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在现代文学史上他被认为最早什么的作家
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法国作家。他是法国最早的一代飞行员之一。1940年流专亡美国,侨居纽约属,埋头文学创作。1943年参加盟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他在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失踪。其作品主要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小说《夜航》,散文集《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童话《小王子》等。
Ⅱ 圣埃克苏佩里是憨豆吗
为什么这么说?ˊ_>ˋ
Ⅲ 圣埃克苏佩里 夜航
《夜航》初版于1931年,出版当年的销售量就达到250万册,并获得费米娜文学奖。小说写了某个夜晚,三架邮政飞机分别从巴塔哥尼亚、智利和巴拉圭,一起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的一架由于遭遇飓风而坠毁的故事。
书 名:《夜航》
作 者:圣埃克苏佩里
内容梗概:
小说写了某个夜晚,三架邮政飞机分别从巴塔哥尼亚、智利和巴拉圭,一起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的一架由于遭遇飓风而坠毁的故事。故事在貌似平行、实则息息相关的两条线上展开,飞行员法比安挣扎在电闪雷鸣的夜空,而航线负责人里维埃忐忑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一动一静,一暗一明,大反差的光与影的画面交替出现,紧凑而又富有节奏感,惊心动魄。高山沙漠,风暴雷雨,这些变幻诡谲的自然现象,在作者笔下立体鲜活;而饱含感情的而又具象的文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无论是内容还是叙述技巧,《夜航》都属中篇中的杰作。
作者简介:
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生于法国里昂一个传统的天主教贵族家庭。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服役。1926年加入拉泰科雷公司,开始邮航事业。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返回法国参加抗德战争。1940年流亡美国,侨居纽约,埋头文学创作。1943年参加盟军在北非的抗战。1944年起飞执行第八次飞行侦察任务时失踪,一去不返,成为一则神秘传奇。
除了飞行,用写作探索灵魂深处的寂寞是他的另一终生所爱。代表作品有童话《小王子》(1943),该书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其他作品还有《南方邮航》(1928)、《夜航》(1931)、《人的大地》(1939,英译名《风沙星辰》)、《空军飞行员》(1942)、《要塞》(1948)等。
Ⅳ 圣埃克苏佩里人们评价他有什么勇气
埃克苏佩里不是第一个描写航空的作家,却是第一个从航空探索人生与文明的内作家;他不满足于容只描写孤悬于满天乱云之中,与高山、海洋和风暴的生死角逐。他从高空中发现人类只是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和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长。 文明像夕阳余辉似的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风沙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这些形成圣埃克苏佩里的看法: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而是人人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我的行动,从今以后,一个接一个,组成我的未来”。这与萨特的存在主义非常相似,“人被抛入这个世界”,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 人只是在实施自己的意图时才表明自己的存在,决定自己的未来。难怪萨特称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的大地》是存在主义小说的滥殇。而海德格也把出版50年来译成102种语言的《小王子》,看作是最伟大的存在主义小说。虽然圣埃克苏佩里本人不见得会用这个名称。
Ⅳ 圣埃克苏佩里的《要塞》的内容是什么
世纪之交,法国人举办了20世纪最佳法语图书的评选活动,结果,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但是,这位最佳法语图书的作者生前最青睐的作品却是《要塞》,他说:“这部书将在我身后出版,我的其他著作与它相比只是习作而已。” 本书是一部随感录、沉思集似的作品。书中有故事、有自白、有议论。它借托沙漠中一位柏柏尔酋长对王子的教育,表达了对文明、人生、社会、制度、价值的议论……
