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公司 > 安南基金会

安南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0-12-18 10:40:57

A. 谁能介绍一下安南,谢谢

安南,科菲 (kofi a. annan)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世界总统--安南其人: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美国著名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曾经评选出“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性”,名单中除了英国影星休-格兰特和大帅哥裘德-洛以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榜上有名。

安南入选的理由是,他穿着讲究简单的搭配方式,不追随流行风尚却独具风格,不但高雅大方,还给人一股存在感和力量。

正如同服装追求简单之美,在为人处事中,安南也喜欢说自己是个简单的人。

安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单的言语难以概括。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安南是公认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书长。在任职的八年中,安南一直在不懈地推动联合国改革进程,致力于将这个声望下降的庞大机构改革成为能够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卓有成效的权威国际组织。

安南曾经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与时间赛跑”。就任后,为了和平使命,安南在世界各地不断地穿梭访问、调停斡旋,化解危机,遏制冲突,防止战争,到处呼吁和谈、谴责暴力,足迹遍布五大洲。无论是在伊拉克危机、中东巴以冲突中,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里,都可以见到安南的身影。因此,有人称他为世界上最忙碌的和平使者。

安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他的眼睛,映射出的不仅有对这个既富饶又贫穷、既美好又痛苦的世界的忧患和悲悯,更多的是力量和希望。

圣·马修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保佑和平使者,因为他们应该被称之为上帝的孩子!这句话被刻在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木雕小熊上,在2003年2月8日的安理会午宴上,由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送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安南正是这样一个“走在钢丝上的小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为了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他正步履艰难然而坚定不屈地前行。
http://book.sina.com.cn/nzt/cha/annanannan/4.shtml

安南简介:

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市。曾在库马西理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1959年,他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曾就读于日内瓦高等教育大学。33岁时进入美 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进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工作,其后一直在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办事处、日内瓦难民专员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担任行政工作。1974年,他回到加纳,担任国家旅游局局长。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了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1986年,他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在人事厅负责人事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他被委派负责遣返9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谈判释放西方人质和协助解决滞留在海湾地区的50万亚洲人的问题。此后率领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1993年3月1日起任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1995年10月10日由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任命为临时负责前南地区的秘书长特使和驻北约特使。

1996年12月13日被联合国安理会提名为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17日联大批准安南为联合国第7任秘书长。1997年1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5年。2001年6月,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6月29日,联大通过了安理会的提名,安南将从2002年1月1日起连任秘书长,至2006年12月31日。

1997年4月13日,获得1996年度“博尼诺世界和平奖”。2001年7月获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8年2月20日-23日,安南秘书长亲赴巴格达调解美国和伊拉克关于武器核查的危机,并与伊拉克达成了协议,为避免战争,和平解决这场危机带来了希望。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由于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改变了这一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他是为公认的和平使者 。

