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所大马学校好啊 私立学校
了解一下马来西亚的教育体制,“公”和“私”的利与弊。
一、语言环境:
在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实行的是马来文与英文双语的授课方式,作为国际学生在入学之后,不但英文要达到很高的标准,而且必须要学习马来文,这就在无形当中给国际学生增加了很多的负担,当然多学一些知识是好事情,但要用于何地呢?也许可以考虑在马来西亚工作;而在私立的国际化的学院或大学当中,所有的学生都是以英文为授课媒介,根本不需要学习马来文,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安心的来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
二、教育方式:
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都是由国家拨款,承担国家高等教育的使命,偏重基础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而私立大学是依托市场生存,设立课程面对市场需求,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是其生存的保障,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更注重实践性、应用性。
三、教学规模:
一般来讲,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的创办年限都要比私立的大学时间长,可以说是初具规模并且在校学生的数量也很多,有很大的稳定性;面私立大学因为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科研收入、基金会捐助以及学费,其中学费收入在大多数私立学校中占大头部分。因此,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私立大学都十分注重办学质量、专业设置,以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所以,私立大学的在校学生越多,越能说明其办学实力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一旦私立大学出现生源不足现象,经费短缺的后果就是关门破产。
四、招生的条件:
因为马来西亚的公立学校有95%以上都是马来人,这样就造成了招收条件上的不平等性,一方面是专业性的不平等体现在专业的招生过程中往往名额都是留给马来西亚的学生,国际学生根本申请不到一些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如经济、会计等商科类的课程;另一方面对于马来的学生,学校会实行各类的学费的优惠及减免政策和制度,但国际学生基本上享受不到任何的奖学金或学费的减免;
而在私立大学当中,由于生源基本上都来自于国际学生,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是凭借自己的成绩和学术背景去申请,录取与否是在于个人条件而非国籍,对各个国家学生的数量没有差别性的限制,而且这样一来,国际学生就可以选择去申请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科目。
五、学历的认可度:
在马来西亚有十五所公立的政府大学,但到目前为止仅有七所是受到中国教育部认证的;而私立学校当中,有多达三十所大学的本科或硕士学位是不但受到马来西亚当地教育部的承认,同时在中国的教育也是获得认证的。
六、毕业前景:
因为马来西亚是非移民国家,所以大多数选择马来西亚的学生大多数是想以马来西亚为中转站,如果毕业于马来西亚公立的大学,毕业之后只能选择留在马来西亚工作或回国之后重新申请其它英联邦国家,因为学校是没有这方面的义务和责任的;而如果就读于马来西亚私立的大学,这些大学大多数都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百余所大学有国际化的协议,这样它的学分得到重多学校的认可,本科阶段的第三年或研究生都可以选择转至第三国就读,而且大学当中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International Service Department)负责为本校学生向第三国转移学或重新申请提供帮助(申请通知书、办理签证、提供证明文件等等),这就方便了学生的申请手续和时间,受到了国际留学生的欢迎。
『贰』 马来西亚留学可以申请政府助学金吗
相比英美等国家,马来西亚的奖学金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奖学金申请条件
一、IELTS取得高分者
1.
