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洛克菲勒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的一个家族,创始人是约翰·洛克菲勒,该家族曾创办洛克菲勒基金会,芝加哥大学等。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1)罗斯柴尔德家族基金会扩展阅读:
洛克菲勒家族历史: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距纽约曼哈顿岛有一小时车程,占地3400英亩,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被认为是家族创始人的梅耶·罗斯柴尔德,最早从事货币买卖业务。
由于18世纪后期德国公国遍地(350个),每个公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梅耶的职业几乎可以等同于外币兑换。从德国汉诺威一家有名的家族银行学成归来后,他在法兰克福开启自己的事业,不仅从事古钱币和古玩交易,还从事黄金白银与纸币的兑换,俨然成了一个银行家。
『贰』 谁在控制世界,共济会吗罗斯柴尔德和共济会是什么关系
恩.共济会是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神秘组织.外人却知道甚少.现在西方国家的政府都被其控制.利用起强大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对各个国家进行侵略.所有军事.媒体都在起控制中.什么fbi.cia也其掌握.呵呵.他们杀美国总统如屠狗.因为总统想把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美联储其实是几个家族的合资银行.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他们彼此之间也有竞争.所以美国官算个屁.财阀才是王道.就是有反托拉斯法还是不管用.现在非洲.南美洲都被起控制.就三个没涉及.俄罗斯.中东.中国.还有一些小国家.古巴.朝鲜.但大的一倒.小的遭殃.中东被搞的支离破碎.中国经济堪忧.其实要感激斯大林.毛泽东.还有伊斯兰信仰.别说什么独裁.暴力.咱们能安康.就好了.罗斯柴尔德太牛比拉.当年控制整个欧洲的经济.但是欧洲的君主也是对其又拉又打.时不时给你来一刀.美国的财阀当年也是受到这个家族的资助才起家的.美国也是被这个家族逼的把货币发行权拱手送人.哈哈.钱多遭人恨.德国的资本家鼓动希老大把他们家产全抄拉.结果美国那几个家族趁火打劫把产业也吞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终于痛定思痛.哥要有我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建立拉.这个家族的一个人.被称为以色列之父.兄弟你记住.这个世界是精英的社会.咱们都是蚂蚁.哎.过去的科举使人才上下流通.现在你考上公务员一辈子端茶看报纸.就是这样.送你一句诗.英雄每多屠狗辈.大乱方显身手时.不过.可千万把你自己铸成一块器啊.不然咱们只是炮灰.
『叁』 有谁知道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现状
罗斯柴尔德来家族我们猜不透,源但是他的强大无用质疑。
有人说他们的家族已经没落,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
发现他们家族真正的恐怖正来源于此。
没有人知道他们有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做什么赚钱,
他参与的企业也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保密!我们能知道的消息都是他们愿意我们知道
的!也许他们已经强大到了不可思意的地步,害怕人们恐慌!
所以传出消息说他们家族其实已经垮台了!
我们也不用安慰自己说什么富不过三代,他们那么强大的家族
是否衰落我们也不用去想。他们的强大实力已经能够到了控制各
大媒体的地步了吧!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了呢?