B. 安南简介

科菲·安南 (Kofi A. Annan)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早年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曾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安南1962年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工作。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20世纪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1986年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负责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此后,他率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安南1993年3月出任联合国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曾作为负责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和赴北约特使,协调有关国家的关系。
1996年12月17日,第51届联大任命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1997年1月1日,他正式就职,任期5年。2001年6月,联大通过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安南担任秘书长期间,曾于1998年赴巴格达进行斡旋,化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2001年10月,安南与联合国同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
安南是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懂英语、法语和几种非洲语言。他讲话温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诚,头脑冷静,富有幽默感。
安南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和2004年10月五次访华。安南于2006年5月正式访华 。
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 (Nane Lagergren) 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名职业画家,其父贡纳尔·拉格尔格伦是著名的国际法学家。拉格尔格伦曾担任过律师和法官,并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工作过。安南夫妇均为再婚,1981年结婚,有3个孩子。
在过去10年里,安南给人以勤勉、温和、睿智而又理性的形象,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外交人物。他领导联合国经受住了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的考验,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多边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他还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共同发展以及推动联合国自身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在联合国这个世界上各种复杂矛盾的聚合点,安南在一些涉及重要国际政治原则问题上的主张也引起过争议。安南即将告别联合国,留下了成就,也留下了遗憾。
在过去10年里,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扮演的角色也因此出现较大转变。维持和平、推动发展、防治疾病、保障人权等等,一项项任务排满了秘书长的日程。
安南对国际和平的贡献有目共睹。无论是在非洲战乱、中东危机,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东帝汶暴乱、阿富汗战争或者其他极度敏感的政治危机中,到处都有安南和他的团队穿梭斡旋的身影。
安南重视发展问题。他在2000年发表的千年报告成为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千年宣言》的基础,后来又在2005年9月出台的《成果文件》中得到进一步落实。如今,千年发展目标包括至2015年世界贫困人口减半、遏制艾滋病蔓延、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生产总值0.7%等,这些发展目标凝聚了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共识,也承载了世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安南重视维护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体制的核心地位,大力提倡多边主义。对于美国在“9·11”事件后以反恐为名采取的单边主义政策,他直言不讳地表达反对意见,始终强调联合国必须在解决国际冲突中发挥核心作用,维护了联合国的尊严和地位。如今,在涉及国际安全、传染病防治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联合国都正发挥着协调各国行动的核心作用,联合国在国际多边机制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1997年上任以来,安南致力于推动联合国改革,可以说是历届秘书长中最具改革精神的秘书长。他上任后不久,便推出了“革新联合国”改革计划,精简机构,节省开支,提高效率,引起较大反响。
在“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被曝光后,安南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秘书处管理的举措,如采纳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设立操守办公室,制订严格的财务披露要求和建立保护举报人的制度等。
除了加强秘书处的内部管理之外,安南还主张革新联合国在安全等领域的理念,对联合国进行全面和综合性的改革。2003年,他任命一个高级名人小组对新世纪联合国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行研究,并在该小组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国改革方案,主张建立新的集体安全观。在他的提议下,一些新的机构如反恐委员会、建设和平委员会和人权理事会等得以成立,加强了联合国在国际安全和人权领域的作用。
综观安南任期内所提出的各种改革措施和理念,成功实施的有之,引起争议的也不少。例如,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他表示要吸纳那些在财政、军事和外交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这同要求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代表性不足的众多国家的愿望不相一致,自然很难获得赞同。
许多发展中国家还认为,安南赞同“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和主张,以图对《联合国宪章》中有关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的规定进行修改或重新解释,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发展中国家担心,这些理念一旦被纳入国际法范畴,就会成为强国干涉弱小国家的法理依据,国际稳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安南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能防止伊拉克战争的发生是他任期内最大的遗憾。其实,10年来,安南斡旋失败、功亏一篑的例子不止一个伊拉克问题。
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顺应广大成员国要求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呼声,在维护国际集体安全体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掣肘。要使新的秘书长不再有安南有过的遗憾,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做出努力。

C. 求安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演说原文

国王和王后陛下,

殿下,

各位阁下,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成员,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一个女孩将在阿富汗出生。女孩的母亲会像世界上任何一位母亲一样,抱着她,喂养她,爱她,照顾她。

这是人性最基本的行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区别。但是,今天出生在阿富汗的一个女孩将开始过上几个世纪的生活,这离人类一小部分已经实现的富裕还差几个世纪。在我们大厅许多人看来,她的生活条件是不人道的。

当我谈论阿富汗的一个女孩时,我也可以谈论塞拉利昂的一个男婴或女婴。

今天,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的贫富差距。没有人能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贫富差距要花多少钱。像我们一样,他们应该享有人的尊严、基本自由、安全、粮食和教育。但成本不只是他们的。最后,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承担代价,无论是在北方和南方,无论贫富,无论男女,无论种族,还是宗教。


今天真正的边界不是国家之间,而是强弱之间、自由与被压迫之间、特权与尴尬之间。今天,没有一堵墙将世界上一个地区的人道主义或人权危机与另一个地区的国家安全危机分开。

科学家告诉我们,自然界非常小,相互依存度很高。一只蝴蝶在亚马逊雨林中拍动翅膀,可以在地球的另一边制造一场强烈的风暴。

这就是所谓蝴蝶效应的原理。今天,我们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识到,人类活动的世界也有其自身的“蝴蝶效应”。我们必须面对好的和坏的。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从一个防火门进入了第三个千年。如果我们能在9/11事件后的今天看得更清楚、更远,我们就会认识到人类是不可分割的。

