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自由软件基金会的介绍
自由软件基金会(复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是一个制致力于推广自由软件的美国民间非盈利性组织。它于1985年10月由理查德·斯托曼建立。其主要工作是执行GNU计划,开发更多的自由软件。
㈡ linus是什么
Linux 是一套 Unix-like 的操作系统,是 Unix 的一种,它控制整个系统基本服务的核心程序 (kernel) 是由 Linus 带头开发出来的,「Linux」这个名称便是以「Linus's unix」来命名,Linus 选择用「大众公有版权」 (GPL)的方式来发行这份程序,这个版权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复制与散布 Linux 的原始程序,换句话说,Linux 实际上是「免费的」,使用者在网络上就可以抓到 Linux 的原始程序代码,随心所欲的复制与更改 Linux 的原始程序,在因特网的日渐盛行以及 Linux 开放自由的版权之下,吸引了无数计算机高手投入开发、改善 Linux 的核心程序,使得 Linux 的功能日见强大,所以今日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免费下载 Linux 使用,或者花很少的一点费用就可以取得 Linux 光盘,这都是因为 Linux 是 GPL 版权的缘故。
除了核心程序以外,一个操作系统还需要其它的系统程序跟应用程序才有实用性,Linux 系统中常用的系统程序大部份是美国自由软件基金会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开发出来的软件,而且也有不少机构或个人为 Linux 开发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一样大多都是自由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免费的在网络上取得,不过自行去取得这些程序再一一安装非常不便,于是有些公司或团体就会去搜集、整合 Linux 上的程序,把「核心-系统程序-应用程序」总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让一般使用者可以简便的安装完整个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安装软件包」(distribution),我们一般讲的 Linux 系统便是针对这些安装软件包而言,同样是 Linux 系统,却分成不同公司、机构整合出来的不同安装软件包,这就是大家常常在网络上看到 Linux 有那么多「种」的原因。
Linux 具有 Unix 系统的程序接口跟操作方式,也继承了 Unix 稳定有效率的特点。网络上安装 Linux 的主机连续运做一年以上而不曾当机、不必关机是稀松平常的事,不过 Linux 却不象一般 Unix 要负担庞大的版权费用,也不需要在专属的昂贵硬件上才可以使用;Linux 可以在一般的 i386 PC 上执行,效能又高,自然而然的接收了过去几十年来在 Unix 上累积的程序资源跟使用者,加上 GPL 的版权允许大家自由散布 Linux 的原始码,并针对自己的需求修改程序,使得 Linux 在目前已经成为非常受人欢迎的一个多人多任务、免费、稳定、效率高、可以在包括 i386、Sparc、Alpha、Mips、PPC 等众多不同计算机系统平台上执行的操作系统。
Linux支持多种硬件装置,诸如x86、Motorola 68k、Digital Alpha、Sparc、Mips、Motorola PowerPC和ARM等等。由于程序代码公开,硬件厂商无须多付额外的版权费用,便得以替自行生产的硬件装置开发适用于Linux的驱动程序,提高产品销售率。
软 体方面,如X,为窗口系统的工业标准;另外,由理察·史托曼主导的Emacs,提供窗口版和文字版的文书编辑环境,功能复杂强大,有一套完整的在线说明档 案;而众人合作开发的SpreadSheet,是窗口版的电子表格,任何熟稔Lotus 1-2-3的人,看到这样丰硕的成果,都会有莫名的感动的。当然,最为人称道的,是Linux的网络能力,不论是SLIP、PPP、NetBEUI、 DDP、X.25还是ISDN等等,Linux都有相应的软件供应;而稳定的服务器功能,适用于架设Intranet和Internet。
