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北大学图书馆的场馆规模
建馆初期只有400平方米的馆舍,100多个阅览座位,及至1992年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助、省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图书馆落成,馆舍总面积已达14533平方米。2001年5月,由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捐建的“河北大学树华电子智源中心”落成,该中心引进的中国学术期刊网镜像网站, 是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
2002年1月,我校已经联通“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及“超星数字图书馆”,现网上可查阅的数字图书约有20万余种。
2002年9月,河北大学新校区城市学院分馆成立,面积为4800平方米,800个阅览座位,图书8万册,中文期刊224种,报纸28种,全部开架阅览。
河北大学图书馆积极进行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1996年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M912小型机和传技电脑公司的整合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TOTALS,1999年12月对原有TOTALS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采编、流通、期刊、公共查询、经费管理、Internet信息发布的集成自动化,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处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T2系统还实现了馆内信息资源网上查询,并通过河北大学校园网和Internet连接,向国际互联网提供河北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并能检索Internet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河北大学图书馆是我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成员馆,河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河北科技图苑》编委会设在馆内。河北大学图书馆同美、日、加等国家和港、粤、台地区的400多个图书馆建立和保持密切的文献交换关系。
⑵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是什么学校叫什么名字
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于年2月由原开发区职高、原遵义市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原长征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工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立。合并三年来,成效显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效益逐年增长,
2005年元月,经教育部审批学校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特色: 一是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结合为一体; 二是学校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大,制度齐全,管理严谨,激励、管理、监督三大机制运行良好; 三是实施“订单式”、“双元制”办学模式,实施经营性生产实习和“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 四是 致力于“六个一”工程教育,即对学生进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一手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一手规范的钢笔字、一套标准的现代文明礼仪、一套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教育; 五是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融入课堂和日常管理之中,推行“诚信做人、勤奋敬业、务实创新、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开展得好,学校的 “女子军乐团”是遵义市职业教育的一道风景线; 六是实行“招生——培训——就业”承诺制,开展技能等级鉴定和短期培训,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学生动手能力强,“双证”率高,与全国多家就业中介机构和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毕业生就业率高。 该校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校重组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以适应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办学理念是:“高起点的定位,合理的专业结构,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优秀的管理队伍,注重塑造集团精神、集团形象和外向型、开放型的职业教育和多种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积极主动为遵义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培养既有中职学历,又有适用性技术的中、初级劳动者和各类技术人才,推行中职生多学历教育。承担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提高区域和行业职工的岗位能力,抓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搞好区属各部门公务员和辖区内退伍军人、残疾人的计算机培训,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招收城镇、郊县因经济开发而失去土地的农家子女进入该校学习,解决“农转非”户口问题,做好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积极为“三农”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 ,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职业能力、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做人、勤奋务实、奉献社会”的品德情操;推进初中后的教育分流,实施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探索“双元制”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做好各专业、工种的技能鉴定,推动劳动就业准入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加强教学改革,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及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建设。为此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制订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大力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校校联合办学。 对外交流:该校积极与国际教育接轨,商讨合作办学,1999年6月该校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建立合作关系。2000年实现双方互访,并接受美国旧金山树华基金会对该校困难学生的资助,从而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素质教育、德育工作、半军事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次大型的活动都要 亲自组织、亲自动手,把它作为学校的重大工作来抓。