新的威胁不会把种族、国家或地区分开。每个人,无论贫富或社会地位如何,内心都有一种新的不安全感。年轻人和老年人对如何在我们痛苦和富有的时候保持我们所有人的凝聚力有着更深的理解。

曾经有人认为,全球和平与繁荣将不可避免地逐步实现。但在21世纪初,这种幻想被暴力消除了。

这是一个新的现实。我们不能再忽视它了。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它。

20世纪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世纪。本世纪充满了无数的冲突、无法形容的痛苦和难以想象的罪行。一个集团或国家,往往出于非理性的仇恨和猜疑,或出于极端的傲慢和对权力和资源的渴望,一再对另一个集团或国家采取极端的暴力行动。

为了应对这些灾难,世界各国领导人在20世纪中叶齐心协力,促进各国空前的团结。

联合国这个论坛应运而生。在这个论坛上,各国可以共同肯定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为所有人争取和平与发展。在这个论坛上,各国还可以团结起来,加强法治,承认和寻找满足穷人需求的途径,遏制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保护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支持男女平等权利,关心子孙后代的安全。

D. 安南的简介

科菲·安南标准名是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1938年4月8日-),加纳库马西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他是一对双胞胎之一,孪生的姐姐在1991年去世。安南1972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通晓英语、法语及非洲多种语言。2001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A·Annan)于2006年12月31日午夜,为自己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光画上句号,十年甘苦都成为了历史。十年秘书长生涯,他曾奋力将巨石推上山巅,也一度在重压之下抑郁失语。安南说:人可以离开联合国,但无法让联合国脱离我心。回望安南十年路,功过任人评说。安南在1997年1月1日年至2006年12月31日两个任期内,以他的睿智思想和不懈努力,巩固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促进了多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他倡导集体安全、全球团结、人权法治,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权威,他也是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2012年2月23日,安南被任命为叙利亚危机联合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联合特使。他提出六点建议,包括立即停止在平民区使用重型武器并撤出部队、叙政府与反对派在联合国监督下停止一切形式的武装暴力行为、实现每天两小时的人道主义停火、加快释放被任意羁押者、确保记者在叙全境的行动自由、尊重法律保障的结社自由与和平示威权利等。
2012年8月2日安南宣布在8月底特使任期结束后,他将不再续任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一职。

E. 安南的资料

安南,科菲 (kofi a. annan)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世界总统--安南其人: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美国著名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曾经评选出“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性”,名单中除了英国影星休-格兰特和大帅哥裘德-洛以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榜上有名。

安南入选的理由是,他穿着讲究简单的搭配方式,不追随流行风尚却独具风格,不但高雅大方,还给人一股存在感和力量。

正如同服装追求简单之美,在为人处事中,安南也喜欢说自己是个简单的人。

安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单的言语难以概括。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安南是公认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书长。在任职的八年中,安南一直在不懈地推动联合国改革进程,致力于将这个声望下降的庞大机构改革成为能够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卓有成效的权威国际组织。

安南曾经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与时间赛跑”。就任后,为了和平使命,安南在世界各地不断地穿梭访问、调停斡旋,化解危机,遏制冲突,防止战争,到处呼吁和谈、谴责暴力,足迹遍布五大洲。无论是在伊拉克危机、中东巴以冲突中,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里,都可以见到安南的身影。因此,有人称他为世界上最忙碌的和平使者。

安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他的眼睛,映射出的不仅有对这个既富饶又贫穷、既美好又痛苦的世界的忧患和悲悯,更多的是力量和希望。

圣·马修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保佑和平使者,因为他们应该被称之为上帝的孩子!这句话被刻在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木雕小熊上,在2003年2月8日的安理会午宴上,由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送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安南正是这样一个“走在钢丝上的小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为了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他正步履艰难然而坚定不屈地前行。
http://book.sina.com.cn/nzt/cha/annanannan/4.shtml

安南简介:

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市。曾在库马西理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1959年,他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曾就读于日内瓦高等教育大学。33岁时进入美 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进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工作,其后一直在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办事处、日内瓦难民专员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担任行政工作。1974年,他回到加纳,担任国家旅游局局长。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了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1986年,他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在人事厅负责人事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他被委派负责遣返9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谈判释放西方人质和协助解决滞留在海湾地区的50万亚洲人的问题。此后率领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1993年3月1日起任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1995年10月10日由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任命为临时负责前南地区的秘书长特使和驻北约特使。