IELTS成绩在国内考试达到6.5分以上的学生,可申请IELTS成绩高分奖学金5000人民币(来自新疆,西藏,江西,安徽,青海,宁夏,甘肃等较偏远落后的地区,要求放低为六分,但是单项口语不能低于六分),在交报名费用之前。如果到马来西亚留学以后,IELTS成绩达到6.5分以上者,同样可以享受150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2.IELTS成绩在国内考试达到7分以上的同学,可申请IELTS成绩高分奖学金8000人民币,在交报名费用之前有效。(来自新疆,西藏,江西,安徽,青海,宁夏,甘肃较偏远落后的地区,放低为6.5分),如果到马来西亚留学以后,IELTS达到7分以上者,同样可以享受300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二、就读diploma,degree的学生,可申请“东方学子成绩优秀奖”。就读3+0的课程的学生,以一年以8门课为例,3个A以上的学生(都要合格),可以申请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1500马币。5个A以上的同学,可申请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3000马币。7个A以上的同学,可以申请马来西亚留学第二年学费100%全免。就读Diploma的课程,一年的课程选择不能低于10门。30%以上的同学(都要合格),可以申请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1500马币。5个A以上的同学,可申请奖学金3000马币。7个A以上者,可申请第二年学费100%全免。
三、就读MBA或者硕士的学生,可申请“优秀论文奖”,硕士单科论文,如果成绩在85%以上,可以申请获得奖学金200马币,如果成绩获得90%以上,就可以获得奖学金300马币。
奖学金类型
1、助学金: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颁发。得到助学金的学生不仅可以解决学费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费,而且一般不用为学校工作。
2、奖学金: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经济能力发放。得到奖学金的学生可以解决学费,有时也可获得一些生活费。
3、补助金:补助金的颁发要求和奖学金相仿。
4、学费全免或局部减免(Full/PartialTuitionWaiver):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减免学生全部或局部学费,但生活费需自理。
5、研究助学金: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研究能力颁发,获此奖的学生可解决学费,但必须在校内工作。学校根据学生工作时间给予报酬,但通常一周不能超过20小时。其主要工作是协助教授从事研究工作。
6、教学助学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颁发,其待遇和研究助理金相仿,只是担任的工作是协助教授的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奖学金申请材料及流程
1.计算机检索或是到各留学机构咨询有关奖学金的信息资料;
2.按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申请的要求准备相应的申请资料,申请材料要全面反映个人综合素质;
3.向马来西亚学校提出留学奖学金申请;
4.等待所申请马来西亚院校的批复。
奖学金注意事项
1.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有的需要申请人在国内申请,有的是到达马来西亚院校后再申请。
2.马来西亚留学奖学金基金会会限制申请者的年龄。
3.很多与宗教有关的奖学金基金会会要求申请人最好是其教徒或者所学专业为神学;如果申请人不是其宗教教徒,最好不要轻易去申请;如果学生是教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最好拿到教会的证明,对马来西亚奖学金申请会有很大帮助。
4.申请时要注意申请的期限,有些基金只提供短期资助或特定时限的资助。
5.申请资料一定要详细,最好包括老师的推荐信。
6.马来西亚奖学金申请最好提早,有些学校按照收到文件的顺序颁发奖学金,一旦人员数量达到录取的名额,录取工作就会立即结束。
『叁』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尤钰涵捐款5000万是什么情况
马来西亚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90多年前创办的厦门大学,与东南亚国家联系密切,与马来专西亚更有一种天属然的联系。厦门大学已经同马来西亚最高学府马来亚大学建成姐妹校,并且简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在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上,列有向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捐赠的款项。
2014年4月6日厦门大学举行建校93周年庆祝大会。学校举行了7场捐赠仪式,包括郭鹤年捐资马币1亿元林吉特,用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主楼——图书馆大楼的建设;中国园林集团董事长尤钰涵捐资人民币5000万元,助力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主楼群四号楼建设;马来西亚IOI集团董事长李深静捐资人民币3000万元,助力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主楼群一号楼建设。
『肆』 马来西亚亚太基金会
亚太基金会是在1984年依照加拿大国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成立,旨在研究加拿大与亚洲关系的独立非政府机构。
『伍』 娘惹在澳门是怎么个说法
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新加坡)一带的中国明朝后裔。娘惹也包刮少数在唐宋时期定居此地的唐人,但目前没有来源证明唐宋已有唐人定居此地,所以一般上娘惹都是指大明后裔。这些唐宋明后裔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六十年代以前娘惹在马来西亚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于"某些"政党政治因素而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也就是马来西亚华人),从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娘惹今天在马来西亚宪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纪后期来的“新客”无分别。这些人,主要是在中国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国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小部分是广东和客家籍,很多都与马来人混血。某些娘惹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例如他们的中国传统婚礼。