『肆』 《货币战争中》中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真实存在吗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园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Bauer)。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在19世纪的欧洲,罗斯柴尔德几乎成了金钱和财富的代名词。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万亿美元的财富。鼎盛时期,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几乎都曾向他们家族贷款,到20世纪末时,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家族所控制,其家族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可以说,这个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国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兴起的时代背景
在工业革命在欧洲迅猛发展、金融业空前繁荣的时代,全新的金融实践和思想从荷兰和英国向全欧洲辐射开来。随着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 Bank of England),一个远较过去复杂得多的金钱的概念和实践被一大批富于冒险精神的银行家创造了出来。在 17 世纪的一百年中,金钱的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1694年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问世时,人类历史上银行发行的纸币量第一次超过了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量。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对铁路、矿山、造船、机械、纺织、军工、能源等新兴行业空前巨大的融资需求与传统金匠银行的古老低效和极为有限的融资能力之间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矛盾。
法国大革命中逃到英国的法国贵族中,包括印刷发行法郎纸币和法国国债的主要负责人和设计者。为了对革命政府和督政府报复,也为了解决己方经济上的窘迫,他们大量印刷虚假法郎纸币和法国国债到法国套购物资,这一经济过程持续了了大约15年,给法国经济和社会秩序沉重的打击。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反向打击英国,也雇佣了大量剪刀手伪造假英镑纸币,先令银币,并且成功的迫使英国放弃了金本位数年至久。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金融战行为产生了巨额利润和前所未有的混乱,从中也就催生出第一代金融门阀们。
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新兴银行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全面主导了现代金融业的历史走向。[1]
第一桶金
梅耶·罗斯柴尔德的画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智商,在父亲的悉心调教下,系统地学习了关于金钱和借贷的商业知识。当父亲去世后,年仅13岁的梅耶在亲戚的鼓励下,来到汉诺威的欧本海默家族银行当银行学徒。
当时,收藏古钱币是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的普遍雅好。因此,梅耶亲自编辑《古钱手册》,并附上详细的解说,然后邮寄给各地的王公贵族们,希望自己的店能够成为皇家指定店,以期获得丰富的利润。
虽然大部分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但梅耶梅尔的投寄行动依然没有停止。最终,黑森公爵同意了他的要求。公爵是当时欧洲的巨富之一,拥有2亿美元的身家,他所做的生意是贩卖军队。梅耶以近乎赠送的价格向黑森公爵卖出了他收藏的珍贵古代徽章和钱币。同时,他还极力帮助公爵收集古币,并经常为公爵介绍一些顾客,不遗余力地帮他赚钱,使其获得了数倍的利润。
日后,这种把金钱、心血和精力彻底投注于某特定人物的做法,便成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种基本战略。如若遇到了诸如贵族、领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潜在利益的人物,他们会甘愿做出巨大的牺牲与之打交道,为之提供情报,献上热忱的服务,等双方建立起深厚的关系后,再从这类强罗氏五虎权者身上获得更大的利益。
就拿梅耶·罗斯柴尔德的第一个服务的对像黑森公爵来说,因为当时英国需要大量的军队去控制北美的殖民地,公爵最大的顾客就是英国。当黑森公爵为逃避拿破仑的攻击,离开法兰克福前往丹麦的时候,留下300万英镑交给梅耶保存。这笔钱本来是英国政府支付给黑森部队的钱,却被黑森私自截流了并转给了梅耶。也正是这300万现金,为梅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财富,成为梅耶通往他的金融帝国的第一桶金。
当梅椰得到了黑森公爵的这笔巨款了以后,便把五个儿子分别派驻到欧洲的五个心脏地区。老大阿姆斯洛镇守法兰克福总部,老二所罗门到维也那开辟新战场,老三内森被派往英国主持大局,老四卡尔奔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据地并作为兄弟之间的信使往来穿梭,老五杰姆斯执掌巴黎业务。[1]
主宰伦敦金融
1804年,罗斯柴尔德家族三儿子内森受父亲指派,只身来到英国伦敦,开始时做一些棉布生意,他也是该家族中向国外发展的第一人。当时欧洲正内森·罗斯柴尔德的画像值拿破仑战争,一些德国贵族流亡到了英国,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威廉伯爵。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威廉伯爵委托内森购买了大批英国的债券,内森便借机自己也做起了债券和股票生意。他凭借自己的精明和才干,不久便发了财,成为伦敦金融证券界的巨头。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向英国政府提供巨额军费,与伦敦军政要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到1815年,内森已成为伦敦首屈一指的银行巨头,正与其他兄弟一起密切地注视着欧洲战况。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构建起数量庞大的秘密代理人网络,这些类似战略情报间谍的人被称为“孩子们”。这些人被派驻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之间往来穿梭。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的速度,其他商业竞争对手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使得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赌博。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英国公债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将冲上云霄。