1996年12月13日被联合国安理会提名为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17日联大批准安南为联合国第7任秘书长。1997年1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5年。2001年6月,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6月29日,联大通过了安理会的提名,安南将从2002年1月1日起连任秘书长,至2006年12月31日。

1997年4月13日,获得1996年度“博尼诺世界和平奖”。2001年7月获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8年2月20日-23日,安南秘书长亲赴巴格达调解美国和伊拉克关于武器核查的危机,并与伊拉克达成了协议,为避免战争,和平解决这场危机带来了希望。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由于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改变了这一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他是为公认的和平使者 。

F. 科菲·安南的到访北大

2015年4月21至22日,联合国前任秘书长、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科菲·安南基金会主席科菲·安南(Kofi Annan)一行到访北京大学,展开对北大的访问和交流活动。安南先生高级顾问拉明·西塞(Lamin Sise),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高级官员温佐(Zaw Win)陪同到访。
安南此次到访,是应“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和“北京论坛系列高端演讲”的邀请,与师生座谈并发表演讲。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设立于2012年,旨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邀请各领域学术大师来校举办讲座、开设课程、合作研究等,增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综合竞争力。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弗朗西斯·福山、王赓武在内的近20位学者入选。同时,北京论坛系列高端演讲围绕 “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总主题,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包括乔姆斯基、霍米·巴巴、迈克尔・桑德尔、傅高义等知名学者在内的演讲会。
4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在临湖轩会见了安南一行。柯杨对安南第三次访问北大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安南先生与北京大学之间的深厚渊源。早在1998年北大百年华诞之际,安南就曾发来贺信,并委派代表前来祝贺。2004年,首届北京论坛召开之际,他又委派当时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约瑟夫·里德(Joseph Reed)携其贺辞亲临论坛。2006年,安南在他联合国秘书长任期即将结束前,首次访问北京大学,当时的演讲就曾引起知识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2009年,安南又以联合国基金会董事的身份访问北大,与北大学者和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柯杨感谢安南此次来访与北大师生分享他数十年来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和睿智观察。她还将安南2006年访问北大时的照片赠送给他作为纪念。
随后,安南与北京大学学者和学生代表围绕“世界秩序的几个要点”(Some Key Points in the World Order)进行座谈。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袁明教授主持,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傅军、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植以及历史、法律等领域的学者代表和来自北京大学学生模拟联合国协会、北京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安南首先从个人经历出发,谈到近年来世界面临的巨变以及联合国为应对挑战而所作的努力。与会教授随后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分享了他们对当前世界秩序的看法,同时与安南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涵盖了全球治理机制的改善、中国在构建新秩序中的角色、非洲发展的前景、极端主义威胁的应对、青年领导力的培养等议题。安南结合自己在联合国工作多年的丰富经验,以及卸任后调解国际争端的经历,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强调了各国政府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国际多维度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他也表示,目前解决这些问题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有待国际社会更多的合作与努力。最后,作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塑造者,几位学生代表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安南回答了学生代表的提问,并表达了对北大青年学子的勉励和祝福。
4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会见了安南一行。朱善璐欢迎安南再次来到北大,同时感谢联合国对北京论坛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有机会邀请他出席今年北京论坛。安南表示,很荣幸受邀作为“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和北京论坛系列高端演讲的嘉宾,他对与北大师生的交流座谈印象深刻,学生的提问体现出21世纪青年对于国际事务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关注和思考。他表示,有机会一定常来北大,也希望北京论坛越办越好。最后朱善璐代表北京大学向安南赠送联合国邮政署、北京论坛和中国集邮总公司联合发行的纪念邮封。
当天下午,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英杰交流中心会见安南,并向其颁发“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铜牌及证书。随后,安南作为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学者,以及北京论坛系列高端演讲嘉宾,在阳光大厅发表了题为“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秩序”(Towards a More Harmonious World Order)的主题演讲。演讲会由袁明教授主持,300余名北大师生到场参加。
在演讲前的致辞环节,林建华表示,安南怀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注,重视大学发展与青年成长,并在此过程中,他与北大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中,安南为消除贫困、制止冲突和促进民主作出的重要的贡献,值得国际社会感谢和铭记。
演讲中,安南首先提到,中国与非洲在古代都有关于“和”的箴言,证明自古以来“和谐”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常常被对财富和权力的追求迷失了双眼。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门艺术,在联合国工作的几十年中,安南对其中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和谐的根基有三: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和兼容性的发展以及人权与法治。这三者共同为社会的和谐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非洲之间合作与往来日益丰富,双方都希望世界整体的格局是和平稳定的。最后,安南总结说,当今的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财富和权力不再是特定地区的特权,无论是国家、地区和机构都应该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其在国际事务中重新处于中心的位置,坚持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中国将会在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提问环节,北大的中外学生围绕气候变化与技术转移、维和行动的得失等关心的问题,与安南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据悉,在此次访华行程中,安南还出席了他的两本著作中译本的新书发布会,分别是《安南回忆录——干预: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生》及《安南演讲集:我们人民:面向21世纪的联合国》,并接受了央视国际频道“对话”栏目的专访。