娘惹人讲的语言称为娘惹话,并非单纯的福建话,在使用汉语语法的同时,依地区不同,参杂使用马来语与泰语词汇的比例也随之不同。
此外,娘惹亦特指一个自称并被称为“娘惹”的华人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马六甲以及马来西亚独立前在槟城和新加坡的娘惹华人讲马来语,他们也自称为“Peranakan”——马来语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华人,这一词本用来识别“娘惹人”与“新客”——也就是从中国来的移民。
在19世纪的马来半岛,这样的分别很明显也很重要,“娘惹”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两者的生活习惯和政治意识不太一样。虽然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词已成为“娘惹人”的专用自称。
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一位马来西亚华人娶了一位马来人为妻,他们的儿子也不是峇峇娘惹,是混血儿。峇峇娘惹可谓当世产生的特殊民族。(*特别注明: 马来西亚华人娶/嫁任何一位马来人就必定要改用阿拉伯姓名,例:某某 bin Abllah 和皈依回教。)
英殖民地时代由于英国殖民统治马来亚,故当年大多数土生华人接受英语教育,懂得三种语言能够同时接触中国人,马来人和英国人,也因为他们懂得三种语言的缘故,在英政府统治期间有大部分土生华人从事国家行政和公务员职位。由于长期和英国人交往,有很多土生华人皈依基督教。渐渐地土生华人也就成为了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响力的一个团体,并也被称为“King's Chinese ” (国王的华人)同时也效忠英女王。[1] 由于土生华人“土生土长”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经属于富裕,故把后期到来的华人和华工区分为新客。
侨生社会马来西亚孝恩文化基金会指出[2],土生华人是英国殖民地当局推行奴化教育造就出来的华人,也指出土生华人虽然就读英校但却没有机会接触西方人文思想,因此土生华人在文化上是没有根的。《马华社会史导论》一书里指出,土生华人所属的“侨生社会”是“一个闭塞性的、奴隶性的和保守性的集团”,他们的主要出路是当殖民地官员的助手和洋行的买办,他们的效忠对象是大英帝国。
争议
一般扞卫传统中华文化的人士经常断言巴巴娘惹是数典忘祖,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政党) 的创始人陈祯禄就是诞生于马六甲的土生娘惹华人,可是为了拥护中华文化, 他作了以下的答辩:
"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陈祯禄逝世后, 他的墓碑上刻着“民国四十九/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1]。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 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为了避免其他种族质疑效忠程度已采用公元纪年。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此举不止为陈祯禄一生维护中华文化的贡献刻下句点,也让那些断言娘惹是数典忘祖的人汗颜。
马六甲三保山墓地达二十五公顷,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这一墓碑受不少学者在马六甲研究上引用。对于祖宗留下来的礼仪, 马六甲巴巴娘惹社群虽不懂涵义却保留下来, 让三保山成为极为珍贵文化遗产。
十九世纪的娘惹家庭,往往可以看到屋内挂着著书写工整的汉字对连,而屋子主人对这些陌生的字却不识也不懂, 这是因为文化上巴巴娘惹还是认同华人文化的原因。
『陆』 马来西亚纳闽牌照怎么办理,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马来西亚纳闽金融服务局(LFSA)的货币经纪牌照近年来成为亚洲地区经纪商竞相追逐的一个牌照。LFSA成立于1996年,是马来西亚的离岸金融监管机构。约有超过6500家离岸公司、超过300家授权金融机构在马来西亚进行运营,其中不乏世界顶尖的大型银行。
纳闽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IBFC)旨在帮助马来西亚成为离岸投资的一个主要栖息地,但是与新加坡和香港相比,马来西亚的投资光环显得较暗淡。因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马来西亚政府将重心转移到发展旅游业上,并且获得了较显著的成效,超过2700万人到马来西亚进行旅游,带来了超过720亿林吉特的营收。尽管处于伊斯兰银行发展前沿,并且有着在监管下稳健发展的经济,马来西亚的离岸投资领域依然沉默。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马来西亚政府才开始意识到成为亚洲投资金融中心、大力扶植和全球标准接轨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性。
尽管全球经济环境的竞争激烈,IBFC依然在过去数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也很快成为了国外直接投资和多个亚洲国家之间的桥梁。
LFSA提供的货币经纪牌照与其它许可牌照不同,这个牌照是亚洲唯一对仅直通模式(STP)业务颁发的许可牌照(具体请看汇商《亚洲有一个国家屏蔽所有外汇经纪商网站》。获得这一牌照的经纪商只能运营订单匹配业务,而不允许成为任何订单的对手方。
汇商曾在《马来西亚外汇行业现状知多少?》一文中指出,马来西亚国内主要的多资产金融交易场所–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BursaMalaysia)2014年11月宣布,将允许采用直通式处理模式(STP)的零售外汇经纪商和交易商在本国进行注册。此举标志着马来西亚将进一步改革本国的金融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据目前保守估计,马来西亚零售外汇交易者规模已超过15万人,预计每日外汇交易总量接近1000亿美元。毋庸置疑,介绍经纪人(IB)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马来西亚一位领先的牌照处理公司高管表示:“LFSA的资金要求和职责要求都与全球主要监管机构对在岸公司的牌照要求保持一致。这些严格的原则和要求只会吸引到真正有实力且正规的经纪商。而在离岸马来西亚运营一个经纪商公司的费用仅为其它国际监管地区的三分之一。相比2014年,2015年的货币经纪牌照申请已经增长了3倍,主要是来自亚洲地区。”
越来越多的欧洲经纪商开始依赖亚洲业务,LFSA的货币经纪牌照则能提供一个理想的跳板去开展更多亚洲业务。
监管目标:
1推动纳闽成为国际商业金融服务中心;
2有序管理Labuan IBFC,发展国家目标和政策;
3作为中央监管和执行机构,管理纳闽的国际商业和金融服务行业。
申请马来西亚纳闽牌照的资料:
1注册人护照、身份证扫描件
2公司所有注册资料
