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基民越亏基金公司越赚

基民越亏基金公司越赚

发布时间:2020-12-25 22:40:37

① 中国基民为什么不赚钱

这些基民有两大特点

1、持仓数量少:近七成投资者仅申购一只基金。
2、短线操作:80%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超过3个月就清仓走人。
为什么会这样?
扫一眼基金业的基本面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4355只,资产规模总计10.07万亿,资产规模较16年末增加 9070亿元,增幅 9.89%。
这里面按投资方向不同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从各类型基金的上半年业绩表现看,QDII基金(投资海外)平均收益率最高,达7.22%,主要受益于港美股市场的良好表现。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基金公司规模看,旗下余额宝规模大幅增长的天弘基金以15186亿元继续蝉联公募资产规模首位。
也就是说目前10万亿的公募基金资产里,天弘基金一家占了15%以上。货币基金占基金业总体规模的一半。
所以基民实际上分出了两个极端

1、买股票型基金的:追求高回报、集中、短炒。亏的都是这部分。
2、买货币型基金的:稳定但低回报的傻瓜式投资。赚零花钱。
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被逼的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去年底的数据: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最高: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16.5%,超出同期上证综指涨幅8.77个百分点。
如果基民用心研究、坚定持有、合理配置,大部分可以分享到中国股市的红利。
但是难就难在这里,历史数据已经显示他们不可能坚定持有和分散配置。
因为普通人几乎没有可能选择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这里面涉及到基金的风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风险(老鼠仓)、人员变动、公司决策……太多因素的影响。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能研究透以上环节,他其实完全有能力判断一只牛股了。因为股票有明确的财务数据、行业走势等客观数据。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花功夫去研究基金,也根本没有这个经验和能力去判断。
从买入的时候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是激进还是保守?风控、止盈止损、仓位、配置,该怎么安排?
没有认知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

② 基金公司是如何赚基民钱的

主要是基金的费率 认购、申购、赎回、托管,都是收费的
别小看它,一家基金公司版为例,管权理的基金净值在100亿左右,按照基金资产净值1.5%的年费率计提管理费,一年就是1.5亿,而基金公司的平均员工为80人。换句话说,80个人一年创造利润1.5亿元,而且是旱涝保收。同时管理几支基本的话,!!金饭碗啊……

至于投资所得的利润有50%-90%要分给投资人,剩下的还要支付各种系统维护、合作单位费用、员工工资等,剩下的就比较少了

③ 为什么基金都是亏钱呢这钱到那里去了,基金公司是不是把基民的钱给分了.大神们帮帮忙

1.基金不会把基民的钱分了,有基金法、证监会管着呢; 2.股市跌了,基金就亏了,不内仅基金,谁拿着股都要亏;容 3.基金不是永远亏,要看在哪儿买,买的低了就挣钱,如果在2000点买基金,现在就是跌了,也还挣50%,如果在6000点买基金,涨了9个月,现在还赔一半呢; 因此,买基金要在低点买,分不清高点,低点,就定投,摊平成本,长期持有。

④ 基金公司赚谁的钱

*(; -3'˙`7.˙:C,˙'5- *点; ,C:、-0* `、.M:), '专`~. :为,~. ;男- .~:人,。' `提.~:供-全*~;面,服:~-务*!回`绝答.~:对-飞'完`~.衣:物-!*听`~.你;控, '~`制.!:任-~*你:摆-~*布;!: - *7`k.f:l,n'4-o*a;s. 买卖基金的手续费,主要是代销机构收(就是银行,证券公司等),而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基金管理费,1%-1。5%,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呢。一个盘子为100亿的基金,一年的管理费就1亿左右,一般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几十人,这些钱够他们打着滚花的。

现在的规则,就是基金公司说了算。他们的管理费用和银行的托管费用是按天提取。如果业绩不好,基民的唯一选择就是认倒霉,赎回。基金的规模越小,基金公司提取的费用越低。

⑤ 为什么基金赚了 基民却亏了

虽然今年公募基金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从历史数据上看,公募基金还是很赚钱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三思君就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股票基金”指数(H11021)为例,来给大家看看国内公募基金的历史表现。

数据显示,股票基金指数(H11021)从2002年12月31日成立时的1000点,涨到了目前的6146.18点。换一句话讲,该指数在过去的16年间,其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2%。

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不仅新基金的发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且发行的规模也会飙升。

比如今年年初发行的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首发当日就募集了300多亿,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大半年过去了,从这只基金的净值表现看,下跌了15%。