G. 安南秘书长的任职时间

安南,科菲 (kofi a. annan)联合国秘书长。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世界总统--安南其人: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美国著名男性杂志《君子》(《Esquire》)曾经评选出“全世界最会穿衣服的男性”,名单中除了英国影星休-格兰特和大帅哥裘德-洛以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榜上有名。

安南入选的理由是,他穿着讲究简单的搭配方式,不追随流行风尚却独具风格,不但高雅大方,还给人一股存在感和力量。

正如同服装追求简单之美,在为人处事中,安南也喜欢说自己是个简单的人。

安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单的言语难以概括。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安南是公认的联合国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书长。在任职的八年中,安南一直在不懈地推动联合国改革进程,致力于将这个声望下降的庞大机构改革成为能够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卓有成效的权威国际组织。

安南曾经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与时间赛跑”。就任后,为了和平使命,安南在世界各地不断地穿梭访问、调停斡旋,化解危机,遏制冲突,防止战争,到处呼吁和谈、谴责暴力,足迹遍布五大洲。无论是在伊拉克危机、中东巴以冲突中,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里,都可以见到安南的身影。因此,有人称他为世界上最忙碌的和平使者。

安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他的眼睛,映射出的不仅有对这个既富饶又贫穷、既美好又痛苦的世界的忧患和悲悯,更多的是力量和希望。

圣·马修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保佑和平使者,因为他们应该被称之为上帝的孩子!这句话被刻在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木雕小熊上,在2003年2月8日的安理会午宴上,由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送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安南正是这样一个“走在钢丝上的小熊”,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为了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他正步履艰难然而坚定不屈地前行。
http://book.sina.com.cn/nzt/cha/annanannan/4.shtml

安南简介:

1938年4月8日生于加纳的库马西市。曾在库马西理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他生在非洲部落酋长之家,却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很少提到自己是加纳人,而以一个非洲人来称呼自己;他被人称为“世界总统”,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任何领土归他管辖,没有任何军队供他调遣;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他有太多的麻烦和困扰,但他始终保持乐观;他是那么引人注目,却是个低调的人,让人觉得他在尽力避免别人的目光;他既有着高贵的品质,也不乏普通人的生活原则;他永远让人感觉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
身高1米75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站着的时候总是腰板挺直。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即便是在劳累、忧伤或处在危险境地,安南总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因此熟悉他的人常戏称他为“世俗教皇”。

1959年,他首次离家出国,获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麦卡莱斯特学院学习,并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还曾就读于日内瓦高等教育大学。33岁时进入美 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进入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工作,其后一直在联合国总部、日内瓦办事处、日内瓦难民专员办事处、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担任行政工作。1974年,他回到加纳,担任国家旅游局局长。

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了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1986年,他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在人事厅负责人事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他被委派负责遣返900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谈判释放西方人质和协助解决滞留在海湾地区的50万亚洲人的问题。此后率领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石油换食品”的谈判。

1993年3月1日起任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1995年10月10日由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任命为临时负责前南地区的秘书长特使和驻北约特使。

