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区别在哪
1.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世界性分布。前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是很明显。
2.强合性脊柱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高峰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3.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髓关节,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则有半数以上受累。
4.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前者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至胸椎、颈椎,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
5.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前者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个全,而后者较少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
6.强直性脊柱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腔积液和肺纤维化。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而后者多阳性。
7.两者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尽相同,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0%以上,而用于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
Ⅱ 强直和类风湿哪个更可怕
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较而言,类风湿关节炎更为严重、可怕内一些。因为容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最终都会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所以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强直性脊柱炎尽管不能根治,但一般不危及生命,也可以致残。但是早期诊断,经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可以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幸的是导致严重脊柱和关节畸形者只占少数,所以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相比较,类风湿更为可怕一些。
Ⅲ 类风湿性脊柱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不是同一种病
是指的同一个病,不过类风湿性脊柱炎这个病名已经不用了。版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往往权同时侵犯外周关节,并在临床表现、x线变化、病理方面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长时间以来一直将本病看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类型,称为类风湿性脊柱炎,但随着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本病在临床表现、病程过程、预后、发病、病理、免疫等许多方面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本病不具有tgU类风湿因子阳性。因此,1963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决定将两病分开,以强直性脊柱炎代替类风湿性脊柱炎。
在我国对本病也曾有不同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方先之先生对本病曾命名为中枢型类风湿。以后根据国外新命名又称为类风湿性脊柱炎,直到198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二次会议上(南宁)才将本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别开,统一命名为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国内外均将本病称为强直性脊柱炎。
Ⅳ 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或类风湿病吗
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是两种风湿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基本病理改变为肌腱端炎。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原型或称原发性强直性脊柱炎,其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并发的骶髂关节炎为继发性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属于“痹症”范畴,病至晚期,古人称之“龟背风”、“竹节风”、“骨痹”、“ 肾痹”等。
强直性脊柱炎以腰、骶、髋关节或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也可以在胸椎和颈椎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疼痛,部分会出现肩、膝、足、手小关节。早期多为腰背及臀部疼痛不适,伴厌食、低热、乏力;继则脊柱僵痛,或麻木,乏力,纳少,低热,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夜间或晨起僵痛明显,活动后可能缓解;晚期可见脊柱僵硬、畸形弯曲、不能伸直,功能受损。本病多发生于10~40岁人群,发病高峰年龄在15~25岁,40岁以上发病少见。多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5~4.1∶1,女性患病病情较轻。本病起病形式一般比较隐匿,往往数月或数年才引起重视。其预后差异很大,自然病程中有20~25%的病人转为晚期,见腰脊强直或畸形。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且最重要的病变。
Ⅳ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区别
你好,看看症状就知道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介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不死的癌症,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病因未明的能引起肢体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并引起剧烈疼痛。
本病发病高峰年龄是20—45岁,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据文献报道类风湿发病率:牙买加黑人是10.25%;在美国的白种人为0.5—1%,而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为5.3%;欧洲人为0.6—1.9%;日本人为0.3—0.6%;我国初步调查为0.32—0.4%,按此数字估计我国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400万左右。
本病是一种炎症性、进行性、对称性和破坏性的关节性疾病,以关节晨僵、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影响关节功能,重者造成残疾,极少数严重者可因颈椎破坏而致高位截瘫、或因重要脏器血管受累而危及生命。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而本病病程长,病情顽缠,不少学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更接近于《金匮要略》之“历节病”,或称“顽痹”、“尪痹",以区别于其它的痹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国际诊断标准
(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正)
1、 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大于等于6周)
2、 3个或以上关节肿胀(大于等于6周)
3、 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大于等于6周)
4、 对称性肿胀(关节炎),即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时或先后发病
5、 X线片显示手和(或)腕关节软骨面糜烂样和(或)关节周围骨质稀疏改变
6、 皮下类风湿结节
7、 类风湿因子阳性(1:32以上)
备注:以上1—4条必须持续出现至少6周或12周,具备4条或4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能一定确诊为类风湿。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发于青年男性。病变自骶髂、髋关节、椎间盘纤维环附近韧带钙化,向上蔓延至脊柱,造成骨强直。初期:厌食、低热、乏力、消瘦、贫血、腰酸、腰痛或不适,早起觉腰部僵硬,活动后可以缓解,肌腱/韧带骨附着炎症,外周关节受累。晚期:腰椎前凸曲线消失,进而胸椎后凸而呈驼背畸形、颈椎活动受限、头向前俯、胸廓变平、腹部突出,最后脊柱各方向活动完全受限。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X线:早期为骶髂关节增宽、边缘模糊呈锯齿状;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椎旁韧带钙化,呈竹节状,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一) 1963年罗马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1、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休息后也不缓解
2、腰部疼痛及僵硬感
3、腰椎活动受限
4、胸廓扩张活动受限
5、虹膜炎的历史、现象或后遗症
6、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临床标准之一,即可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存在
(二) 1968年纽约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
1、各方面的腰椎活动(前屈、后伸、后弯)完全受限
2、胸腰段或腰椎过去痛过,现在仍痛
3、在第四肋间测量,胸廓的扩张活动度等于或小于2.5cm,肯定强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出现下列情况:1、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一条临床指标,2、3~4度单侧或2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第一或第二,三个临床指标,可能强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仅有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而无临床指标则强直性脊柱炎不成立。
Ⅵ 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哪个严重
您好,考虑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建议拍双手正位片,待确诊后再进一步治疗。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科-黄义鸿主治医师
Ⅶ 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有什么区别
都属慢性免疫系统疾病,强直得病者男性居多,表现部位不一样,强直为版脊柱、颈椎变形,权类风湿大多为四肢的小关节的疼痛、变形,患者较痛苦。目前,暂无好的根治方法,需要病人毅力、信心、医生的技术相结合,可抑制病情的发展。
Ⅷ 有类风湿的人,会得强直性脊柱炎吗
你好,有类风湿的人不一定会得强直性脊柱炎,这两个疾病都属于自身免疫性内疾病,以前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容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才意识到这两个病是完全不同的,类风湿一般侵袭四肢的小关节,而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侵袭中轴关节如骶髂关节,脊柱等。在血液检查方面:
类风湿:类风湿因子可以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HLA-B27可以阳性。所以这两个病是不同的。
Ⅸ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区别在哪
都是免疫科慢性病,但是强直会遗传,风湿好治,强直不好治啊
Ⅹ 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区分
区分,强直一般发生于臀部髋关节也就是股骨头,骶髂关节病变炎症等,强直融合回,韧带肌肉筋膜答病理性改变失去活性等,同时发展到脊椎整条脊椎,造成脊椎强直融合等等,伴有其他病症诱发年龄在青少年,或青壮年。而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是四肢手足病症,发病年龄并不是青少年。当然临床上还有其他更多区分,这里是随便大致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