正当两支狭路相逢的大军进行着殊死战斗时,罗斯柴尔德的间谍们也在紧张地从两军内部收集着尽可能准确的各种战况进展的情报。更多的间谍们随时负责把最新战况转送到离战场最近的罗斯柴尔德情报中转站。到傍晚时分,拿破仑的败局已定,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罗斯柴尔德快信传递员亲眼目睹了战况,他立刻骑快马奔向布鲁塞尔,然后转往奥斯坦德港。深夜时分,罗斯伍兹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别通行证的罗斯柴尔德快船,在付了2000法郎的费用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水手,连夜帮他渡过了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6月19日清晨,当他到达英国福克斯顿的岸边时,内森·罗斯柴尔德亲自等候在那里,他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战报标题,然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内森先暗示家族的交易员,抛售英国公债,误导交易所的其他投资者以为是英国将军威灵顿战败,跟风大量抛售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的票面价值仅剩下5%。而此时,内森又立刻示意交易员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
由于拿破仑战败的消息公布于众,比内森获得情报时整整晚了一天,从而使得内森于这一天之内,便在公债投机上狂赚了20倍的金钱,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甚至超过了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在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靠发行公债来筹集的,换句话说,英国政府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而必须向私人银行借钱花,而且要支付8%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币结算。英国的公债就是未来政府税收的凭证,英国人民有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赋的义务。自滑铁仑战役后,内森手里攥着具有压倒性优势数量的英国公债,实际上操控了公债的价格,左右了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由此,英国的经济命脉被罗斯柴尔德家族紧紧地捏在了手中。而由于内森控制了英格兰银行,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这就使得全民变相向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纳税。 内森在英国的成功,鼓励了老罗斯柴尔德。为了方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金融和贸易往来,他又在1811年把最小的儿子杰姆斯派到法国。[1]
征服法兰西
杰姆斯在拿破仑执政时期,主要来往于伦敦和巴黎之间,建立家族运输网络来走私英国货。在帮助威灵顿运送黄金和英国杰姆斯·罗斯柴尔德的画像国债收购战之后,杰姆斯在法国名声大噪。他建立了罗斯柴尔德巴黎银行,并暗地里资助西班牙革命。
从1818年的10月开始,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以其雄厚的财力做后盾,在欧洲各大城市悄悄吃进法国债券,法国债券渐渐升值。然后,从11月5日开始,突然在欧洲各地同时放量抛售法国债券,造成了市场的极大恐慌。
当眼看着自己的债券价格像自由落体一般滑向深渊,路易十八觉得自己的王冠也随之而去了。此时,宫廷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代理人向国王进言,试图让富甲天下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挽救局面。原本瞧不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路易十八,此时再也不讲皇家的身份地位,马上召见了杰姆斯兄弟。而后者也不负他的期望,一出手就制止住了债券的崩溃,成了法国上下瞩目的中心。
在法国军事战败之后,杰姆斯兄弟从经济危机中拯救了法国,他们的银行也成了人们竞相求贷的地方。至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控制了法国金融。[1]
问鼎奥地利
当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已成为名噪一时的望族,挟征服英法之锐气,底气足了不少。尽管这样,他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的画像们也不敢造次去直接和哈布斯堡的人谈生意,而是找到了一块垫脚石,他就是名震19世纪欧洲政坛的梅特涅。
在打败拿破仑之后的欧洲,由奥地利外长梅特涅牵头建立的维也纳体维系了19 世纪欧洲最长的和平时期。他在奥地利日渐衰落而强敌环俟的不利态势下,把制衡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1818 年的亚琛会议是讨论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未来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英、俄、奥、普、法等国代表决定了法国的战争赔款和同盟国撤军等问题。
所罗门是梅耶的次子,在几个兄弟中具有过人的外交才能,他说话用辞考究,巧于恭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罗门常年穿梭于欧洲各大城市之间,担任家族各个银行之间的协调角色,进而被弟兄们公推到维也纳开拓欧洲心脏地区的银行业务。