《要塞》全书共二百十九章,从1936年开始写,主要部分在美国时期完成,到了北非等待战斗的间歇时期集中精力审阅润饰。遗稿中只有开头与结尾几章基本完成。其余有的是没头没尾的片断,有的是重复冗长的段落。伽利玛出版社聘请三名作家,根据打字稿、录音带、笔记本,校勘审订,起初准备出删节本,后来决定不作任何增删,在1948年出版。这犹如强把一个衣冠还来不及整理的人推到众人面前,立刻引起圣埃克苏佩里的朋友的极端愤怒。
是的,圣埃克苏佩里说过,这部书只会在他死后发表,但是这不是说他死后就可发表。这是一部离定稿还差很远的作品。如今匆匆出版,他的文学经纪人马克西米里安·贝克指出:“要是圣埃克苏佩里知道人家把他的作品这样出版了,他会第二次死去。”
圣埃克苏佩里说,他花十年时间写《要塞》,还要花十年时间改《要塞》。写作时间的跨度太大,又加上世事动荡,生活飘泊不定,这些都影响作家的思想演变与人生态度。他对同一主题,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累积起来,可能以为有时间整理修改杀青。只是有一次,他对约瑟夫·凯塞尔透露心事说:“我写不完了,这部书本身就不会有结尾。”
此外,明白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工作方法,也可以对他的草稿与定稿的差别有个大致的看法。他总是先写下大量素材、叙述和感想,这是他说的作品“脉石”,然后经过一道道提练,取出其中包含的纯粹矿物。《夜航》初稿四百页,交稿前字斟句酌,只剩下一百八十一页。要达到完美的境地,像《人的大地》中说的:“并不在于无物可增,而在于无物可减。”面对《要塞》的原始稿,恐怕除了作者以外谁也无法决定保留什么,删除什么。
那么,内容究竟写的是什么?这不是一部小说,而是随感录、沉思集似的作品。有故事,有自白,有议论。借托沙漠中一位柏柏尔酋长,对王子的教育,从中表达了对文明、人生、社会、制度、价值的议论。褒者认为可与尼采《琐罗亚斯德如是说》、纪德《人间粮食》并列为三部重要哲学小说,这三部书中都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模式。 贬者认为芜杂冗长,说法充满矛盾,文笔矫揉造作。
不论是精心杰作,还是临终梦呓,全书代表了圣埃克苏佩里在战乱中的精神状态。《要塞》中有些章节读来有史诗般的气魄、《圣经》时代的遗风或《一千零一夜》的流韵。
荒漠中的要塞,给人一种浩渺的感觉。我们更易产生孤烟落日的联想。在这块创世纪的时代背景前,人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而又都朝着一个集体的结局前进。由于全书使用象征寓意的手法,阅读时必须要明白上帝不一定是上帝,帝国不一定是帝国,战争不一定是战争,一切不一定是一切。
《要塞》因为作者英年早逝没有结尾,就像人生,就像宇宙,看不到底。一部未完成作品的象征。《要塞》书中说:“完美是死亡的美德”,“只有死亡是完美的”。圣埃克苏佩里的悲剧,是他想让自己说出小王子未说的话,但是“完美的”死亡无法使他孤心苦诣的作品臻于完美。八十页的《小王子》使他名扬天下,六百页的《要塞》引起议论纷纷。罗伯特·康特斯说:“这是圣埃克苏佩里最差的作品,其中也有他最佳的篇章。”从而有人读了欣赏,有的人读了迷茫。
书摘
要塞,我要把你在人的心坎里
这样,从要塞最高的那座塔楼的顶部,我发现要惋惜的不是受苦,不是死在上帝的怀抱里,不是哀掉本身。因为死者得到人们的悼念,要比生者更显而易见,更有力。我明白了人的忧患,我惋惜的是人。
我决定冶愈他们。
我可怜这样的人,他黑中在祖屋里醒来,以为在上帝的星空下可以遮风挡雨,突然前面却是一条征途。
我禁止有人提出问题,深知不存在可能解渴的回答。那个提问题的人,只是在寻打深渊。
我对窃贼的心理有所了解,知道使他们免于贫困也救不了他们,我就谴责促使他们犯罪的焦虑。因为他们以为可把别人的金子据为已有,他们想错了。金子像星星闪闪发光。这种不可名状的爱只是用在一团他们无法掳掠的亮光上。他们偷窃其他人的财物,从浮光走向浮光,就像那个疯子为了捞起井中的月亮,要掏干色的井水。他们偷的是无用的尘土,都虚掷在花开酒地的短暂狂欢中。然后他们又蹲在黑夜的窝点,似被人撞见时面色苍白,怕惊动别人而一动不动,心想这里能可放着的东西,有一天让他满载而归。
Ⅵ 小王子(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著)是说什么内容的
小说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接着,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他转述了小王子对六个星球的历险,他遇见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
飞行员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段极为珍贵的友谊。当小王子无法回到他的玫瑰身边,他选择了死亡。飞行员非常悲伤。他一直非常怀念他们共度的时光。他为纪念小王子写了这部小说。
我可以推荐一个地址,也许你可以从那些读后感中找到你要的答案.