一般用户受益于GNU GPL和LGPL的保护,可以不同的管道取得完整的Linux,故而Linux可以是「免费的(gratis)」。相对于Unix昂贵的版权费用,Linux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除此以外,Linux还具有如下的特色∶
· 具备多人多任务∶这表示Linux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服务许多人各别的需求。形象一点讲,你可以一边听铁达尼号的原声CD,一边编辑文书,一边又在打印档案,还可以随时玩X版的俄罗斯方块。
· 支持多CPU∶这绝对不是NT的专利,Linux也支持这种硬件架构,代表着更快速的运算和革命性的算法即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 RAM保护模式∶程序(processes)之间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系统能常久运作无误。根据许多人下载系统评量程序(benchmarks)以测试 Linux的执行效能,结果发现单单是配备486CPU的PC,效能便足堪媲美升阳(Sun)或是迪吉多的中级工作站了。
· 动态加载程序∶当程序加载RAM执行时,Linux仅将磁盘中相关的程序模块加载,有效地提升了执行的速率和RAM的管理。
· 动态连结共享程序馆∶这表示执行档的大小大量地减少,有助于节省磁盘空间。
· 支持多种档案系统∶如Minix、Xenix、System V等等著名的操作系统。将来NT的NTFS也会列入支持的。
· 看得见DOS∶这是所谓的透明化(transparency);把DOS的FAT档案系统视为特殊的远程档案系统,不需任何特别的指令便可以灵活运用,就如同一个在Linux底下存在的目录一样。
Linux的发展
近几年的发展,已使得Linux成为微软、升阳的另一大敌手。Linux挟其价格低廉、品质良好与稳定的竞争优势,正无形无影地扩散至众多以PC为主的工作 平台上。早期因缺乏商业性应用软件,单凭学术味道浓厚的工具程序,是无法打入一般商家的主流操作系统的。然而,今日的Linux已非吴下阿蒙,KDE、 Gimp、Gnome等计划相继地开展,为X提供了更多图形接口的桌面操作环境和应用软件。
约1993年左右,Linux首先以发行软 体(distribution)的型态出现。这是一群完整的软件,包含安装程序、核心、应用软件、X、驱动程序等的软件包,经由Internet下载至磁 盘片进行安装。那时的安装程序简陋,难以成功地安装妥当,接口亲和力不足和硬件支持不良是最大的障碍。
后来出现了光驱,光盘片的传播媒体也应运而生,现今Linux厂商所制作的发行软件也都是以此为主要的发行媒介。国内常见的有Red Hat、Slackware和Debian这三种。其中以Debian算是至今仍维持非商业型态的重量级发行软件了,FSF曾经以基金援助过其初阶段的发展。任何人都可以从Debian的FTP站上下载整套的发行软件。当然,象Red Hat这样的商业组织,Red Hat发行软件一样也可以从FTP站上下载,不过如果花一点小钱买光盘片的话,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技术支持和有用的说明档案。
要得到这些光盘片,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买有关Linux的书籍,不论中文版或是英文版的书本,书背面都会附上一片载有该公司或组织所制作的发行软件。一般书内多会有专章讲解安装和设定的过程,读者可善加利用。不同的发行软件有不同的安装机制,然而都是Linux。
对国内用户而言,最关切的莫过于Linux中文技术的发展情况了。X窗口系统已有稳定的中文版问世,各种中文输入法和中文仿真窗口也已进入成熟的阶段,相信未来会朝向应用软件中文化的层面发展,使X的操作环境符合国内用户的需求。
Linux的应用
没有商业活动,就没有Linux;没有信息自由的自觉,更不可能有Linux。
Linux除了是优良的软件开发平台之外,也是工作、家居的好伙伴。有人说∶「有了Linux,就等于有了阿拉神灯。」此言不假矣。又有人说∶「到现在还没有移植到Linux的软件,肯定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这话也不差呀。
Linux的发展证实了信息会愈来愈便宜的趋势;因为便宜,市场便无限扩张。商业活动也转向为以服务为导向的型态。最直接的案例便是ISP的应用。
Linux可以用来架设ISP!
