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福建武夷山
1、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2、安徽黄山
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3、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4、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福建省北部,属中亚热带地区。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
(1)山西中国初保基金会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遗产进程:
1、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3、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⑵ 熊猫 的简介
大熊猫属于来食肉目、熊科、自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
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2)山西中国初保基金会扩展阅读: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
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⑶ 中国还有哪些和熊猫一样的稀有动物
扬子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野生数量极为罕见,人工繁殖相当成功。
中华鲟: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白鳍豚:白鳍豚又名白暨豚,是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
朱鹮: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一度以为朱鹮已经灭绝,1982年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根据2008年统计,野生朱鹮大约有1600只。
金丝猴:金丝猴共四种,都分布在亚洲,其中有三种分布在中国,数量稀少,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
雪豹:雪豹,珍稀濒危,在中国也被称为艾叶豹、荷叶豹、草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因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而得名,外形似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猫科动物。
华南虎:华南虎又叫厦门虎、中国虎,是亚洲最大的食肉猛兽,生活在中国的南部。目前几乎在野外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着100余只。
东北虎: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藏羚羊:藏羚羊是我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目前中国的藏羚羊不足7万只,但年复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与屠杀使其数量直线下降。
等等
这些动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数量稀少,如果不能更好的保护,再看可能真的只能在博物馆里了
⑷ 山西省大爱慈善基金会简介
在盛大金禧董事长盘继彪先生及湖南省大爱慈善基金会会长、理事长李丹女士的感召下,盛大金禧的员工们也自发自觉地将自己每月收入的1%捐入基金会。
⑸ 山西省葵花助学基金会会徽含义
葵花向阳开呀就表示,这个要给所有的人带来希望和光明,这是他葵花助学的基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