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宣传口号是
应该是: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
Ⅱ 汶川大地震后红十字基金会的宣传画 济 的意思是什么
一层含义是汶川二字上下的合体,另一层含义是济字,同舟共济
Ⅲ 基金会宣传片和宣传册大纲提案
。。。。。。你是甲方的话还是找制作公司帮你操心,你是乙方的话我也就太无语了。。。大纲或提案形式就我的经验有自己风格就OK 别太拘泥于形式(当然该阐述的内容不能太自由发挥)
Ⅳ 如何做学习基金会的宣传
你是哪个高中?我想你应该多创新,画的东西应该粗重些
Ⅳ 张乐平的成就
张乐平是浙江海盐县人。父亲张舟若是一位小学教师。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张乐平是兄弟三人中最小的一个。按照中国北方和华东一带给孩子取乳名的习惯,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往往就大毛,二毛,三毛……依次排下去。张乐平小时候有没有被称为三毛,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了。张乐平从小就酷爱画画,海边的沙滩是他的画板,岸边的芦苇是他的画笔。
他小学毕业之后,为了生活,15岁就到上海郊区的一家木行去当学徒。在旧上海,当学徒无异于受苦受难的同义词。张乐平在木行,白天晚上都要干活,但他对画画的爱好丝毫都没有减少。他没有钱买纸,而木行里除了账簿和信纸之外就没有其他纸张了。当时,木行的老板爱抽烟,张乐平就利用他为老板卷纸媒的机会,将纸留下一条空白,其余地方都画上画。不久以后,老板发现了,张乐平不得不另谋生路。后来,张乐平进过私立美术学校,在印刷厂当过练习生,在维罗广告公司绘制广告画和加工来稿,也为教科书画插图,后来又进了三友实业社当绘图员……张乐平先生还画过一些时装设计画,曾经与叶浅予合作画《明光麻纱》的时装设计书。上世纪30年代初,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漫画家。
新锐漫画家
20世纪30年代初,漫画成为激越的时代鼓手,引人瞩目,张乐平就是其中新锐的一员。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平民意识,其漫画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年轻的张乐平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三位专职漫画家之一。社会日报、时代漫画、时代画报、新闻报、新闻夜报、现象漫画、独立漫画、上海漫画、中国漫画、漫画界、漫画之友、牛头漫画、群众漫画、泼克、电影艺术、美术杂志、论语、多样文艺、青青、立报等等,上海的报章杂志上都刊登有张乐平的漫画作品。1935年三毛的诞生,更确立了张乐平在漫画界的地位。1936年为筹组全国漫画家协会,当时有7位知名漫画家先行被推定为漫画家协会上海方面的筹备委员,张乐平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员。
1937年抗战爆发,漫画界迅速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由叶浅予为领队,张乐平为副领队,率队离沪宣传抗日。1938年叶浅予因公赴香港,由张乐平主持漫画宣传队队务。1939年漫画队在桂林兵分两路,张乐平担任其中奔赴前线的队长,坚持战斗至抗战胜利。
张乐平先生是当时在中国坚持战斗岗位最久、辗转各省各地最多的漫画家。他率领救亡漫画宣传队战斗在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史实。
张乐平夫人冯雏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冯步青是当时上海有名的律师。1939年,16岁的冯雏音与父母不告而别,参加了宣传抗日的浙江中心剧团。1939年秋,救亡漫画宣传队队长张乐平在金华举办个人战地素描展览会,正在金华主演于伶的《夜光杯》和吴祖光的《凤凰城》的冯雏音与张乐平在画展上相识。其实,冯雏音的脑海里早有了张乐平的影子。1936年冯雏音在上海读中学的时候,看到一本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孤女》连环画,因是三毛的作者张乐平所绘,就欣然买下。同为抗日救亡,又是"上海老乡″,风度翩翩的漫画家与秀雅柔美的女演员一见钟情。一对恋人于194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在江西玉山结为伉俪……1991年3月18日,儿女们为他们这一对饱经磨难的夫妻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金婚庆典,两位老人追忆了过去的坎坷岁月。
儿女.朋友.老师
张乐平夫妇有7个子女,但先后收养过许多孩子,帮助这些孩子度过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岁月。张乐平长子读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举目无亲,无家可归,张乐平夫妇热心地收留了他。电影演员上官云珠被迫害身亡后,她的一双儿女成了张乐平一家的亲人,张乐平的夫妇待他们如同己出……
在张乐平夫妇长长的一串"编外″儿女名单中,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三毛。这位知名的台湾女作家陈平就是因为酷爱《三毛流浪记》中的小三毛,才把笔名改作三毛的。1989年,台湾三毛千里寻父,两岸父女相见,传为文坛佳话。后来三毛弃世,张乐平一直没有能从打击中恢复过来。
张乐平心地非常善良,很重视情意。在文革期间,刘海粟、林风眠等在最困难的时候,张乐平会偷着去看他们。后来刘海粟平反,张乐平反而不去了。他说:他现在有人去看了,我就不必去了。而当林风眠离开上海的时候,张乐平又是少数几个赶至机场送行的人。80年代初,当他得知小学时候的美术老师陆寅生在上海,便东寻西找打听老师的住址。那天正下着大雨,他也不管,买了一大盒蛋糕走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老师家。离别了几十年,老师已经认不出来这个学生了,而这个一生不得志的老师没想到这位名扬全国的大漫画家还记得自己,禁不住老泪纵横……
酒,是乐平先生清贫一生中唯一的嗜好。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老酒一杯以后出来的。50年代,他在解放日报工作,工作非常繁忙。常常半夜里突击画稿。解放日报的人至今还记得,他总是带着酒,喝完以后,大笔一挥,作品就出来了。文革中,"张乐平不许喝酒″的标语一直贴到了家门口。一向本分的他,却"恶习难改″。有时候连写检查的时候,也把藏着的酒偷偷拿出来喝。
1992年,在乐平先生遗体告别会上,老友丁锡满特地献上一瓶花雕酒,并为之斟酒送行。他眼含热泪悲痛万分地说:"乐平,再干一杯吧!″
永远为了孩子
张乐平先生一生中大部分的作品是以孩子为题材。他说:"我是画漫画的,画了许多儿童漫画,也画了不少成人看的漫画,大家总喜欢称我是儿童漫画家,我也乐意接受这个称号。有人问我,你的儿童漫画小孩子那么喜欢看,有什么诀窍吗?我想来想去没啥诀窍,就是有一点,我爱孩子。″知名儿童文学家鲁兵评论:"热爱孩子的画家和作家,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作品于孩子有益,就是包括审美在内的教育。谁都会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否每一位画家、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想着这句话呢?社会将从作品来检验画家和作家。张乐平是完全经得起这种检验的。″
