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评级机构的机构的现状
(1)业务范围不同。
Lipper、Morningstar、S&PMicropal、GlobalFundAnalysis等是专门的基金评价机构,围绕基金业绩评价为核心,针对不同的客户开发出多达几十种产品,拓展收入渠道,这也是基金评价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法宝。S&P’s、Moody’s等是兼营基金评价的信用评级公司,基金业绩评价只是他们众多评级业务中的一项。
(2)评价对象略有区别。
Lipper、Morningstar、S&PMicropal在主要基金市场都设立分支机构,因而它们的评价对象几乎涵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公开发售的各种基金。相比之下,,GlobalFundAnalysis和Moody’s的评价对象较窄,GlobalFundAnalysis的评价对象主要是近万种国际离岸基金,Moody’s的基金评级主要针对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3)评价方法各有特点。
Moody’S和S&PMicropal采用排序法的星号评级。GlobalFundAnalysis采用的是打分法的星号评级。S&P’S、Mgody’s则沿用了信用评级的符号,采用实质性分析和标准性判断的方法对被评级的基金给出等级。Lipper的评级结果没有采用特定符号来标记,而是采用按指标排序、评比、列示指标等方式进行公布。
(4)盈利模式有所不同。
S&PMicropal有应基金管理人提出申请对其基金进行业绩评价并收取一定费用的基金评级业务,而大部分基金业绩评价公司只是以提供围绕基金业绩评价所衍生的基金数据、投资分析工具、研究报告、在线服务等业务获取收人。如Momingstar向机构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分析软件,每年使用费为545美元,网上付费客户每年交费99美元,出版的《晨星共同基金》杂志每年订阅费500美元。
『贰』 国诚基金现状怎么样发展前景如何
国城基金集资诈骗,出事了
『叁』 深圳滨海基金管理公司的现状怎样
深圳滨海基金管理公司主营业务为发起和管理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肆』 私募基金行业的现状怎么样
2018年,私募业迎来了重抄大发展,私募基金规模正式进入12万亿时代。不过,截至今年2月底的数据显示,证券私募基金虽然备案家数有所增加,但是管理规模却较去年同期缩水超2000亿元。在私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公募基金经理、券商高管仍然纷纷“奔私”,今年以来,业内不少大佬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私募基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11.35万亿,较2016年末增长了1.11万亿,增幅约10.84%。整体来说,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目前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但商业模式、业务规则等还需进一步完善,确保行业发展健康有序。
『伍』 我国社保问题基金现状是怎么样的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全民医保早已基本实现。截至2013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亿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98亿人,有1.41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都已领取基本养老金。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分别覆盖了1.99亿、1.64亿和1.64亿职工。社会保障水平正逐年提高,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 “十连调”。社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增强,截至2013年底,五项社保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3.52万亿元、2.79万亿元和4.51万亿元。此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突破1万亿元。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成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并在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当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其次是产业升级转型中的劳动力技能素质结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特点的转型升级,必然会对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在短期内将进一步加剧。
再次是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青年人口的失业率比其他各年龄组明显偏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将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刻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突出,目前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还难以跟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毕业生教育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另一个青年劳动者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不容忽视。
另外还有一点是就业质量是就业之“忧”。目前部分劳动者就业质量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是:脆弱就业群体和不稳定就业群体占比大;总体劳动报酬水平仍然偏低,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问题仍然突出。
当前,社保制度建设还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有:一是尚有部分人群没有参保,其中私营企业、小微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各项保险的比率偏低;二是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还不够顺畅,适应流动性不够;三是待遇差距较大,公平性有待提高;四是基金难以保值增值;五是经办管理体制仍然存在部门分割的状况。
未来社保制度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参保和政府投入带来影响;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三是城镇化加快,对制度适应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人民群众对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诉求日益增强。
完善社保体系的对策建议有: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障。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参保激励机制和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尽快出台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政策。深化支付制度改革,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
二是继续深化改革,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包括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实现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增强基金统筹调剂功能。
三是建立健全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包括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支撑和保障。
四是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落实和完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发挥补充性作用。