三年来,该校的校园文化生机勃勃、丰富多彩,这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是分不开的。学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用先进的文化感染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健康的文体活动吸引人。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推动职业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开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美化育人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技和文体等活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学校组建的“遵义市女子军乐团”,丰富活跃了校园业余文化生活,成为遵义市职业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橱窗、校园网络等舆论阵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挥正确的导向和宣传教育工作。抓好每年的运动会、“清明扫墓”活动、“五四”知识竞赛、“国庆演讲比赛”、“学生篮球赛”、“12·9”文艺汇演、军乐团训练等工作,用健康向上的各种文体活动去鼓舞学生和吸引学生。我们充分的利用校园文体建设这块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
⑶ 刘子健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子健(1919-1993)祖籍贵阳,长于上海,后就读于北平清华大学。日寇侵占北平后,清华南迁,先生旋入读燕京大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先生及燕京部分师生被怀疑从事抵抗活动,同陷囹圄。先生日后每谓,于此战时遭际了无悔咎。战争结束后,先生作为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中方法律代表团成员,前往日本。刘子健先生,在燕京时期的老师且终身尊为导师的洪业先生的影响下,来到美国,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研究。1950年,获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并在该大学及其他学校任教。1960年,成为斯坦福大学教员。1965年,入普林斯顿大学。
历史文学家刘子健
刘子健启动学术计划
在斯坦福,由刘子健先生牵头,启动了一项极富远见的学术计划,该计划不但促进了美台之间的学术及文化交流,而且令众多“中国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们受惠。在刘子健等先生的努力下,这一计划最终发展成台北的“美国各大学联合研习所”(译者按:1997年后改称“台大国际华语研习所”)。
刘子健跃身宋史界
1959年,凭借一本名为《宋代中国的变法》的小书,刘子健先生一跃成为宋史界的领军人物。这本书是日后极有影响的“哈佛东亚研究丛书”的第三种。刘子健先生研究的对象是帝国晚期最具争议性的题目之一,他征引了极广泛的史料,运用其自称为“截面研究法”的手段,对这一复杂的时期进行了颇有说服力的记述。此外,该书充分利用了日本及中国学者最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在这方面,它与当时一般的西文著作比起来,可谓着了先鞭,令人侧目。尽管后继者不乏其人,但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刘子健先生始终是促进美日两国学界交流的一座桥梁。
刘子健先生其后的一系列著作表明,他是全球宋史领域的顶尖专家之一。对11世纪的重要诗人、学者、官员欧阳修,他尤为关注。同样是广征博引,刘子健先生在1963年出版的中文著作(香港新亚书院)及经改写于196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中,对欧阳修的生平和多方面的志趣进行了描述。这部关于欧阳修的著作,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刘子健先生作为中西史学津梁的作用。正如邓广铭在《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出版于日本京都,收文章40篇)的前言(译者按:该文后收入《邓广铭全集》卷十二)中所云,刘子健先生在中国大陆的多次讲座和会议上都强调,路子应该宽一点,争取打破学科藩篱,以矫正有时显得狭隘、琐细、教条的大陆学术训练体制。同时,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他也强调了在作出大判断之前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学生们难忘师恩,不仅因为得到他的悉心培养,也是因为他总是乐意给予睿智的建议与帮助。
刘子健文章不受欢迎个人解析
当然,刘子健先生的文章也常常作出大判断。为什么到了9世纪马球就不受欢迎了?童蒙书《三字经》发生过哪些变动?对这些问题,刘子健先生都做了入情入理的引申。他提出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如“新传统时代”及“包容政治”。他还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解释,其中持论最力的莫过于12世纪初“中国转向内在”说(哈佛,1988)。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热切盼望能成为另一座连接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以及未来中国的桥梁(对连接未来,他总心向往之)。
在中美之间,刘子健先生同样希望能通骑驿。即使他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而在美国受人攻击,因长驻美国而在中国受人攻击,先生照样不改初心。他回中国时,得知自己的三个兄弟于“文革”期间惨死的情形——周恩来都认为“太过分”——却不曾流露丝毫怨尤之意。
刘子健角色-半宾的由来
刘子健先生知道扮演桥梁的角色令他两头不靠岸。为此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半宾”——半个客人。无论是在美国、日本、欧洲,还是在中国,他都当自己是个客人。在涉猎某一学术领域或某一历史时期的意义上,这个名字也挺合适:他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半个客人,也是人文领域的半个客人。刘子健先生身边的同事、弟子意识到,先生对各种政治事件、历史材料知之甚详,因此要想理解20世纪的中国,向他请教准没错;在一个混乱时期,先生到中国探访过。同样,他对11世纪、12世纪的深入了解简直让人以为他曾到宋朝当过游客。先生本人的书法就是宋徽宗的“瘦金体”,即可印证此说。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他作为“半宾”,当然也意味着,在所有他感兴趣、研究过的领域中,他同样会有半个“主人”的感觉。而他以普林斯顿大学为归宿,与吾等盘桓,竟达二十五年之久,何其幸也。
然而,刘子健先生久病不愈,已于1993年9月30日,在美国新泽西州劳伦斯威尔(Lawrenceville)寓所中溘然长逝。享年74岁。哀之!