身为漫画大师,张乐平日常生活却非常朴素,且非常乐于和下层社会的人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文化部为此召开了隆重的授奖大会。1993年,张夫人冯雏音遵照张乐平先生的遗愿,将《三毛从军记》原稿共114组全部捐献给了上海美术馆收藏。这些原稿被誉为是"价值不可估量的‘镇馆之宝’″……1995年,冯雏音女士向张乐平家乡浙江海盐人民捐赠张乐平的592幅(组)作品原稿,包括除《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以外的大部分三毛原作。1998年,冯雏音女士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赠《三毛翻身记》共39组189幅原稿,以及人民币10万元。冯雏音女士还帮助了28名延安地区的贫困儿童上学,自己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
Ⅵ 2020年5月19日是第()个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
是第37个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全球活动的主题是“我们跨越艾滋更好地生活”。活动由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U中国抗艾网络、青年健康中心共同主办,并邀请深圳市爱同行健康促进中心等全国多家艾滋病防治伙伴机构联合倡导。
作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艾滋病纪念活动,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全球各地的人们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当1983年艾滋病烛光纪念首次举办时,没有人能够预想到全球艾滋病流行的规模和影响。目前全球有近38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每年造成近百万人因此丧生。作为一个全球社区,仍然受到这一流行病的严重挑战。
(6)基金会宣传扩展阅读
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艾滋病纪念活动。从1983年起,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各国抗艾同仁纷纷组织纪念,缅怀他们因艾滋病而离世的朋友和亲人,加强全社会对艾滋病的认知,打破歧视与偏见等各种障碍,并带给新一代希望。
那些受到全球艾滋疫情影响的人们,通过动员社区,联合全世界的抗艾团体,共创一个HIV感染者能够有尊严、健康生活的世界。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是全球健康委员会发起全球性艾滋病纪念、宣传和社区公民社会活动。自1983年起,艾滋病烛光纪念日确定为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Ⅶ 如图是“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宣传图画.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在
0.88;4;55 |
Ⅷ 作为家长学校学员,你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家庭教育学习
学校的父母不怎么玩好家长的角色,自然立足儿童,因此它必须是:更多的沟通,比如如何让父母与孩子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更好,如何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等等。
严格日常管理学校要严格把关人员管理,重视视频安全、交通安全、安全稳定维护、疾病防控,对重大事件实行上报审批制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主题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表面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优化“四个现代化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内涵,在学校的帮助下,父母家庭教育XuanJiangTuan,广泛宣传文明礼仪,充分发挥学校校长,和家庭基金会的角色,社会保障,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网络。
(8)基金会宣传扩展阅读:
1、平等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争吵不仅是相互爱的表达,还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你的孩子和你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2、尊重原则
父母尊重子女,子女才会尊重父母
3、沟通的原则
儿童的成长不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是精神上和情感上的需要。当父母忽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时,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从长远来看,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4、自由的原则
许多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很严格,但他们却常常不知感恩,甚至导致悲剧。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5、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统一的,否则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6、模型原理
父母是模仿的第一对象,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好榜样。
7、信托原则
谎言产生于不信任。如果你从小就信任你的孩子,他或她就没有必要撒谎。
Ⅸ 慈善基金会需要宣传吗
需要呀,要让人们知道这个慈善基金会是什么性质,是什么样的运作方专式。主要在哪方面做出了贡献属,资金运作是否合理有效等。(最值得吐槽的是,中国国营的基金会运作不透明,善款有百分之三十以上被无效的浪费)
这样,有了知名度,并且被人们所信服,善良的人们才会给基金会捐款,并同过基金会帮助需要的人们,以及自然界。
个人认为,以人为本的基金会在中国不算少,(当然,也不算多),但是,以自然为帮助对象的基金会太少了,希望以后能有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