http://www.artsdome.com/xwzdhg.html在线阅读地址http://www.xiaowangzi.org/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Ⅶ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我看了两遍这本薄薄的小说,但是它在我的手里却很沉重。
我的一篇读后感。
“我和一株花儿有点麻烦。”小王子说。
圣爱克絮佩里的这部薄薄的书让我每看一次都好感动,同时相信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也许你不相信,我把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感情同类于卢娜洛夫古德的思想,我热爱这个姑娘,因为她的身上
有我的影子,而我又有点自恋。
小王子是我的一种精神追求,如果我在那颗星星下的沙漠上伫立,并无意中发现了小王子,我会像那个只会
画开膛蟒蛇的飞行员一样,紧紧地抱着他,永远永远不放手.......
这个小小的身体里拥有着怎样强大而纯洁的力量啊!没错,只有孩子才能弄懂生活中朴实的真理,因为他们
是如此的天真无邪。
小王子就是这样一个伶俐聪明的孩子,他纯真而有责任心。每天将他的星球打理的井井有条,给他的花儿浇
水,清理猴面包树,清理他的活火山.......他要对他的玫瑰负责,对他的星球负责。
判断一个人,不是靠语言,而是靠行动。也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明白,本质是肉眼看不见的。
这还是一个很自我的小王子。
他喜欢看日落,只因为他感到自己有点点伤感了。而他的忧伤不是出于战争或悲剧,这是内心深处的忧伤,
是永恒的伤感,永恒的渴望,永恒的寻觅。如果我在感觉自己有点点怎么样时就可以做我想要做的事,那我
一定回到了至少十年前,或者是在儿时的梦里。只可惜,时间像狡诈的流沙,在不经意间打磨着我的棱角,
我也不会像他那样关心自己和哪株花儿的麻烦,甚至都快来不及考虑这个时节哪种花儿将要告别人世,我是
真的要变成“那些古怪的大人”了吗?
我在想,无论我们的天空被世俗和物欲染成什么颜色,我们都不该忘记那抹澄澈的蓝,我要好好的努力洗刷
它,“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可是,写下这些心愿的时候,淇淇十八岁。等到淇淇二十八岁,三十八
岁的时候,她还会这么想吗?我有点害怕了,怕我会缺少小王子的那种永恒。
前几天写在博客里,现在放在这里。
Ⅷ 圣埃克苏佩里写过哪些作品
最著名的 《小王子》
其他 小说《南方邮航》(1928)、《夜航》(1931)、散文《人的大地》(1939,英译名《风沙星辰》)、小说《空军飞行员》(1942)、《要塞》等
Ⅸ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六岁时看了什么书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又译圣艾修伯里、圣埃克絮佩里、安托万等),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国里昂市。飞行家,作家。
安东尼一生喜欢冒险
飞行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和自由,是一位将生命奉献给法国航空事业的飞行家。服务于航空公司期间,开辟了多条新的飞行航道,孜孜不倦地完成飞行任务。安东尼于二战期间应征入伍,法国战败被纳粹占领期间,他侨居美国。又于归国后重新回到部队。1944年他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失踪,成为一则神秘传奇。
除了飞行,用写作探索灵魂深处的寂寞是他的另一终生所爱。代表作品有童话《小王子》(1943),该书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其它作品还有小说《南方邮件》(1928)、《夜航》(1931)、《人类的大地》(1939,英译名《风沙星辰》)、《堡垒》、《云上的日子》小说《空军飞行员》(1942)、《要塞》《南方邮航》等。
作为一位同时兼有飞行员角色的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不是第一个描写航空的作家,却是第一个从航空探索人生与文明的作家。他的《夜航》、《人类的大地》初次出现时,书中的那些雄奇壮丽的情景,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惊心动魄。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与行动实录。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满天乱云中向往中途站,在璀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星球——生的喜悦。