编辑本段艺术家-刘子健
刘子健,(b.1956),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深圳大学艺术院副教授,艺术研究所所长。曾参加美国亚太博物馆的“不与塞尚玩牌·中国前卫艺术展”、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张力与表现水墨展”、美国举办的“重返家园—中国当代实验水黑联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水墨现状展”、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展”“98上海(美术)双年展”、“回首长安—现代水墨收藏邀请展”及“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作品收入《二十世纪末中国现代水墨艺术走势》第1、2、3辑。出版有《东方理想主义·当代美术中的水墨景观—刘子健》、《黑白史,中国当代实验水黑1992—1999·刘子健》。作品曾被美国亚太博物馆、美国树华艺术教育基金会、台湾省立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和私人收藏。
编辑本段聋哑儿童刘子健
新闻闪回:鞍山11岁聋哑儿童刘子健用半年多时间创作了一幅画有208个孙悟空的绘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将这幅作品推荐给北京奥组委。目前,刘子健欲将部分作品制成相册出售,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赚取进京路费。聋哑儿童刘子健感动了很多人,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达他们的心情。北方图书城也加入到帮助刘子健举办绘画作品拍卖会的行列中来,成立拍卖会分会场。
本报联合鞍山三元名人培训学校举办的刘子健绘画作品拍卖会原定于本周五、周六、周日在北方晨报举行,现在有了北方图书城的参与,在本周六上午10点拍卖会将移至北方图书城举行。本周五、周日,刘子健的拍卖品全天在北方晨报展示,欢迎广大读者前来参观或购买。
鞍山北方图书城的领导看到本报关于聋哑儿刘子健创作“金猴舞奥运”欲献给奥组委的报道,他们为这样一个弱势儿童能够如此坚强自力而感动,希望能够为他做些什么。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想帮助刘子健,如果你想关心聋哑儿童,可以在本周六上午10点到北方图书城购买刘子健的绘画作品。刘子健将来到北方图书城与广大读者和小朋友们见面。 编辑本段刘子健抽象水墨作品
⑷ 树华教育基金会是真呢吗,还是骗钱的
成立于1995年的复树华教育基金会(The Soar Foundation,简制称树华),5月6日晚在美国库柏蒂诺举行年度筹款会。大约近300位关注中国乡村贫穷地区学生基础教育的热心人士参加。会长王肖梅希望当天能筹集3万(以下均以美元计算)多元。真假不好说,还看楼主自己的决定!
⑸ 蓝妮的婚姻经历
面对家庭的困境,无奈,母亲硬着心肠,说出了她解救蓝家的方法。 原来,同住上海襄阳南路上的时为南京政府的财务部常务次长李调生,提出愿意为其次子李定国聘娶蓝妮为媳妇,如果蓝家应承了这门婚事,可以每月给蓝家津贴100元。当时才17岁的蓝妮,望着日渐衰老的父母,蓝妮含着眼泪说不出一句话,少女的矜持使她连肯定或否定的表示也无法表达出来,面对无助又可怜的父母,只能答应了结婚,以图此举能解脱蓝家的困境。1929年,正在学校读书的18岁的蓝妮,出嫁给李定国为妻。蓝家等于是“卖婚”,这样的前提,也注定了这桩婚姻不会美满。
蓝妮的丈夫李定国,字任卿,1910年9月13日生,苏州东吴大学法律系肄业,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李外貌也很俊美,又喜好京剧,且能唱上几段自得自乐,论年龄他只比蓝妮大两岁,看来两人似乎是很般配的了,但是李、蓝婚后很不和谐。
李家是封建的汉族官僚人家,府中规矩极多,李家老辈人亦常以是李家出钱资助了蓝家解困,蓝家理应对李家感恩戴德,并不将蓝妮平等看待,有时甚至连佣人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致使蓝妮这位生性倔强,生活随便惯了的苗家女儿,很不适应。处处受到歧视蓝妮对这些都忍气吞声,希望能与丈夫厮守,熬到出头的那天。但她最不能接受的是,丈夫人虽风流倜傥,但胸无大志。每天无所事事吃喝享乐,既不想出外做官,又不思经商挣钱,终日呆在家中,陶醉于安逸之中。见过世面也饱读诗书的蓝妮,想与丈夫谈点什么,但两人缺乏共同语言,结婚5年,好像从未深交似的。