所罗门和他的弟弟卡尔都参加了亚琛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经梅特涅的左右手金斯引荐,所罗门结识了梅特涅,并很快地与梅特涅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
在所罗门的大力资助之下,梅特涅开始扩张奥地利的影响力,四处派出军队去问题多发地区“保卫和平”。这使得原本国力日衰的奥地利陷入了更深的债务泥潭,从而更加依赖所罗门的银箱。
1814年到1848年的欧洲被称为“梅特涅”的时代,而实际上控制着梅特涅的是背后的罗斯柴尔德银行。
1822 年,梅特涅、金斯、所罗门、杰姆斯和卡尔三兄弟代表家族,参加了重要的维罗讷会议,会后得到了利益丰厚的项目——资助第一条中欧铁路。奥地利人越来越感受到罗斯柴尔德的影响力,人们开始说“奥地利有一个费迪南(Ferdinand) 皇帝和一个所罗门国王。”
1843 年,所罗门收购了Vítkovice联合矿业公司和奥地利-匈牙利冶炼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名列当时世界10家最大的重工业公司。到1848年,所罗门和其家族已成为奥地利金融和经济的主宰者。[1]
把持德意财政
自从拿破仑从德国撤军之后,德国由过去 300 多个松散的封建小国合并成 30 多个较大的国家,并成立了德意志邦联。留守法兰克福的老大阿姆斯洛被任命为德意志的首届财政部长,1822 年被奥地利皇帝加封为男爵。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成为德国金融的中心。
老四卡尔是家族的主要信使,往来欧洲各地传递信息和协助其他兄弟。在帮助五弟在法国1818年国债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之后,被执掌家门的三哥内森派往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银行。卡尔在意大利发挥了超出其他兄弟预期的水平,不仅资助了梅特涅派往意大利镇压革命的军队,同时以出色的政治手腕迫使意大利当地政府承担了占领军的费用。他还帮朋友麦迪其策划并夺回了那不勒斯财政大臣的要职。卡尔逐渐地成为意大利宫廷的财政支柱,影响力遍及意大利半岛。他还与梵蒂冈教廷建立了商业往来,当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见到他时,破例伸出手让卡尔亲吻,而不是惯常地伸出脚来。[1]
家族的衰落
迫于战争和国内混乱而严重依赖于国债发行的英国,把自己的金融主导权拱手送给通过制造流通虚假有价证券而积蓄巨量财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与此同时,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也相继崛起,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同的是,他们把大部分财富转移到新生国家美国,选择在那个新大陆的国家继续发展。 [10]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在欧洲金融界占取了绝对主导地位,还通过扶植摩根财团发展壮大来牵制影响美国,并且力图全面控制美国。当时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和梅隆家族没有实力对抗过分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于是采用了妥协的方法。当时,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处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接控制下。但是,由于过分抽调资金控制新大陆,导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旧大陆的控制力急速下降。
186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致命失误,也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
俾斯麦首相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通过普法战争赔款组建了德意志银行,并且通过工业化和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并购,迅速组建了新的容克财团:德意志4大银行团。欧洲崛起了新的金融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摩根家族和梅隆家族抓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由于战争而下降的机会,在美国发起了反攻,力图摆脱受到控制的命运。这个企图在一战结束的时候似乎是成功了,美国摆脱了长期债务。但是随着战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反攻,美国4大家族发现自己的力量还是无法对抗罗斯柴尔德家族。容克财团在大战中损失惨重,德意志4大银行组成的德意志财团也屈服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意志。罗斯柴尔德家族达到了自己的第二次顶峰,也是最高峰:控制全球金融命脉。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量家族成员被杀害,资产被侵吞,超过2/3的旗下金融机构完全不存在了。位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许多资产被战火摧毁了(其中位于法国的办公室甚至于二战结束后更是被国有化了),意味着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基本被消灭了。[10]
美国财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反过来吞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和澳洲,加拿大的近乎全部资产,建立了花旗财团,摩根财团,美洲三大财团的现代格局。容克财团在战争中也失去了绝大多数成员,成功的转化成新的寡头势力,并且利用瑞士5大银行转移战争中掠夺的财富逃过了2战失败的损失,在战后成为欧洲第一大金融寡头财团。
自此,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大陆和北美澳洲的全部金融机构和资产全军复没,仅依赖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并在战后逐步恢复元气。
冷战期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的许多资产又被苏联接管了。 [10]