1996年12月13日被联合国安理会提名为下届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17日联大批准安南为联合国第7任秘书长。1997年1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5年。2001年6月,安理会提名安南连任秘书长,6月29日,联大通过了安理会的提名,安南将从2002年1月1日起连任秘书长,至2006年12月31日。

1997年4月13日,获得1996年度“博尼诺世界和平奖”。2001年7月获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8年2月20日-23日,安南秘书长亲赴巴格达调解美国和伊拉克关于武器核查的危机,并与伊拉克达成了协议,为避免战争,和平解决这场危机带来了希望。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由于在促进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改变了这一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他是为公认的和平使者 。

H. 继安南之后,谁将成为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为哪国人

潘基文 潘基文(반기문,1944年6月13日—),大韩民国外交官、政治家。

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投票通过潘接替安南,成为第八位联合国秘书长,第二位来自于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将于2007年1月1日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直至2011年12月31日任期期满。2006年10月19日潘基文向韩国总统卢武铉递交了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职位的辞呈。

[编辑] 简历
出身于阴城郡、潘基文于1970年2月在首尔大学外交学科毕业、同年2月高等外交官试验合格、同年3月加入韩国外交部。1972年担任韩国驻印度大使馆副领事、1974年升任二等书记。

被外交部派遣到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留学、1985年4月毕业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85年4月任首相外交礼仪担当秘书、1987年7月任驻美大使馆总领事、1990年6月任外交部美洲局局长、1992年2月任外相特别辅佐官、1992年7月任驻美公使、1995年2月任外交部副长官。1996年11月金泳三总统的外交安全保障担当,总统特别秘书。2000年1月升任外交通商部副长官、2001年5月联合国大使、2002年2月无任所大使。2003年2月、担任总统卢武铉的外交政策补佐官,2004年1月出任外交通商部长官(外相),2007年出任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1944年6月13日—)是大韩民国的外交官、政治家,现任外交通商部长官。

简历

潘基文于1970年2月在首尔大学外交学科毕业、同年2月高等外交官试验合格、同年3月加入韩国外交部。1972年担任韩国驻印度大使馆副领事、1974年升任二等书记。

2000年1月升任外交通商部副长官、2001年5月联合国大使、2002年2月无任所大使 2003年2月、担任总统卢武铉的外交政策补佐官、2004年1月出任外交通商部长官(外相),直到现在。

2006年,参加联合国秘书长竞选,是夺标热门之一。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日电 安理会2日下午就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进行了第四轮意向性投票,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获得了14票支持,接替安南成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基本成为定局。

在当天举行的投票中,潘基文获得了14票支持和1票无意见,而且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都对潘基文表示了支持。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在投票结束后向新闻界表示,安理会将在9日召开的会议上正式认可今天的表决结果,并将该决定提交本届联大表决通过。

按照联合国有关章程,联合国秘书长的候选人必须得到15个安理会成员中至少9票的支持,并且在没有常任理事国反对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安理会提名。

新华社快讯: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2日在安理会就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举行的第四轮意向性投票中继续保持领先,并且获得所有5个常任理事国的“鼓励”票。

14日宣布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韩国外长潘基文是一位老练的外交官,曾因其巧妙处理朝鲜核问题僵局和近期韩美和韩日紧张关系而受到称赞。

虽然潘基文也许缺乏联合国现任秘书长安南的领袖魅力,但是哈佛出身的潘基文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外交官。他今年六十一岁,在外交部任职三十六年,对世界事务有广泛的认识。

潘基文生于一九四四年,毕业于韩国名校汉城国立大学,一九七○年成为外交官。他接著进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

潘基文在宣布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时说:“在我三十六年的公职生涯中,有十年是直接与联合国的工作有关的。”

他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任韩国驻纽约联合国大使馆的一等秘书,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三年任外交部联合国司司长。

从二○○一年起,他担当了两年的韩国驻联合国大使,并担任第五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的内阁总管。

他能讲英语和法语,但他表示正在加强法语的表达能力。

他说:“我年轻时当外交官,法语讲得非常好,但现在不那么流畅了。”

二○○三年起,他担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的外交政策顾问,历时一年,并全身投入解决朝鲜核问题僵局。

二○○四年,潘基文担任外长,当时美韩关系正经历一个不明朗时期。

他在致力于改善韩美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处理日益恶化的韩日关系,尤其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引起的争执。