Linux Journal的发行人SSC(Specialized System Consultants)便是以Linux做为网络拨接服务平台的。要成为ISP业者,需要有连接至因特网的能力,多序列阜拨接服务(如 Cycades、Maxspeed、Gtek等公司所提供的软件系统),PPP和SLIP的服务,Usenet新闻群组(如INN),邮件递送(如 sendmail),网页服务器(如Apache),备份功能(如tar、cpio)等等的应用软件。由此观察,主要的控制成本会落在因特网的通讯租费 上,投资Linux的费用是非常低的。
本文摘录自「 Official CLE 0.8 — 中文 Linux 延伸软件包使用指南
大力发展linux软件事业,有助于我国自主软件的开发,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并且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点份额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165713.html
㈢ 请问软件基金会是什么样的机构apache这样的软件基金会所有项目都开源靠什么赚钱
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是一个推广自由软件的美国民间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消除对计算机程序在复制、分发、理解和修改方面的限制。
许多组织都在分发所有可以获得的自由软件。与之不同的是,自由软件基金会致力于开发新的自由软件,以及将这些软件构造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将彻底消除使用私有软件的必要。
它于1985年10月由理查德·斯托曼建立。其主要工作是执行GNU计划,开发更多的免费、自由以及可自由流通软件。 从其建立到1990年代中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基金主要被用来雇用编程师来发展自由软件。从1990年代中开始写自由软件的公司和个人太多了,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的雇员和自愿者主要在自由软件运动的法律和结构问题上工作。
最近工作:
GNU工程:自由软件基金会最早的目的在于促进自由软件的开发,但自由软件基金会也有开发GNU操作系统的任务。 ;施行GPL : 自由软件基金会具有施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和其它GNU许可证的能力和资源,但自由软件基金会只对它拥有版权的软件负责。其它软件必须由它们自己的拥有人来负责,原因是从法律规定上自由软件基金会无法为这些其它软件负责。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约接触到50个违反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事件,自由软件基金会试图不通过法院使对方遵守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GNU许可证 :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是自由软件工程中最普及的许可证。目前的版本(版本2)是1991年发表的,但自由软件基金会正在进行版本3的工作。自由软件基金会还发布了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监督版权 : 自由软件基金会拥有大多数GNU软件和一些非GNU自由软件的版权。每个GNU软件包的贡献者必须签署版权文件,这样自由软件基金会可以在诉讼案中在法庭上维护这些软件。此外这样假如许可证有所变化的话不必征求软件所有的贡献者的同意。
自由软件目录: 自由软件目录是所有自由软件包的一个列表。其中列出的每个软件包含47条信息,比如工程的主页、程序师、编程语言等。目的是提供一个自由软件的搜索引擎和为用户提供一个检查一个软件包是否自由的工具。自由软件基金会为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少数基金。计划是将来这个目录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维持自由软件的定义 : 自由软件基金会维持多个定义自由软件运动的文献。
法律教育: 自由软件基金会举办关于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问题的研究会,向律师提供咨询服务。
工程管理: 自由软件基金会通过它的GNU草原(GNU Savannah)页面提供工程管理的服务。
颁发奖励: 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颁发两部奖励:自由软件进步大奖和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Free Software Award for Projects of Social Benefit)。 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
2002年11月25日自由软件基金会向个人提供自由软件基金会附属会员的可能性。到2005年3月它拥有3400多位附属会员。2003年3月5日它向商业企业提供公司保护计划,到2004年4月它拥有45位公司保护。
理事会成员:
- Geoffery Knauth,SFA公司高级程序员
-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
- 伊本·莫格林,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和司法历史教授
- 亨利·普乐,CivicActions公司的建立人
-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
- Gerald Sussman,麻省工业学院电脑科学教授 一般在波斯顿总部里有10个雇员工作。
姊妹组织:
2001年在德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软件基金会作为自由软件基金会在欧洲的代表人。2003年在喀拉拉邦成立了印度自由软件基金会。2005年据传有打算成立拉丁美洲自由软件基金会的计划。
========以上网络======
这个组织是非盈利的,不已盈利为目的
会有一些赞助商维持他们的日常
㈣ fsf是什么文件格式
FSF是自由软体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缩写.395009
自由软体基金会(FSF)成立于1985年,是致力于促进电脑使用者学习、拷贝、修回改、分配计算答机的程序. FSF促进自由软件的使用于GNU operating system,广泛的引用于GNU/Linux系统下395009
㈤ 概括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我所经历的20年国产操作系统研发
(本文摘自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玉芳所著《UNIX、Linux与国产操作系统》一文。在过去的20年间,孙教授曾积极地参与UNIX的引进及国产操作系统COSA的开发,他还是红旗Linux发行版本的主要策划者。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孙教授在该文中就我国操作系统的研发历史、经验教训和Linux今后的发展等三大部分作了长达3万多字翔实而精辟的论述。)
我国对UNIX的研究与引进始于1979年。从“六五”计划(1981年)起,国家、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即围绕UNIX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而自“七五”以来,国家调集人力物力开展了国产系统软件UNIX/POSIX标准的攻关项目。这些研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在某些领域有少许影响,但市场份额不大。虽然在中文本地化方面有较强的主导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但对国家基础软件的建立,未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国家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一根本大局,为了保障网络及信息的安全,为了软件产业以致整个信息产业的利润,为了争取应用软件开发的主动权,为了掌握软件市场的龙头,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已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科研人员和广大用户的共识。
现在的问题在于能不能认真、客观地总结经验特别是不成功的教训,用新思路来探讨自主操作系统发展问题。虽然讲Linux及其所代表的“自由软件”和“开放源码”运动给我们发展自主系统软件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如果主导思想有问题,照样会重蹈覆辙。认真思考、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本人来说并不轻松,甚至是有点痛苦的事情,但为了将来的成功这又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下面,笔者侧重于教训,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未确立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指导原则
虽然在立项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中 也对市场作了某种程度的分析,但这种分析主观意念成份比较多,缺乏有力、可行、可具体操作的措施和手段。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才去寻找用户,甚至“求”别人使用,十分被动。没有和国内主流PC厂家结成互利而牢固的联盟,造成“你攻你的关,我做我的市场”的局面,互不通气。事实上,用户的使用是推动系统进步的最大动力,试看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版本,哪一个不是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改进和增强功能的?用户不了解系统,对系统的疑虑就不可能消除,也就愈加不敢使用。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根本没有市场和用户,更谈不上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第二、人员思想、观念未彻底转变
人员(特别是包括笔者在内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总体组)的思想、观念还未彻底转变,以适应新的科研管理及市场经营模式。参加攻关的人员几乎都来自高校、研究所,虽然由原电子部所属中软公司牵头,但主力开发人员都是一些科技人员。恕笔者直言,即使是当时项目主要依托单位中软公司,其第二开发部的管理及研究开发模式与一般科研单位也无太大区别。
总体组成员虽然几乎都是国内这方面的著名专家,勤勤恳恳,一心想把课题做好;但年纪偏大,思想上受原有的科研教学体制影响很深,思路不够开阔,市场导向的观念较差;比较强调技术成果而忽略市场开拓,最终是项目从技术目标上可以说是完成了,技术上有一定水平,却没有市场份额。“九五”前两年注意到了市场这个问题,但总体组领导中很少有人真正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过,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也不知道如何把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成商品。
第三、技术路线有偏差
一开始,我们就片面强调自主版权而把自己的手脚和头脑束缚住了。好像什么都要从ABC做起,而没有去最大限度地借鉴和合理利用别人的成果和经验。