马来西亚牌照监管范围包含:外汇、数字货币发行、资管
『柒』 佛教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概况[快回!]
马来西亚是个复多元种族的移制民国家。汉传佛教随着华人移民传入,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南传佛教则在锡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族群中盛行。不过,马来西亚毕竟是个回教(伊斯兰叫)国家。可上“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网站做进一步的了解。http://www.mba.net.my
『捌』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马来西亚与其它东南亚国家一样,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其它宗教还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原始宗教。
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圆顶、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兴都教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与道教
早期的华人移民,如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不同籍贯的华人,各自兴建庙宇,让善男信女参拜。其中有一些庙宇,已成为国家古迹,如天福官、双林寺和凤山寺等。
佛教有“三宝”——佛、法(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以引导信徒奉行他们的礼仪。 在新加坡,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是属于大乘(Mahayana)学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刚乘(Vajrayana)和其他学派。不同的学派,经由新加坡佛教总会、新加坡僧伽联合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新加坡分会联合主办的宗教、文化、教育与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有更密切的接触与合作。
道教有“三清”-- 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为最高天神。道教天师道从创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
兴都教
前来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们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带来新加坡。他们早期的宗教事迹,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区兴建兴都庙,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
兴都庙成为许多印度节日与庆典的焦点。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响;而他们的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也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设有祭坛或祷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约有24间主要的兴都庙,其中在桥南路的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兴都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于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会,专门负责马里安曼、实里尼维沙伯鲁玛、西凡和维拉米玛达拉曼等兴都庙的行政与管理工作。这些兴都庙都属于基金会的。基金会也主办一些大节日庆祝活动,如大宝森节、蹈火节和九夜祈祷节。
印度族也设有印度人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印度宗教和习俗,以及影响印度族社区的一般福利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
天主教会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过境的传教士通过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数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稳健成长并开办了数间学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会就开办了第一间男校,这间学校后来成为著名的圣约瑟书院。圣约瑟书院建于1852年,由拉萨尔修士主理。两年后,修女会在维多利亚街开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圣婴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禄六世颁令新加坡成为另一个主教区,不再隶属以前的马六甲一柔佛主教区。在1977年7月26日签署的协议下,澳门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会管辖权移交给新加坡主教。这项协议于1981年5月27日获得罗马教廷的批准。当这道教令于1981年6月26日颁布后,就在7月1日生效,此后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就直接由罗马教廷管辖。
新加坡共有30间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会管理20所小学、17所中学、一所大学先修班和一所初级学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也开办安微尼亚山医院、雅西西慈怀病院、5间老人院和一间儿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会
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4个月,他把一块土地赠送给伦敦宣教会。5个月后,第一位传教士抵达新加坡。在最初的数十年里,一些不同的团体,对新加坡的基督教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它们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马六甲的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基督徒移民。神学院与圣经学院也随着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