1934年,不到23岁却已经为李家生下三个孩子的蓝妮,再也不愿意做“生育机器”。毅然与李定国离婚,抛下一儿两女,时年她年仅23岁。她当时委托大律师吴凯声 来调解,经过双方的同意,并未通过法院接办,就办妥了离婚手续。李某虽为财政部次长之子,并未付出任何赡养费用,即办妥了离婚事宜。吴凯声后来遇到她,出于同情曾问她:“你离婚后怎么打算?”她坦率地回答:“我身上现在还有几百块钱,用完以后,就去投黄浦江”。
后事
李定国后来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业务局行员、后来蓝妮向孙科推荐促成李任中央银行成都分行副经理,解放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储蓄部主任、简阳支行职员。但解放前夕,中央银行成都分行经理出逃,留守的副经理李定国不知银行库存与账面为何不符,在解放后有口难辩,在历次运动中吃尽苦头,于1959年去世。蓝妮身为人母,不忘在李家的三个儿女,抗战时期常接济李家。蓝妮晚年对李定国侄子李振东说:“我离开李家后,对你们李家蛮关心的,你二叔叔到成都当副经理,也是我写信给院长(立法院院长孙科)推荐的。”她还向李振东出示一封信的影印件,以证明李定国出任中央银行成都分行副经理确是她促成的。蓝妮和李定国所生的三个儿女,后来都定居海外,各有成就,成为蓝妮晚年颇为满足和自豪的一件事。据《陵李氏西里桥系上海分系支谱》记载,蓝妮长女李希孟幼殇;次女李萱1931年9 月24日生于上海,1950年自香港赴美求学入美国籍;三女李华,1950年自香港赴美求学,后入澳大利亚籍;长子李振亚1932年10月5 日生,获美国加州大学病理科硕士,1966年创立美国证券投资公司,并任董事长,美国树华基金会总裁。李振亚的夫人王安玲,生有子李威、李杰,女李蒙,李蒙女婿骆家辉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曾是美国首位华裔州长(详见词条骆家辉)。 1934年,蓝妮离开李家后,为了生存,蓝妮离婚后涉足上流社会,好在她读书时有一大帮女同学,不时邀请她出席各种社会交际活动,成了著名的交际花。
1935年暮春的一天,忽然接到同学陆英的电话,邀她晚上到她家赴宴。就在这次家庭宴会上,她认识了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从而改变了她的一生。孙科,孙中山先生的独子,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1912年孙科出国留学时,就与表妹陈淑英在檀香山成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孙科供职于此,由于南京湿热难熬,夫人陈淑英生病,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便返回澳门养病。孙科与蓝妮结识的时候,他正独居在南京。
那天,蓝妮打扮得端庄、飘逸,她在与一些熟朋友打过招呼后。她发现人群中一直有一双温柔的眼睛在注视自己,朝那方向看去,是一名戴着眼镜、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正对着自己微笑。蓝妮的同学向她介绍说:“这位是立法院院长孙科先生。”孙科立刻从沙发上站起,举杯向蓝妮敬酒,蓝妮感到受宠若惊。孙科已被这位宛如西洋小姐的美色所倾倒,加上蓝妮知书达礼,熟谙英文,使得他心驰神往。从此,蓝妮和孙科的交往日渐频繁,因孙科常单身在南京当官,生活上缺少照顾,他就延聘蓝妮充当他的私人秘书,帮他办理一切公私事务。
不久,蓝妮以民国立法院院长孙科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南京。孙科无论工作还是一般性交际,蓝妮总是陪伴在侧,感情与日俱增,成为形影不离的伴侣。孙科不顾家庭与社会的压力,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消息传出,自然引来社会舆论,说孙科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不事声张低调处理。蓝妮和孙科结合既没有办理正式手续,也没有举行正式婚礼,只请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摆了4桌酒席。席间,在同事的祝贺声中,孙科笑道:“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啊!”