比如当时国际上“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GNU上已经有了大量“自由”的软件可供参考,1992年后Linux已经开始在网上流行。攻关总体组一些专家也提出了要研究这一情况,但总体组在整体指导思想上并未对此引起重视。尤其是担心怕沾上国外的这些东西就没有了自己的自主版权。我们整个课题虽然集中了全国17家单位、200多位科技人员,但面对任务的庞大和时间的紧迫,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实际上是穷于应付,谈不上有更多的协调和创新,最终集成出来了一个系统。但从商品化角度来说,一是脆弱,其中缺陷不少;二是单薄,所含功能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三是行动迟缓,版本升级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第四、组织管理乏力
尽管系统软件国产化攻关课题组组织还是相对严密的,当时上有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进行部门协调和技术指导;中有课题总体组进行项目具体组织和管理及技术协调;下有各专题组“分兵把守”,具体进行技术攻关和项目完成;但总的说来,还是沿用以前老的管理模式,组织体制不能针对用户和市场需求以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动态作出快速反应。区区这点分散的人力和物力如何与国外一些公司集中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商品开发工作相比呢?总体组虽然每3个月开一次会,但在重大技术问题上,还是协调、反应不够。攻关队伍大部分时间分散在全国各地,互相通气特别是深入了解很少,总体组调控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地组织起这支队伍,何况这支队伍在技术、经验及知识上参差不齐,各有“现管”的上级领导,往往各自为政。实际上,总体组也无法实施强有力的支配控制措施。
第五、经费支持力度不强
在我国,特别是以前一二十年,系统软件的研制只能主要靠国家投入和支持。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软件企业都还刚刚诞生,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导致的软件价格低廉,以及国人对软件的研发需要巨大成本缺乏正确认识而导致盗版现象严重,这些软件公司都忙于“找饭吃,求生存”,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去独立开发操作系统和相关的其它系统软件,这种基础软件的研制需要巨大的经费和技术投入且伴有高风险。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很大支持,但与半导体集成电路方面和其它硬件项目相比,国家对于这么重大而基础的系统软件的经费投入实在是太少了。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软件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尤其是1999年,围绕高科技特别是软件业的发展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和相应的积极措施。这对于发展自主基础软件无疑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笔者建议,对于基础系统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的开发,应该像当年“两弹一星”那样,集中优势,加强投入,争取在较短时间里有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软件产业能尽快有一个飞跃。
国产系统软件未取得预期的市场,未得到国人的认同,究其基本原因,笔者列出了以上五条。本人认为,诸多原因之中最重要的应是第一条,即市场导向和观念问题。如果首先从用户需求出发,根据市场规律制订并认真执行产品开发计划,协调力量,加强进度控制,严格管理和采取产品质量保证措施,策划好市场行销策略步骤和方法,那么国产操作系统是有可能取得成功的。
㈥ fsf是什么意思
FSF:
金融稳定论坛 (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以评估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问题,以及内研究及监察为解决容这些问题而需要采取的行动。该论坛由七大工业国中负责金融稳定的政府当局及国际监管组织组成。在1999年6月举行的七大工业国财长会议上,七大工业国财长同意扩大金融稳定论坛,邀请香港、澳洲、新加坡及荷兰等4个对全球金融体系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金融中心加入为成员。
㈦ 求翻译:Software is like sex: it's better when it's free.
中文维基抄语录的翻译“软件就像性爱袭;当他免费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显然是错误的。
原句相传出自1996年Linus Torvalds在自由软件基金会(FSF)会议的发言。Linus Torvalds是除Richard Stallman外最著名的自由软件运动的拥护者与实践者,原话中的"free"显然指“自由"而不是"免费"
(见自由软件基金会网站或英文维基对自由软件的定义:It means that the users have the freedom to run, , distribute, study, change and improve the software. Thus, “free software” is a matter of liberty, not price.)。
因此,更加合理的翻译应该是
软件就像性:自由的话更好。
网上有很多对这句话的解读,但一般都严重混淆了"free"的概念.