与此同时,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现代管理的理念,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1]
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家族的现状
进入现代后,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
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名为“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因为发言权不大,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规模已经很小,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作为老牌金融巨头,即便罗斯柴尔德银行已经衰落,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产业已经遍布众多行业,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罗斯柴尔德家族现在依然存在,也许他不像货币战争说的那样强大,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些欧美学者也对他进行过研究,不过在80年代,很多关于他的著作都奇怪的消失了,他的真实情况仍然充满谜团。
『伍』 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还有洛克菲勒家族之间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
原因:
《货币战争》将这三个家族拉上关系。但是许多新闻、网帖已经不厌其烦解释过很多次,《货币战争》说的罗斯柴尔德都是错的——罗斯柴尔德既没有控制美联储,也没有坐拥50万亿美元资产。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2007年出版的小说《货币战争》中夸张估计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产有30万亿美元,该家族的第六代掌门大卫·罗斯柴尔德说宋鸿兵的小说是完全的虚构杜撰,其家族财富并没有小说中的那么夸张。
(5)罗斯柴尔德家族基金会扩展阅读:
1、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的一个家族,创始人是约翰·洛克菲勒,该家族曾创办洛克菲勒基金会,芝加哥大学等。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
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无处不在。
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六代。
2、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是一个商人家族,其祖先于17世纪初在新大陆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国,定居在马萨诸塞州。到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的时候,卖掉了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场,定居哈特福。代表人物有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摩根家族一直延续着赖以生存的商业传统。约瑟夫·摩根最初经营一家小咖啡馆。经过苦心经营稍有积蓄后,他先是出资经营一家很气派的大旅馆,然后又购买了运河的股票,成为汽船业和铁路业的股东。
『陆』 光照派,共济会,罗斯柴尔德家族
那我给你推荐点资料再给你说吧,玄点的看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就看第一本就好专,想看权威点的看中属国政治委员何新编写的《统治世界共济会揭秘》这个估计把你想知道的都收录了。
个人给你解答,共济会先成立,开始是兄弟互助组织,背后财阀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此家族人员拟定了超NB的金融银行规则,基本就是想通过控制一国货币发行来控制Z/F,共济会有自己的理念,后来吸纳了很多优秀的人,所以现在共济会高层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而且社会角色不同,因为组织庞大,所以在共济会中又成立少数NB人物的光照派,又跟普通共济会员有所区别,但是光照派上面还有人,这就是一层一层的金字塔组织结构的体现,貌似都说顶端人物不轻易出现露面。
『柒』 哈布斯堡、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哈布斯堡、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没什么关系。他们家族都是巨富,但是,他们家族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富商之间的利益往来关系。哈布斯堡、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家族的关系让人们有很多的想象。毕竟都是大家族,利益上的冲突还是非常多的。
简单介绍下这三个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的一个家族,创始人是约翰·洛克菲勒,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无处不在。该家族曾创办洛克菲勒基金会,芝加哥大学等。洛克菲勒家族总部在纽约州的威斯特彻斯特县境内,位于哈德逊河上游。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六代。
『捌』 罗斯柴尔德家族还存在吗他的资产排名到了多少,有多少资金
存在的,前两复年保守据制外界估计他们家族资产在50万亿美元以上。资产拍卖毫无疑问是全球第一,但是由于老罗斯查尔德临终遗命不得透露家族资产总数,再加上福布斯之类的都是在他们家族的掌控之下,算所谓的富豪拍卖的时候是不算他家自己的。
『玖』 亚洲金融危机的推手索罗斯跟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什么关系
长久以来,世界各地的媒体都把索罗斯刻画成天马行空的“独行侠”或“特立独行”的金融天才,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更是为他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格鲁曼曾开玩笑地认为这个正反读起来都一样的姓(SOROS)就是与众不同。
索罗斯果真独往独来,仅凭他一人的“金融黑客天才”就能单挑英格兰银行,力撼德国马克,横扫亚洲金融市场?