综合媒体报道, 联合国安理会各成员国日前一致同意应在10月底前选出现任秘书长安南的接班人,这一时间表使目前秘书长竞选者的领先者—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占据了优势。

过去联合国新任秘书长选举通常会拖到12月份,然后再选出新任秘书长。不过外交官们透露,现在他们想给安南的接班人几个月时间进行准备,而不必像安南在上任前的两周才被选出。

联合国安理会此前进行了两轮非正式投票,潘基文均保持领先。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个成员国对其表示支持,仅有一国表示异议。

9月27日,安理会决定在9月28日和10月2日再举行两轮非正式投票。在9月28日的投票中,候选人只会知道“鼓励”与“不鼓励”自己国家的票数。

在10月2日的选举中,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将会用与非常任理事国颜色不同的选票暗示自己是支持还是反对某位候选人。任何一张来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几乎就宣告了某位候选人的出局。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将会向拥有192个成员国的联合国大会提名一位候选人,后者通常都会顺利批准安理会提出的人选。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秘书长的“地区轮换制”,认为本届秘书长应该由亚洲人出任。

现在参加新任联合国秘书长竞选的候选人共有七位,分别是: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联合国副秘书长印度人沙希·塔鲁尔;泰国副总理素拉革·沙提拉泰;曾任负责裁军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斯里兰卡人贾扬塔·达纳帕拉;约旦亲王、常驻联合国代表扎伊德;拉脱维亚总统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以及阿富汗前财政部长阿什拉夫·加尼。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向美联社透露,美国倾向于在上述7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人选。不过一名美国匿名官员称,“在7位候选人中,美国倾向于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 (中新网9月28日电)

简历:

●1944年6月13日 出生于韩国中部忠州市
●1970年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外交学系毕业
●1972年至1996年 先后担任韩国驻新德里外交官、外务部联合国课长、美洲局长、负责外交政策企划的次官、韩国驻联合国代表和驻奥地利大使
●1985年 获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硕士学位
●1996年11月 任总统府秘书室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后任总统外交政策顾问
●2004年1月16日 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十月十三日,第六十一届联大举行全体会议,一百九十二个会员国的代表以鼓掌方式通过任命决议,潘基文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

I. 英国首相如何悼念安南的

安南发起的一个基金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其去世的消息,称其死因是“一种不明疾病”。

这是重点,此事必有蹊跷,元芳你怎么看?

J. 导演忆安南如何评价

当地时间8月18日,科菲·安南因病去世,享年80岁。安南这个名字,在中国广为人知——他在10年任期内曾7次访华。

纪录片导演、成都广播电视台专家工作室专家梁碧波在朋友圈回忆了自己的“安南记忆”——2001年,在美访学的梁碧波曾亲到安南办公室现场,为中央电视台完成安南会见客人的拍摄任务。

也是在这一年,联合国及其秘书长科菲·安南,因“其为实现一个更加有序与和平的世界所进行的工作”,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一段太难忘的记忆。”梁碧波说。当听闻安南离世的消息后,梁碧波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天采访的场景:这位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在一间不到15平米的办公室里工作,但其不俗的言谈举止,折射出这位政治家儒雅而务实的性格。

整个拍摄时间不到15分钟。但当日的情形始终在梁碧波的记忆里。直到现在,他还能清楚地记得安南在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中的致辞:“我们必须谋求和平,因为它是人类大家庭每一位成员生活得有尊严、有安全感的前提条件。”

一路走好。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阅读全文

与安南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银行货币收藏理财上下班时间 浏览:442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公司 浏览:520
公司分红股票会涨吗 浏览: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规模品种 浏览:950
跨地经营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浏览:343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671
开间金融公司 浏览:482
基金从业资格科目一的章节 浏览:207
货币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浏览:590
投资几个基金合适 浏览:909
东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地址 浏览:273
亚洲指数基金 浏览:80
金融公司贷款倒闭了怎么办 浏览:349
金融服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浏览:303
怎样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浏览:123
今天鸡蛋期货交易价格 浏览:751
汕头本地证券 浏览:263
利市派股票代码 浏览:104
科创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浏览:737
2016年指数型基金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