㈧ FSF 是什么意思拜托了各位 谢谢
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是一个推广自由软件的美国民间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消除对计算机程序在复制、分发、理解和修改方面的限制。 许多组织都在分发所有可以获得的自由软件。与之不同的是,自由软件基金会致力于开发新的自由软件,以及将这些软件构造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将彻底消除使用私有软件的必要。 它于1985年10月由理查德·斯托曼建立。其主要工作是执行GNU计划,开发更多的免费、自由以及可自由流通软件。 从其建立到1990年代中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基金主要被用来雇用编程师来发展自由软件。从1990年代中开始写自由软件的公司和个人太多了,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的雇员和自愿者主要在自由软件运动的法律和结构问题上工作。 最近工作: GNU工程:自由软件基金会最早的目的在于促进自由软件的开发,但自由软件基金会也有开发GNU操作系统的任务。 ;施行GPL : 自由软件基金会具有施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和其它GNU许可证的能力和资源,但自由软件基金会只对它拥有版权的软件负责。其它软件必须由它们自己的拥有人来负责,原因是从法律规定上自由软件基金会无法为这些其它软件负责。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约接触到50个违反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事件,自由软件基金会试图不通过法院使对方遵守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GNU许可证 :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是自由软件工程中最普及的许可证。目前的版本(版本2)是1991年发表的,但自由软件基金会正在进行版本3的工作。自由软件基金会还发布了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监督版权 : 自由软件基金会拥有大多数GNU软件和一些非GNU自由软件的版权。每个GNU软件包的贡献者必须签署版权文件,这样自由软件基金会可以在诉讼案中在法庭上维护这些软件。此外这样假如许可证有所变化的话不必征求软件所有的贡献者的同意。 自由软件目录: 自由软件目录是所有自由软件包的一个列表。其中列出的每个软件包含47条信息,比如工程的主页、程序师、编程语言等。目的是提供一个自由软件的搜索引擎和为用户提供一个检查一个软件包是否自由的工具。自由软件基金会为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少数基金。计划是将来这个目录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维持自由软件的定义 : 自由软件基金会维持多个定义自由软件运动的文献。 法律教育: 自由软件基金会举办关于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问题的研究会,向律师提供咨询服务。 工程管理: 自由软件基金会通过它的GNU草原(GNU Savannah)页面提供工程管理的服务。 颁发奖励: 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颁发两部奖励:自由软件进步大奖和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Free Software Award for Projects of Social Benefit)。 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 2002年11月25日自由软件基金会向个人提供自由软件基金会附属会员的可能性。到2005年3月它拥有3400多位附属会员。2003年3月5日它向商业企业提供公司保护计划,到2004年4月它拥有45位公司保护。 理事会成员: - Geoffery Knauth,SFA公司高级程序员 -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 - 伊本·莫格林,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和司法历史教授 - 亨利·普乐,CivicActions公司的建立人 -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 - Gerald Sussman,麻省工业学院电脑科学教授 一般在波斯顿总部里有10个雇员工作。 姊妹组织: 2001年在德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软件基金会作为自由软件基金会在欧洲的代表人。2003年在喀拉拉邦成立了印度自由软件基金会。2005年据传有打算成立拉丁美洲自由软件基金会的计划
㈨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是什么意思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为FSF,即自由软件基金会!