在这里,三思君并不是说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不好。因为从基金经理谢治宇曾管理的基金业绩上看,还是很有能力的。只是想告诉大家,能够给基民赚钱的基金,从来都不是抢的。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家又不买基金了。比如就像现在,即使基金公司使出浑身招数,也很难保证新基金会发行成功。

所以,三思君总结基民之所以总是亏钱的原因就是:在市场高位或火热的时候大量买入,然而在市场低位时又选择卖出。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了大多数买基金的投资者之所以亏钱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⑥ 为什么明明基金赚钱,基民却总是亏钱

如果基金来业绩很好,可是源基民还是在亏钱,那就只有一种解释“高买低卖”。

下图是2011年到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知,

1.2015年大牛市的时候,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份额最高的。也就是说,大家在市场高点的时候,拼命的买股票型基金,俗称“高买”。

2.在2014年熊市的时候,由于市场一直跌跌不休,投资者就把持有股票型基金赎回了(俗称“低卖”),进而让2014年的股票型基金份额是最低的。

所以即使基金业绩再好,如果你总是这样“高买低卖”,亏钱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⑦ 基金公司在坑基民,敢问怎么卖出去

在基金行业,有句话叫“太好太差都不好,九七九八刚刚好”的说法。内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容基金经理把股票型基金的净值做到每份0.97元至0.98元最为“精妙”。
“做得好了,基民看赚到钱了,就会赎回落袋为安。做得太差了,基民索性认赔,也会选择赎回。”该人士说,大部分基金持有人都会选择净值上了一元再赎回,特别是一些久亏的基民。而九七九八这个价格离一元初始净值就差两三分,因此,大部分基金持有人会选择“再等等”。
而基民的等待中,基金公司就把管理费给“等”到了,在行情不好、特别是新基金难发的时候,基金经理将基金净值保持在将要解套而又未解套的时候是最为精妙的。“九七九八”一段时期还成为行业“潜规则”。当然,行情好了,肯定是净值越高越好。

⑧ 基金明明在赚钱为什么基民一直亏

不是因为基金业水平不行,而是绝大多数基民对所持基金不了解,对基金经理不了解,对公司也不了解,也无从了解。
不了解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
结果是:基金业是赚钱的,基民大多数是亏损的。
京东金融今年发布的基民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仅有34.3%的基民实现正收益,0.5%盈亏持平,剩余的65.2%都是亏损。
基民人均亏损2000多元(好消息是:比股民亏得少)。
这些基民有两大特点
1、持仓数量少:近七成投资者仅申购一只基金。
2、短线操作:80%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超过3个月就清仓走人。
为什么会这样?
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17家,公募基金数量4355只,资产规模总计10.07万亿,资产规模较16年末增加 9070亿元,增幅 9.89%。
这里面按投资方向不同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
从各类型基金的上半年业绩表现看,QDII基金(投资海外)平均收益率最高,达7.22%,主要受益于港美股市场的良好表现。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从基金公司规模看,旗下余额宝规模大幅增长的天弘基金以15186亿元继续蝉联公募资产规模首位。
也就是说目前10万亿的公募基金资产里,天弘基金一家占了15%以上。货币基金占基金业总体规模的一半。
所以基民实际上分出了两个极端
1、买股票型基金的:追求高回报、集中、短炒。亏的都是这部分。
2、买货币型基金的:稳定但低回报的傻瓜式投资。赚零花钱。
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被逼的
根据去年底的数据:开放式基金自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最高:年化平均收益率达到16.5%,超出同期上证综指涨幅8.77个百分点。
如果基民用心研究、坚定持有、合理配置,大部分可以分享到中国股市的红利。
但是难就难在这里,历史数据已经显示他们不可能坚定持有和分散配置。
因为普通人几乎没有可能选择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这里面涉及到基金的风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风险(老鼠仓)、人员变动、公司决策……太多因素的影响。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能研究透以上环节,他其实完全有能力判断一只牛股了。因为股票有明确的财务数据、行业走势等客观数据。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花功夫去研究基金,也根本没有这个经验和能力去判断。
从买入的时候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是激进还是保守?风控、止盈止损、仓位、配置,该怎么安排?
没有认知就无法承受波动,无法预知未来,普遍沦为短炒。
简单说就是两个字:瞎买。
于是基民的表现一般是这样的
涨的时候,基金没有牛股涨得快,怀疑基金经理能力:就这水平,不如我自己来炒吧。
跌的时候,比如刚过去的2016年,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12%,也怀疑基金经理能力:我还是赶紧跑吧。
如果说乐视网这样的股票,不管被黑成翔还会有一堆铁杆粉丝坚守;那么基民几乎都是一夜情,没有长相厮守的。
然而怎么办?
现实是:股民亏的,远超基民。散户并不比基金靠谱。
资本市场机构化、去散户化,是中外市场都证明的趋势。
钱,早晚要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瞎买
大部分基民都是这个状态:没有遴选标准,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跟风买入。更不懂得根据基金的品类和周期进行配置。
2、短炒
因为不了解, 对自己这笔投资的性质、投资取向、风险边界、判断指标,都没有明晰的定位,也没有合理的收益预期,最后当成了投机短炒,而不是资产配置。
这个问题,基民和基金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认知鸿沟。
如果对于基金确实无法把控,建议转投银行理财产品。在购买之前可以到辨险识财查看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价报告,这样可以将风险降至最低。

