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国外的慈善基金会运作经费从哪里出捐款有提留么
一般来说慈善基金会的运作经费是从基金会的收入中支出。而基金会的收入有内很多种,最基容本的有捐款,而其他一般商业机构的商业活动,基金会一般也能做,如投资股票、债券等等。这个要看当地法律限制。
如果基金会的收入来源只限于捐款,那么其日常运作经费一般会从捐款中支出。大部分基金会都是这样的。很多国家都有规定一个比例,有些国家规定所有支出30%以上必须用到基金会的直接用途上(譬如救助有需要的人),也就是运行支出不超过70%。红十字会这种机构的运行支出也接近50%。
所以,捐款到基金会很多时候未必是帮助有需要的人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你捐100块钱,实际用到有需要的人可能只有50块钱或更少。但因为基金会一般有专人管理使用这些钱,能专业有效的调配资源,长远来看,这却是最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好像这次地震,国外的华人呼吁大部分卷钱直接捐给中国大使馆,而不是红十字会,是因为捐给大使馆的钱能立刻用到灾区救助上,大使馆不会把日常运作费用在这里支出,而如果捐给红十字会,就像和其他日常捐献一样,会被红十字会把其中一部分作为日常运作指出使用。
2. 慈善基金的运营有哪些开支,又有多少钱能到达受捐者的
老方丈失足坠山圆寂,灵魂出窍,见众僧争托瓦钵,都未成功,悲叹之余,决定游历红尘。
3. 基金会公益支出比例的确定是怎样考虑的
答:《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规定基金会每年公益支出的比例,是为了促使基金会实现发展公益事业的宗旨,确保对公益事业进行投入。杜绝基金会出现偏离公益轨道,或是停滞不活动的情况。 公募基金会向社会募捐,支出与收入配比有利于衡量捐赠收入的使用效率。经统计,全国性基金会目前的平均支出比例为50%,为达到促进基金会活的目的,把标准定为:每年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非公募基金会不接受募捐,一般使用基金的利息,或利用捐赠人定期提供的资金开展活动,因此,以基金额为标准确定公益支出比例。为达到促进基金会开展公益活动和鼓励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双重目的,公益支出比例定为:上年基金余额的8%。
4. 基金会每年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国家规定的比例是多少
我们项目组正在进行基金会的成立和报批工作,对这方面有过了解。国家对于基金会的管理版最主要的权法规是《基金会管理条例》。如果你对基金会有什么问题,可以参照这个条例。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下面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解释和分析:
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5. 慈善机构支出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慈善基金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制度里有会计科目。
《民专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属》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下同),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非营利组织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一)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
(三)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6. 基金会捐赠支出会计怎么做账
借:营业复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银行制存款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五十二条和五十三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准予扣除。其中,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一)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二)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五)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
(六)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七)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八)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九)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等登记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2.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则在汇算清缴时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7. 捐赠或公益支出是否可以抵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
第九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第五十二条本条例第五十一条所称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
(一)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
(二)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
(四)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
(五)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
(六)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
(七)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八)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
(九)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等登记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十三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综上所述,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以税前扣除,其他的捐赠不能税前扣除。
8. 慈善基金会支出,哪些可以作为有效凭证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法》第2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法实版施细则》第32条的规定权,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是指开具或取得的发票是应经而未经税务机关监制,或填写项目不齐全、内容不真实、字迹不清楚,没有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伪造、作废以及其他不符合税务机关规定的发票。故没有加盖发票专用章或财务印章的发票不能作为有效凭证入帐。
9. 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怎么定义的
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三、本通知第一条所称的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具体范围包括:
(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五、本通知第一条所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第二条所称的国家机关均指县级(含县级,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直接向某革命老区捐赠50万,帮助其建设不是公益性支出。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本通知第一条所称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第二条所称的社会团体均指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符合以下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一)项到第(八)项规定的条件;
(二)申请前3年内未受到行政处罚;
(三)基金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3年以上(含3年)的,应当在申请前连续2年年度检查合格,或最近1年年度检查合格且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在3A以上(含3A)等。
(四)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含基金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3年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登记的活动资金数额,申请前连续2年年度检查合格等。
前款所称年度检查合格是指民政部门对基金会、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含基金会)进行年度检查,作出年度检查合格的结论;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在3A以上(含3A)是指社会组织在民政部门主导的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为3A、4A、5A级别,且评估结果在有效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