然而,圣埃克苏佩里不满足于只描写孤悬于满天乱云之中,与高山、海洋和风暴的生死角逐。他从高空中发现人类只是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和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长。文明像夕阳余辉似的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风沙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这些形成圣埃克苏佩里的看法: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而是人人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我的行动,从今以后,一个接一个,组成我的未来”。这与萨特的存在主义非常相似,“人被抛入这个世界”,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人只是在实施自己的意图时才表明自己的存在,决定自己的未来。难怪萨特称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类的大地》是存在主义小说的滥觞。而海德格尔也把出版50年来译成102种语言的《小王子》,看作是最伟大的存在主义小说。虽然圣埃克苏佩里本人不见得会用这个名称。
《要塞》成为了他迄今为止未完成的一部令人议论的作品,而在书中,他的口气像基督,令人喘不过气来。
正如玛佳·德斯特朗所评论的:“尼采与纪德设计了一种道德,用激扬优美的文章宣扬,惟有圣埃克苏佩里在危险与充实的人生中身体力行。”[1]
家庭背景编辑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生于法国里昂,父母俱是外省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有伯爵头衔,在保险公司任职,母亲懂音乐,爱绘画,艺术修养很高。1904年,其父亲四十岁时,患脑溢血遽然病逝。其母携安多纳姐弟五人离家先后住到其姨妈和外祖母的祖传房产中。圣埃克苏佩里第一次乘火车旅行即对机械产生浓厚兴趣,梦想有朝一日能飞上天空。圣埃克苏佩里这时仅四岁,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未出世的妹妹。家庭经济拮据。母亲的姨祖母也是年轻守寡,常邀请他们一家到她的庄园同住。庄园在圣·莫里斯·德·莱芒,位于里昂东北三十公里处,是圣埃克苏佩里童年的天堂。
1909年,一家人迁居勒芒市。圣埃克苏佩里进圣克鲁瓦教会中学读书。学校里沉闷的气氛使爱好幻想的少年颇感压抑,被视为一个不守规矩的学生。1912年,夏天,圣埃克苏佩里经常徘徊于学校附近的安贝利欧机场。当年颇有名气的飞行员魏德林被圣埃克苏佩里的热情所感动,带着他第一次飞上天空。同年,圣埃克苏佩里开始拜师学拉小提琴。 1914年,十四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其母为参加护理伤员的工作,将圣埃克苏佩里兄弟二人送进蒙格雷中学寄宿。兄弟二人苦于森严刻板的约束,只待了一个学期便催促母亲将他们“从这个巫婆的巢穴里拯救了出来”。一家人随后卜居瑞士弗里堡。他聪明好闹,写诗歌,弄机械,做事分心,爱遐想,功课平平。弗朗索瓦两年后死于风湿性心内膜炎,使他十分哀痛。[2]
经典著作编辑
在圣·埃克苏佩里逝世
五十法郎上的圣·埃克苏佩里
五十周年之际,他的肖像被印在了五十法郎的票面上。对全世界的大小读者来说,他的盛名来自《小王子》——这篇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从一九四三年发表以来,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销售量高达三千余万册,还被拍成电影,搬上舞台,灌成唱片,做成CD盘。
1935年,圣·埃克苏佩里在前往莫斯科途中的火车上,在宵灯下看到一个睡梦中的孩子,他可爱的脸蛋使他想到孩子个个应该是童年莫扎特、传奇中的王子!同一年十二月,圣埃克苏佩里和一名机械师试图创造巴黎——西贡直飞记录,在离开罗二百公里的沙漠上空迷失方向,正俯身在机翼下寻找幽灵般的目标时撞上了一个斜坡。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三天之后,幸遇一个阿拉伯牧民救了他们。这两件事成了《小王子》故事的经纬线。
《小王子》中,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与它
经典童话《小王子》
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在童话中,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小王子》不仅赢得了儿童读者,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