㈩ fsf是什么意思
FSF是英文缩写,有三个英文与它对应,分别是: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 、金融稳定论坛 (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 、委内瑞拉铁矿 (Ferrominera Sinter Feed--FSF)
自由软件基金会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是一个推广自由软件的美国民间非盈利性组织,致力于消除对计算机程序在复制、分发、理解和修改方面的限制。 许多组织都在分发所有可以获得的自由软件。与之不同的是,自由软件基金会致力于开发新的自由软件,以及将这些软件构造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将彻底消除使用私有软件的必要。 它于1985年10月由理查德·斯托曼建立。其主要工作是执行GNU计划,开发更多的免费、自由以及可自由流通软件。 从其建立到1990年代中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基金主要被用来雇用编程师来发展自由软件。从1990年代中开始写自由软件的公司和个人太多了,因此自由软件基金会的雇员和自愿者主要在自由软件运动的法律和结构问题上工作。
最近工作
GNU工程:自由软件基金会最早的目的在于促进自由软件的开发,但自由软件基金会也有开发GNU操作系统的任务。 ;施行GPL : 自由软件基金会具有施行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和其它GNU许可证的能力和资源,但自由软件基金会只对它拥有版权的软件负责。其它软件必须由它们自己的拥有人来负责,原因是从法律规定上自由软件基金会无法为这些其它软件负责。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约接触到50个违反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事件,自由软件基金会试图不通过法院使对方遵守GNU通用公共许可证。 GNU许可证 : GNU通用公共许可证是自由软件工程中最普及的许可证。目前的版本(版本2)是1991年发表的,但自由软件基金会正在进行版本3的工作。自由软件基金会还发布了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 监督版权 : 自由软件基金会拥有大多数GNU软件和一些非GNU自由软件的版权。每个GNU软件包的贡献者必须签署版权文件,这样自由软件基金会可以在诉讼案中在法庭上维护这些软件。此外这样假如许可证有所变化的话不必征求软件所有的贡献者的同意。 自由软件目录: 自由软件目录是所有自由软件包的一个列表。其中列出的每个软件包含47条信息,比如工程的主页、程序师、编程语言等。目的是提供一个自由软件的搜索引擎和为用户提供一个检查一个软件包是否自由的工具。自由软件基金会为此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获得少数基金。计划是将来这个目录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维持自由软件的定义 : 自由软件基金会维持多个定义自由软件运动的文献。 法律教育: 自由软件基金会举办关于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问题的研究会,向律师提供咨询服务。 工程管理: 自由软件基金会通过它的GNU草原(GNU Savannah)页面提供工程管理的服务。 颁发奖励: 自由软件基金会每年颁发两部奖励:自由软件进步大奖和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Free Software Award for Projects of Social Benefit)。 社会福利自由软件奖励 2002年11月25日自由软件基金会向个人提供自由软件基金会附属会员的可能性。到2005年3月它拥有3400多位附属会员。2003年3月5日它向商业企业提供公司保护计划,到2004年4月它拥有45位公司保护。
理事会成员
- Geoffery Knauth,SFA公司高级程序员 -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 - 伊本·莫格林,哥伦比亚大学法律和司法历史教授 - 亨利·普乐,CivicActions公司的建立人 - 理查德·斯托曼,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 - Gerald Sussman,麻省工业学院电脑科学教授 一般在波斯顿总部里有10个雇员工作。
姊妹组织
2001年在德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软件基金会作为自由软件基金会在欧洲的代表人。2003年在喀拉拉邦成立了印度自由软件基金会。2005年据传有打算成立拉丁美洲自由软件基金会的计划。
编辑本段金融方面
金融稳定论坛
(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FSF) 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去后由七大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及意大利)于1999年4月成立的组织,以评估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问题,以及研究及监察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需要采取的行动。该论坛由七大工业国中负责金融稳定的政府当局及国际监管组织组成。在1999年6月举行的七大工业国财长会议上,七大工业国财长同意扩大金融稳定论坛,邀请香港、澳洲、新加坡及荷兰等4个对全球金融体系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金融中心加入为成员。金管局参与金融稳定论坛的定期及特 别会议,以检讨论坛建议的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就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交换意见
冶金工业方面
委内瑞拉铁矿 (Ferrominera Sinter Feed--FSF)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石油和矿产品出口在委内瑞拉国家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委内瑞拉铁矿总储量总共146.57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41.84亿吨,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铁矿带(又称伊马塔卡铁矿带),为受变质矿床。矿带位于奥里诺科河南岸,铁资源量达20.3亿吨,平均品位53.6%。高品位铁矿石17.08亿吨,其分布是:巴兰克斯3.18亿吨,圣伊西德罗2.14亿吨,玻利瓦尔山1.82亿吨,雷东多群岛1.65亿吨,阿尔塔米拉1.6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