恐怕只有大脑简单的人才会相信这样的传奇。
索罗斯横扫世界金融市场的量子基金注册在加勒比海的荷兰属地安地列斯群岛的避税天堂克拉考,从而可以隐匿该基金的主要投资者和资金调度踪迹,这里也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贩毒洗钱中心。
鉴于美国证券法规定对冲基金的“复杂投资人”不得超过99名美国公民,索罗斯煞费苦心地确保这99名超级富豪中没有一个是美国人。在这样一个离岸对冲基金中,索罗斯甚至不在董事会成员之中,只是以“投资顾问”的名义参与基金的运作。不仅如此,他还选择了以他在纽约设立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名义担当这个顾问职务。如果美国政府要求他提供该基金运作的详细情况,他可以声称自己仅仅是一名投资顾问以推卸责任。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可不简单。他的董事会包括:
董事理查德?凯兹(RichardKatz)。凯兹是伦敦罗斯柴尔德银行的董事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意大利米兰银行的总裁。
董事尼斯?陶布(NilsTaube)。陶布是伦敦银团St.JamesPlaceCapital的合伙人,它的主要运作者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
董事威廉?里斯-莫格(WilliamLordRess-Mogg),《伦敦时报》的专栏评论家,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下的St.JamesPlaceCapital的合伙人。
董事艾德加?皮西托(EdgardePicciotto),瑞士私人银行中最有争议的人物,被称为“日内瓦最聪明的银行家”。皮西托的铁哥们包括纽约共和银行的拥有者沙夫拉(EdmundSafra),这个沙夫拉已经被美国执法部门确认与莫斯科银行犯罪集团有关,并被瑞士官方认定涉及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的毒品洗钱活动。
索罗斯的“圈子”还包括瑞士的著名投机商马克?里奇(MarcRich)和特尔?艾维(TelAviv),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军火商沙尔?艾森堡(ShaulEisenberg)。
索罗斯与罗斯柴尔德圈子的秘密关系使得他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秘密的金融集团的马前卒。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曾经是英国伦敦金融城的霸主,以色列的创建者,国际情报网络的祖师爷,华尔街五家最大银行的后台,世界黄金价格的制订者,现在仍然主掌着伦敦-华尔街轴心的运作.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当罗斯柴尔德和其他国际银行家把世界首富耀眼的聚光灯打到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身上时,他们自己高出“首富们”几个数量级的财富正躲藏在瑞士或加勒比海的离岸账户上待机而动。
索罗斯与美国的精英圈子关系也非同一般,他在美国著名的军火合同商凯雷投资集团中投入了1亿美元的私人资金,该集团中有老布什、美国前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等重量级人物。早在80年代,索罗斯就与一些美国政界要人,如前国务卿布热津斯基、马德?奥布赖特等人一起创办了国家民主捐助基金,这一组织实际上是由中央情报局与私人资本合资建立的。
在国际银行家们的调教之下,索罗斯从90年代起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风暴。索罗斯的每一次重要行动都体现出国际银行家们的重大战略意图,其核心就是促使世界各国经济“有控制地解体”,以最终完成在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政府”和“世界货币”的准备工作。
80年代初,国际银行家基本上实现了拉丁美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有控制地解体”,80年代中后期,又成功地遏制了日本金融势力的扩张。在控制住亚洲的局面后,欧洲重新成为国际银行家重点关注的地区,搞垮东欧和苏联就成为他们下一个主攻方向。
承受这一重要使命的索罗斯摇身一变成为了著名“慈善家”,在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大量成立各种基金会。这些基金会都是比照他在纽约成立的“开放社会协会”的模式,倡导极端非理性的个人自由的理念。比如他资助的中欧大学,面对生活在社会主义体制之下的年轻人推销主权国家的概念是邪恶的和反“个人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万灵药,对社会现象的理性分析都是“专制主义”的。这个学校的主题演讲往往是诸如“个人与政府”之类的内容,这些教育思想自然受到了美国外交协会的高度称赞。
美国著名评论家吉列斯?埃玛瑞精确地描述了索罗斯们和他们所“慷慨”资助的国际组织的真实意图:
在合法性和人道主义的面纱背后,人们总是可以发现同样一帮亿万富豪的“慈善家”以及他们所资助的各种组织,如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协会、福特基金会、美国和平协会、国家民主捐助基金、人权观察、国际大赦组织、世界危机组织等。在这些人中间,索罗斯最为显眼,他就像一只巨大的章鱼将触角伸向了整个东欧、东南欧、高加索地区和前苏联各共和国。在这些组织的配合下,(索罗斯)不仅可以塑造而且可以制造新闻、公共议程和公众观点,以控制世界和资源,推动美国制造的完美的世界统一的理想。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过程中,索罗斯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在波兰,索罗斯基金对团结工会夺取国家政权居功至伟,对新波兰的头三位总统有着直接影响力。
索罗斯与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花旗银行副总裁安诺?鲁丁、哈佛教授杰弗里?萨克斯,一同炮制了让东欧和前苏联一剂毙命的“振荡疗法”。索罗斯自己是这样总结这一疗法的:
我考虑到必须展现出政治体制变化会导致经济改善。波兰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地方。我准备了一系列广泛的经济改革措施,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看紧货币、调整结构和债务重组。我认为三个目标同时完成要好于单独实施。我主张一种宏观经济的债务与股份置换。
