌內7月20日應該會容反彈。
具體到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基金,這是一個聚焦醫療保健行業的基金,上半年因為有新冠病毒,醫療保健行業可以說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行情,個人覺得下半年醫療保健行業不會有這種走勢了,所以不管過幾個交易日咋樣,該基金在操作上應該減持,也可以換其他行業的基金。
③ 基金會一直跌嗎
基金是一種較為長期的投資方式,從這一點看,你沒必要非選擇特定時期申購,如果你不是業內人或者金融知識不夠、對市場也沒有把握能力,一直等下去只會浪費你的時間,找一個相對低點的時候進去
④ 醫療基金下跌,基金經理可以把它全部賣掉嗎
可以的。
基金經理可以自行決定投資的標的和買入賣出的時機。
⑤ 基金還會繼續跌嗎
股市後市未穩,還有下探的可能,股市下跌,基金必跌!
不過,如今也是3月下旬,反彈的可能版性很大。
如果權你不急著用錢的話,建議你保持數量,不拋售。還有十天就過了黑色三月,到時候是驢子是馬,我們注目以待。
不過,根本觀察,世界經濟將在4月開始恢復平衡,經濟震盪逐漸減小。美圓會大幅度上升,使得他繼續保持領頭姿態。這也是震盪的一大因素,加上四月國家會出手,相信只要你敢等,就一定值得!
沒有大風險,就沒有大利潤!『
敢賭一把的話,就能獲得大豐收!
純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偶持有的長城品牌、華夏兩股,2月的時候買了一些,目前持有很少,所以我也在等,在四月的時候,行情好的話,還會大肆買進。
⑥ 基金會不會跌沒有了
不會
這里希財君以公募基金作為案例,基金如果虧損過大,基金公版司本身會按照相權關規定對基金進行「清盤處理」,同時這時候投資者虧損後的剩餘資金會返還給大家。在我國購買基金是非常安全的,因為即使是基金公司倒閉,基金的凈值也不會跌到0,也就是大家說的跌沒的情況。
(6)醫療基金會繼續下跌嗎擴展閱讀:
基金在購買以後,如果說凈值一隻下跌,那麼就有可能虧損本金的。因此購買基金的時機、品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合適自己的基金尤為重要。
基金投資是不用擔心它跌沒了,或者是跑路了的。但是基金投資與股票投資也有類似點,那就是買入、售出的時機點很關鍵。散戶們最好還是分散投資,這樣不至於被大戶一下子當成韭菜各割走了。
⑦ 基金還會繼續下跌嗎
個人觀點,大盤弱勢已定,不會因為今天破了明日就反彈,相反還有一個進一步下跌的過程,下一個支撐4800點左右,之後估計要在4500--5000之間反復振盪築底。這會有一個過程,絕對不會馬上反彈。
中肯的說,是否贖回這個按照個人情況來區分,不是一概而論的。理論上說基金是長期的投資,不用在意期間的波動。但是鑒於目前很多人一開始就並不是遵循投資基金的原則----把一段時間不用的錢來購買,而是有多少就投入進去多少。既然這樣,也就比較難保持一個平常心用較好的心態來面對基金的虧損這個情況。
所以我這里個人建議說,如果您心態比較好,而且這筆錢這段時間的確不急用,那麼安心持有,明年會有大的行情等待著你。不但不會繼續虧損下去,而且會為您帶來豐厚的利潤。
如果您心態比較差,這筆資金又不能投入很久隨時需要用,那麼我只能建議您,在反彈過程中先贖回觀望。因為照目前最新的情況來看,這個調整不是說3 5天就可以結束,臨近年底,股市不會再出現轟轟烈烈的上漲了,更多的應該是築底盤整的過程。也就是說,要您手上的基金大漲,基本是不可能了。因此呢,在築底過程中會有幾波小反彈,這個是正常的,如果您心態不好受不了的話可以先贖回保住利潤也不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我不想唱個高調,叫所有人都繼續持有持有。因為有的人開始就不符合基金投資的初衷,一味要求他們持有,壓力其實也蠻大的。
⑧ 基金會一直下跌至零嗎
1、基金不會一直下跌至零,如果出現非常巨大的虧損,基金可能會被清盤退市。內在此之前,一容般基金公司在基金出現下跌嚴重時就會自行調節。
2、根據中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基金清盤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關於基金因資產規模過小而需清盤的情況,在亞洲金融危機時的香港曾經出現過,由於後市看淡,基金份額贖回較多,香港多家基金公司關閉了一些基金。
⑨ 基金還會繼續下跌嗎
應該還跌吧,我前幾天才補指數基金,現在掉得厲害,虧了很多,如有資再補點倉吧,等市場反彈了收益不錯的
⑩ 醫葯基金接下來會暴跌嗎
不一定的,導致基金暴跌的主要原因如下:
1、基金分紅
很多基金合同上都會約定,達到一定條件後基金經歷需要向投資者進行分紅。而分紅通常會導致基金凈值短期內出現暴跌。
2、投資虧損
基金投資實際上是投資者將資金交由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進行管理和運作。以債券型基金為例,基金經理將資金主要用於債券投資,所獲得的債券投資回報就是基金預期收益來源之一。如果某隻債券出現違約,而基金經理又重倉持有該債券,那麼凈值就有可能因此下跌。
3、大額贖回
規模較小的基金若遇大額贖回,基金凈值也會受到重大影響。基金贖回凈值是按四舍五精準到小數點後5位的,因此贖回核算時是有一定誤差的,一旦遭遇大額贖回,基金規模又較小,這種誤差就會變得很明顯,導致基金凈值出現暴跌的情況。
(10)醫療基金會繼續下跌嗎擴展閱讀:
投資者投資於基金主要有以下優點:
1、風險較低。債券基金通過集中投資者的資金對不同的債券進行組合投資,能有效降低單個投資者直接投資於某種債券可能面臨的風險。
2、專家經營。隨著債券種類日益多樣化,一般投資者要進行債券投資不但要仔細研究發債實體,還要判斷利率走勢等宏觀經濟指標,往往力不從心,而投資於債券基金則可以分享專家經營的成果。
3、流動性強。投資者如果投資於非流通債券。只有到期才能兌現,而通過債券基金間接投資於債券,則可以獲取很高的流動性,隨時可將持有的債券基金轉讓或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