⑨ 基民巨亏 基金为啥稳赚

据统计,目前我国基金投资者账户数已超1.9亿户。当公众将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财产交给基金公司打理时,一个巨大的反差引起他们的质疑:上半年,我国基金业盈利同比减少168%,管理费收入同比却增长19%。“基民巨亏,基金稳赚”的局面将公募基金的收费模式再度推上风口浪尖:为何损失要基民独自承担?固定费率是否合理?费率高低由谁来定?据新华社电 基民亏损 基金旱涝保收 根据基金半年报测算,今年上半年基金合计亏损4397.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盈利6424.76亿元形成巨大反差。同期,60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合计149.06亿元,同比增长19%。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按照固定比例计提管理费。一般而言,偏股型主动投资基金年费率多固定在1.5%,投资多个海外证券市场的QDII基金年费率为1.5%至1.8%,而固定收益类基金为0.6%至0.8%。 从制度上看,将管理费增加与基金亏损进行类比似乎过于简单,但从基民角度看,基金经理亏了基民的钱,管理费却一分不少,似乎不公平。北京一家基金公司资深基金经理刘磊说,我国目前基金的设立方式和收费模式,均最大限度隔离了基金公司收益和基民收益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防止基金公司为了高收益而违规操作。现实中,这一制度设计在防范违规操作方面作用有限,却导致基金公司与基民之间利益关联性过低。 计费模式 存在三大弊端 基金公司被称为“职业投资人”。然而在固定费率制度下,他们首先追求的是规模。上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嘉实300亏损额位列榜首,再次反映了规模不等于效益的现实。然而,对基金公司来说,规模就是收益。刘磊表示:“基金公司普遍‘重新轻旧’,不计成本地发行新基金,而不是努力做好老基金的业绩。” 基金业“规模至上”的追求,显然与基民的需求格格不入。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不合理局面,主要是因为基金管理费提取办法不合理。晨星评级研究员钟恒说,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费长期按照统一、固定的费率计提,且费率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没有完全市场化,不利于行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 法学博士陈斌彬指出,我国当前基金管理费计提模式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基民只能被动接受基金合同条款,没有就管理费合理性问题起诉基金公司的权利;二是负盈不负亏的分配制度,使多数基金管理人倾向于用保守的投资策略,尽量沉淀募集资金,通过时间推移逐步侵蚀基金持有人本金;三是基金资产规模效益直接受益人是基金管理人,而非基金持有人。 费率改革 两全之策在哪 巨亏之下,大量基民呼吁基金管理费应改为浮动费率。日前,一项关于“基金亏损该收管理费吗”的调查结果显示,95%的投资者认为不应在基金亏损时收管理费,89%的投资者认为应采取浮动费率收费模式。 1998年以前,我国曾实行过浮动费率收取管理费模式,造成基金片面追求净值增长,有的甚至采取年底将股票价格推上去等不当手段提高净值,这种做法后来被废止。2008年上半年,基金业创出了历史最大亏损,浮动费率一时成为各方论战焦点。在今年亏损重现之际,类似争议再次浮现。 陈斌彬等认为,鉴于我国基金管理费行政管制的缺陷,应尽快标本兼治。就“治标”而言,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就是基金管理费调整问题,可以汲取以往试点教训,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有条件的业绩报酬机制”,引入盈亏两负的计提模式;“治本”之策,则是从法律上要求基金公司只能通过增进基金持有人利益来实现自身管理费收入增加,同时赋予基民在基金管理费上的代表诉讼权。

⑩ 基金公司是否应该对基民的钱损失负责

是有误导性条款,之前,基金公司过分强调收益,没有充分的风险提示,内导致客户片面认为容基金不会亏损。
他们的合同上开始就有说明,自己承担损失。
其实基金的亏损跟双方都有关系,基金公司既然是公司,肯定是要利润,他是商人,具有商人的通性,奸啊……

我们投资者也有贪心,自己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贪念,会投入这么多吗?会套的这么深吗?

阅读全文

与基民越亏基金公司越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