调整产业结构相当于对宏观经济秩序进行全面手术,同时却偏偏要紧缩货币供应,等于动大手术却拒绝给病人输血,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经济彻底解体,生产严重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工业企业成片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社会动荡加剧。此时,正是国际银行家以“债转股”在吐血大甩卖时轻松收购这些国家的核心资产。
波兰、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一个接一个痛遭洗劫,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20年未能恢复元气。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弱小到无力反抗的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拥有着强大到让美国无法安睡的军事力量,在军事实力仍然强大的状态下遭到有组织的疯狂抢劫,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索罗斯这种灭人之国不用流血的高超手段才是他真正的厉害之处。看来欲灭一国先乱其心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拾』 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和骷髅会的一些历史和背景 知道的朋友告诉我
支撑现代共济会运营是一个名为路西弗的基金会(Lucis Trust),座落在纽约市联合国广场第666号,成立于1922年,早先的名称是Lucifer Trust,该组织至今还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常驻机构。路西弗(Lucifer)正是撒旦被判上帝之前的名字,意为“明亮之星”。而在幕后支配路西弗基金会的主人正是世界金融界的主宰——罗斯柴尔德家族。
世界金融历史上最着名的法兰克福犹太家族――罗斯切尔德(Rothschild)家族,是现代国际金融史上最神秘最富有神奇色彩的家族。十九世纪中叶,英、法、德、奥、意等欧洲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发行大权均落入了罗斯切尔德家族控制之中。在控制住欧洲主要国家的金融后,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把触角伸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以后,罗斯切尔德家族开始全面部署控制美国的计划。在金融业,罗斯切尔德家族一手扶持了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的创建,在工业界有洛克菲勒,资料显示这些大鳄的背后无不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资产在运作,J.P摩根、及老约翰.洛克菲勒等无不是在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巨额资助下才壮大起来的!
骷髅会(Skull and Bones)
神秘传说
最受“骷髅会”青睐的新成员通常来自“骷髅会”有长期关系的家族,而他们本人应该精力充沛、足智多谋、有政治野心,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了社团讳莫如深的“共同目标”放弃个人的独立性。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之大使得有些人认定“骷髅会”实际上是操纵美国的幕后力量。
骷髅故事
拜美国现总统乔治·W·布什之赐,骷髅会闻名于世。
骷髅会有个近于恐怖组织或海盗王国的名字,其实是基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耶鲁大学的秘密组织。事实上,骷髅会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秘密组织,已经建立了175年。
骷髅会的成员是由耶鲁大学的高年级学生成员在低年级学生中严格挑选并征得同意后吸纳的,在这些学生毕业之前举行仪式加入骷髅会。“有骨之人”(Bonesman),即骷髅会的成员,多是学校里现役活跃的美式足球运动员,或重量级划艇队长(新英格兰的古老大学似乎良好继承了英国学校的划艇传统),还有各种学生活动的精明强干的活跃分子。不用说,早期的骷髅会成员全是男性。自1970年以后,虽然经过很多争议,骷髅会还是决定开始接纳女性为会员。从那以后,骷髅会的会员日益多样化起来,对在现代社会存在的骷髅会来说,成员多样化是个良好的转变。
成员们并不需要对身分加以保密。现任总统布什和他的竞争者,参加上一次竞选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都是骷髅会的成员。美国历史上的第27位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uft),第41位总统老乔治·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和第43位总统乔治·W·布什(George Walker Bush)都是骷髅会的成员。美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商界名流中,出于骷髅会的也不乏其人。
真正要保密的是骷髅会的集会内容和会中仪式。在耶鲁,人人都知道骷髅会员每个星期四和星期日晚上在“骷髅坟”——一座历史悠久的校园老建筑举行集会,会外之人却从来不知道会议的内容是什么。骷髅会员的神秘行动,常常是耶鲁其他学生的八卦话题。有人好奇,有人厌恶,更有各种各样关于会中人的流言,也不足为奇。
大众相信骷髅会一直与美国情报机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中央情报局的几任局长虽然是耶鲁出身,却并不是骷髅会的成员。骷髅会与中情局的关系是被夸大了。但骷髅会在美国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影响都不能小视,包括情报机关,现任总统乔治·W·布什在七十年代就曾经在中情局做过一任督导。
骷髅会的会产由“罗素信托基金”(创立成员之一的名字)管理。2004年,罗素信托基金向美国政府申报的托管财产总数为3,025,143美元。以骷髅会名气之大,这个数目算得上十分谦虚而且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