婚后,孙科蓝妮出双入对,非常恩爱。为了表示自己对她的忠贞感情,他亲笔给蓝妮写了一张字据:
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蓝巽宜二太太收执。
孙科 廿五、六、廿六
“廿五”是指民国25年(1936年),孙科称蓝妮为蓝巽宜。孙科为蓝妮立字据,尊称她为“二夫人”、“二太太”,这充分说明了他对蓝妮地位的认可。
1938年8月6日,蓝妮在上海法租界生下女儿,孙科起名孙穗芬。抗战时因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女儿托付娘家照看,追随孙科也到了重庆。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蓝妮又有幸时常跟随孙科去往重庆曾家岩的八路军办事处,会见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商讨抗日救亡大计。蓝妮则在私下里与邓颖超结为好朋友,她称邓颖超为“邓大姐”,邓对蓝妮十分尊重,称她孙太太。
1948年孙科参选副总统之时,发生所谓的“蓝妮事件”,结果不仅孙科落选,而且导致了她和孙科的不快。从此和孙科劳燕分飞,结束了近十三年的夫妻关系。
⑹ 美国树华积金会帮助学生分男生女生吗在哪里办理
美国树华基金会帮助学生分男生女生吗?在哪里把办理?分男生女生。在四华办理。俞华办理。
⑺ 香港方树福堂基金会的网址是多少
方树福堂基金会简介
方树福堂基金会是协成行已故董事长方树泉先生于1970年创办的不牟利的慈善机构,现由方润华先生担任主席之职。基金会本着“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的宗旨,治理推广慈善事业,捐诸国内及香港以推动教育科技及社会公益事业,并对文化事业及医疗福利等给予资助。
方树福堂基金会及方润华基金会至目前为止,在国内已捐建了希望工程小学42所、希望工程模式的中学21所、幼儿园11所,以及中小学图书馆、教育中心、工业培训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数所,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同时,基金会还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30余所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分别捐建了电脑中心、教学楼、讲堂等教育设施,并在部分大学设立“奖教奖学金”。此外,年前基金会又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捐建了一所“树华古人类馆”。
另外基金会还经常印制各种善书、小册子和防病单张赠送读者。在香港,从1978年起至今,基金会先后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及公开大学、保良局、东华三院、香港青少年服务处、钟声慈善社、香港基督教联合会医院、耆康会、香港仔街坊福利会等学校和机构有多项捐款。
1994年基金会主席方润华先生荣获5198号小行星命名,并被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聘请为提名顾问;97年10月,获聘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希望工程顾问,并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评选为第四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2000年7月,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的银紫荆星章。
二OOO年十一月九日
教育部通信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邮编:100816 总机:010-66096114
教育部教育政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⑻ 树华基金会北京联系地址
树华电子智源中心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
304米北京化工大学(昌平)-公交车版站权
途径公交车:919支3
326米
北京化工大学-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919支3
354米
石油大学-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376; 919支3
188米
中兴路-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昌53
380米
国泰小区-公交车站
途径公交车:昌53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⑼ 刘子健的作品
作品曾被美国亚太博物馆、美国树华艺术教育基金会、台湾省立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和私人收藏。
⑽ 方润华的荣衔
(1)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基金名誉顾问;
(2)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会士;
(3) 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顾问;
(4)清华大学树华电子智源中心顾问;
(5)中国科学院树华古人类展览馆名誉顾问;
(6) 美国 Bridgeport 大学院士;
(7)云南大学校长顾问及校图书馆名誉馆长;
(8)南京大学顾问教授;
(9)湖南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10)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及“香港同济之友会”会长;
(11)大连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12)贵州大学顾问教授;
(13)咸宁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
(14) 美国俄亥俄大学海外华人文献研究中心名誉顾问;
(15)上海大学顾问教授;
(16)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
(17)福建师范大学顾问、客座教授;
(18) 河源市师范学校名誉校长;
(19) 澳州 LA TROBE (拉筹伯大学)大学荣誉教授;
(20)苏州大学顾问教授;
(21)新疆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图书馆名誉馆长及“树华电子智源中心”顾问;
(22)北京大学心理系国际学术交流荣誉顾问;
(23)河北大学校长顾问;
(24)西北师范大学顾问、教授;
(25)石油大学校长高级顾问;
(26)中央民族大学名誉教授;
(27)许昌学院荣誉教授;
(28) 河南省对外贸易合作厅荣誉顾问;
(29)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校长;
(30)山西大学名誉教授;
(31)中国科技大学树华电子智源中心名誉顾问;
(32) 广东罗定泷水中学名誉校长;
(33)海南大学名誉教授;
(34)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
(35)浙江大学顾问教授暨香港校友会名誉会长;
(36)江汉大学客座教授;
(37)陕西科技大学校长顾问;
(38)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39)广西大学名誉教授;
(40)西安交通大学荣誉教授;
(41)西北大学荣誉教授;
(42)华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43)广东商学院客座教授;
(44)燕山大学高级顾问暨校图书馆名誉馆长;
(45)中国矿业大学客座教授;
(46)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47)中国人民大学访问教授;
(48)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
(49)南开大学顾问教授及校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50)利伟高中永远名誉校长;
(51)香港普通话专科学校校董会名誉校董暨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
(52)香港理工大学院士。
(53)岳阳大学名誉教授
(54)贵州大学顾问教授
(55)咸宁师范专科学校客座教授
(56)兰州大学顾问教授
(57)中山大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